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748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 专题八 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河源市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专题八关注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专题八:

关注2017全国“两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协工作报告解读

★摘录一生态

●设问角度:

1.国家提出的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体现了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原因有哪些?

(1)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2)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3)我国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2)有利于帮助公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录二惠民政策

◆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今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继续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

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

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设问角度:

1.2017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以及实现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说明了什么?

(1)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我国政府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有何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②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③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④有利于促进就业,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

★摘录三便民政策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高速铁路投产里程超过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农村公路29万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

快。

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21项。

新增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户3.4亿、光缆线路550多万公里。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

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

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超过1.2亿人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1.我国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②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我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重视改善农村的交通环境。

2.我国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以持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国家综合实力稳步上升;④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⒊我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哪些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②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录五健康中国

●设问角度:

1.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2.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说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关心、重视公民的生命健康。

(2)党和政府努力提升公民身体素质。

3.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体现教材中哪些知识?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3)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持和保障。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有何意义?

(1)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

(2)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

(3)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录六扶贫

●设问角度:

1.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当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2.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需要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增强哪些意识?

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诚信意识。

3.“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做法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②有利于减轻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③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有利于推

动构建和谐社会。

★摘录七新型城镇化建设

●设问角度:

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国策、战略、发展观和发展理念?

(1)国策: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4)发展理念:

绿色、协调。

2.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改善生活,确保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2)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3)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3.为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1)科学规划,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注重协调,改善城市水资源的循环,促进生态平衡。

(3)增强城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管理机制。

★摘录八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中部

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设问角度:

1.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从我国的哪些国情出发做出的选择?

(1)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依然较大。

3.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何意义?

(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录九“三农”问题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设问角度:

1.中央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有何意义?

(1)有利于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有利于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4)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5)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请为“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提出几点建议。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2)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形式,以科技发展推动农业发展。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各式各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4)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行低碳生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摘录十国际交流(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

◆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

◆积极扩

大对外开放。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

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深港通”开启。

完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

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

实际使用外资1300多亿美元,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

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

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设问角度:

1.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

”这说明了什么?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积极外交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我国在国际交流中取得巨大成就,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3)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他国一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4)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推动中外文化相互融合促进、多元和谐发展。

4.“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作出的承诺一直认真履行,应有的权益将坚决捍卫。

”从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大国,对于作出的承诺,我们有信心履行和完成,对于国家安全和利益,我们坚决维护和捍卫。

这彰显了中华民族意气风发的民族自信和不容置疑的中国决心。

5.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请你献计献策。

(1)坚持公道正义,做负责任的大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睦邻互信、共同发展的周边环境。

(3)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4)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互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5)推动构筑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通过沟通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6.在国际交流中,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

(1)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坚决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7.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应该怎么做?

⑴清醒地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⑵提高抓住机遇的本领,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合作与交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摘录十一小微企业

●设问角度:

1.国家多措并举促进小微企业降成本,这说明国家对待小微企业的态度是:

鼓励、支持和引导。

2.国家多措并举促进小微企业降成本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多措并举促进小微企业降成本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国家多措并举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3)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相互促进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5)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4.国家不断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

(2)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诚信经营。

(3)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赢市场。

(4)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赢市场。

★摘录十二经济

●设问角度:

1.为什么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3)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企业创新的意愿、能力和环境尚有待改善。

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科技发展和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

2.推动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实力活力竞争力,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

(2)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3)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4)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扎实有效去产能,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2)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4)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5)政府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摘录十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设问角度: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1)充满希望:

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更好更快地实现发展目标。

(2)伴随阵痛: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创新能力不够强,这些都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会伴随阵痛。

2.我国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说明了什么?

(体现了教材哪观点?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有些制度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③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

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当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②改革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

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4.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④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我国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②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⑤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⑥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⑦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6.为适应供给侧改革,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自己精益求精、严谨专注、一丝不苟、耐心坚持、敬业奉献等品质。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④积极宣传供给侧改革,争做供给侧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摘录十四科技与创新

◆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

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

●设问角度:

1.“出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知识就是力量,劳动创造财富。

2.实现“双创”的

广泛开展的原因有哪些?

 

(1)“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

(2)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不断推进我国的创新水平。

(3)我们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

(4)实现“双创”的广泛开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增强人民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4)有利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4.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的社会潮流下,我们应如何抓住有利条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树立远大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积蓄能量。

(3)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4)培养创新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摘录十五教育

◆教育经费持续增长。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政协工作报告)着眼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殊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科普教育等深入协商。

●设问角度:

1.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扶持力度说明了什么?

(1)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及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

(2)我国努力推动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和谐。

(3)我国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我国在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①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③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④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补助;⑤高等教育贫困生享受国家生活补助等。

3.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水平的轨道上来。

(3)教育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4)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4.提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②有利于落实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③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④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会中教育发展目标,政府应该怎样做?

(1)积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2)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和资金保障。

(3)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各种举措都能落实到实处。

(4)拓宽办学途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摘录十六文化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全面提升质量水平。

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

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政协工作报告)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时代的优秀作品、建设德艺双馨文艺队伍、营造文艺繁荣发展良好环境、完善文艺体制机制等6个专题……围绕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支持政协委员中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一批有内涵、有品质、有情怀的精品力作。

●设问角度:

1.目前我国在文化强国建设的道路中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1)我国文化在世界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

(3)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2.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1)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3)我国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为什么要强调发扬工匠精神,建设质量强国?

(1)产业结构不优、质量有效供给不足、品牌竞争力不强、质量发展基础薄弱、产能过剩等诸多短板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形象的需要。

(3)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企业效益的需要。

4.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2)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3)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扩大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5.当前,弘扬“工匠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2)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

(3)有利于推动我国产品出口,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