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45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

a、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

刻度尺。

b、正确使用刻度尺:

三看:

(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及其是否磨损;

(2)看刻度尺的量程;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四会:

(1)会选: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会放: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

(3)会读:

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会记:

测量结果记录形式是数字+单位。

考察题型:

1、对长度的估计方法规律:

一臂展≈身高,一步幅≈0.5m-1m一拃≈20cm;1指宽≈1cm。

臂展:

两臂左右伸平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步幅:

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拃:

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从量程和分度值两个方面考虑。

看题目里面对精确度的要求。

刻度尺的精确度由分度值决定,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则能精确到1毫米。

3、正确使用刻度尺:

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违反规则的读数,都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物体的读数为2.43cm。

可以推测出它的最小分度值是毫米。

2.43cm

单位(cm)

估读数字(0.03)

准确数字(2.4)一个准确的读数应该包括三部分。

当估读数字为0时,也不能漏掉。

4、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化曲为直法:

借助一些简单的测量器材。

如不能伸长的细线,把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所得结果即为所测物体的长度。

累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量累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的方法为累积法。

组合法:

用来测量圆、椎体等

5、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读数问题

方法:

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数用“刻度差值”法:

用物体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刻度值,计算的结果就是所测物体的长度。

6、用特殊方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易测点)

某学生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mm,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_____mm。

错解:

5.4mm÷150=0.036mm,没有认识到一张纸有两页,把页数当成是张数了。

正确分析:

5.4mm÷75=0.072mm

知识点3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2、1h=60min1min=60s

3、实验室及运动场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为停表(有机械停表,电子停表两种)。

4、正确使用停表四步法;

5、一按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出题角度1:

时间单位的换算

1.2h=________min=__________s

1d=__________min(1d就是一天)

出题角度2:

停表的使用

 

小盘:

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

30刻度型则每格代表0.5分钟,60刻度型每格则代表0.25分钟。

大盘:

大盘每圈代表30s,共60个大刻度,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这也是停表精确度为0.1s的原因。

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先读小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钟。

接着读大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秒,如果是前半分钟就则读0-30s,若为后半分钟读31-60s。

知识点4误差

1、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区别

测量误差

测量错误

产生

原因

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2、跟测量人读取估计值不同有关

3、跟测量环境有关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减小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

1、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2、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1、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出题角度1:

判断运动形式

如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哪一个,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观察被研究的物体,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属于机械运动。

知识点2、参照物

1、定义: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选取参照物的五个原则

原则

说明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排己性

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因为若以自己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的位置是不可能变化的,即永远是静止的

不唯一性

参照物的选择不唯一,同一物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若选用了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往往是不同的

方便性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机械运动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如,河水在流淌,柳条随风飘动。

这些运动的描述都是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出题角度1:

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方法规律:

运用巧判运动状态“四步曲”解决。

一定

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二选

选择一个参照物

三分析

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距离或方位的变化

四判断

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则物体时静止的;若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就是运动的

出题角度2:

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

例如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出题角度3:

根据物体的动和静判断选择的参照物

方法规律:

运用速选参照物“两步走解决”。

具体步骤:

一定

确定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二选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时静止的,分析寻找与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分析寻找与被研究的物体

知识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含三层含义

运动是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静止是相对的

我们平常所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们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为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

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运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概念

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

V=

(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注意事项

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计算时要带单位

3、速度公式变形为s=vt来求路程,变形为t=

来求时间。

4、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

=3.6

1

=

出题角度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方法规律:

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路程、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运动物体的快慢,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出题角度2、对速度公式的V=

的理解

由速度的公式V=

可知,物体的速度取决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能单纯根据物体路程的大小或运动时间的长短判断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出题角度3、速度单位的换算

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统一单位,可把单位都换算成

知识点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出题角度1、研究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频闪摄影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利用图析法分析各选项,看各图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运动路线是否为直线,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出题角度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出题角度3、对人上楼,火车过桥等问题中运动路程的判断

人上到第n层楼,则人上升了n-1个楼层高度。

火车通过大桥时经过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与大桥长度之和。

出题角度4混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例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平均速度是?

错解:

v=

=

=5

.

正确分析:

设总路程为2s,前、后两段路程内的速度分别为

,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

=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

,总时间t=

+

=

+

,则平均速度

V=

=

例2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

,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

,求物体在整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解:

设整段时间为2T,则整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一、平均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公式:

v=s/t

  其中s为一段路程,t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探究平均速度的实验,注意两点: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

  2、进行实验

  注意事项:

  ①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②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

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③让小车走得慢一点,路程适当长一点,则测量的误差可以小一点。

  ④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

  ②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

标好起点,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

  ③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

  ④将小车重新放到顶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入表格。

  ⑤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再测量三次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表格。

  ⑥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算出各个速度,求出平均值,得到结果。

  ⑦整理回收器材。

  3、实验结论

  ①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②小车在不同的路段,平均速度不同,下半段更快,因此全程速度大于上半段速度,但不是二倍关系

③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算出小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④小车在任意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都小于最末端速度。

  ⑤各小组的测量值不同:

不是误差。

其原因是:

一是斜面倾角不同,快慢不一;二是路程不一致,故得到的速度互不相同。

  ⑥减小误差的方法: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准。

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误区警示: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

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

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

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

(1)形成: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

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

因此,在一般条件下,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3)应用:

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如测海底的深度等等,在利用回声现象求人距离声源的距离时,如果用s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声速,则s=vt/2

5、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项目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声音的特征

影响因素

频率

振幅和距离

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等

描述

尖细或低沉

响亮或微弱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

改变力的大小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

描述

如尖锐刺耳

如震耳欲聋

如“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

1、频率:

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2、振幅:

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

(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发声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并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声波传到耳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2)骨传导:

声音也可以通过骨骼传声,这种方式叫做骨传声。

声音在空气与在骨骼中的传播不同,引起的听觉也不同,例如人听自己的录音时感到很陌生,原因就是人听到自己的说话声是通过头骨、颌骨传导的,而录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7、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1)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

人的听觉

环保角度

物理学角度

噪声

难听、刺耳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和生活,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

振动没有规律,杂乱无章

乐音

好听、悦耳

符合人们的需要,有益于人们的工作、学习或生活

振动有规律

说明:

噪声与乐音并没有绝对的界线,乐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会变成噪声。

如商店为促销而播放的歌曲,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是乐音,而对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则是噪声。

(2)等级和危害:

划分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用符号“dB”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是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dB,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突然暴露在150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

(3)噪声的防治:

一般情况下,防止噪声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措施或方法

举例

在声源处减弱

如摩托车安装消音器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如在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或安装隔音板

在人耳处减弱

如佩戴耳塞或捂住耳朵

规律总结:

声音由产生到传入人耳引起听觉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发声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介质(空气)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

噪声的防治同样可以根据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即防治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9、听不到的声音

由于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音。

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

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10、声音的利用

声音在社会、科技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类

作用

实例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通过听广播来了解国家大事;利用回声定位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探测海洋的深度;利用“B超”成像诊断病情

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利用超声波振动去除体内结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简述温度计的构造: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摄氏度,表示为:

0℃和100℃。

  

(2)0℃和100℃之间为100个等分,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绝对零度:

-273.15

开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T=273+t;单位:

开尔文,简称:

开,符号:

K

读数:

 

实验室温度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一样

一样

玻璃泡液体

水银,煤油,酒精等

水银

煤油,酒精等

刻度范围

-20℃----110℃

35---42℃

-30—50℃

分度值

1℃

0.1℃

1℃

构造

玻璃泡上部分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上部分有段细而弯的‘缩口’

玻璃泡上部分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需要甩几下

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数,不能甩

二、融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1.熔化:

1)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2)关于定义的说明:

物质初始状态是固态,末状态是液态

3)实验装置:

A.名称:

水浴加热法

B.优点:

能够使物质均匀受热,实验进度便于控制。

C.装置图:

注意事项:

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火焰分为三层,外边一层淡黄色、第二层桔红色、最里边层浅蓝色;分别为焰心、内焰、外焰;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一般使用方法:

a)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b)用石棉网起到均匀受热的作用。

c)如果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在烧杯上加盖、减少水、用热水替代冷水等。

E.熔化图像:

AB段:

物质为固态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

BC段:

熔化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温度逐渐升高,直到达到沸点

吸热,但温度不变

CD段:

物质为液态

F.凝固图像:

EF段:

物质为液态凝固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

FG段:

凝固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温度降低

放热,但温度不变

GH段:

物质为固态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

分子间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

特性:

①晶体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②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融化时的温度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④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一样

非晶体:

分子杂乱无章的排列的固体

特性:

非晶体没有熔点

常见的非晶体:

松香,玻璃,石蜡,沥青等都是非晶体

  

(1)熔化规律:

关键词:

熔点。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影响熔点的因素:

压强杂质

2.凝固:

  

(1)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重点)

(3)凝固放热。

(4)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

杂质(盐水和水的凝固点)、物质种类(冰和铁的熔点不同)、压力(用细线切割冰块)、【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在平原和高山上烧水)】(重点)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汽化现象分为:

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沸腾:

  

(1)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所以说,如果液体达到沸点,但不能持续吸热,那么就不能沸腾,因此,达到沸点的液体不一定沸腾

  

(2)沸腾规律:

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以水为例,如图3)

  0AD段:

不断吸热,水的温度升高

AB段:

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高原地区水烧开后不热的原因,食物煮不熟)

3.蒸发:

  

(1)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温度;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2.液化:

(1)液化的方法分为:

①降温(遇冷、放热)液化;②压缩体积液化。

(增加压强)(重点)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如:

用久了的灯丝变细了、樟脑丸变小了或不见了。

升华吸热:

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

2.凝华: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如:

霜、雾凇等。

凝华现象:

凝华放热。

用物态变化解释雨雪云雾霜冰雹的成因

自然现象

成因

物态变化名称

当云层中有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合并成大水珠时候,便形成雨

液化

太阳照到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汽的高温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便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

液化,凝华

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

液化

在天气较热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早晨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它们表面上

液化

霜,雪

霜是水蒸气在地表遇到0度以下的物体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如果高空中温度为0度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水便以雪的形式降回地面

凝华

冰雹

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球,云中的水珠被上升的气流带回到气温在0度以下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

在小冰珠下落的时候,外层受热融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得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在升入高空,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的反复过程,形成较大的冰球,当上升气流托不住他们时候,就下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凝华,融化,凝固

总结:

七个三与两种方式

1.三种状态:

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

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

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

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温度)点:

①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③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

①晶体溶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