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785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docx

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

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

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腺肌病(ICD-10:

N80.003)

行子宫切除术(ICD-9-CM-3:

68.3/68.4/68.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

痛经、月经量增多等。

2.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压痛等。

3.辅助检查:

盆腔B超及血CA125等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

子宫切除术。

2.手术途径:

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N80.003子宫腺肌病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

TCT或巴氏涂片;

(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的第3-4天。

1.麻醉方式:

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

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

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等。

2.术后用药:

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3.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

D27)

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

65.22/65.24/65.25/65.29/65.4/65.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妇科检查提示。

2.盆腔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

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2.手术途径:

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D27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清肿瘤标记物;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宫颈细胞学筛查:

TCT或巴氏涂片;

(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

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

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

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

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

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

3.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4.术后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则转入相应的路径治疗。

 

宫颈癌临床路径

一、宫颈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

C53)Ⅰa2期-Ⅱa期

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ICD-9-CM-3:

68.6/68.7/40.3/4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Classificationsan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GynecologicalCancer》(FIGOCommitteeonGynecologicOncology,TheThirdEdition)

1.病史:

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等。

2.妇科检查提示。

3.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Classificationsan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GynecologicalCancer》(FIGOCommitteeonGynecologicOncology,TheThirdEdition)

1.手术方式:

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2.手术途径:

开腹或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C53宫颈癌疾病编码。

2.FIGO分期:

Ⅰa2期-Ⅱa期(肿瘤>4cm,已完成术前辅助治疗者)。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肿瘤标记物(血SCC或血CA125等),盆腔CT或MRI,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

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

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

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2.术后用药:

酌情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3.拔除导尿管后需测残余尿量。

4.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相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术中发现无法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仅行卵巢移位,术后放疗。

3.术后根据病理需辅助放化疗。

4.出现手术并发症需对症处理。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

O00.101)

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

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

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

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

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支持治疗:

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

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

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O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β-hCG和尿hCG;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

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

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

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急诊手术指征入院后应立即施行手术。

2.因诊断不明确,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4.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2009版)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

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

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月经紊乱等;

2.体征:

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

(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

(3)有压迫症状;

(4)可疑恶变。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心电图;

7.胸部X光片;

8.超声检查;

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

10.阴道清洁度检查;

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

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

必要时全麻;

2.术中用药:

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

必要时;

4.病理:

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

3.预防性用药:

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

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十五、产科临床路径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ICD-10:

O42伴Z3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主诉有阴道流液。

2.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

3.石蕊试纸测pH值>7。

4.显微镜下阴道液干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观察临产征象。

2.引产。

3.剖宫产。

(四)标准住院日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O42伴Z37胎膜早破(足月)疾病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

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

2.宫缩诱导药物:

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

(八)分娩方式的选择。

1.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

2.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

(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无感染征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本路径以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若为剖宫产则进入剖宫产临床路径。

2.实施本路径时,若产程中、引产中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难产等),即退出路径。

3.有感染者退出路径。

4.引产至阴道分娩结束时间不确定,跨度可为1-3天,故标准住院天数存在变异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

O80.0伴Z37)

(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孕龄≥37周。

2.规律性子宫收缩、宫颈扩张伴胎头下降。

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

(三)分娩方式的选择。

阴道分娩(包括阴道手术助产)。

(四)标准住院日2-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O80.0伴Z37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

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宫缩诱导药物:

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

2.镇静药:

根据产妇状态酌情。

3.分娩镇痛:

酌情。

(八)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

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

(九)出院标准。

1.产后恢复良好。

2.会阴伤口愈合良好。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产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

2.阴道手术助产者,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3.产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2009版)

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

74.1手术编码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2.胎儿因素;

3.羊水过少;

4.头盆不称;

5.高龄初产妇;

6.慢性胎儿窘迫;

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

8.孕妇及家属要求。

(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ICD-9-CM-3:

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

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

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

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

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

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3.预防性抗菌药物:

第一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4.少量阴道出血。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孕妇原因延期手术;

2.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

3.并发产褥感染;

4.切口延期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