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43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docx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1课种子发芽了

1、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种植番茄应该:

选好种子、松土、播种、盖一小层土、定期浇水、施肥

3、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询问他人、查阅书籍、运用网络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的知识。

4、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发芽的时间、适合生长的季节也会不同。

5、种子发芽的条件:

(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种子完好无损且符合发芽的季节。

(2)适量的水分(潮湿)

(3)适宜的温度(温暖25℃左右)

(4)充足的阳光

 

第2课幼苗长大了

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植物的根常见的类型:

直根、须根、不定根、假根。

3、植物的根的作用:

(1)吸收水分和养.

(2)固定植物

4、树干、树枝都是植物的茎,我们平时吃的洋芋也是茎。

5、植物的茎有很多种类:

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

(了解)

6、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连接根和叶。

7、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

所以,把幼苗的叶片摘光,幼苗就不能活了。

9、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3课植物开花了

1、番茄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两性花。

2、黄瓜花的雄蕊和雌蕊不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单性花。

3、怎样辨别黄瓜花是雌花还是雄花?

答:

黄瓜的雌花会长在小黄瓜上,而雄花直接长出来。

4、植物有多种传粉方式:

(1)昆虫传粉。

如桃花。

(一般鲜艳、芳香)

(2)风力传粉。

如玉米。

(一般多、小而轻)

(3)自花传粉。

(4)人工辅助授粉。

5、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

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成为虫媒花。

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6、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称为风媒花。

它们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

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

7、豌豆、小麦能自己给自己传粉,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被称为自花传粉。

这些花里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8、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等。

9、传粉:

雄蕊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10、花粉必须落在雌蕊上才有可能结果。

 

第4课植物结果了

1、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2、根、茎、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3、平时吃的是植物的哪个部分?

答:

(1)根——胡萝卜、萝卜、地瓜、甘薯

(2)茎——甘蔗、土豆、芹菜、莴笋、藕、白菜

(3)叶——白菜、菠菜

(4)花——花菜、黄花菜、棠梨花

(5)果实——香蕉、豆角(带豆皮的豆类)、南瓜、玉米粒、西瓜、辣椒

(6)种子——花生仁、豆粒

4、植物的特殊用途

(1)为我们提供食物。

例如:

白菜

(2)可以制作衣物。

例如:

棉花

(3)可以作药材。

例如:

贝母、三七

(4)橡胶树是轮胎的重要原材料。

(5)蓝靛果可以用来做染料。

(6)甘蔗可以提炼糖。

(7)玉米可以生产乙醇汽油。

5、植物的一生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枯萎、死亡的过程。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

第5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1、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2、沙漠里降水很少。

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

适合生长仙人掌等耐旱的植物。

3、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

雪松可以在高山上生长。

4、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

水瓶树可以生长在热带草原。

5、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常受季风影响。

椰子树可以生长在热带沿海地区。

6、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7、叶子有正反两面。

一般正面比较光滑且颜色更深。

8、比较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

(1)大叶黄杨的树叶光滑,革质,较厚。

卵形、长椭圆形、针形,冬季不落叶。

(2)杨树的树叶表面不光滑,较薄,心形,冬季落叶。

9、杨树是落叶木,冬天来了,树叶会落下,落叶以后可以降低蒸发作用,减少水分的流失,以免温度过低造成植物的冻伤。

10、冬天来了,大叶黄杨靠表面的蜡质减少蒸发。

 

第6课沙漠中的植物

1、沙漠中常见的植物有:

仙人球、仙人掌、沙棘、骆驼刺、梭梭树、胡杨等,芦荟、石莲花也可以生长在沙漠中。

2、仙人掌的叶像针,它的茎绿色而且有一层蜡质的外表。

3、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都很厚,黏糊糊的,储存着大量水分。

4、在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实验中

发现:

用蜡纸包裹的纸保湿效果最好。

结论:

仙人掌针形叶和蜡质外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5、骆驼刺、梭梭树等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范围的水分。

地上部分矮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6、形态不同的沙漠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

沙漠干旱、风沙大、温差大,所以:

(1)生长在沙漠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才能吸收到更深更远地方的水分;

(2)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会很小

(3)茎和叶会有蜡质外表。

 

