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636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docx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

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以P市为例

【摘要】中国老龄化进程十分迅速,在不久的将来,青年群体也需要面对养老问题,关注青年群体的养老保障有助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以CS地区P市的150位“18~40岁的人为青年”为对象,考察其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偏好,以及分析养老观念的特征,同时探讨CS青年群体养老观念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CS青年群体依赖子女养老观念认同度高,养“儿”防老观念有所淡化;对于父母养老问题所造成的负担预期感觉良好;对养老现状认知不足;对当前的养老院等机构养老方式看法不一;养老储蓄和退休金成为养老费用的主要来源;对社区养老模式抱有极高期待。

同时,运用卡方对可能会对养老观念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检验,发现: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观念产生影响。

【关键词】CS青年养老观念养老方式

1前言

“养老”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但一直以来,养老话题的研究对象多是老年人群体,然而养老问题却并不是到了老年才需要面临的问题,养老观念也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需要拥有的观念,很多青年群体已经拥有养老观念,而他们的养老观念对未来的养老方式的选择和养老制度的修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S地区作为广东的一部分,其地理、人文等方面都具有地方特色,但在现有文献中,从CS地区青年群体的角度研究养老问题的文献很少。

本文拟从CS青年群体的角度出发,考察其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偏好,以及分析养老观念的特征,同时探讨影响CS青年群体养老观念形成的因素,为我国在CS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这种“未老先富”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日益沉重的社会问题。

关注青年人口的养老保障是实现更加可持续性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采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对于“青年”的界定:

“18~40岁的人为青年”。

1980年后出生的青年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的生活经历、行为取向、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消费观等方面与老一辈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的养老观念与对养老方式的偏好对推进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以及创新养老模式产生具有关键作用。

CS地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源于古代的中原文化,在CS当地特有的地理、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影响下进行传承与发展,因而CS文化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通性,又兼具其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CS人在CS文化的哺育下形成了其求真务实、重商重利、注重血缘、热情好客、敢于拼搏等特点,同时也表现出较我国其他地区更为明显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排外等具有原始性和传统性的思想。

本文从18~40岁的人为青年群体的角度出发,结合CS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对CS地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的选择偏好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2文献综述

2.1养老观念的概念界定

对于养老观念这一概念,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如费孝通先生在《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一文中,把养老观念解释为“一定程度上体现的代际交换”[1]。

而观念是外部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某种反映、内在把握及主观创造。

因此可认为,养老观念即人们对养老的基本态度、认知和看法,其中包括人们对养老经济支持的态度,生活照料提供者的选择以及对精神慰藉的看法等。

2.2养老方式与养老模式的概念界定

由于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对养老方式和养老模式有一致的概念界定,本文对二者也不做严格区分。

养老方式也称养老模式,它是人们到老年阶段为实现幸福的老年生活而选择的养老途径,它包括生活照料的获得途径,物质资料的获得途径以及健康医疗等方面的获得途径[2]。

2.3养老观念方面的研究

学者申群喜、王世斌、黄金湖的《珠三角中青年的养老负担及养老观念分析——以中山市为调研个案》中在中山市的各个社区和村落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对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人员,对该地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基本情况以及中、青年的养老负担和养老观念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得出结论:

在珠三角地区,绝大部分的老年人首选家庭养老,父母的养老仍旧仰仗其子女。

且目前该地区中、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略有差异[3]。

学者翟春燕和林绮婷在《“80”后养老观念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当代“80”后的养老观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

“80后”的养老方式倾向依次为依赖自己、依赖社会,依赖子女。

其中,独生与非独生、父辈的养老方式、收入状况、“养儿防老”的认可度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这四项因素对养老观念的影响显著[4]。

学者彭亚楠、王微的《90后养老观念的调查研究》针对“90后”养老观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0后”的养老思维发生了转变,体现在人们不排斥养老院等机构养老方式;思想更加开放,智用大数据,通过参加各类养老保险来保障晚年的养老生活;养老生活也不再一味的居于家庭,而是享受旅游养老,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老年大学都会使得他们价值再次升华[5]。

