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820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docx

导与练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近3年真题+模拟

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考试题                   

考点一F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2年重庆理综,7,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

解析:

S氧化性弱,和变价金属反应,金属显低价态,Fe+S

FeS,其中S显-2价,A错;2NaHCO3

Na2CO3+H2O+CO2↑,因此热稳定性:

Na2CO3大于NaHCO3,B错;过量Cu与浓HNO3反应时,硝酸浓度会变稀,发生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C对;白磷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生成P2O5,D错。

答案:

C

2.(2011年福建理综,9,6分)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选项

化合物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解析:

CO2+2Mg

C+2MgO,A项可以;Fe2O3+2Al

2Fe+Al2O3;B项可以;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C项可以;2FeCl3+Cu

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D项不可以。

答案:

D

3.(2010年大纲全国理综Ⅰ,8,6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

2Fe3++3H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

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

Fe3++2H2O+NO↑

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

2Fe3++Cu

2Fe2++Cu2+

解析:

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

Fe3O4+8H+

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

3Fe2++N

+4H+

3Fe3++NO↑+2H2O;A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

答案:

D

4.(2013年北京理综,27,12分)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

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将Mn

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1Mn

+ Fe2++     

1Mn2++

 Fe3++     。

 

(3)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

2.8

注:

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

 

(4)己知:

一定条件下,Mn

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 。

 

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

 

解析:

Ⅰ.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发生反应:

Al2O3+3H2SO4

Al2(SO4)3+3H2O,FeO+H2SO4

FeSO4+H2O,Fe2O3+3H2SO4

Fe2(SO4)3+3H2O,过滤出不反应的SiO2和含有Al2(SO4)3、Fe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

Ⅱ.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后,其中FeSO4被氧化生成Fe2(SO4)3,调节溶液pH大于2.8,由(3)中已知信息Fe2(SO4)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Al3+尚未开始沉淀。

Ⅲ.Ⅳ.加热促进Fe(OH)3沉淀完全后,溶液中存在Al2(SO4)3、H2SO4,剩余KMnO4溶液呈紫红色,由(4)中已知加入MnSO4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O2沉淀。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Al2(SO4)3·18H2O。

(2)由Mn

Mn2+,首先配Fe2+和Fe3+系数均为5,再由电荷守恒,反应物中补8molH+,由H、O原子守恒,生成物补4molH2O。

(4)①利用实验室制Cl2的反应原理,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存在MnO2。

答案:

(1)Al2O3+6H+

2Al3++3H2O

(2)5 8H+ 5 4H2O

(3)一方面,过量酸性KMnO4溶液将Fe2+完全氧化为Fe3+,另一方面,Fe3+完全沉淀为Fe(OH)3,Al3+尚不能形成沉淀。

(4)①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除去过量的Mn

5.(2013年江苏化学,19,15分)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4·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FeSO4+Na2CO3

FeCO3↓+Na2SO4

FeCO3+C6H8O7

FeC6H6O7+CO2↑+H2O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

1.0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Al3+

3.0

5.0

Fe2+

5.8

8.8

(1)制备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原因是 。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b.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2)生成的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3)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足量柠檬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80℃下搅拌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是 。

 

②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 

 。

 

(4)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

分离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柠檬酸亚铁。

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

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

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 

得到FeSO4溶液, ,得到FeSO4·7H2O晶体。

 

解析:

(1)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结合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可知,Fe2+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制备FeCO3时要注意控制溶液的pH,应在硫酸亚铁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2)FeCO3表面吸附S

、Na+等杂质离子,检验洗涤是否完全时,可检验S

是否存在。

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3)Fe2+易被氧化,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

除去剩余的铁粉时,为了不引入杂质,可加入适量柠檬酸与铁粉反应。

(4)柠檬酸亚铁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加入无水乙醇,有利于晶体的析出。

(5)硫铁矿烧渣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二氧化硅不溶于稀硫酸,故接下来的操作是:

“过滤,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过滤”或“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滴加稀硫酸酸化,)加热浓缩得到60℃饱和溶液,冷却至0℃结晶,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答案:

(1)c 避免生成Fe(OH)2沉淀

(2)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3)①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氧化 ②加入适量柠檬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降低柠檬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

(5)“(过滤,)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过滤”或“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滴加稀硫酸酸化,)加热浓缩得到60℃饱和溶液,冷却至0℃结晶,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6.(2011年天津理综,7,14分)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R的化学式是       。

 

(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

ZH4的电子式为        。

 

(3)已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

 

(5)向含4mol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

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解析:

A俗称磁性氧化铁,则A为Fe3O4。

A(Fe3O4)与Al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

8Al+3Fe3O4

9Fe+4Al2O3,则单质X为Fe。

X(Fe)与单质Y在点燃条件下生成A(Fe3O4),则Y为O2。

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E为SiO2,从而推知单质Z为Si。

E(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则M为Na2SiO3。

Y(O2)与NO、H2O反应生成D,则D为HNO3。

M(Na2SiO3)与D(HNO3)溶液混合,可得H2SiO3(或H4SiO4)胶体,则R为H2SiO3(或H4SiO4)。

因D(HNO3)有强氧化性,故与A(Fe3O4)反应生成G为Fe(NO3)3。

(5)向HNO3溶液中加入Fe粉,开始时HNO3过量,Fe被氧化成Fe(NO3)3:

Fe+4HNO3(稀)

Fe(NO3)3+NO↑+2H2O,当加入1molFe时恰好生成1molFe(NO3)3。

再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

2Fe(NO3)3+Fe

3Fe(NO3)2,当总共加入1.5molFe时,生成1.5molFe(NO3)2,继续加入铁粉后,不再发生反应,n(Fe2+)不变。

由此可画出n(Fe2+)随n(Fe)变化的曲线。

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ⅥA族 离子键、共价键 H2SiO3(或H4SiO4)

(2)

(3)8Al(s)+3Fe3O4(s)

9Fe(s)+4Al2O3(s)

ΔH=-8akJ/mol

(4)3Fe3O4+28H++N

9Fe3++NO↑+14H2O

(5)

7.(2010年安徽理综,28,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

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

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

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

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

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

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解析:

(1)制备银镜时,应将几滴乙醛滴入2mL银氨溶液中,制备银镜时,应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b、c都错。

(2)生成物中检出Fe2+,说明Fe3+氧化了Ag,其离子方程式为Fe3++Ag

Fe2++Ag+。

(3)乙同学设计实验是验证N

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Ag,因此方案设计中要提供N

和H+,可以将银镜放到酸性硝酸盐溶液中。

答案:

(1)ade 

(2)Fe3++Ag

Fe2++Ag+

(3)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

②配制相同pH的稀硝酸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4)不同意,甲同学检验出了Fe2+,可确定Fe3+一定氧化了Ag;乙同学虽然验证了此条件下N

能氧化Ag,但在硝酸铁溶液中氧化Ag时,由于没有检验N

的还原产物,因此不能确定N

是否氧化了Ag

[(3)、(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考点二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012年四川理综,13,6分)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解析:

根据题意知最后得到的沉淀是Cu(OH)2,其质量是39.2g,则n[Cu(OH)2]=0.4mol,n(Cu)=0.4mol,即原混合物中的n(Cu)等于0.4mol,设原混合物中的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有x+2y=0.4mol,64g/molx+144g/moly=27.2g,解得x=

0.2mol,y=0.1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1,A正确;反应后得到的溶质是NaNO3,则表现酸性的硝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1mol,0.2molCu和0.1molCu2O被硝酸氧化时共失去(0.4+0.2)mole-,则有

=0.2mol的硝酸被还原为NO,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mol,物质的量浓度是2.4mol/L,B错;产生的NO为0.2mol,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L,C正确;原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Cu)=0.4mol,所以n(N

)=0.8mol,被还原的硝酸是0.2mol,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mol,所以剩余硝酸0.2mol,D正确。

