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298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docx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专题复习铜仁一中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铜仁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师韩继花

考纲分析: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鉴赏评价: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

高考歌鉴赏考情分析:

近年来高考诗歌命题有以下特点:

1.取材多样化。

唐诗宋词虽然仍占主要地位,但古诗、元曲、明清诗词也有录用。

2.题材丰富多彩。

遍及田园、山水、咏怀、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

3.考查方式多样。

除传统的单诗鉴赏外,比较鉴赏的比重明显加大,共有5套考查了比较鉴赏。

4.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

除上海卷有1题采用客观题外,其余各卷均为主观题。

5.考查综合程度高。

往往有将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单独考查其中一个方面的很少。

高考诗歌鉴赏学情分析: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答题情况来看,题目的难度都不算太大,但学生答题屡屡失误,主要原因是:

(1)从诗歌内容看,读不懂诗歌,不知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2)从作答步骤看,答题不够规范,内容概括不完整。

(3)从答题技巧看,答题技巧欠缺。

有的层次不够清晰,有的阐述不够充实,有的以感代析。

(4)从诗歌艺术手法看,艺术手法最难把握,容易乱扣术语。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考纲要求,明确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性;

2总结并掌握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

3学会通过各种方法给所给诗歌进行鉴赏。

学习重难点: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歌,其观点与态度不容易把握,只能从诗作本身领悟与思考作者隐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学习过程和方法:

1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2反复练习强化方法的运用,提升解题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练习

基础点: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它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题的评价;一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一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的画面所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作者寄托的情感等。

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来说,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真实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等。

[考法综述]从高考命题来看,真正意义上的“评价”题很少出现,其设题点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题目大多要求考生回答“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等。

命题法: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典例: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问考查尾联对抒发情感的作用。

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来说,第一问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

第二问,指向不是很明确,可能会引起考生误读。

通常情况下,这类题目考查的是情感和结构上的作用,本诗尾联又是以议论作结,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外乎升华情感之类,解答本题时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

尾联“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但想到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

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阕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阕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阕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

下阕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结合全词”的要求。

优秀诗词的妙处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者的着眼点不一样,所得结果也不会一样。

首先,从题材上看,这首是一首访友词,但大量描写的是春光和个人的心情。

其次,从意象上看,主要的意象是“卷帘”“黄鹂”“絮影”“梨花雨”,应当说是春色烂漫。

再次,从作者的心情看,却是相反的,如“春愁”“无侣”“无人”“未成”等,带着一丝愁苦。

整体上,这首词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哀愁,无论从哪个角度回答,必须结合具体意象和诗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法:

七点入手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1)看题目。

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

如:

《渡荆门送别》是送别诗,应有离情别绪在诗中体现,而《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提示诗歌是怀古咏史诗。

(2)看作者。

常言道: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同样的道理,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

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

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

如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你只有了解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词所表达的豁达和豪迈。

(3)看时代。

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

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愤世之情,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

(4)看意象。

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就是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因此意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把握诗中的意象,就能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5)看关键。

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

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诗中最为精练传神的那个字。

抓住了这个字,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了。

如:

晏几道的《思远人》中“念”“行客”“归鸿”等词语,暗示作者抒发的是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6)看典故。

古人写诗作词,常用典故。

精彩的典故,以其精练的文字包含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往往片言只语便能形象地点明历史人物的运筹机巧,寥寥数字便能深刻地揭示人生哲理。

阅读诗词,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意,就不能很好地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求言外之意。

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是用典的共同特点。

鉴赏时,应将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进行多角度的对比,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7)看注解。

高考鉴赏诗歌的试题有时会加注解,凡是所加的注解,一定会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帮助,我们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阅读,好好利用。

注释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

①介绍写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

②介绍相关句子,一般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

③介绍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感情基调。

④介绍别人对诗歌的评价,一般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

重难点拨[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思维过程]

第一步:

整体感知

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

分析诗句

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

第三步:

概括情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答题模式]

①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②揭示思想内容。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表现了)……”。

(也可以选揭示情感,再具体描述)

命题法2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

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

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鉴赏与评价,指向明确,题型属于传统形式,难度适中。

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

本题应根据平时所学习的骆宾王的诗歌,了解骆宾王的终生志向与人生际遇,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从作者角度看,骆宾王虽曾为侍御史,但曾因事下狱,一直不得志。