学者朱海龙、欧阳盼于《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与思考》中,对我国不同时期民众的养老观念和社会养老实践进行回顾,探究当下主流养老观念的历史渊源,接着进行全国性问卷调查考察国人的养老观念,探究其转变原因,以期对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影响,研究显示:

当代中国人的核心养老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裂变,但总体养老观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重大变迁:

子代养老内涵发生变化,“独立养老”观念逐渐形成,日渐注重精神养老,更加期盼制度主持[6]。

学者刘晨光在《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养老观念的变迁——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民众的调查》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众的养老观念进行实证考察,分析后发现:

虽然国人的养老观念已有很大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再适应中国国情,家庭养老始终具备合理性和优越性[7]。

《青年人与老年人养老观念的共识、差异与融合》中,学者曹鑫对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包括养老主要承担主体、养老内容和养老模式的具体认知等方面进行测量,分析青、老年两个群体养老观念的异同,结果显示:

从养老承担主体来看,子女在现代社会共同成为承担养老责任的首要主体,青年人的养老责任感更强[8]。

2.4养老方式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如何选择养老方式和选择何种养老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中,学者陶涛、丛聪对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比较自身特质、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四类因素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方式的影响,结论表明:

该地区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上主动性更强,多因注重心理感受选择非家庭养老,子女孝顺与否的影响显著,配偶健在与否、子女数量、养老服务供给的影响不明显[9]。

学者曾珍在《中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对成都市中老年不同类型医养结合养老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的问卷中,探索性地引入了对医养结合了解程度、养老观念家庭照料者意愿以及社区资源4个因素作为补充的影响因素[10]。

印度学者BiancaBrijnath经分析后认为,虽然老龄化和老年照顾方面的研究持续增多,但由于立法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家庭照顾在当下仍然起主导作用,对老年人提供的保障和服务,其形式都要以家庭养老为导向[11]。

SigurdardottirSigurveigH等人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了解冰岛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社会网络、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状况,结果显示47%的老人在接受家庭照顾,由此说明了同样的情况:

家庭照顾仍然是老年照顾的主体[12]。

PetriBockerman等学者在其研究中认为被赡养主体是否具有主观幸福感是选择何种养老方式的关键问题,如果在家里生活如此脆弱,那就可以选择进入机构养老,如果在机构中感觉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就可以选择家庭养老[13]。

2.5养老模式方面的研究

针对养老模式方面的研究著作不胜枚举,其中的大部分将目光关注在养老模式的探索创新方面。

学者胡婉在《我国智能养老模式的构建及路径选择》中研究了智能技术和社会商业模式的介入对缓解老龄社会带来的养老难题的作用,同时也探讨了我国养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智能养老的路径选择[14]。

学者徐玲《德国创新养老模式的文化解读》一文在梳理了德国创新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其背后文化内涵与我国文化的相符性,为我国的养老改革提供文化上的参考,德国探索出的服务型居家养老、共居养老和特殊机构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可为我国养老制度建设提供思路[15]。

学者YANGJianjun,TANGJingjie,TANGYan提出发展“以社区和家庭护理为主体和基于机构的护理作为补充的OAC模式”,根据老年需求的特点,提供具有相符性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务设施[16]。

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对各国养老模式进行对比,为构建符合我国的养老模式提供参考和建议。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中,郝彬等学者介绍了中国老年人的现状,如人口老龄化增长、健康水平下降、独居空巢老人比例增加、老年人抚养比例增长,并对国内外的养老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可以建立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的平台,结合教学培训、理论研究、社会服务,打造基地,搭建国际化学习平台,吸引战略投资者为发展方向[17]。

《国内外居家养老典型模式分析》中,学者杨欣玥、丁宇峰对美国、德国、新加坡和日本,以及我国上海、河北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分析,认为社区退休模式、护理与监护相结合模式等模式对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8]。

