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4007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docx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WORD文档模板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教学目的1.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了解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通过对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例子的学习,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了解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3.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物种形成的方式。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1.非洲野牛迁徒生活的录像片断。

2.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浅色型和黑色型桦尺蠖数量变化的cai课件。

3.加拉帕克斯岛地雀演化的cai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学生归纳,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多万种,还有许许多多种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没有发现的生物数目可能要比已经发现的多10倍,更何况已经绝灭的生物比现存的还要多得多。

据估计,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达5亿~10亿。

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远离”地球走向灭亡,进行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板书)

设问: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生物进化有什么规律?

讲述:

19世纪,达尔文提出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已被广大学者所承认,任何理论通常都要随着知识的增加而改进,随着遗传学和生态学等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深入到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使达尔文进化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板书)

观看:

录像——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过程,突出迁徙路经大河时,许多个体被淹死或被鳄鱼吃掉的情景。

提问:

请同学们根据录像及初中所学有关知识总结归纳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重要意义及局限性?

(回答:

主要内容包括: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提问:

什么是过度繁殖?

(回答:

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提问: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生物总是繁殖的多生存下来的少呢?

(回答:

因为生存条件是有限的,生物在争夺有限的空间和食物的情况下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种与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生存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一部分个体被淘汰。

提问:

生物个体的幸存与被淘汰的基础是什么?

(回答:

生物个体具有既能保持亲本的性状又会出现不同的变异性状。

达尔文清楚地知道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提问:

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容易获胜,并生存下来?

(回答:

有利变异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不利变异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变为显著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提问: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回答:

科学的解释了:

(1)生物进化的原因;

(2)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提问:

什么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回答: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变为显著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讲述:

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对于

(1)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2)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的问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生物进化过程的研究,虽然仍以达尔文进化理论为框架,但达尔文原来的思想却被大大改进和扩展了。

关于自然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了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进化理论。

(板书)设问: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讲述: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提问:

为什么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呢?

种群的定义是什么?

讲述:

请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出种群的概念。

例如: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引导学生总结出

(1)与(4)属于种群,因此,总结出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提问:

种群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个体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回答:

种群个体间具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并不是机械的结合在一起。

个体之间存在关系是:

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讲述:

因此说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达尔文清楚地知道只有能遗传的变异才对进化过程有意义。

也就是说可遗传的变异是物种或种群进化的基础。

提问:

进化所需要的变异的来源有几方面?

(回答:

突变和基因重组。

讲述:

由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引起的基因重组,通过产生不同基因的组合,都提高了群体的可遗传变异。

例如,人有23对染色体,即使每对染色体只含有一对杂合的等位基因,通过自由组合就会产生出8万多种不同配子,这样在一个新生儿中就可能有6′l07个以上的基因重组。

考虑到染色体上有许许多多对杂合基因,因此实际上基因重组数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由此可见,一个个体所含的基因仅仅是种群中基因的小小组成部分。

提问:

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称为什么?

(回答:

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讲述:

我们知道多指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绝大多数人表现为正常。

白化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但绝大多数人表现正常。

提问: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回答:

说明不同的基因在种群的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讲述:

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

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呢?

讲述:

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

例如,从某种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s、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其中a基因频率为多少?

a基因频率为多少?

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计算得出:

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    

提问:

(1)种群中某基因的频率能否发生变化?

(2)导致种群中某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观看:

用cai课件模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浅色型桦尺蠖和黑色型桦尺蠖所占比例发生剧烈变化的过程。

首先出现19世纪中期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及树干上栖息着浅色与黑色9:

1的桦尺蠖的画面。

提问:

1850年以前该地区的桦尺蠖为什么以浅色为主?

黑色个体很少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因为浅色与环境色彩相似,是桦尺蠖的保护色。

黑色易被天敌捕食,而受到控制。

讲述:

调查发现浅色基因频率为95%,黑色基因频率为5%,这说明黑色基因是突变产生的。

观看:

出现第二个画面,即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色的树干及栖息着浅色与黑色1:

9的两色桦尺蠖。

探究实验:

让学生背对电脑屏幕,教师哨声一响学生转身迅速用鼠标点掉一个桦尺蠖,哨声一响再背过身去这样重复多次后,统计剩下的两色桦尺蠖的数量。

讨论:

(1)多数幸存者的颜色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与生存环境颜色相近)讨论:

(2)你的实验结果与自然选择有什么关系?

(与自然选择结果类似)

提问: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两色桦尺蠖的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答:

原因是黑色基因(s)与浅色基因(s)两种基因出现的频率发生了改变,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讲述:

由此可见,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可以改变的,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总之,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因此说,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所以说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了:

(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3)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提问:

基因突变与基因频率的改变有什么关系呢?

(回答: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

这是因为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

提问:

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回答:

基因突变的特点有:

(1)普遍存在的;

(2)随机发生的;(3)突变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对生物体是有害的;(5)不定向的。

讲述: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提问:

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呢?

