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139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38页.docx

工程管理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38页

长合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3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

HC05标段(K43+700~K53+985(ZK43+685~ZK53+985))

挡土墙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隧道局重庆长合高速公路项目第四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七月

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本专项方案在符合我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重庆市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进行编制:

(1)《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

(2)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设计技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强度检查评定标准》GBJ50107-2010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4)《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强制性要求》2012;

(5)《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6)局及公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经验和拟投入本项目的生产资源;

(7)我部对本项目现场和周围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

(8)本工程的质量标准和暂定工期及我项目的创优规划、工期目标等;

(9)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

2编制原则

(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要求进行监控,保证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2)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证施工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完成安全管理目标。

(3)合理安排相关资源配置,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要求,保证按时完成制订工期。

(4)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周边文物的保护工作。

(5)依据标准化施工指南,合理布置场地,保证施工现场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HC05标段K43+700(ZK43+685)~K61+665(ZK61+645)里程段内路基挡土墙施工。

4工程概况

4.1工程概述

本标段为HC05标段,起讫里程K43+700~K53+985(ZK43+685~ZK53+985),全长10.285km,。

平均高度不小于6m且面积不小于1200m²的砌体挡土墙基见表4.1-1。

表4.1-1挡土墙工程数量表

序号

里程桩号

类型

平均高度(m)

面积(㎡)

1

K46+740-K46+850

右侧

12

1365

4.2气象及地质条件

4.2.1地形地貌

线路走廊位于重庆市的北部,地貌形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为一系的北东-南西向背斜山系和长条形开阔的向斜槽地组成的平行岭谷,山岭一般海拔标高700-1000米,顶部灰岩溶蚀后成为槽谷,但两侧砂岩则为挺拔山脊,组合而成“一山两岭一槽”的地貌特点。

山岭间为红色丘陵地貌,宽缓绵延,标高一般为300-500m,相对高差不逾百米。

路线区属构造剥蚀平行岭谷区。

为构造剥蚀、溶蚀低山槽谷地貌单元,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地形起伏急剧,反差强烈为特色。

根据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特征,我标段总体可分为:

褶皱抬升低山区、侵蚀剥蚀台地区、侵蚀剥蚀丘陵区、河流侵蚀堆积区地貌。

4.2.2地层岩性

项目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残坡积层、崩积层及湖相淤积层,冲洪积层厚度一般不大,主要分布于河流河谷、阶地及山间冲沟段;残坡积层多分布于斜坡坡麓地段,分布厚度变化较大,且多含原岩碎块,崩积层多分布于陡斜坡坡脚段,湖相淤积层主要分布于水塘、水库段。

项目区下伏基岩主要有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下沙溪庙组(J2xs)、新田沟组(J2x)、下统自流井组(J1-2z)、珍珠冲组(J1z),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中统雷口坡组(T2l)、下统嘉陵江组(T1j),以沉积岩、砂岩为主。

4.2.3地质构造

项目区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凹陷万州小区,就其构造形态的组合特征言,划分至川东南弧形构造带,由西向东依次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束及垫江弧形褶皱束,线路由西向东依次穿越的构造有:

合川向斜、华蓥山基底断裂、沥鼻峡背斜、北碚向斜、观音峡背斜、天府逆断层、悦来向斜、龙王洞背斜、沙坪向斜、铜锣峡背斜、石船向斜、明月峡背斜。

4.2.4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0-2001)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0-2001图B。

路段区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4.2.5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项目整体属长江水系,区内由西向东分布的河流主要有嘉陵江、涪江、渠江、水淹坝处溪河、黑水滩河、叶河沟等、后河-观音洞水库、御临河以及老板沟水库、龙家沟水库、河湾水库、后沟水库、下坝水库、青年水库等水体,勘察期间水量较丰;沿线的溪沟、河流可作为本线路主要施工用水来源。

(2)地下水

本项目区内褶皱发育,路线段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层,出露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岩性为灰岩、白云岩、角砾岩、页岩、粉砂岩、泥灰岩、泥质灰岩等;根据其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路线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

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大类。

4.2.6气象特征

路线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低气温-3.7℃,极端最高气温为42.6℃,多年平均降水量1141.8mm,多年日最大降水量为400mm。

4-9月降雨集中,高达816.2mm,占全年降雨量的76%。

并且每年6-8月都有1-2次的暴雨或大暴雨,月降水量达50.9-195.3mm,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

4.3交通运输

道已完成施工,具备使用条件。

4.4施工平面布置

(1)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合理进行现场布置,以利于工程顺利开展,避免因布置不当而影响其它工序的开展。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掌握灵活性原则:

应根据不同施工时期,有计划、分阶段对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和实施,做到因时控制,因地制宜。

做到施工运输线路通畅,施工用水电接取方便,区域排水流畅;利于生产、生活、安全、消防、环保、卫生、劳动保护等,符合国家有关规章和法规。

(2)施工暂设布置还要做到零而不乱,整齐划一,做到文明施工达到标准化现场的要求。

(3)施工总平面布置由项目部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各专业施工队负责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5施工组织安排