《国内外社区养老模式对比分析》中,学者张琳坡等对中、美、英、日的养老模式,尤其是社区养老模式的特点进行归纳。

研究显示,清晰的分类和与之对应的服务是许多发达国家养老项目的特点,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19]。

《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经验和启示》中,学者刘婷、余晶波对国外数个较早开始医养结合且发展较好的国家的模式,例如转型医养结合模式、商业养老模式、家庭和社区照料模式,以及国内发展医养结合较成功的西湖模式、青杠模式、广州模式进行阐述,利用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医养结合新思路:

制度法律的完善、服务模式的改进、养老事业专业化[20]。

3研究设计

3.1研究目的

本文在结合近年来有关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CS地区P市18周-40周岁的人为青年群体的养老观念与养老方式选择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

(1)了解CS青年对养老问题的不同方面的看法。

(2)研究对CS地区青年群体养老观念造成影响的因素。

(3)探讨CS青年群体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偏好。

(4)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为我国在CS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3.2研究假设

为考察CS青年群体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偏好,以及分析养老观念的特征,为我国在CS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与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并探讨不同的个人变量因素在影响CS青年群体养老观念形成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参阅了己有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CS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影响CS青年群体养老观念的主要因素提出假设,本文的研究假设主要包括:

假设H1:

性别因素对父母养老主体认知的影响显著。

假设H2:

年龄因素对自身养老关注度的影响显著。

假设H2-1:

年龄因素对是否担心自身养老问题的影响显著。

假设H2-2:

年龄因素对是否有为未来的养老做准备的影响显著。

假设H3:

文化程度因素对父母机构养老看法的影响显著。

3.3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对养老观念、养老方式的相关文献、期刊等,为研究养老问题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书籍等,收集有关资料。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通过互联网了解最新研究成果,以完善研究思路和补充研究知识结构。

(2)问卷调查法。

对CS地区P市共150名18~40岁的人为青年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现场施测和网上施测为主。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

3.4问卷设计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架构和假设,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所编制的问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共14个项目。

(1)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调查。

其中包括:

性别、年龄层、受教育程度、常驻地。

(2)第二部分为对被调查者的养老观念的调查。

养老观念指对养老问题的一系列看法、态度、预期和养老方式的偏好,在问卷中具体体现为包括对父母和自身的养老预期、养老主体、养老负担的认知以及养老方式选择等一系列问题。

(3)第三部分调查被调查者对我国养老现状的了解程度,对现行的不同类型养老模式的看法,以及对我国当前时期的在CS地区实行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意见建议。

 

4数据分析

4.1调查样本的个人属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对于“青年”的界定:

“18~40岁的人为青年”,对CS地区P市的青年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通过网上施测和现场施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发放150份问卷,收回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50份。

对收回的150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样本的个人属性分布情况如表4-1所示:

表4-1:

样本个人属性描述性统计表

个人属性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49

32.67

101

67.33

年龄阶段

31-40岁

13

8.67

21-30岁

107

71.33

18-20岁

30

20.00

受教育程度

小学

2

1.33

初中

10

6.67

高中(或中专)

8

5.33

大专

20

13.33

本科

104

69.33

研究生及以上

6

4.00

常驻城市

一线城市

51

34.00

新一线城市

7

4.67

二线城市

16

10.67

三四线城市

66

44.00

其他

10

6.67

通过对上表进行简单观察,被调查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32.67%和67.33%,女性被调查者居多。

在被调查者的年龄阶段分层中,31-40岁、21-30岁、18-20岁的比例分别为8.67%、71.33%、20.00%,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为90后,其次为2000年到2002年间出生的00后,80后被试者数量较少。

在学历层次上,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分别占1.33%和6.67%,高中(或中专)和大专学历的分别占5.33%和13.33%,本科学历的最多,占69.3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仅占4.00%,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的学历接受过高等教育,体现出P市的人为青年群体普遍文化教育程度较高。

