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4156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docx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

2022年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

2022年深圳大学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全套

内容简介

 

说明:

本全套共包括5种电子书、35个高清视频(共53课时)。

1.考研真题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全国名校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名校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

说明:

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2022年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专用教材

∙2022年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题库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

说明:

《专用教材》根据大纲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考研题库》参考名校考研真题并精选重要习题编写而成,网授精讲班对大纲的重要考点进行了讲解。

 

试看部分内容

第一篇 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第一章 个案工作

一、名词解释

1个案工作的本质

答: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的一种专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的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个案工作关系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

②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③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

2心理—社会模式

答:

“心理—社会”模式是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是一种系统认识论,它帮助社会工作者整体地去了解、认识案主,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又与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这就是直接与间接服务。

(1)“心理—社会”模式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帮助工作者为案主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

这一模式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

“心理—社会”模式更多的是一种认识方法,而不是系统治疗,它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以对症下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

(2)“心理—社会”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自我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埃里克森分析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将社会因素与人的内部心理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生命循环论”及在生命各阶段的“生命任务”。

(3)“心理—社会”模式针对的问题既有内部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有外部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与需要的满足有关,如:

爱、信任、依赖、疏离、自主等。

(4)“心理—社会”模式的目标是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即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并举。

最小的目标是帮助案主享有正常的生活,最终目标是增加案主的自我认识。

3人本治疗模式

答:

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的,来源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指不注重工作者的具体辅导技巧,而是以创造和谐、接纳和真诚的合作辅导关系为中心的独特的个案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与以往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不同。

其理论分析模式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非指导性治疗阶段、当事人中心治疗阶段、治疗的条件阶段和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

4家庭治疗

答:

家庭治疗是指以整个家庭作为关注的焦点,焦点主要集中在家庭本身的结构和互动关系的治疗方式。

家庭治疗是系统理论产生后把心理治疗从个人延伸到家庭的尝试和实践,时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家庭治疗在解决方式上强调家庭成员的家庭角色和关系的调整,以保证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工作理念上,家庭治疗注重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构。

家庭治疗与家庭社会工作无论在服务的方法和技巧上,还是在服务的理念和原则上,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家庭生命周期

答:

家庭生命周期又称家庭生活历程,是指家庭自成立之日(夫妻缔结婚姻关系)起,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分裂出新的家庭,原家庭消亡的全过程。

在家庭生命运行之中,家庭成员完成人生任务,家庭得到延续,母家庭孕育了子家庭。

我国家庭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

第一阶段:

新婚期(2年左右),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第二阶段:

育儿期(5至6年),从生第一个孩子至最后一个孩子上小学;第三阶段:

教育期(15年左右),从孩子入小学至孩子独立;第四阶段:

向老期(20年左右),子女相继离家;第五阶段:

孤老期(10至15年),夫妻中只剩一人,直至该家庭生命终结。

6社会工作评估

答:

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估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逐步深入、知识指引性等特点。

7个案管理

答:

个案管理是指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一群或某一案主统整协助活动,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相互沟通协调,以团队合作方式为案主提供所需的服务,达到扩大服务成效的主要目的的过程。

个案管理工作的几个要点:

①个案管理涉及的案主一般具有多重问题。

如一个失业者不仅物质生活困难,还有就医、住宅、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困难。

②案主需要多种助人者的协助。

案主需要的服务往往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服务机构,归属于不同的服务项目。

③有人能保证将多种服务资源顺利通过服务系统提供给案主。

个案管理的运作程序与一般个案工作并无实质区别,只是个案管理更强调服务协调而已。

在运作个案管理程序时,社会工作者既是相关服务的协调者,又是服务提供者,较之一般个案工作,社会工作者多了一重服务协调的角色。

8预估

答:

预估是指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数据、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预估就是收集数据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数据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预估的特点:

①持续性;②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③行动取向;④有可识别的步骤;⑤渗透了专业判断;⑥有局限。

预估的原则是:

①个别化;②合作;③避免片面;④避免简单归因;⑤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预估要采用“优势和能力”视角,既要找出服务对象的弱点,也要发掘其长处。

发现弱点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和知道服务对象的问题所在,而发掘优点和长处则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的资源。

兼顾弱点和长处的预估才是全面的。

9评估

答:

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评估是一种认知过程,一种逻辑判断,具有持续性、互动性、逐步深入、知识指引性等特点。

评估的目的:

①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②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③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④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简答题

1我国的民政工作中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答:

我国民政工作中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社会政策的方法与技巧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基本原则、行动计划和工作方针。

社会政策是社会管理和社会行政的计划,是社会福利的指导原则,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针。

作为政府的社会福利行政管理职能机构的民政部门,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政部门引进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调查研究方法,为社会政策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在制定社会政策的过程中,强调群众参与,尤其是社会政策对象的参与,以扩大社会政策的民主基础。

(2)社区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社区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社区为单位,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对象所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民政部门就在国内的城镇基层社区倡导开展社区服务。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近年来国际上热衷于提倡“发展型的社会福利”,也是要拓宽社会福利的思路,将其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下来思考。