结合诗句来看,前三联描写了一幅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全诗选取的“兰”“槐”“松”“桂”等意象,皆可象征一种高洁的品性,表现出作者追求坚贞高洁品格的志向;尾联“一遣樊笼累”联系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典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

刚喝过酒,带着醉意。

四黎:

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②翁:

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首先查看诗中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本诗中此类句子是诗歌后两句“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莫作”二字写出诗人虽远在天涯(海南)却没有伤怀之感。

其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看作者,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坷,但因其受佛道思想影响颇深,所以总能以乐观旷达的胸怀来应对人生世事。

二看时代环境,从诗歌前两句可看出黎族百姓对诗人的热情,苏轼被贬至海南,但他奋发有为,给当地带来了南方的先进生产经验,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三识典故,“舞雩风”应是“风乎舞雩”的缩写,出自《论语·先进》,是曾点言志的典故,对此典故,或认为表现了儒家的礼乐之治,或认为是表现了曾点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解题法2客观、公正地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熟知的作者,考生可从其生平、思想、风格和所处时代挖掘出解读全诗所需要的信息。

如陆游,身处民族矛盾尖锐、国势衰微的南宋,始终把洗雪民族耻辱、收复失地作为毕生的事业,因此解读其作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对于不十分了解的作者,考生则要抓住注释中介绍其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的关键词,挖掘出隐性信息来解读全诗。

(2)理解诗歌中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主要是指诗歌中能够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3)从辨析典故入手,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典,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化繁为简,使语言精练的同时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让人联想、玩味。

这是诗歌创作中用典的“规矩”,也可运用于鉴赏,考生如懂得典故则能将诗歌理解得更深刻。

(4)评价要恰当。

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

二要避免失去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重难点拨[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观点是什么?

你是如何评价的?

(2)关于这首诗,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3)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

为什么?

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思维过程]

第一步:

注意读懂并理解诗词句子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明确作者可能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

第二步:

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

结合诗(词)句进行分析,在原诗(词)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或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第四步:

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分析,拟写答案。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思想情感分类1】

1、咏史怀古诗:

(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

(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

(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

(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

(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

(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

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

(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

(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

(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

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思想情感总结1】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思想情感分类2】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岁暮》。

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4.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答:

月相从新月开始,然后是峨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峨眉月。

(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P49)(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的《雨霖铃》。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思想情感总结2】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电灯、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诗歌内容鉴赏口诀:

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

20、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

2、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

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

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

教学反思: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具体病症情况有:

7、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言不由衷

部分学生因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在答题时,没有办法将自己所想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加以描述,也许想得很完整,而答题却很糟糕,犯了言不由衷、似是而非的错误。

2.当作读后感

有的学生误把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技巧的初步鉴赏,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当作读后感来写,进行阐发性的理解和发挥,这也是不符合初步鉴赏和评价的要求的。

 

二、问答题:

何谓鉴赏?

鉴赏就是鉴别、赏析。

赏析出诗歌意境好坏的原因,关键要把握住诗句本身的含义,结合诗人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或者从诗句本身的语言信息中分析出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置诗句于一边,大谈自己的感受,或引申出一个观点进行阐发性的议论。

 

16、空气是我们生命中生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大气中的飘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3.评定式鉴赏

有学生只根据题目要求,评定式鉴赏,脱离原文,简单一笔,象老师写操行评语一样进行回答,寥寥几句,缺少对原文的准确分析,这样的鉴赏虽紧扣了题目要求,但由于脱离了原文,评定式的句子没有了依据,分析也是不全面的。

 这类答题的错误在于没有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本质。

4.引经据典

有的学生在考试时生怕鉴赏不全面,竭尽鉴赏之能事,潜心钻研,引经据典,与原诗进行分析比较,难免挂一漏万。

 在分析时,显然只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将原诗的内容与其他诗句加以比较,但又没有揭示内在的“妙处”,其实等于没有分析。

5.缺乏分析

在鉴赏诗歌时,学生往往将诗句当着一个个例子,只用于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

3、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家庭垃圾外,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

因此,在高三复习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古典诗歌鉴赏问题,有意识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指导复习,显得无比重要。

如果能找到适合的鉴赏方法,攻克学生最容易丢分的诗歌鉴赏题,那么我们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在高考作答时更胜一筹,并因此获得学习自信心、提升古典文化素养,真可谓是一箭多雕。

供稿时间:

2017年12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