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692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docx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直升部)

(分值: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行语折射多元文化心态

所谓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

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传媒的发达,尤其是网络的异军突起,流行语往往在一夜之间传遍社会的各个角落。

流行语无一不是社会现实、社会风尚的某种折射,借助于网络等传媒,犹如插上了翅膀,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这些流行语契合了现代人的某种心理期待,产生了共鸣,成为其快速流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语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现在我们翻看《诗经》,依然能够品味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流行语调查和发布。

流行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属于社会热点,有的属于网络语言,有的是商业化助推的结果。

流行语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的特点。

以前可能是小范围的传播,现在由于借助于现代传媒,能够很快地在社会上传播。

应该说,流行语的流行,是社会文化有活力的表现。

从一个社会来说,历来有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分野,流行语显然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虽然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经常有所排斥,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众文化常常扮演着主体的角色,不少流行语经过沉淀后可以进入主流社会,甚至进入精英文化的范畴。

流行语的盛行,也是文化多元的产物。

在大众传媒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流行语的盛行,说明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越来越明显,它反映社会冷暖,反映时代节奏,尤其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态。

当然,部分流行语也呈现出泡沫化现象,浅表化,庸俗化。

因而,我们平时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些非常粗俗甚至不堪的流行语,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

“流行语强迫症”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社会庸俗化的表征之一,比如说,每年的春晚小品,为了包装和商业化效果,而刻意制造出一定的“流行语”,但这些流行语总体价值不大,甚至成为廉价的时尚点缀品。

流行语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透过流行语,我们可以领略社会和时代某种微妙的文化心理,体味社会和时代的某种深意。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流行语是民间生活的润滑剂,哪儿的民间社会充满活力,哪儿的流行语就大量出现。

什么时候的社会生活越宽松活跃,什么时候的流行语就越发达。

流行语贴切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语是一种以鲜活的语言形式表达特殊的内容和含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概括性语汇。

B.流行语是文化多元的产物,是民间生活的润滑剂,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

C.流行语都是社会现实和社会风尚的某种折射,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期待并产生共鸣。

D.流行语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社会和时代的某种微妙的文化心理、某种深意可以从流行语中领略和体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流行语以幽默、调侃的语言形式,概括了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表达特殊的含义,丰富了人们的话语空间。

B.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从中可以品味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

C.流行语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虽然常常被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所排斥,但又常常扮演着主体的角色。

D.如果出于包装和商业化效果的需要而刻意制造出流行语,那么这些流行语不仅总体价值不大,甚至还会沦为廉价的时尚点缀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语的成因比较复杂,社会热点、网络语言和商业化因素都会导致流行语的出现,它是文化多元的产物。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反映的那个时代的流行语,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风尚。

C.当今时代,由于以网络为标志传媒的发达,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因而流行语广为盛行。

D.社会生活的宽松活跃,社会心理的开放多样,对于体现民间社会活力和时代变迁的流行语的风行具有推动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

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附图: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 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

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

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

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

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

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

4.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D.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6.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痛哭和珍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

多少不相识的朋友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

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

和珍!

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

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

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待你孝养;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

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

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

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挣扎,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

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

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

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

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

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

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

”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

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

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

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和珍,梦!

噩梦!

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

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

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

她是怎样写自己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9.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而本文写道: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

“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下列选项中对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B、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C、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D、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组:

绳子

B.乃以秦王属吏属:

交付、委托

C.沛公又让不受让:

命令

D.沛公然其计然:

认为……对,同意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有气量,做事有分寸。

秦王子婴投降,将领们主张杀死他,刘邦认为他已是投降之人,再杀不吉利。

B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恼怒,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劝项王攻打沛公。

C.刘邦深谋远虑,善笼人心。

他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严明法纪,拒绝百姓酒食,大获人心,得到拥护。

D.对照《鸿门宴》我们可以知道,项羽最后失败,固然与他“为人不忍”,放虎归山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人心向背上处于下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日别王长史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

语自《楚辞·九怀》:

“绝北梁兮永辞。

”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

北梁,北边的桥。

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

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

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

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15.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

2)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

4)《荆轲刺秦王》表现送行者同仇敌忾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没进过名牌大学,没有过硬的学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成为各自领域中____的专业人才……在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一群身怀绝技的“国宝级”技工令人印象深刻。

追求极致是一条____的道路,也是一场孤独且单调的长途旅行,唯有全神贯注,才能耐住寂寞、守住心智、把好方向。

哪有巅峰技术能在____间练就?

