文字学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273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字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字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字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字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字学复习.docx

《文字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学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字学复习.docx

文字学复习

文字学

绪论

什么叫文字

许慎《说文解字》:

“文,错画也,象交叉。

《说文解字·叙》: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交错的花纹、纹路--象形文字--所有的汉字---用文字书写的文献、书籍

《说文》:

“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段注:

“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

(1)《易经·屯卦》:

“女子贞不字。

(2)《山海经·中山经》:

“……有木焉,名曰黄棘,黄花而圆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

《说文解字·叙》“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字”合用,始见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时所刊立的琅邪刻石。

琅邪刻石: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此后“文字”既可以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也可以用来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辅助工具。

什么叫文字学

•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文字学。

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等。

1、文字学分类标准:

按研究对象不同而分为若干分支。

2、文字学分支:

(1)普通文字学: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字,从中找出所有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的科学,叫普通文字学,或比较文字学。

(2)个别文字学:

用描写或历史的方法研究一种文字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的规律,叫个别文字学。

个别文字学又分为历史和断代的两种,即历史文字学和描写文字学。

“小学”

•民国以前,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称为“小学”。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1、文字画(原始文字阶段)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

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和图画文字。

思考:

图画和文字有什么区别?

图画与文字的本质区别

在于有无固定的音义。

因为图画记录的是事件或人物,它并不直接用于记录语言,不可以构成语言的单词,其含义纯粹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并不同语言一一对应,互相结合,至于文字,尽管它起初可能与图画很相似,可是其含义是通过读音来表达的,因此图画除了有形,还要有固定的音和义时,才算演变成了文字。

•2、表意字

凡是字形本身跟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有联系的字,我们称为表意字。

缺点:

语言里有很多词是很难或完全不可能给它们造表意字。

 

•3、记号字(指事字)

•缺点:

•记号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词没有内在联系,比较难认难记,不容易被人接受。

•4、假借字

借用某个字或者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

•利弊:

假借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被假借的字本身有自己所代表的词,同时又被假借来记录同音或音近的词,因此,人们有时难以断定某一个字在某一具体场合究竟代表哪一个词。

•5、形声字

暮鼻

形声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表达语言的准确性,是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

在形声字出现之后,新字不断增加,并经过简化固定字形等改进,能够完整的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出现。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

•一种文字的性质首先是由这种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的。

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称为“字符”。

•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类:

意符、音符、记号。

意符:

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音符:

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

记号:

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音符

1、形声字的声旁

2、假借字(花、其)

思考:

汉字的音符和拼音文字的音符有没有区别?

1、从功能上看

2、从数量上看

 

•记号

1、原有的记号字(数字)

2、汉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记号字、半记号字。

表、年、春

3、语音和字义的变化,形成的记号字或半记号字。

特、秒

结论

•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和语音、字义等方面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使用意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

•前者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者意音文字;后来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或后期意音文字。

相关其他分类方法

根据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语素文字”、“词文字”4种。

音素和音素文字

•音素:

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汉语中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四个音素。

如“普通话”,由三个音节组成,可以分析成“p,u,t,o,ng,h,u,a”八个音素。

•音素文字:

表音文字的一种,它的字母表示语言中的音素,如英文。

Englishstudent

音节和音节文字

•音节:

听觉能感受到的最小最自然的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

汉语中一个汉字一般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英语中一个元音音素可构成一个音节,一个元音音素和一个或几个辅音音素结合也可以构成一个音节。

•音节文字:

是表音文字的一种,以音节为单位的文字。

代表性的有日语的假名。

思考1:

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的区别。

思考2:

汉语中一个汉字一般一个音节,汉字是不是音节文字?

语素和语素文字

•语素:

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目的是把它跟音节区分开来,有些音节光有音没有意义,不能看作语素,如“雳”、“馄”。

•说它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属于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目的是把它跟词区分开来。

•语素文字:

以语素为单位的文字。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采用的语素文字。

词和词文字

•词:

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词文字:

以词为单位的文字。

古汉语可以看成是一种词文字。

 

第三章汉字的发展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1、从汉字形体上看,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

•2、从汉字字数上看,汉字的总数在不断增加。

•《说文解字》9353+1163

•《康熙字典》47035

•《中华大字典》4万8千多

•《汉语大字典》5万6千左右

•思考:

汉字字数不断增加,会不会增加学习的困难?

•常用字

•3、从汉字结构上看:

a、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

b、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c、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加。

 

第四章形体的演变(上)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人们一般习惯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古文字;

把用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今文字。

 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名称:

1、定义:

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字”,主要指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甲骨文的特点:

1、以象形为基础,带有浓厚的图绘性质:

许慎: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2、结构上六书皆备,而以象形字、会意字为主,形声字占总字数的22%左右,假借现象已经很普遍,一片甲骨卜辞中,假借字往往要占半数以上,这是在早期文字符号还不很齐备时的特有现象。

3、笔画多方折、细瘦。

 

金文

一、定义:

金文指先秦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古人称铜为金,故名“金文”,实为铜器铭文的省称。

铜器中以钟鼎为重,又叫钟鼎文、吉金文字。

二、特点:

1、新出现的象形字少而形声字大量增加。

2、行款基本固定。

由甲骨文的多种书写款式到金文已基本确定为“下行而左”。

3、块面笔画趋于线条化,曲折笔画趋向平直化。

六国古文

《说文解字·叙》:

“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汉字在春秋中后期开始依国别或地区而分化,至战国时代,秦与东方各国的文字分化大大加剧,形成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两大系统。

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秦系文字

秦系文字,指秦国自春秋至战国及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朝的文字。

学者习惯称秦统一中国前的秦文字为大篆。

称秦统一中国以后规范化了的秦文字为小篆。

一.大篆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

大篆通过春秋时的金石器物和《说文解字》流传至今,石鼓文、诅楚文以及《说文解字》中的籀文是其典型代表。

籀文

•籀文指《史籀篇》里的文字,据传统的说法,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史籀篇》是他所编写的一部字书。

《史籀篇》早已亡佚,但是篇中一部分的字形还保存在《说文》里

二、小篆

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秦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

小篆不是李斯等少数人创造的一种字体,而是对经过整理后的秦国文字的称呼,其中绝大部分是战国时期就流通于秦国的秦国篆书,少部分是省改后的秦国篆书和吸收自六国古文中的古字;有了小篆一名,整理以前的秦国篆书才被称为大篆。

《说文》收集了九千多个小篆,这是最丰富最有系统的一份秦系文字资料。

 

第五章形体的演变(下)

--今文字阶段的汉字

隶书

也称隶字或佐书,是在战国晚期的秦国以篆书的草率写法即俗体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较篆书简便易于书写的字体。

这种字体开始时专供秦代的徒隶即狱卒使用,故称隶书。

因为在秦代是辅佐篆书不足的一种辅助字体,因而又称为佐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一次质的变化,也是汉字史上的一次大简化的变革。

隶书可以说是由古文字演变到今文字的一种过渡字体,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两汉时代通行的主要字体。

隶书对小篆文字的改造:

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

女、木、馬、牛、虎、鳥

2、省并

賽、寒

3、省略

雪、學

草书

是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今文字字体。

草书之“草”是草率的意思。

•常见的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1.章草

指汉代草书,是由古隶的草率写法发展而成的。

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2.今草

是在章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草书。

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

晋代以后,楷书已经开始出现,当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家利用楷书或行书的笔法改造章草,由此而形成与章草风格不同的今草。

3.狂草

指唐代产生的一种比今草更草率的字体。

是唐人张旭、怀素等人发展今草而形成的。

•狂草的特点是任意简省笔画,纵情随意书写,笔势连绵回绕,取法自然,字形距离隶楷更远。

•狂草著名的书法家是张旭、怀素,世称“颠张狂素”。

楷书

是由汉隶经过简省演变成的一种字体。

本名正书或真书,唐以后改称现名。

楷,指法式,即规格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

楷书的主要特点是形体方整,横平竖直,笔画清楚。

行书

•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产生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直到今天,还是日常写信、记帐、记录、起草文稿等时候运用得最广泛的手写体。

行书的特点是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

篆、隶、楷、草各种字体,均各有一定之规,唯独行书,却没有一定的规则。

如果写得规矩一点,楷书成分多的,就叫行楷或真行;写得放纵一些,草书成分多的,就叫行草或草行。

晋人王羲之,历代推为书圣,“行书之祖”,公认其《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第六章《说文解字》研读

第一节作者和成书

•许慎(约54年—约125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

•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成书于公元100年。

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词典。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

•“说文”——重在解字之形,解释独体字的构造类型及其所记录的本义;

•“解字”——重在解字之义,分析、解释合体字的结构进而训释其所记录的本义。

第二节《说文》的体例

1、我国第一部具有初步系统的字典。

9353字,分属540部首。

2、部首顺序:

“据形系联”、“始一终亥”。

第四节《说文》的字体

1、小篆:

《说文》正体,9353字。

2、古文:

战国时期六国文字。

3、籀文:

又称大篆。

第七节《说文》学史略

•清朝是《说文》学的鼎盛期。

代表人物《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第七章六书

省声、省形

•造字或用字的人,为求字形的整齐匀称和书写的方便,把某些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的字形省去了一部分。

这种现象称为省声、省形。

亦声

•形声字的声旁起标音作用,而有些声旁既标音也表义,音义合一,这种造字法,属于形声字与会意字的兼类。

右文说

•文字学上一种认为形声字声符有表义作用,并从声符探求字义的学说。

又因为形声字的声符大都在字的右边,因而被称为右文说。

首创右文说的学者为宋代王圣美。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说: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

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

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右文说功过

•“右文说”是我国传统语言中的重要理论,右文说的出现,打破了一直以来“以形索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丰富了训诂学的方式和理念,为汉语科学语源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门径。

《释水》:

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

《释宫室》:

楣,眉也,近前各两,若面上有眉也。

•“右文说”的缺陷是它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一方面,同从一声的形声字在意义上不见得都有联系;另一方面,为在意义上有明显联系的同源字而造的形声字,也不见得都从同一个声旁,它们完全可以使用同音或音近的不同声旁。

所以,用右文说来研究词义,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