回答:

这是因为种群都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虽然每个基因的突变率很低,但每个种群的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基因。

讲述:

例如,果蝇约有104万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同学们计算出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

(由学生计算得出结论)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107个。

说明种群中每一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并通过繁殖得到积累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

突变有利有害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这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再次出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浅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比例变化的画面,引导学生答出(s)黑色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对桦尺蠖的生存是有害的,但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生存环境的改变,有害的基因(s)变为有利的基因。

因此说,突变基因的有害与有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提问:

基因重组与基因频率的改变有什么关系?

回答: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的结果可产生相应的等位基因。

如前所述,假如人的23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一对等位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后代中则可产生6′107个以上基因重组类型,使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从而使突变基因频率扩增。

由于这些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无法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设问: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如何决定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66页(第二段)p67(第一段),同时回忆cai课件所展示的结果,四人一组讨论,从宏观(性状)和微观(基因)两个方面分析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桦尺蠖比例的变化,说明桦尺蠖进化过程的原因。

讲述:

1.从宏观(性状)上来看进化过程为:

19世纪中期桦尺蠖的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属于保护色,较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不能适应环境,易被捕食者捕食,因此,突变产生后,后代的个体数受到限制。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地衣死亡,桦尺蠖栖息的树干裸露并被烟熏黑,使得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而大量生存,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易被捕食者捕食而大量被淘汰。

表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从微观(基因)来看进化过程为:

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黑色基因(s)为不利变异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受到限制,因此,当时种群中浅色基因(s)的频率为95%,黑色基因(s)的频率为5%。

到20世纪中期由于黑色基因(s)控制的性状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并繁殖后代,浅色基因(s)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大量被淘汰,使后代数量大量减少。

浅色基因(s)的频率下降为5%,黑色基因(s)的频率上升为95%。

结果是淘汰了不利变异的基因并保留了有利变异基因,通过遗传逐渐积累。

由此可见,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请根据桦尺蠖的进化过程分析:

(1)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为什么?

回答:

没有产生新的物种,因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是一个种群,个体之间彼此可以自由交配,实现基因交流,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提问:

(2)什么是物种?

物种又是如何形成的?

回答: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即物种是代代相传保持一个共同基因库的群体。

问:

骡子是怎样产生的?

能否传种接代?

说明什么问题?

(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后代,不能繁殖,原因是马和驴是两个物种)

讲述:

这一事实说明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或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该现象称之为生殖隔离。

请分析说明:

区分物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区分物种的主要依据是有无生殖隔离)提问:

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观看:

演示cai课件,给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图。

请同学们用地理知识估算岛与岛之间的距离。

再出示不同岛上的植被情况(突出果实的大小),让学生了解各岛屿的生存条件。

最后出示有不同特征的地雀,特别突出地雀喙形大小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根据地雀的特征和岛屿生存条件将地雀安放在适宜的岛上(放错会发出鸣响)。

讲述: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4种地雀都起源于同一个物种,是南美雀类的后代。

请同学们分析,它们形态特征形成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

加拉帕戈斯群岛之间的水域起了什么作用。

回答:

起到地理隔离的作用。

讲述:

一个种群由于地理环境原因被分割成了许多个小的种群——这种隔离称为地理隔离。

被地理条件隔开的小种群的基因组成或基因频率起初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提问:

根据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的特点,长期的隔离对不同岛屿上地雀小种群的基因组成有什么影响?

回答:

由于突变是随机的,被分割的小种群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突变。

由于地理隔离,各种群间没有基因交流,因此一个种群中的突变自然不会引起另一种群的改变。

提问:

根据不同岛屿的生态环境特点分析14种地雀形成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答:

由于地理隔离,各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因而有不同的选择方向。

即,不同种群选择保留下的基因不同,使分开的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和基因频率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这就是14种地雀形态特征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讲述:

经过长期地理隔离,不同种群在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上有了显著的差异,若再次相遇仍能交配和繁殖可育后代,这样的不同种群称之为亚种。

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属于不同的虎亚种。

如果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使不同种群个体之间形成生殖隔离(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新物种就产生了,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4种地雀的形成过程,就是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因此说:

物种形成的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新物种形成的过程进行的十分缓慢,往往需要成千上万代甚至更长。

小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态因素教学目的1.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2.理解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

3.理解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的影响。

4.理解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教学重点1.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

2.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教学难点1.互利共生和寄生的区别。

2.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录像带、投影片)、小道具模型(三叶草、有香味的花、蚂蚁、三角烧瓶、酒精灯等)教学方法:

观察、探索、论证与归纳相结合;以激发学习兴趣,鼓励竞争为导向。

课时安排:

一课时引言:

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演示下列现象):

①给过敏性鼻炎患者闻花香,患者会怎样?