被调查者的常驻城市中,一线城市的占34%,新一线城市的占4.67%,二线城市占10.67%,三四线城市占66%,其他地区的占6.67%。

Times

4.2调查样本的总体描述性统计

对收回的150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样本的个人属性分布情况如表4-2所示:

表4-2:

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表

变量

人数

百分比(%)

是否了解过国

家目前的养老现状

了解过

35

23.33

没了解过

115

76.67

赡养父母的压力大小

非常大

40

26.67

还好

103

68.67

较为轻松

7

4.67

是否担心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

70

46.67

80

53.33

自己是否有为

未来的养老做准备

当然,有规划

36

24.00

我还年轻,不想这些

114

76.00

认为父母养老

最主要的养老主体

子女共同均等承担

96

64.00

主要由儿子承担,女儿起辅助作用

36

24.00

政府

11

7.33

父母所在单位

2

1.33

非政府社会基金组织

2

1.33

父母自己承担

3

2.00

养老院养老

33

22.00

抱团养老,和三两好友合住养老

81

54.00

个人养老方式倾向

社会救助机构养老

18

12.00

自己养老

77

51.33

子女养老

80

53.33

让父母去养老院

等机构养老的看法

不支持,这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46

30.67

这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但怕被人指指点点

35

23.33

不妥当,但是出于现实原因,

会选择这种方法

39

26.00

各方面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30

20.00

自己将来的养

老费用主要来源

自己的退休金

98

65.33

子女补贴

73

48.67

养老储蓄

105

70.00

政府补贴

36

24.00

社会救助

3

2.00

养老保险

52

34.67

认为有前景的养老模式

抱团养老,和三两好友合住养老

68

45.33

普通养老院养老

17

11.33

社区养老,在家养老,

社区配备护理中心

91

60.67

居家养老,请家政人员照顾,

子女定期探望

52

34.67

旅居养老,寻找宜居的地方换着住

54

36.00

医养机构养老,既可养老,

也方便就医

28

18.67

和子女住一起,让子女照顾

50

33.33

4.3年龄维度中养老方式偏好的比较性分析

表4-3:

不同年龄阶段对养老方式选择倾向性统计表

年龄阶段

总计

31-40岁

21-30岁

18-20岁

(多选)

养老院养老

4

22

7

33

30.8%

20.6%

23.3%

22.0%

抱团养老,和三两好友合住养老

5

59

17

81

38.5%

55.1%

56.7%

54.0%

社会救助机构养老

4

8

6

18

30.8%

7.5%

20%

12.0%

自己养老

7

55

15

77

53.8%

51.4%

50%

51.3%

子女养老

7

52

21

80

53.8%

48.6%

70%

53.3%

总计

13

107

30

150

8.7%

71.3%

20.0%

100%

注:

除总计一行和总计一列外,其余的百分比为在该年龄阶段中选择该养老方式的占比。

总计一列的百分比为选择该养老方式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由上表显示,从总体上看,P市青年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54.0%选择了“抱团养老,和三两好友合住养老”,53.3%选择了“子女养老”,51.3%选择了“自己养老”,选择这三种养老方式的比例最高,由此可见,传统的依赖子女养老方式养老在CS青年群体的养老方式选择偏好中中依旧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依赖自己体现了新一代的较为独立的意识,新型的结伴养老方式也同样备受青睐。

而“养老院养老”和“社会救助机构养老”这两种方式则似乎较不受欢迎,倾向选择“养老院养老”作为自己未来的养老方式的仅有22.0%,而选择“社会救助机构养老”的最少,仅有12.0%。

在31-40岁的“80后”群体中,选择“自己养老”和“子女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的比例最高,均为53.8%,而其他方式的选择比例虽然较选择“自己养老”和“子女养老”的比例低,但也不是完全乏人问津。

由此可见,CS地区的“80后”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偏好虽然较为传统,但同时也对新型的养老方式有一定的接受度。

