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210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己酮生产工艺.docx

环己酮生产工艺

 

环己酮生产工艺

 

太原化工厂

一九九四年

 

名目

 

第一章苯加氢岗位操作法

一、岗位任务

本岗位用石油和氢气在一定温度、压力下,通过触媒层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环己烷供氧化岗位使用。

二、岗位生产原理

苯加氢主反应:

C6H6+3H2C6H12+205.1KJ∕mol

副反映:

C6H6+3H2—→

C6H6+9H2—→6CH4

三、工艺流程

(一)收苯:

石油苯从易燃品仓库(6263﹟)用专用管线送入分厂苯储槽V1104由苯泵P1105打入苯预热器E1110而后进入汽化器E1106,(本岗位使用含硫S<5ppm石油苯,不得收用焦化苯)。

(二)电解氢:

从本厂二分厂电解氢管线经阻火器(V1501)送入氢气柜(V1502)储存。

气柜中氢气经(V1503)、(V1101)阻火器和氢气缓冲罐(V1102)进入氢气压缩机(C1103),经压缩达到系统压力,与氢氮气在V104混合罐混合。

(三)氢氮气:

化肥厂H2N2经总管进入(V101﹟)阻火器,然后进入氢氮气缓冲罐(V102﹟),保持储罐在规定压力,而后经出口阻火器(V103﹟)与电解氢在V104﹟混合。

来自化肥厂的氢氮气与二分厂电解氢混合后,经E1109﹟换热器进入汽化器E1106与苯蒸汽混合,进入加氢反应器。

反应后的环己烷蒸汽及过量氢气经换热器E1109、冷凝器E1111(28℃水)、尾冷气E1112(5℃水),将环己烷冷凝下来,在流入V1114环己烷计量槽,经分析合格后压入烷储槽(V11153,4,5).不合格的环己烷压入苯储槽V1104重新加氢。

加氢尾气经尾气分离器V1113、回收环己烷,不凝物经尾气压力自调排空。

加氢器(R1108)内的反应热,用管间水沸腾排出蒸汽而移走。

加氢副产蒸汽经汽水分离器V1107,分离出来的水回到R1108管间循环,副产蒸汽经压力调剂阀,去烷一塔使用。

加氢器管间热水泵P1223从V022a槽来加入。

四、开车

(一)开车前预备

1、开动氢压机,用N2气对设备、管线进行气密性实验。

升压至0.5MPa后保压。

每小时压将小于0.5MPa为合格。

2、用N2吹洗全系统。

氢氮气管线从V103进口引入N2气,一路经V103、V104、E1109、E1106、R1108至尾气排空。

另一路从V101、V104、V101进口排空。

电解氢则从V1501阻火器引入N2气吹洗加氢全系统,至尾气排空。

氮气吹洗时要关闭所有流量外表。

至排空尾气含O2气<3%为合格。

3、检查有无水、电、汽。

4、检查所有外表是否完好、灵敏、准确。

5、与调度联系收氢氮气、电解氢及收苯。

6、通知分析室分析电解氢气、H2N2气及氢气混合气的分析指标。

7、通知分析室、冷冻室、压缩机、空压站、水泵房和厂调度室苯加氢预备开工。

(二)开车:

经班长同意,加氢岗位方可开车。

(本岗位开、停车,班长必须事先请示值班主任、厂调度,取得同意方可开车)。

1.用注水泵P1223向加氢器R1108管间注水至液位计规定高度。

2.向E1111、E11121.2送冷却水。

3.向系统送原料气进行置换。

H2N2气:

开H2N2气进入管阀门(收H2N2气操作按我厂与化肥厂收送H2N2气有关规定办)。

向加氢生产系统送H2N2气,当排空尾气含O2<0.5%为合格,然后保持规定压力排空。

电解氢:

通知压缩机岗位,送氢气置换全系统,至尾气含O2<0.5%为合格。

氢气打循环。

4.向加氢器管间(R1108)送蒸汽升温,操纵升温速度25℃∕h,升至130~150℃,试触媒情形方可投苯开车。

(触媒活化程序见附录)。

5.触媒活化完成后,当压力、温度均在规定范畴时,开动苯泵P1105向E1110送适量苯,保持E1110温度在80~100℃。

(先开蒸汽后投苯)。

6.开E1106上下蒸汽入口阀门及物料管线保温蒸汽阀门。

7.用P1223泵向R1108管间注水,坚持反应温度在规定值。

8.开E1114﹟进口阀,收环己烷。

五、停车

(一)打算停车:

停车前半小时通知厂调度,加氢岗位预备停车,氢氮气和电解氢能够停送。

1、通知分析室、氧化岗位、冷冻,加氢预备停车。

2、停苯泵,当预热器(E1110)汽化器(E1106)的苯蒸发完后,停加热蒸汽。

保持R1108温度,连续通氢气1小时,然后通知调度,加氢岗位停车,要求停送H2N2气(或通知压缩机岗位停压缩机)。

视V102缓冲罐压力降至0.45MPa,关H2N2气进口阀门,关排空阀,保压,自然降温。

3、将V1114环己烷全部压至V1115。

4、停止给R1108注水。

5、所有冷凝器停送冷却水,(冬季停车要将所有设备、管线内存水放尽,严防冬裂)。

6、停工一周以上时,管间注水降温,等反应器温度降至80℃以下,方可通N2气置换系统内的氢气,至排空气体中含H2<2%,停止置换,连续保压降温。

7、要检修时,设备内的物料要用完放尽。

将设备内、管线内残存物料用蒸汽吹除8小时以上,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二)紧急停车:

遇到下列紧急情形,需紧急停车。

这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加氢器内触媒层温度急剧升高,烧坏触媒或发生爆炸,用氢气带苯活化后,当温度降至80℃以下,方可通钝化触媒。

1、停电:

(1)用电解氢时,关闭加氢系统的进出口阀门、保压。

(2)用氢氮气时,停苯泵,关闭泵出口阀。

(3)保持加氢器压力及温度。

2、停气:

(1)停止加苯,关闭苯泵出口阀。

(2)连续吹氢气半小时,然后保温、保压。

(3)停止注水。

3、停水:

(1)停止加苯,关闭苯泵出口阀。

(2)视停水时刻长短确定是否应停蒸汽。

(3)用氢氮气(或电解氢)吹扫汽化器、反应器内积苯,同时保温、保压。

4、发生事故:

(1)当发生较大的物料泄漏时,停止加苯。

(2)停汽。

(3)停送氢氮气(或电解氢)。

(4)通知调度室停送氢氮气或电解氢。

(5)如发生着火事故,可向系统通N2灭火,而后停送H2或氢氮气,以防回火。

六、岗位正常操作内容

(一)经常注意反应温度,力求稳固。

严格防止忽高忽低。

(二)依照放空尾气中氢气含量和烷凝固点,及时调剂加苯量。

(三)待V1114装满后,经分析合格后压入V1115槽,不合格时返回V1104槽。

每班下班时,V1114槽要留有液面,以便分析和计量。

(四)每日8~16点班要收足24小时用的苯量。

(五)R1108管间水位要经常保持在规定高度。

(防备假液位)

(六)每30分钟记录一次。

七、岗位巡回检查路线及设备爱护要点

(一)岗位巡回检查路线:

外表室—→E1109氢气换热器—→R1108加热器—→V1107汽水分离器—→V1113尾气回收罐—→E1111冷凝器—→E1112尾冷器—→E1106汽化器—→E111?

苯预热器—→V022软水槽—→V1114计量槽—→V1105苯泵—→V1104苯槽—→V1103阻火器—→V104混合罐—→V102氢氮气储罐—→V101阻火器—→外表室

(二)设备爱护要点:

1、经常注意气柜高度,常与压缩机及空压站岗位联系,切不可抽气过量将氢气柜抽瘪。

2、经常检查加氢器管间水位,注意反应温度,以免造成因失水而燃烧触媒。

3、经常注意机泵运转声音是否专门,定时定量给机泵添加润滑油。

八.岗位工艺操纵指标

1、苯预热器温度:

80~100℃

2、苯汽化器温度:

80~130℃

3、过热器温度:

130~160℃

4、加氢器温度:

120~230℃

5、加氢器压力:

0.35~0.45MPa

6、H2:

C6H6(摩尔比):

3:

2~5:

1

7、电解氢纯度:

H2≥97.0%,O2<0.4%

氢氮气纯度:

H2≥70%,O2<0.4%

无S、Ar、P

CO+CO2<30ppm

8、苯中含硫:

<5ppm

9、环己烷凝固点:

≥5℃

九、不正常现象、发生缘故及处理方法

序号

不正常现象

发生缘故

处理方法

1

反应温度突然升高

(1)加料量突然增大

(2)E1106、E1110有积苯

(3)管间水液面太低(假液面)

(4)氢氮气、氢气含氧高。

(1)适当减少加料

(2)使苯逐步蒸发减少加料量。

(3)停加料。

注水降温。

液面正常后再投料小心假液面。

(4)分析含氧量

2

加氢热点温度升高

(1)管间缺水

(2)加苯量太大

(3)管间压力高

(4)氢气量少

(1)向管间注水,保持液面

(2)适当减少投苯量。

(3)缓慢开大排气阀,使管间蒸汽压力降低

(4)积极联系氢气加大氢气流量

3

环己烷凝固点低

(1)触媒活性降低

(2)苯、烷中含水多

(3)氢苯比小,苯反应不完全。

(4)氢苯比大,流速快

(5)反应温度低,

(6)反应温度高(副产物增多)

(7)物料走短路或分布不均

(1)重新活化(或更换触媒)

(2)V1104放水,检查反应器列管及保温夹套是否漏水。

(3)增大氢苯比

(4)减少氢气流量,降低流速

(5)提高反应温度

(6)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副产物生成

(7)停加料。

检查

4

CH4生成量大

(1)反应温度高

(1)降低反应温度

5

环己烷中水多

(1)设备(加氢器、预热器、汽化器、过热器)及夹套漏水

(1)停车检修

6

尾气含烷高

(1)系统压力低

(2)冷凝成效查

(3)待料严峻

(1)更换触媒

(2)停车清理冷凝器

(3)及时压料

7

系统阻力增高

(1)触媒粉化或结焦

(2)E1106气体分布器堵塞

(3)R1108筛板堵孔

(1)更换触媒

(2)停车清理分布孔

(3)停车清理筛板

8

电解氢或氢氮气管线不畅通

(1)有水堵

(2)阻火器堵塞

(1)及时排放积水

(2)停加苯、清理阻火器

9

加氢反应温度波动幅度大

(1)氢氮气或电解氢流量波动大

(2)系统压力不稳

(1)调剂电解氢、氢氮气流量趋于稳固

(2)检查尾气自调阀

十、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化肥厂送进系统氢氮气时,不准随便关闭排空阀,停送气时要及时与调度或化肥厂联系。