第7课水里的植物

1、池塘里生长着各种植物,它们的叶子的大小、茎的粗细长短、花的形态等都不一样。

2、水里的植物,有的生长在水底,有的长在水中,有的生长在水面。

3、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把它们分为三类:

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

4、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

(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1)压入水中后松手,会漂起来。

(轻)

(2)用手挤,能轻易按下。

(内部可能是空的)

(3)掰开,看到内部是空的。

(内部真的是空的)

结论:

水葫芦漂浮的秘密是:

内部是空的,有大量气体,很轻。

5、观察金鱼藻:

(1)用手搅动后发现:

金鱼藻随水流而扭动。

(2)加水后发现:

原本沉于水底的金鱼藻浮起来了。

总结:

金鱼藻很轻,不能固定在水底时会漂浮起来。

而且它的茎柔软,这样就不容易折断啦。

6、莲的叶柄和地下茎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氧气的需求。

7、水里的植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

答:

(1)有的中空,能通气;

(2)有的柔软,不易被折断;

(3)有的很轻,能漂浮在水面;

(4)有的叶细小,可以减少阻力;

8、红树能在海水中茁壮成长。

9、为了防止海浪的冲击,红树的树干一般不会无限增长,而是从主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潭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10、红树还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从土中伸出地面,在涨潮时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11、碗莲的特点:

叶圆形,有浮叶,也有立叶,地下茎长而肥厚。

喜光、喜热、怕干、不耐阴,适合生长在黏土里,温度20-30℃。

 

第8课石头上的植物

1、大多数植物长在土壤里,但也有一些长在石头上,比如:

南挺芥、青苔、虹如玉等。

2、青苔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3、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

4、青苔生存所需的水分和养料,是通过其表面那些细小的叶状结构直接吸收的。

5、卷柏也叫九死还魂草。

6、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耐旱力极强。

它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

7、卷柏在有水分供应的情况下生长得很翠绿,缺水得时候,就会卷起来,随风飘扬,到有水分的地方又开始生长。

(转移生长的位置)

8、卷柏是通过休眠或者转移生长地的方法适应环境的。

9、仙人掌是通过减少水分蒸发的方法适应环境的。

 

  

第3单元声音的奥秘

 第9课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

3、动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

4.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5.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6.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7.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8.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

9、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

10.敲击音叉,为什么会激起水花?

答:

敲击音叉,接近水面,音叉发声时叉臂会振动,当叉臂接近或触及水面时,就引起水面振动甚至激起水花。

11、敲击有水的鼓面,为什么会激起水花?

答:

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

12、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现象?

答:

物体发出声音时都会有振动产生。

 

第10课 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在吊着泡沫塑料小球的纸屏一侧的较近处敲小鼓时,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会振动。

这是因为小鼓发出的声音冲击纸屏,使其振动,间接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产生振动。

4、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

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

声音经耳廓收集后进入到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机械运动将声音能量传入内耳——也就是耳蜗。

耳蜗内数以百计的听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听神经传至大脑,大脑处理获得的声音信号,并告知你听到了声音。

6、声音时怎样通过土电话传播的?

答:

打“土电话”时,一侧同学发出的声音先引起纸杯振动,然后带动棉线振动,棉线再带动另一侧的纸杯振动,纸杯再把声音传到人耳里,这样,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第11课 不同的声音

1.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

音量的强弱跟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2.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的高低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 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装水较少的瓶子,音调更高。

4. 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度较短的管子,音调更高。

5. 敲击铝片琴,长度较短的铝片,音调更高。

6. 弹拨吉它时,细的琴弦,音调更高。

7. 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都是噪声。

8、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就是噪声。

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

9.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10.发出音调高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 而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

11.降低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

12.保护听力的做法是什么?

答:

(1)、不随便挖耳朵。

(2)、不制造噪声;

(3)、不长时间戴耳机听;

(4)、佩戴防噪声耳塞;

13、发出高音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发出低音的物体呢?

答:

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

 第12课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1.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料。

2.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料。

3.说说棉花和腈纶棉的区别。

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燃烧时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粉末状灰烬。

腈纶棉燃烧时呈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4、为什么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答:

天然材料中,棉花虽然柔软、吸汗、舒适,但容易起皱、起球,不如人工材料的腈纶棉色彩鲜亮、样式新颖。

再者,人工材料的成本比较低,做出来的物品就有价格优势。

因此,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工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第13课纸

1.造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