在21-30岁的“90后”群体中,“抱团养老,和三两好友合住养老”的选择比例达55.1%,较“80后”的38.5%出现了显著的增幅,同时此选项也是“90后”选择比例最高的一项,说明1990年到1999年出生的青年们对结伴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有更为认可的态度和更高的接受程度。

紧随其后的“自己养老”和“子女养老”的选项依旧炙手可热,选择比例分别为51.4%和48.6%,“养老院养老”和“社会救助机构养老”的比例与总体比例较为一致,为20.6%以及7.5%。

在18-20岁的成年“00后”群体中,“抱团养老,和三两好友合住养老”的选择比例有了较“90后”更进一步的增长,为56.7%,可推断,随着青年群体的年轻化,对新型的养老方式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因此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

4.4养老观念特征的总体分析

4.4.1依赖子女养老观念认同度高,养“儿”防老观念有所淡化

由调查结果可看出,88%的被调查者认为父母最主要的养老主体为其儿女,而“政府”、“父母所在单位”、“非政府社会基金组织”和“父母自己承担”选项仅有极低的12%选择率,由此可看出CS青年普遍对依赖子女养老观念的认同度极高。

历史上,CS地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地形独特,较为封闭,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CS文化,传统的多生多育生育观念和靠后辈养老的习俗至今影响深远,加上“潮人”多经商,习惯了凡事靠自己,很少有人会选择依赖社会养老,因此认为父母养老应该依靠儿女的观念依旧为当代的大多数CS青年所承认和接受。

在占比为88%的认为父母最主要的养老主体为其儿女的132人中,有96人认为应该“子女共同均等承担”,另外的36人则秉持着传统的“主要由儿子承担,女儿起辅助作用”的养老观念,虽然仍有少部分青年的养老观念依旧十分保守,但在总体上看,认为女儿需要和儿子承担同样的责任的青年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CS地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文化十分浓厚,一个宗族的壮大基本完全靠男丁的数量来支撑和延续,加上传统的农、渔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因此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和“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养老问题的看法上也不再固守着老一套的养“儿”防老、养老只靠儿的旧思想,而是认为男女都一样。

4.4.2对于父母养老问题所造成的负担预期感觉良好

在“您觉得赡养父母对自己造成的压力大吗?

”这一题中,26.67%认为“非常大”,选择“还好”选项的人数最多,占68.67%,认为“较为轻松”的占4.67%,由此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七成的被调查者并没有对现在或者未来父母的养老问题对自己造成的负担表现出过分的担忧,甚至有少部分的被调查者觉得父母养老的这个担子对自己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说明对大多数的CS青年来说,对于父母的养老问题对自己造成的负担,他们的预期总体上是十分良好的,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困扰。

4.4.3对养老现状认知不足

在“了解过国家目前的养老现状”一题中,“了解过”的占23.33%,而“没了解过”的占76.67%。

此项结果显示:

CS青年对于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和养老现状不甚关心,意味着CS地区存在着青年群体对养老重要性认知度不足的问题。

4.4.4对当前的养老院等机构养老方式看法不一

在“对让父母去养老院等机构养老的看法”一题中,选择几种不同看法的比例并没有形成特别大的悬殊,认为“不支持,这是一种不孝的行为”的有30.67%,认为“这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是怕被人指指点点”的有23.33%,认为“不妥当,但出于现实原因,会选择这种方法”的有26%,而认为“各方面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选择”的有20%。

CS文化的许多特征由儒家文化沿袭而来,例如其中浓厚的"孝道"观念,这种依赖子辈颐养天年的“孝道”养老思想在CS地区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居家养老是当地居民心照不宣的不二之选,送父母去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会显得自己无力赡养父母且不够孝顺,不仅自己心里不舒服,还会招致邻里对自己投来的异样眼光,同时,从普遍层面上来讲,国内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存在诸多例如档次较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低下、缺乏高质量服务人员等发展滞后问题,无法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相当一部分CS青年担心父母无法在养老院收到妥善的照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