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876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docx

清流一中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实验班试题新人教版

清流一中2017-2018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三物理(实验班)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

温文丹审核:

官汉聪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阻为阻力),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水平力F一定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3.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C.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D.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自刹车开始,2s与6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16∶25B.16∶24

C.25∶16D.16∶23

5.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6.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

已知相机曝光时间为0.001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约为(  )

A.6.5mB.10m

C.20mD.45m

7.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B.物体A与球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球B对墙的压力增大

D.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8.发射时弦和箭可等效为图中的情景,已知弓的顶部跨度为L(如图中虚线所示),弦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为L。

假设弓的跨度保持不变,即箭在弦的正中间,弦夹在不计大小的类似动滑轮的附加装置上,将箭发射出去。

已知弦的劲度系数为k,发射箭时弦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箭被发射瞬间所受的最大弹力为(设弦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

A.kLB.

kL

C.

kLD.2kL

9.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初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上木板,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某同学根据图象作出如下一些判断,则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者速度相同

B.在t1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

C.滑块的质量小于木板的质量

D.t1时刻后滑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箱子上、下两边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

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

A.小于NB.等于N

C.等于N+FD.大于N+F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B两小球分别连在轻质弹簧两端,B球另一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都等于

和0

C.

和0

D.0和

12.如图所示,小圆环A吊着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各处摩擦均不计,绳不可伸长。

若平衡时,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1∶m2应为(  )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选定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用刻度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

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

(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偶尔可以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15.右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平衡摩擦后,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请把I卷选择题及填空题答案填入II卷答题卡中!

清流一中2017-2018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三物理(实验班)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

14.

(1)

(2)(3)

15.

(1)

 

(2)①②

三、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在答题框外答题一律不给分,共46分)

16.(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向右匀速行驶的车,车内用绳AB与绳BC拴住一个小球,BC绳水平,A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

为370,小球质量为0.8kg,小球在车中位置始终未变(g取10m/s2,sin370=0.6,cos370=0.8)。

求:

(1)AB绳的拉力大小

(2)BC绳的拉力大小

 

17.(8分))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18.(9分)如图所示为火车站使用的传送带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4m,并以v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

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行包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

(1)求旅行包经过多长时间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若要旅行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最短,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19.(10分)低空跳伞是一种极限运动,一般在高楼、悬崖、高塔等固定物上起跳。

人在空中降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变大,而且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增大得越快。

因低空跳伞下落的高度有限,导致在空中调整姿态、打开伞包的时间较短,所以其危险性比高空跳伞还要高。

一名质量为70kg的跳伞运动员背有质量为10kg的伞包从某高层建筑顶层跳下,且一直沿竖直方向下落,其整个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2.0s末的速度为18m/s,10s末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16.2s时安全落地,并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

g取10m/s2,请根据此图象估算:

(1)起跳后2s内运动员(包括其随身携带的全部装备)所受平均阻力的大小。

(2)运动员从脚触地到最后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若不计伞的质量及此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则运动员所需承受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多大。

 

20.(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不计、劲度系数为k=600N/m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m1=4kg的物块P,与P紧靠的是质量m2=8kg的重物Q,系统处于静止。

现给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时间内,F为变力,0.2s以后,F为恒力。

sin37°=0.6,g取10m/s2;求:

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

物块Q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的

大小

力F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

 

清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三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A

C

C

A

C

B

D

D

A

二填空题(9空,每空2分,共18分)

131.24 6.22

14

(1)__B______

(2)__A_____(3)__甲______

15

(1)_____小车的总质量____小车所受外力

(2)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C

16(6分)

(1)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

当车匀速行驶时,合力为零。

……………………(2分)

………………(1分)

(2)

……………………(2分)

……………(1分)

 

17、(8分)

(1)设经时间t1,汽车追上自行车,由题意得:

v汽t1=v自t1+x-------------------2分

解得:

t1=10---------------------1分

(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设第二次追上所用的时间为t,则

v自t=v汽t-

at2,解得:

t=12s。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t2,

t2=

=9s<12s,

故自行车再次追上汽车前,汽车已停下-----2分

停止前汽车的位移:

s汽=

t2---------------1分

设经t3时间追上,则v自t3=

t2,------------1分

解得:

t3=13.5s,----------1分

18(9分)

(1)旅行包的加速度a=F/m=μmg/m=μg=2m/s2-----1分

匀加速运动时间t1=v0/a=0.5s------------1分

匀加速运动位移x=

at12=0.25m----------1分

此后旅行包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t2=

=3.75s----1分

旅行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t=t1+t2=4.25s-----1分

要使旅行包在传送带上运行时间最短,必须使旅行包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

由v2=2aL--------------------2分

得v=

=4m/s

即传送带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4m/s-----------2分

 

19(10分)

(1)由v-t图可知,起跳后前2s内运动员的运动近似是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2分

设运动员所受平均阻力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

解得

----------------------1分

(2)由v-t图可知,运动员脚触地时的速度

,经时间

速度减为0,设此过程中运动员所受平均冲击力大小为F,则有

---------------------2分

-----------------------2分

解得

--------------------1分

说明F=2450N也同样得分

20(13分) 

(1)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0

则(m1+m2)gsinθ=kx0-------------2分

-----------------1分

(2)从受力角度看,两物体分离的条件是两物体间的正压力为0,从运动学角度看,一起运动的两物体恰好分离时,两物体在沿斜面方向上的加速度和速度仍相等。

因为在前0.2s时间内,F为变力,0.2s以后,F为恒力,所以在

0.2s时,P对Q的作用力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kx1-m1gsinθ=m1a------------------2分

F-m2gsinθ=m2a------------------2分

前0.2s时间内P、Q向上运动的距离为

x0-x1=

at21分

①②④式联立解得a=3m/s2---------1分

(3)当P、Q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

此时有Fmin=(m1+m2)a=36N----------2分

当P与Q分离时拉力最大,

此时有Fmax=m2(a+gsinθ)=72N---------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