2.系统含O2<3%,氢气方可进系统。

3.严格操纵加氢器水位,防止水位低于触媒层而烧坏触媒。

4.经常注意加氢系统压力,坚持反应压力在0.35~0.45MPa之间。

5.加氢系统开车送蒸汽时要缓送汽,慢升温,以防积水击坏管线和设备。

6.加氢器管间压力不准超过0.8MPa,一样操纵在0.4~0.6MPa。

7.冬季停车要适量保温,以防冻坏设备、阀门、管线。

动火是按动火程序进行清理置换。

8.经常凝视外表盘温度、压力、流量、气柜高度,以防发生事故。

9.环己烷计量槽液位要坚持稳固在玻璃液面计处,幸免压空泄压或国满造成尾气跑料。

10.加氢触媒预备卸掉时,必须按钝化程序进行,待分析进出口含O2证明钝化到终点。

11.必须按时巡回检查,按时记录,发觉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向有关领导反映,

十一、岗位设备一览表

位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V-1104

苯储槽

2600×3000、V=16M3

2

P-1105

苯泵

25CPW-60,25入口直径,C-常温,P-屏蔽泵,W-卧式,60-扬程

2

E-1106

汽化器

过热器

1000×3871,F=6M2

450×1636,F=10M2

1

1

R-11081.2

加氢器

φ1600×4906,F=400M2,列管φ38×3,691根管,测温管φ57×3.5,3根。

φ1800×6493,F=645M2列管φ45×3,715根管

1

1

E-1109

氢气换热器

6000×4906,F=80M2

1

E-1110

苯预热器

400×2600,F=15M2

1

E-1111

全凝器

600×4565,F=90M2

1

E-11121.2

尾凝气

800×2582,F=45M2

2

V-1113

尾气回收罐

800×1300

1

V-11141.2

烷计量槽

1000×1212,V=0.8M3

2

V-1118

旋风分离器

300×2500

1

P-1223

注水泵

2DB-1.5/30

1

V-11153.4

烷储槽

2800×5000,V=30M3

2

V-11155#

烷储槽

4000×5000,V=60M3

1

V-101

氢氮气进口阻火器

800×1700

1

V-102

氢氮气缓冲罐

2000×9120V=32M3

1

V-103

氢氮气出口阻火器

800×1700

1

V-104

氢气混合罐

1600×5000,V=10M3

1

附录:

一.加氢触媒活化程序及条件

不管是新触媒,依旧短期或长期停车后的触媒,开车投苯之前均需通氢气活化,以?

触媒的活化中心,具备投苯条件。

1、通氢活化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氢气流量,电解氢在500M3/h以上或氢氮气在1000M3/h以上,如不足时,及时与调度室联系。

2、活化开始时,通知分析室取样分析氢气及排放尾气的含氢量,紧密注意氢气纯度?

化。

3、触媒升温时,适量放掉管间水,通蒸汽升温。

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幸免大起大落

表-1新触媒活化条件

升温范畴℃

升温速度℃/h

所需时刻h

常温——100

25

3

100

恒温

4

100~170

20

4

170

恒温

12

170~130

-20

2

总计25小时

表-2长期停车后触媒活化条件

升温范畴℃

升温速度℃/h

所需时刻h

升温-100

25

3

100~160

20

3

160

恒温

8

160-140

-20

1

总计15小时

短期停车触媒活化条件:

在氢气流中逐步升温,达到反应温度后,连续活化四小时,即可投苯生产。

二、加氢触媒钝化程序及条件

由于触媒失活需更换,或由于反应器设备故障,需卸出触媒时,应对触媒进行钝化幸免卸出的触媒自燃。

1.停止加苯后,连续用氢氮气或电解氢吹扫整个系统,同时冷却水降低加?

触媒层温度,等温度降至80℃以下时,通氮气(N2>97.5%)开始钝化4小时。

2.逐步从阻火器(V103)处掺入压缩空气。

3.紧密注意加氢器个点温度不得超过100℃,若温度过高,适当减少空气掺入量。

4.逐步加大空气掺入量,直至完全通入空气。

5.若加氢器系统阻力过大,能够使加氢器系统憋压,然后迅速泄压,如此往复几次。

从系统用氮气钝化开始,需定期分析进出口气体的含氧量,把握触媒耗氧情形,以调剂空气统入量,确保触媒层温度无明显上升。

这一分析需进行到通空气后进出口气体的含氧量,差不多一致为止,才可进行触媒的泄出操作。

第二章环己烷氧化岗位操作法

一、岗位工作任务及范畴

本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将加氢岗位生产的环己烷,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环烷酸钴及HEDP酯的催化作用下,用空气液相氧化,制得环己酮、环己醇,供烷精馏岗位作原料。

本岗位的范畴是从环己烷储槽(V-11151.2)到烷一塔的进料阀。

二、岗位生产原理

本岗位有以下四部分组成,即氧化、分解、皂化,皂化液与水洗液的分离。

1、氧化

液态环己烷与空气在0.95~1.0MPa和150~160℃的条件下,并在一定浓度的环烷酸钴和HEDP酯催化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该反应的产物为环己基氢过氧化物(环己基过氧化氢)(CHHP)俗称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稳固性差,极易分解为环己酮、环己醇等产物。

由于环己酮、环己醇等物质易被氧化生成酸(以己二酸为主),其中一部分酸与醇反应生成酯类(以己二酸环己醇酯为主)。

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是酸。

醇、酮只是中间产物,为了获得较多的醇、酮,抑制酸的生成,必须严格操纵氧化反应的转化率。

下面为简化的氧化反应方程式:

+O2---→?