其实,我国的社区服务已经使社会福利服务摆脱了传统的“剩余型”福利思想的束缚而走上了“发展型”的道路,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3)小组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小组工作是指以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为工作对象,通过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及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为小组成员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

当前,在民政工作中,小组工作已被广泛使用。

但是,目前从事小组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民政工作中的小组工作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自发状态。

至于小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小组治疗,在民政系统基本上就更不为人所知。

所以,民政工作中的小组工作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4)个案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个案工作是指以个别帮助的方式,对在生活上遭遇困难或失控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精神支持或物质帮助等社会福利服务,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工作方法。

在20世纪80年代初,民政部门在扶贫工作中,首先引入了个案工作方法,以后在社区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企业、优待抚恤和退伍安置等工作中,都曾采用这种方法。

近年来,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更上了一个层次。

由于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技术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在民政工作中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在自发和朦胧的阶段。

在中国民政系统中普及个案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使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融合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简述我国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南航2014年研]

答:

我国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社会福利服务、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五个方面。

具体如下:

(1)社会福利服务

①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事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特定的社会福利对象提供的、旨在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求的供养性社会福利服务,主要包括由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和精神病院以及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等。

根据现行政策法规,国家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收养城市中的“三无”人员,包括以下内容:

a.对老人以养为主,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适当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以丰富生活内容,增进身心健康。

b.对学龄儿童是教养结合,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至少要让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有培养前途的应该让他们深造。

c.对婴幼儿以保育为主,使他们健康成长;对智力健全但肢体残疾的,是养治教结合,尽可能给予矫治和康复;对智力发育不健全的,要尽可能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d.对精神病人是养治结合,通过药物治疗和适当参加劳动和文娱、教育活动,进行综合治疗。

②社会福利企业

社会福利企业,是指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福利企业可从事工业、商业或服务业等方面的生产经营并享受税收优待。

根据现行政策法规,城镇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可通过在社会福利企业就业获取劳动收入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参与社会。

政府对社会福利企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政策。

1986年,国家计委、民政部等有关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保护和扶持社会福利生产的通知》规定,凡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的的社会福利企业,可以享受以下减免税优惠:

a.安排残疾人占企业生产人员的比例超过35%的,免交所得税。

安排残疾人占生产人员的比例超过50%的免交产品税或增值税。

安排残疾人占生产人员的比例超过10%但不足35%的,减半交纳所得税。

b.安排残疾人占生产人员的比例超过35%并从事劳务、修理、服务性行业的,免交营业税。

③城市社区服务

城市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城市社区组织为主体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社会福利服务。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新思路以来,城市社区组织成了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又一个中坚力量。

社区服务主要依靠基层社区的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

(2)救灾救济

①救灾

救灾是为帮助灾民脱离灾难险情,减轻灾害损失,克服灾后生活和生产困难而提供的社会援助。

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

②五保

五保,是指由农村社区(集体)负责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援助,即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保教)”,简称“五保”。

民政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主要是对五保供养所需经费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并大力发展农村敬老院,实行集体供养,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

③扶贫

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旨在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援助。

民政部门的扶贫有以下几个方面:

a.资金扶持。

根据政府与扶贫对象双方议定的扶贫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b.政策和思想扶持。

放宽政策,实行优惠,如税收减免;同时,在思想上帮助扶贫对象树立脱贫的信心;

c.科技和信息扶持。

提供市场信息,帮助扶贫对象选好选准扶贫项目;提供科技服务,帮助扶贫对象尽快掌握一种生产技术,使扶贫项目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d.相应的配套措施有:

组织扶贫经济实体,建立干部包户扶贫责任制,资金由无偿扶持改为有偿扶持,建立扶贫周转基金,多渠道扩大扶贫资金来源等。

④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

中国的社会救济分为定期定量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

享受定期定量救济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

城镇中的“三无”人员和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需要特别给予救济的人员。

城市实行低保制度之后,完全取代了定期定量救济;在农村,一部分没有建立低保制度的地区还在对困难户实行定期定量救济。

(3)优抚安置

优抚和安置是政府和社会对现役和退伍军人及其亲属提供现金援助和社会服务的特殊社会保障,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传统的特殊保障制度。

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

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以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六个方面。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激烈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迁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一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贫困问题即是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

针对这个问题,1994年第四次民政工作会议提出了“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逐步实行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济的改革目标”。

目前,全国所有城市都已建立了这项制度,并实行了应保尽保。

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于城市低保资金的投入连年翻番,地方财政投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5)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

2003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原有的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现了政府对于解决社会困难群众生活问题所采取的工作职能和方法的转变。

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一些地区还新设立了救助管理站。

全国大部分省市制定了统一的救助工作制度规范,形成了财政、编制、公安、城管、卫生等救助管理工作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共同协商解决流落在街头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

为了方便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求助,一些城市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街头救助,尝试设立街头全天候救助点和“类家庭”救助保护模式。

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按特点区分,一些救助站同时设立了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改变了原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与救助管理站合一的体制,针对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强化特殊教育功能。

3个案工作如何应用于老年人社会工作?