唯有日复一日地锻打、持续不断地钻研,才能成就绝活。

“术到极致,几近乎道。

”一流的心性方能锻造一流的技艺,(),这一流的伟业更需要用追求极致来消解浮躁。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观念:

“手艺好也不赚钱”“差不多就行了”……盲目地求变现、求速度,让工匠技艺变得马虎,极致品质____。

其实,工匠精神的种子需要精心、细心、耐心地滋养呵护,终究会结出不甘平庸、不负光明的果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年轻一代要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诠释匠人的极致精神。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且是需要一群人来赓续;这不是一件产品的存废,而是精品的无数绽放。

在追求极致中实现人生价值,用极致匠心铸造国之重器,以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我们准备好了吗?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乏其人心如木石一朝一夕黯然伤神B.不可或缺心如木石白驹过隙黯然失色

C.不乏其人心无旁骛白驹过隙黯然伤神D.不可或缺心无旁骛一朝一夕黯然失色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流的伟业方可成就一流的技艺B.一流的技艺定能熏陶一流的心性

C.一流的技艺定能成就一流的伟业D.一流的技艺方可成就一流的伟业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一群人来赓续;这不是一件产品的存废,而是无数精品的绽放。

B.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一群人,不是这一件产品的存废,而是无数精品。

C.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一群人来赓续;这不是一件产品的存废,而是精品的无数绽放。

D.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且是需要一群人来赓续;这不是一件产品的存废,而且是无数精品的绽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① ______ 。

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的猛烈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急风暴雨,② ______ 。

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③ ______ 。

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虚假安全”。

在任务完成后,当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6分)

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为期162天。

本次北京世园会有“百园之园”之称,园区总面积达960公顷,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园会。

以物联网和5G为“神经”,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大脑”,北京世园会将园林艺术变成了人、科技、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觉盛宴,是有史以来科技最先进的世园会。

北京世园会吸引了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是有史以来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世园会。

五、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易水送别时因荆轲慷慨悲歌而“士皆涕泣”,梁任公演讲时因“桃花扇”故事而痛哭流涕;小狗包弟被送上解剖台让巴金因悔恨流泪,刘和珍英勇赴死让革命志士因悲愤流泪;奥斯维辛集中营让参观者为人性的冷酷而伤心流泪,飞向太空的航程让全国人民为科技的进步而感动流泪……

每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出你走过的历程。

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呢?

请以“眼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项,以偏概全,从文章倒数第三段来看,“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的是“部分流行语”。

2、C本题重点考查“流行语”的作用。

C项,范围扩大,原文第三段说的是“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众文化常常扮演着主体的角色”,文中强调的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3、C项,因果错误,原文第四段说“流行语的盛行,说明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越来越明显。

4、C(A第三则材料没有指出“海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B项,“海归”回国并非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而且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D项,不是体现文化吸引力,而是体现文化归属感。

5、A(B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C项,老科学家在科研上还可以起引领和示范的作用;D项,并非所有的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

6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从而营造出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海外人才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及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

(答出三点即可给6分)

7、B.解析:

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致。

文章采用排比句式增强控诉语气,读来使人潸然泪下,而非鲜花和素联。

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

不是泛指所有的老百姓,而是那些甘心当奴仆,仇视革命者包括反动派爪牙在内的人。

D项的理解“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不妥,可能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

8、(6分)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从文意中可见,写“她”自己,主要是为了衬托刘和珍。

答案:

作者写了自己的胆怯,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1分);写了自己永久的沉默,自己将来的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