+113.5KJ/mol

?

+1/2O2---→?

+201.0KJ/mol

+O2---→?

+H2O+355.9KJ/mol

?

+2O2---→HOOC(CH2)4COOH+H2O+842.4KJ/mol

?

+3/2O2---→HOOC(CH2)4COOH+703.0KJ/mol

2+HOOC(CH2)4COOH---→?

+2H2O

2、分解

由最后一个氧化反应器内溢流出的氧化液(以环己烷为主)中,任有一定量的过氧化物,如此,氧化液需在分离器内使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完全。

由于分解反应是一放热反应,为使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底,有效的操纵分解温度,使其尽可能地达到定向分解。

3、皂化

由于氧化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酸和酯,为减轻设备腐蚀,是酯类分解成产物,提高醇酮收率,尽量减少醇酮缩合的缺失,因此要对氧化液进行中和及皂化。

为了使中和完全,皂化完全,必须操纵一定的碱度和温度。

皂化反应原理:

HOOC(CH2)4COOH+2NaOH---→NaOOC(CH2)4COONa+2H2O

+2NaOH---→NaOOC(CH2)4COONa+2?

整个中和、皂化反应是在一装满填料的塔内进行的。

4、皂化液、水洗液分离

经中和、皂化后的氧化液,含有一定量碱液和有机羧酸盐。

先在皂化液分离器内靠重力沉降分离,然后进一步用水洗、分离出去氧化油中夹带的少量碱液及有机酸盐。

三、工艺流程叙述

(一)液相部分

环己烷储槽(V-11151.2)内的环己烷经加料泵(P-1201#)、气远传转子流量计检测后进入环己烷换热器(E-1204-1#),与氧化反应器(E-12041.2.3#)顶部出来的混合气体(156℃左右的环己烷、氮气等)换热后,流入环己烷加热器(E-1204-2#)使环己烷温度达150℃以上后,进入氧化反应器(R-1211-1#),然后依次溢流入(R-1211-2#)(R-1211-3#),与从每台反应器底部进来的空气接触反应,为了操纵氧化反应的温度,并保证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反应平均,物料呈平推流状态,采纳釜式外循环,即用屏蔽泵(P-1212#)分离从各反应器上部抽出物料,经各自的加热器(E-1213#)进入各反应器底部,进行大流量(200m3/h左右)的循环、搅拌。

氧化液自(R-1211-3#)反应器溢流出,进入分解器(R-1234#)保持分解器内物料在液面机1/2处,(该液面的稳固对整个氧化安全、稳固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分解后的物料从分解器底部出来,与来自碱泵(P-1223#)的稀碱水混合,一道从皂化塔(R-1220#)底部进入皂化塔,进行中和、皂化反应,反应后,碱水和物料从皂化塔顶部流出,进入皂化液分离器(V-1221#)分离,保持液界面在液面计的1/3处。

分离后的物料从(V-1221#)顶部流出,并与来自泵(P-1223#)的软水混合洗涤残碱,然后进入水洗液分离器(V-1222#).分离出的碱水从(V-1221#)底部出来,经流量检测和自调装置,进入皂化液浓缩岗位的蒸发器(E-1285#).水洗混合液在(V-1222#),保持液界面在液面计1/10处,分离后的物料从(V-1222#)顶部流出,经流量计检测及自调装置后,进入环己烷精馏岗位的烷一塔。

分离后的有机水从(V-1222#)底部流出,经泵(P-1223#)加入皂化塔底部。

氧化反应所需的触媒环烷酸钴与HEDP酯,按一定比例在触媒槽(V-1202#)中配制(配触媒所用的环己烷是由加料泵(P1201#)加入到(V-1202#)内的),配制好的触媒从(V-1202#)底部流出,经触媒泵(P-1247)加入到(P-1212-1#)的进口管内,进入氧化系统。