答:

个案工作应用于老年人社会工作即老年个案工作。

老年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低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

具体包括:

(1)老年个案工作的一些基本性质:

①它的提供者是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服务,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②服务对象是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及其家庭;③终极目标是增进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最终实现“助人自助”;④实现“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时,会面临更大挑战。

(2)老年个案工作介入的内容:

①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②帮助老年案主重新整合过去生活的意义,从而使老年人产生人生完美的积极的、正面的感受;③改善老人与家人的关系和相处问题;④支持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使其晚年生活更加充实;⑤为老年人组织争取权益以及寻找各种社会资源;⑥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丧偶、重病、空巢家庭等);⑦辅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死亡及接受死亡的来临,从而减少恐惧等消极情绪。

(3)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步骤:

①了解案主;②建立信赖关系;③界定问题所在;④订立目标;⑤澄清问题;⑥列出其他途径;⑦探讨其他途径;⑧达成结论;⑨结案。

(4)老年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精神分析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行动交感分析模式;危机介入模式;问题解决的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等等。

(5)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①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

只有从观念上接纳并尊敬老人,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才会有信心去帮助老人改变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②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只有那些与老年案主接触时,持不批判态度并给予案主积极支持的工作者,才可望与案主建立信赖关系。

当然,也只有那些有意愿改变自身处境的老人才可能在心理上不抵触工作者的帮助。

因此,对那些无此愿望的老人,尚不用去强行建立某种关系。

③有耐心、多鼓励。

如果工作者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反感的情绪,就很难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工作者还需多鼓励案主,对于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改变都应及时地给予称赞,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认真倾听案主的问题,不随意打断案主的说话。

④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

我们不仅要相信老年案主有能力作出决定,而且应积极鼓励老年案主参与计划的制定与策略的选择。

让案主参与决定的过程,能使案主在实施决定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

⑤个别化的原则。

事实上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我们不可用某一固定的模式去套他们的生活。

(6)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

①怀旧。

怀旧即是让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通过怀旧,老人也可能再次体验过往岁月中不愉快的事件;但老人对不愉快事件的追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自责和内疚,减轻焦虑不安的感受。

工作者也应从旁疏导老人,让他们认识到,也许一切都是不得已而为。

②生命回顾。

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鼓励老人将整个人生的经历尽可能详尽地倾诉出来,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以达到内省的目的。

通过生命回顾,许多老人减轻了自责内疚的焦虑心理,重塑自我,找回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回顾和抗抑郁药物的配合治疗,被临床证明对老年抑郁症疗效明显。

4接案面谈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相关试题:

简述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华中农大2018年研;湘潭大学2017年研]

答:

接案面谈的主要任务有: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界定是通过会谈来进行的。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界定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因此,在使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会谈时,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他们的困惑即是界定问题的入手点。

这时的主要工作包括:

①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

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使得服务对象需要求助;②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③了解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

(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面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澄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期望和应尽的责任,通过协商减少差异,同时要互相澄清并讨论双方对对方的角色期望。

包括:

①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②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期望;③对比并找出双方与各自想法的差异和距离;④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看法。

(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接案面谈是建立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的开始,此时,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及引导服务对象逐渐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便双方能够相互配合工作,包括:

①进行角色引导;②训练并帮助服务对象逐渐接受其角色。

(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接案面谈时双方的良好沟通会成为激励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

当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进行的努力出现效果时,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也会得到强化。

(5)达成初步协定。

经过以上的初步接触,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对对方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此时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可以达成一个初步的协议。

内容包括:

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6)决定工作进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终结服务;②转介其他服务;③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5个案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自决[华科2020年研;华东理工2020年研]

(2)针对有精神障碍者怎么应用案主自决原则?

[人大2015年研]

(3)单亲妇女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

[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

(1)案主自决原则在个案工作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①在社会工作中,案主自决原则即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个案工作者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裁判者,而只是帮助的提供者。

个案工作者应处于分担、支持、提示的地位,他(她)可以告诉案主如何获得帮助,但该建议是否被采用则由案主自己决定。

②对于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个案工作者可能是不可缺少的,但对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是否愿意接受帮助以及希望接受怎样的帮助,必须由他们自己作出决定,不能强加于人。

只有在案主不具备作积极和建设性决定的能力,如年龄太小、精神不健全等,或者案主有违反法律、道德,对他人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下,才考虑限制案主的自决权。

③当案主求助时,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我决定的权力,即使案主有放弃、逃避或推卸“自我决定”的倾向,工作者也应尽力使其恢复自我选择的能力。

(2)案主自决原则在个案工作过程中的体现必须满足的两个前提

①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

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

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则。

6简述社会个案工作实务的基本程序。

答:

关于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不同的学者所做的设计不尽相同。

采用六步骤说来划分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具体包括接案、调查、诊断、计划、治疗及结案。

(1)接案

当有人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且被接受时,工作者便开始与案主建立起专业关系。

对求助者,一方面应了解求助者的问题、需要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应评估求助者的问题是否符合机构服务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