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750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教师招聘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x

福建省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模块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第一部分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感觉

◆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感觉的分类从感觉器官来划分可分为:

从感觉器官来划分可分为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

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阀限

1感受性:

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觉阀限:

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

2绝对感受阀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得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

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3差别阀限:

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4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2)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

暗适应:

由明

暗视觉的感受性的提高;“如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

如视觉后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如盲人的听觉更灵敏

3)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如:

红的暖觉

(二)知觉

◆概念: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的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

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要理解似动知觉的四种形式: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4.社会知觉:

第一印象、刻板印象、近因效应

5.错觉:

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三)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在感知实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如:

观察标本、演示实验

2.模像直观:

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形成表象。

3.言语直观:

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是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方式。

◆感知规律在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涵义: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称“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的培养:

························2011简答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前提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具体的观察方法,是引导学生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而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观察结束后,引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

(6)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二、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概述

◆含义:

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时间0.25~1秒——容量9~20bit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1min内——7

组块

(米勒提出了组块概念,认为信息是以组块来计算的);

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办法。

(3)长时记忆——1min~

——容量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有意编码中的语义编码。

2、按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划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3、按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记忆、程序性知识记忆

4、按有无意识参与,分为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精确特征(最重要)

4.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

保持

再认或回忆or编码

存储

提取

◆识记:

1、识记的概念:

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

2、识记的分类:

按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按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的方法,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保持与遗忘

1、保持:

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2、遗忘概念:

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的恢复或提取都叫做遗忘

3、遗忘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在遗忘了。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校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5、遗忘的原因:

前摄抑制、厚摄抑制、双重抑制

◆回忆和再认

1、回忆:

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从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2、再认:

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他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2011简答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度,过度学习达到50%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校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掌握复习的度,过度学习达到50%

三、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想象概述

◆想象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分类

(1)按有无目的性,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2)按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理想、空想

(3)按内容是否新颖,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想象的加工方式:

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二)再造想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再造想象概念:

根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的产生条件:

1、丰富的表象储备

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三)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务叫做原型)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7、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四)想象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6、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四、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思维概述

◆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借助媒介来认识,如号脉

(2)概括性:

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规律概括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如定理、法则

◆思维的类型:

(1)按照思维发展水平——知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灵感现象)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常规思维(运用已学公式解答)、创造思维

◆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人类知识最基本的成分)、判断、推理

◆思维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多角度思考)与深刻性(深入、抓住事物本质)

(2)思维的独立性(不盲从他人伽利略)与批判性(不受自己情绪、偏爱影响)

(3)思维的灵活性(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与敏捷性(思维迅速且正确)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语言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二)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基础)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经验概括与科学概括)

系统化与具体化

(三)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1)流畅性。

观念多

(2)灵活性(变通性)。

多角度,如报纸可以拿来折飞机

(3)独创性。

不寻常不常规,如曹冲称象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提供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头脑风暴法

(2)直觉思维训练

(3)发散思维训练

(4)推测与假设训练

(5)自我设计训练

◆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措施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发展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五、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1、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

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问题解决:

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3、问题解决的特征: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关键)

检验假设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10简答

1)问题情境;2)定势和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的知识经验;

5)情绪和动机;6)另外,个体认知结构、个性特征、问题的特点

六、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意及其功能

◆注意的含义: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

按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意志)

(二)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

1、注意的广度(范围)——同一时间内,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时间的长短

3、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分配——教师最重要的注意品质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防止外部干扰,如保持教室的安静

(2)讲究教学艺术,如声音抑扬顿挫

2、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集中

(2)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如课堂提问

(3)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如上课初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课本上,形成有意注意;讲授新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持有意注意等等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七、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P22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环境和有机体的平衡。

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当有集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新刺激的影响。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有机体和环境的平衡。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物体恒存、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具体逻辑推理、去自我中心、守恒(标志)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思维成熟标志

皮亚杰认知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首先,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

其次,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部分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概念: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情绪情感的组成:

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生理唤醒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看p234

◆情绪的分类

1.根据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不同,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

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带有弥漫性,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忧者见之则优

(2)激情:

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恐惧、悲痛

(3)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极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如急中生智

◆情感的分类:

按社会性需要的内容划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求知欲、好奇心等)

◆情绪情感的功能

信号功能(微笑表赞赏)、感染功能(愤怒时的攻击)、调节功能(动之以情)

(二)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调控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三)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座右铭等)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上台紧张程度的过度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如对挫折的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创设情境)

二、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意志及其品质

◆意志概念:

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为,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

◆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盲从)、

2、果断性(优柔寡断)、

3、自制性(任性和怯懦)、

4、坚韧性(动摇性)

◆意志行动过程

1、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2)确定目标

(3)确定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阶段

(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基本条件)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1)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

(2)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盲从的启发自觉性、责任感,怯懦的多鼓励和增强其信心)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座右铭的督促,良好竞争,坚持写日记等)

5、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第三部分个性发展与教育

一、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

(一)需要

◆需要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缺乏或不平衡而力求满足的的心理倾向

◆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11材料题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求知需要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前四个是缺失需要,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后三个是成长需要,非生存必需,但对适应社会有积极的作用,只有较低级的需要满足或部分满足才会出现对较高需要的追求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一般考材料题

(1)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研究学生的需要来分析学生的行为。

(2)一般说来,学校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与自尊,因此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爱和自尊的需要,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育学生要注意维护学生自尊,不可体罚)

(3)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并创设教育条件和氛围使之逐渐满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兴趣

◆兴趣的概念:

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情绪的积极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识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兴趣的种类

1、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2、根据兴趣的内容,分为物质兴趣、精神兴趣

3、根据持续的时间,分为个体兴趣、情境兴趣(突然对游泳感兴趣)

◆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1、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2、兴趣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答案多样不固定)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对中学生,教师要注意从教学内容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2、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好学生要提供较难学习材料,并帮助克服自满情绪;差学生要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培养兴趣

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即能力、性格、气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兴趣的产生

5、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兴趣

二、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能力概述

◆概念: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适应活动的范围,可分为一般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概括能力)、特殊能力

(2)按能力的创造性的程度,分为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按能力的功能,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4)按能力是否获得,可分为实际能力、潜在能力

◆能力的测量

1、智力测验的标准:

信度(反复测验结果相同度,0.9)、

效度(有效性和准确程度0.3~0.6)、

标准化(最基本的要求)

2、常用的能力测量表

(1)1905,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用智龄表示智力水平

(2)斯坦福—比纳量表,用智商代表智力水平,智商=智龄

实龄

100;比率智商=智龄

实龄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用用离差智商衡量智力水平;IQ=100+15

,SD是标准差

(二)能力及其发展

◆影响能力形成的发展因素························2010材料

1、遗传与营养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能力的差异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分布基本上呈正太分布:

两头小、中间大(140以上超常120以上优秀,70以下智障)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学生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5、根据能力发展阶段性特点,把握时机,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三、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2010材料分析

(一)补充知识人格:

包括性格、气质、自我调控系统三方面

(二)气质

◆概念:

表现在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脾气秉性

◆气质类型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人的体内有四种不同的体液,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

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既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的强度、平衡性、灵活度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强、不平衡——不可遏制型——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感情用事(张飞)

多血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反应迅速、活泼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燕青)

黏液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稳重不灵活、踏实而死板、沉着冷静(林冲)

抑郁质——弱——抑制型——敏锐、体验深刻、外边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林黛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