5.1施工准备

5.1.1技术准备

(1)开工前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挡土墙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资料。

(2)掌握挡土墙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3)编制挡土墙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要求审查批准。

(4)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各种预防措施,保障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有妥善的处理方案。

(5)施工前对作业人员做好方案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5.1.2现场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5.1.3供水供电

路基施工用水采用水车运输供应。

路基施工用电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区用电,生活区用电采用就近原则由附近变压器接入。

5.2施工进度计划

工期安排根据基础工程情况、现场条件及我单位机械设备和技术装备能力,拟定,工期计划为起始日期:

2016/11/1,结束日期:

2017/4/21,总工期171天。

5.3人员配置计划

(1)应根据施工作业计划的要求,合理配备人员,建立健全的挡土墙工程主要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

(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排见表5.3-2。

表5.3-2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

机械司机

1

2

模板工

3

4

电工

1

5

砌筑工

3

6

混凝土工

3

7

普工

5

5.4材料计划

(1)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分批检验,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采用集中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和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3)挡墙片石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不低于MU30片石。

6施工方案

6.1施工工艺流程

具体施工工艺详见图6.1-1换填碎石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流水导流基槽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立模加固安装泄水孔做滤水层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片石拆除模板养护

6.2施工方法

6.2.1基坑开挖

采用明挖施工。

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视地质情况适当放坡。

挖机开挖至设计基底高程以上10cm时改为人工挖基。

基坑开挖不能间断,土层较厚的段落应分段跳槽开挖,严禁大断面开挖,达到设计高程后及时夯实验基,基坑不能暴露太久。

为防止雨水,开挖基坑时在其基坑以外周边挖一排水沟并保持畅通。

6.2.2基础施工

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进行挡土墙基础片石混凝土的施工。

(1)片石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浇筑过程中,C20混凝土由砼罐车运送到现场,砼中片石的掺量控制在25%范围以内。

片石用人工摆放,均匀布置。

(2)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砼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提。

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

(3)挡土墙基础与墙身之间应留有接茬石,在基础施工时预留。

(4)挡墙基础埋设深度不小于1.0米,墙趾外襟边宽(地面横坡觉陡处)不小于2米,另陡坡路段挡墙要求基础嵌入基岩不小于0.5米。

(5)砼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防止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砼收缩开裂。

若发现地基与设计情况有出入,地基承载力检测不合格,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进行调整,处理方案进行挡墙基底换填或设置挡墙基地扩大基础。

(1)挡墙基坑回填必须分层填筑并夯实,压实度不得小于90%。

(2)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并按要求回填夯实,夯实墙背填料采用碎石等透水性材料,其摩擦系数不小于35度。

(3)扩大基础最大高度hs取2米,并设成台阶状,按45度扩散如图

(二)所示;换填砂砾或碎石如图

(一)所示。

6.2.3墙身浇筑

(1)放挡墙浇筑边线

基础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挡土墙墙身放样。

(2)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钢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模板安装前应表面清洁并涂脱模剂,以便脱模。

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墙身结构的几何尺寸及位置准确。

模板安装前应根据墙身的几何尺寸安装模板,模板以圆钢拉杆对拉,内部采用木方支撑,模外采用钢管或方木支撑,以保证模板安装的牢固和稳定性。

模板接缝应平顺严密不漏浆,模板如有缝隙,应堵塞严密。

模板安装完后在模板顶测量标高,并做好记号。

(3)片石砼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送至施工现场。

片石采用未风化、坚硬的石料,片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浇筑部位最小宽度的1/3并不得大于30cm,表面应干净清洁。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先在墙身底部铺筑10~15cm混凝土铺底,再铺一层片石,然后在片石上铺筑混凝土并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层片石混凝土厚度控制在25~30cm。

然后再铺片石和混凝土,依次循环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为止。

片石顶面应保持有10~25cm的混凝土的覆盖,砼中片石的掺量控制在25%范围以内。

每个浇筑段的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确定。

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混凝土倾落高度不超过2m,超过2m时应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浇筑。

(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

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应避免撞击模板。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混凝土的质量。

尤其要注意施工工序的质量保证。

(5)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0MPa。

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的1/3,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最大尺寸不大于30cm。

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

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

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10~25cm的混凝土层。

片石采用人工摆放方式进行,注意片石不能碰伤模板及PVC管。

片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5%。

6.2.4施工接缝处理

在每道施工连接缝处,均匀埋设石笋,以增加混凝土在施工接缝处的粘结能力。

施工接缝光面处,进行人工凿毛,凿毛面积大于总面积的80%。

6.2.5墙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缝设置

沉降缝的设置:

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执行;图纸没有要求的,挡土墙沿纵向每隔10~15m设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小于0.2m。

在地面以上,沿墙长、墙高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孔内预埋φ5.59cmPVC泄水管,泄水管设置3%~4%的坡度,出水口必须低于进水口。

