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905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不正确的最

A.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B.这是一场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D.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

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3.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D.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4.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英、美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

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要防止战争再次爆发D.要遏制日本独霸中国

5.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

“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

”这次“国际会议”是指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6.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世界第5位

世界第5位

世界第2位

 

A.农奴制的废除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7.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

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C.实现农业集体化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8.历史是一面镜子。

“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

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

D.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

9.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议B.农业集体化

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0.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1.有学者指出:

五四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国内国际”互动事件。

如下史实中属于“国际”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苏联成立

12.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

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13.1919年,《泰晤土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C.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D.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14.下图为某次会议签订的和约文本的影印,该和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D.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5.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殖民统治

D.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奠定了基础

16.20世纪9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大力推行新经济改革,他引用当年罗斯福总统的话来阐述自己改革的用意: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

”这表明了他们两位都()

A.没有对资本主义做任何调整B.只维护资产阶级私人利益

C.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D.与法西斯专制实质相同

17.下列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A.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1922年,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致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停止

C.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文明不服从运动”

D.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致使印度实现了民族自治

18.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1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

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20.下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

漫画可以说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21.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22.“1922年的一天,莫斯科的街头市场上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小商贩,他们贩卖着皮毛、瓷器等各种生活用品。

”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苏联模式的推行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3.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

《德国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

②视频:

《联合国的成立》

③图片: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参加雅尔塔会议》

④文件:

《九国公约》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4.公约标榜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上述内容应该出自(  )

A.《凡尔赛和约》B.《国际联盟盟约》C.《九国公约》D.《辛丑条约》

25.“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故这是一场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说法不正确,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917年4月,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可知,前期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有很小的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多,资产阶级和地主还占有一部分。

但是在后期资产阶级和地主消失了,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小比例。

它反映了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表明实行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故正确答案为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干中的社会结构成分的变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和私人企业的存在,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ABD均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故D符合题意。

ABC均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战时美国将目光投向了欧洲战场,导致日本急剧扩大在华势力;一战结束后美国想重新染指中国,但是碍于日本势力过大,所以拉上其他国家一同提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解决所谓的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但是本质是为了遏制日本的势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华盛顿会议的一个作用就是使中国从日本一家独大沦为了列强共同掌握,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

”可知,此内容与巴黎和会有关。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规定德国的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故A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6.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到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B符合题意;农奴制的废除是1861年,与题文时间不符,排除A;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7年——1921年,与题文时间不符,排除D。

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题干中“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是解题的关键,1925年,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928年——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有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1933年——1937年,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7.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领导下实行的,与斯大林无关。

A符合题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B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

D与斯大林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爱国要有正当的手段,暴力恐怖手段不能解决国家争端,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

而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

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表述均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在20世纪30年代初,排除;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在1921—192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A。

10.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揭示的是1947年美国实施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进而控制西欧的马歇尔计划;A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杜鲁门总统1947年提出的帮助希腊、土耳其恢复经济,稳固资产阶级统治,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与漫画不符;C项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与漫画创作时间不符;D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与漫画创作时间不符。

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

1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的“国际”相符,故B符合题意;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排除A;华盛顿会议与五四运动无关,排除C;苏联成立是在1922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排除D。

故选B。

12.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A符合题意;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体系,B不符合题意;图片显示的是一战的背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C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要求选出该材料说法原因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由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民的斗争,北洋政府的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影印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的主要性质是帝国主义分赃和称霸的会议,因此最能反映出他会议实质的内容是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D正确;ABC都体现出了对德国的限制,但是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分赃的性质,因此ABC错误。

综上故选D。

1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一战之前,A符合题意;BCD项内容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的表现,排除。

故选择A。

1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可知,罗斯福的话说明了新政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进一步表明了新政实施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

美国总统克林顿大力推行新经济改革,他引用当年罗斯福总统的话表明他的目的也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是解题的关键,克林顿引用罗斯福的话,说明他们两位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7.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为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创造了条件。

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致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停止,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文明不服从运动”。

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印度没有实现民族自治。

所以评述有误的一项是D,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8.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9.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属于史论,故C符合题意;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属于史实,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强国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争夺殖民地,后期的德国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矛盾激化,先后建立了以德、意、奥匈帝国为成员的三国同盟集团和以英、法、俄为成员的三国协约集团,他们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图片的内容,以及结合图片的解释说明解答问题,巴尔干地区成为火药桶是在一战前,属于一战的背景。

2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所以选A。

2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1922年”、“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小商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符合题意,AB项是斯大林上台后开始实行的,1922年苏俄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D项不符合题意。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

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及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以维护战后的和平与安全。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英、法、美、苏、中)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①④是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

故此题选C。

2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等原则。

实则将中国重新置于列强的共同宰割之下。

C正确;《凡尔赛和约》主要是限制德国。

A错误;《国际联盟盟约》宣称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错误;《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涉及到机会均等,D错误。

综上故选C。

2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为改变“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这种状况,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