(会立即打喷嚏)②将水洒在含羞草的叶片上,叶片会怎样?

(立即合拢)③将蚂蚁放在三角烧瓶中加热,蚂蚁会怎样?

(随着温度的升高,蚂蚁活动加剧直至死亡。

)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因此,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用屏幕显示课题及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   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与课本内容基本一致),并回答下列问题:

(用屏幕显示)①光对植物、动物的形态、生理、分布有什么影响?

找出片中的实例。

②温度对植物、动物的形态,生理,分布有什么影响?

用片中的实例说明。

③水对动物,植物的形态,生理、分布有什么影响?

找出片中的实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板书内容。

并提问:

①除光、温度和水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属于非生物因素?

(空气、土壤……)②影响公鸡打鸣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光)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这些生物,既有同种的,也有不同种的。

因此就形成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在屏幕上打出种内、种间关系的概念及种类,并简述之。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抢答的方式,判断出所播放的画面是那一种关系。

)(注:

a.滚动播放,直至全部找出。

b.播放的画面包括种内、种间关系,以便于区分,如可将狼与羊、兔子与草、雌螳螂在交配后吃掉雄螳螂的画面组成一组播放。

c.采用小组计分制。

)提问:

①在片中,海葵与寄居蟹的关系属互利共生,蛔虫与人的关系是寄生。

虽然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你能说出它们的不同吗?

②为什么作物播种或栽培不能过密?

种间关系 数量关系图 特   点 实例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在数量上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寄 生  寄生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寄主,但寄生生物的存在对寄主有害,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宿主的数量。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细菌竞   争 不同物种间生态需求越接近竞争越激烈。

在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时,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牛与羊;水稻与稗捕   食 两种生物在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草与牛;兔与狼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

(显示板书)例如片中看到的海葵,除与寄居蟹有关系外,还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有关,如水温、食物、天敌等,受着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

但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有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之分。

问:

对海葵来说,上述生态因素中哪一个是关键因素?

(答:

寄居蟹)   总之,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重播本堂课板书内容,作为本节课的小结。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目的1.了解种群的特征。

2.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

3.了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4.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教学重点1.种群的特征。

2.种群数量的变化。

3.生物群落的概念。

教学难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具准备1.录像资料:

野兔成灾、蝗灾。

2.剪报资料: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山西发生蝗灾。

3.投影片(或自制挂图):

①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②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曲线;③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④某海岛上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⑤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⑥某岛屿上绵羊种群的增长曲线;⑦两种增长类型比较;⑧森林生物群落和湖泊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⑨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教学方法:

讲述,谈话与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引言: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

草原的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牛羊,经济效益才最好;沿海的渔民该捕捞多少鱼虾,才能既获得好的收益又能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中怎样控制害虫的数量,才能获得大丰收。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研究生物的群体单位——种群和生物群落。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第七章学过的种群概念。

   提问:

什么是种群?

(回答: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   练习: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3.世界上的全部鸟。

4.一片农田的全部东亚飞蝗。

(回答:

2和4是种群。

)   讲述:

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越来越多;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人们总想使它们越来越少。

由此可见: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要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种群的一些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提问:

实际研究中,不可能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如何测定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呢?

(回答:

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估计整个种群的密度。

)   讲述:

对了,这就是常用的取样调查法。

要测定某地的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实习3介绍的就是这种方法。

要测定某地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就是在被调查的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公式是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提问:

经过测定,我国某地的野驴,平均每100km2不足两头,而同一地区的灰仓鼠,平均每100km2有数十万只。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

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   提问:

在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夏天种群密度较高,秋未则降低。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   小结: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种群密度随环境条件和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讲述:

种群密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我们继续研究种群的其他特征。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提问:

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何?

(回答:

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

)(投影片:

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曲线)  讨论: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论: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是导致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

)   讨论:

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措施?

(结论:

在死亡率低的前提下,只能控制人口出生率。

)(在此可批判马尔萨斯反动的人口论观点。

)   小结: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讲述:

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一般分为三个年龄期:

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提问:

按年龄组成可分为几种类型?

(回答:

1.幼年多、老年少,2.幼年少、老年多,3.比例适中。

)(投影片:

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   提问:

幼年多、老年少,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回答:

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

)   提问:

幼年少。

老年多,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回答:

种群密度会逐渐减小。

)   提问:

比例适中,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回答:

种群密度会保持稳定。

)   小结:

种群的年龄组成可用于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按变化趋势分为三种类型:

增长型、衰退型。

稳定型。

   讲述:

与出生率有关的另一个种群特征是种群的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提问: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对种群密度有什么影响?

(回答: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就会下降,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   讲述:

生产上常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杀虫效果。

   小结: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讲述:

种群除了以上所讲的特征外,还有迁人和迁出等特征。

   总结:

综上所述,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引言:

《光明日报》消息: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

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六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