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3015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考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考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考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考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考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考提纲.docx

《马克思考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考提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考提纲.docx

马克思考提纲

原理》前四章复习范围

作业与考试2011-06-0809:

36:

19阅读21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期末考试题型(闭卷,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0分,20个)

★二、多项选择题(20分,10个)

★三、辨析题(10分,2个)

★四、简答题(30分,5个)

★五、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20分,2个)

★考试时间:

2011年6月27日

复习考试基本要求

★一、以书本为本,通读教材,结合笔记

★二、围绕复习范围精读教材

★三、搞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四、答题时要抓住要点,层次清楚

★五、论述时要围绕要点充分展开

各章复习范围(前四章)

绪论

引言

1.“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P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什么P2-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

3.广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P3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P3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P7-8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P8-10

3.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P9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10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1-14

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2.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什么P14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9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P21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7-29

1.哲学是什么

2.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式、各形式的代表性观点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0-31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34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

3.赫拉克利特说: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6.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有: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1.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

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实践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9

3.因果联系P49

4.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5.“科学发展观”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事物的普遍联系P40

1.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事物的永恒发展P41

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对立统一规律P42-45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2.矛盾的含义、两种基本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6.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7.关于矛盾问题精髓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P46

1.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否定之否定规律P46-47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析性的统一

规律P54-56

1.规律及其客观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社会规律又不同于自然规律

意识

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P30

2.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31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56-57

4.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P58

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第二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3-66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2.客体的含义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4.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66-67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缺陷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认识的本质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70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4.经验论的错误

5.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75

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4.利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真理的检验标准P77-78

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4.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83-85

1.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辩证统一的

2.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3.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4-98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

3.“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4.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的内容,地理环境的作用

5.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6.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0-104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3.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4.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6.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105-108

1.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112-126

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3.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6-135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

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6-135

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9.“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0.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1.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2.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有哪些?

由此,人类文明表现为哪些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B)

A、读经典原著B、理论联系实际

C、搞好预习复习D、认真听课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A、思维和存在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精神的问题D、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D)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7.这是马克思的朋友,他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中学没有毕业就遵父命经商,1841年9月,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

1842年11月,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当职员……他是(D)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

D、恩格斯E、费尔巴哈

8.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9.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C)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0.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C)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ABC)

A、科学实验B、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改造世界

3.下列描述“人民群众”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是一个历史范畴

B、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C、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D、是历史的创造者

4.下列表述,能够体现重视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有(BD)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5.鲁迅说: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只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

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BCD)

A、与现实无关,纯粹出自人脑的主观想像

B、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鬼神的原形

C、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D、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歪曲的反映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CDE)

A、具有主观性,因而称之为“主观真理”

B、具有终极性,因而称之为“终极真理”

C、具有绝对性,因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具有相对性,因为它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E、具有客观性,因而称之为“客观真理”

7.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集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8.经验论的错误在于(CD)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9.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全面看法是(ABCD)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10.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ABCD)

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1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BCD)

A、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E、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决定

12.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D)

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长才干

13.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AB)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14.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AB)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5.“白马非马”的命题(BD)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参考答案]

此观点错误。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的差异性。

(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2.“水往低处流”是规律,因此引水上山、兴修水利就是改变和消灭规律。

[参考答案]

此观点错误。

它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和消灭。

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的表述,是规律,引水上山正是在认识规律后的运用规律。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参考答案]

此观点错误。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混同。

4.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参考答案]

此观点错误。

(1)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2)唯物史观并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同人民群众一起,既是历史的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脱离了人民群众,英雄人物将一事无成。

5.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辩证统一的。

[参考答案]

此观点正确。

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相互制约表现在:

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的实现程度,价值的实现状况制约着真理的验证过程。

(2)相互引导表现在:

追求真理以实现价值为目的;实现价值以认识真理为前提。

(3)相互促进表现在:

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推动真理的发展。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

第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五、论述题

1.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论述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的正确性。

答案要点: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⑤作为社会主义,其基本特征包括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人民民主专政等等,这些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的具体特点、中国的国情,具体表现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政治经济现状等等,这些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的原则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了,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因而是正确的。

祝同学们考出优异成绩!

再见!

亲爱的同学们!

2011年6月8日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作业与考试2010-12-2611:

11:

53阅读119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B)

A、读经典原著B、理论联系实际

C、搞好预习复习D、认真听课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A、思维和存在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精神的问题D、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D)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7.这是马克思的朋友,他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中学没有毕业就遵父命经商,1841年9月,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

1842年11月,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当职员……他是(D)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恩格斯E、费尔巴哈

8.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9.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C)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B、内因和外因辩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