皂化所需的碱液,有二分厂将42%的浓碱液送至浓碱槽(V-1218#),经浓碱泵(P-1206-3#)打入配碱槽(V-1228#),用水稀释成一定浓度的稀碱后,经碱泵(P-1206#)加入皂化系统。

(二)气相部分

氧化反映所需的空气,由压缩机(C-1205#)送出的压缩空气,经由分离器(V-1207#)、空气缓冲罐(V-1209#)、空气预热器(V-1208#)进入空气分配台(V-1210#),将空气按一定比例分配,经各自流量计检测后,分别从各氧化反应器底部进入,进行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器内产生的环己烷蒸汽和未参加反应的氮气、微量的氧气及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聚拢到集气器(V-1214#)与由泵(P-1201#)送出的冷环己烷在换热器(E-1204-1#)内进行换热,未冷凝的环己烷与惰性气体依次进入冷凝器(E-1215#)(E-1216#)(E-1217#)进一步冷凝、冷却,从(E-1217#)出来的不凝性气体进入氧化尾气吸取岗位的尾气吸取塔。

经(E-1214-1#)(E-1215#)(E-1216#)(E-1217#)冷凝下来的环己烷和水及氧化过程中的副反应所生成的有机酸类,聚拢到酸水分离器(V-1219#)内进行分离,保持(V-1219#)液面在液面计1/2处,分离后的环己烷等有机物从(V-1219#)上部溢流出,进入氧化反应器(R-1211-2#)(R-1211-3#)连续进行氧化反应,分离后的酸水从(V-1219#)底部出来,进入皂化塔。

整个氧化系统压力是有尾气吸取后的压力自调装置来调剂、操纵的。

四、开车预备及开、停车操作步骤

(一)开车预备

1.检查有无水、电、蒸汽、氮气、外表用气,(V-12151.2)槽内的环己烷、(V-1202#)槽内的触媒、(V-1218#)槽内的碱是否够用;

2.检查所有管线、阀门、外表是否完整好用;

3.检查所有转动设备是否完好、单台试车符合生产要求;

4.给所有冷凝器、冷却器送冷凝水,给环己烷加热器(E-1204-2#)、外循环加热器(E-12131.2.3#)、空气预热器(E-1208#)送少量蒸汽。

5.通知分析室、冷冻、空压站、压缩机、水泵房、烷精馏、苯加氢等岗位及厂调度室,本岗位预备开车。

(二)开车步骤

得到有关领导通知后方可开车

1、氧化系统试压

通知压缩机岗位送氮气进入氧化系统试压,将压力升至0.95~1.0MPa后,停压缩机,保持系统压力两小时,每小时压力降低不大于0.05MPa为试压合格,

2、氮气置换系统

重新启动压缩机,连续向氧化系统送氮气进行系统置换,气体经尾气吸取岗位的压力自调排空,分析尾气含氧小于3%为系统置换合格。

3、系统置换合格后,启动加料泵(P-1201#),将环己烷储槽(V-11151.2)中的环己烷加入氧化反应器(R-12111.2.3#)内,并通过尾气压力自调装置,将系统压力操纵在0.95~1.0MPa

4、将加热器(E-1214-2#)的蒸汽进口阀门缓慢打开,送加热蒸汽。

5、当分解器(R-1234#)液位显现后,打开皂化塔(R-1220#)进口阀门,向皂化系统送料,同时给个屏蔽泵送润滑液后,启动屏蔽泵(P-1212#)。

6、缓慢向加热器(E-1213#)送蒸汽,氧化系统开始升温,温度操纵在150~160℃之间,升温过程的烷流量操纵在12~18M3/hr之间。

7、启动触媒泵(P-1247#)将配制好的触媒(现在触媒加入量较正常开车应少许过量)加入氧化系统,启动碱泵(P-1206#)将配好的稀碱液加入皂化系统,启动水洗泵(P-1223#)进行水洗并将洗后的有机水加入皂化系统。

8、用给烷一塔(T-1301#)送料自调调剂分解器(R-1234#)液位,送料初始物料从流量计旁路进入自调阀,以防气体冲撞转子,损坏外表。

9、当氧化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