答案:

B

2.(2011年山东理综,12,4分)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解析:

Al对应的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A错;Cu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即Cu2(OH)2CO3,B错;由于AlCl3、FeCl3、CuCl2都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时发生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进行完全,只能得到氢氧化物,所以均不能用直接加热蒸干的方法,C正确;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依据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能力,可知Al3+排在H+后,不能得电子,Fe3+得电子生成Fe2+,Cu2+得电子生成Cu,H+得电子生成H2,D错误。

答案:

C

3.(2013年浙江理综,26,15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    ;乙的电子式是    。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

 

(已知:

Cu2O+2H+

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    (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 。

 

解析:

(1)6.00g甲分解得到H20.3mol,根据质量守恒则得到金属单质5.4g,又化合物甲与水反应放出H2和生成白色沉淀,而白色沉淀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该白色沉淀为Al(OH)3,则甲中的另一种元素为Al,甲为AlH3,根据反应产物写化学方程式。

(2)由丙的密度可求出丙为N2,则化合物乙为NH3。

(3)N2与镁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Mg3N2。

(4)NH3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Cu、N2和H2O。

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Cu2O和酸反应能生成Cu2+(显蓝色),所以选择的试剂只要保证Cu不反应而Cu2O能反应即可,则可以选择稀硫酸或稀盐酸等非氧化性的酸。

(5)AlH3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NH3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可发生归中反应,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所以两者可以发生反应。

答案:

(1)AlH3 

(2)AlH3+3H2O

Al(OH)3↓+3H2↑

(3)Mg3N2

(4)2NH3+3CuO

3Cu+N2+3H2O 取样后加稀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

(5)可能 AlH3中H化合价为-1价,而NH3中H为+1价,因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4.(2013年广东理综,32,15分)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

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注:

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

(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 ; 

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    ;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  Al2O3

  CuAlO2+  ↑。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    molCuAlO2,至少需要1.0mol·L-1的Al2(SO4)3溶液    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    、过滤、洗涤和干燥。

 

解析:

(1)电解精炼银时,Ag+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银单质,气体迅速变棕红是因为生成的NO气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O2,2NO+O2

2NO2。

(2)Al2(SO4)3和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得到的固体为Al(OH)3和Cu(OH)2的混合物,但是煮沸后,氢氧化铜在80℃即分解,因此固体B应是氢氧化铝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若加入的NaOH过量会使生成的Al(OH)3溶解。

(3)该反应中未确定的产物因为是气体,结合反应物的组成,可推知其应该为O2,然后依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进行配平,最终有4CuO+2Al2O3

4CuAlO2+O2↑。

(4)根据铜守恒可得:

n(CuAlO2)=

=50mol,

n[Al2(SO4)3]=

n(Al)=

n(CuAlO2),则可知需1.0mol·L-1的Al2(SO4)3溶液25L。

(5)因是从CuSO4溶液出发来制备胆矾,因此其基本操作只能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1)Ag++e-

Ag 2NO+O2

2NO2

(2)Al(OH)3和CuO Al(OH)3+OH-

Al

+2H2O

(3)4 2 4 O2

(4)50 25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2012年天津理综,9,18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 , 

使用H2O2的优点是 ; 

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    生成沉淀。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

 。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甲:

滤渣2

酸浸液

Al2(SO4)3·18H2O

乙:

滤渣2

酸浸液

滤液

Al2(SO4)3·18H2O

丙:

滤渣2

滤液

溶液

Al2(SO4)3·18H2O

上述三种方案中,    方案不可行,原因是  

 

 ;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    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Mr=250)含量。

取ag试样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mol·L-1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

滴定反应如下:

Cu2++H2Y2-

CuY2-+2H+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w=    ;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解析:

根据制备路线可知,Cu、Al、Fe、Au、Pt的混合物中加入稀H2SO4、浓硝酸,则可以将Cu、Al、Fe溶解,Au、Pt不溶解,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