泄水管应伸出构造物背面10~20cm,其端部30cm处设置φ1cm圆管孔,并用渗水土工布包裹见下图。

挡墙最下一排泄水孔下部、基坑开挖范围内必须设防渗土工布,防渗土工布与墙背相交折处应用砂浆抹平并涂热沥青一道。

当墙身片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挡墙墙背回填,墙背防渗土工布以下部分回填砂砾,以上部分布设排水层,层厚不小于30cm,填以砂砾石,外包渗水土工布,渗水、透水土工布统一采用300g/㎡长纤无纺土工布,防水土工布采用400g/㎡的防水土工布见下图,以确保片石混凝土墙体的的质量。

6.2.6片石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

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

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模板后。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6.2.7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棱角不因拆模面损失,方可拆模。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筑凉水养护。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模板的拆除顺序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

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拆模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损伤。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调运模板。

拆除临时埋设与混凝土中其他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保存。

拆除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6.2.8混凝土缺陷处理

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由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

当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缝或产生彭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

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

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

6.3施工注意事项

(1)沿河、沿塘浸水部分的墙身爱用C15片石混凝土砌筑,浸水路段的挡土墙墙后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同时墙背后排水层加厚为50cm。

(2)挡土墙起始端与填方边坡相接处设置填土锥坡过度,锥坡采用M7.5浆砌片石防护。

(3)挡土墙施工时,应根据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横向排水管位置,预留相应排水管孔径的孔洞。

6.4质量标准

表6.3-1砌体挡土墙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砂浆强度(MPa)

不小于设计强度

每1工作台班2组试件

2

平面位置(mm)

50

经纬仪:

每20m检查墙顶外边线5点

3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

每20m检查2点

4

垂直度或坡度(%)

0.5

吊垂线:

每20m检查4点

5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m量4个断面

6

底面高程

±50

水准仪:

每20m检查2点

7

表面平整度(mm)

混凝土块、料石

10

2m直尺:

每20m检查5处,每处检查垂直和墙长两个方向

块石

20

片石

30

表6.5-1干砌挡土墙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2

平面位置(mm)

50

经纬仪:

每20m检查墙顶外边线5点

3

顶面高程(mm)

±30

水准仪:

每20m检查2点

4

垂直度或坡度(%)

0.5

吊垂线:

每20m检查4点

5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m量4个断面

6

底面高程

±50

水准仪:

每20m检查2点

7

表面平整度(mm)

50

2m直尺:

每20m检查5处,每处检查垂直和墙长两个方向

7安全保证措施

7.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1组织保障

7.1.1.1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一切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安全总监和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工程部长、安质部长、项目部专职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队设专职安全员,各作业班(组)设专职安全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

详见图7.1-1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图7.1-1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目安全管理小组要随时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状况,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安全。

7.1.2制度保障

7.1.2.1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经理、安全总监、项目总工安全职责

①对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承担全面领导和管理责任。

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指示、制度、办法,制定本单位有关的安全生产的制度、规定、措施。

③随时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状况,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分析安全情况,安全趋势,找出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并组织实施。

④施工前,组织制定安全措施。

对重点工程、关健工序(部位)和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作业、冬雨季施工、使用交叉、高空作业及其它危险性大的工程等,组织制订专项安全措施,并向参加施工的全体职工进行技术交底,并经常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⑤审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积极组织力量,确保计划实施,并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⑥每月组织一次全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施工方法、劳力组合、设备、工具、生产、安全设施等情况,及时消除隐患,项目部无力量解决的问题,要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

⑦组织定期安全教育,工人调换岗位的安全教育。

协助上级组织好对特殊工种工作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应及时调离特殊工种岗位。

⑧充分发挥安质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

⑨向公司定期报告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措施项目完成情况,负责执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规定、决议和处理有关提案。

⑩按规定及时发放防护、防暑用品,并教育职工正确使用。

发生事故,要立即亲赴现场,组织抢救、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并将事故及时上报,采取预防重复性事故的措施,主持重伤及多人轻伤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

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7.1.2.2.建立各种安全制度

(1)检查制度

施工过程中,施工班组每日进行检查,安全员每日进行巡检。

各施工队每周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单,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

接受业主、监理、总包、上级有关部门对本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定期或不定期指导、监督和检查。

(2)例会制度

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例会,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总结会,听取各部门汇报,通报现场情况,分析近期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布置下一步的工作,并做好记录。

(3)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施工班组每天班前进行安全消防活动,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班组长组织班组成员进行安全学习、日常安全教育;检查个人劳保用品的穿戴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查找安全消防隐患。

(4)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

调查处理伤亡事故,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7.1.3安全保证措施

7.1.3.1安全生产目标

在施工中,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中坚决做到:

(1)严格执行国家及重庆市颁布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和施工安全的有关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2)正确制定施工方案,把确保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严厉的防范措施,预防为主。

安全目标是:

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消灭交通运输重大责任事故,消灭火灾事故,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确保施工区域居民住房的安全和交通的畅通”。

7.1.3.2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1)安全保证体系图见图7.1-2。

图7.1-2安全保证体系

(2)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①严格执行国家及重庆市颁布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程和施工安全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