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478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8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docx

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

 

第一章编制依据第01页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03页

第三章施工部署第07页

第四章施工准备第09页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第23页

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第28页

第七章HSE保证体系及措施第36页

第八章JHA分析及控制第44页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5万吨/年卤化丁基橡胶扩能改造工程—废气治理工程结构施工图纸

1.2主要规范、规程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2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1-88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6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

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3主要图集

序号

图集号

图集名称

1

03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2

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3

2010浙G22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4

99(03)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5

03D501-4

《接地装置安装》

2工程概况

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5万吨/年卤化丁基橡胶扩能改造工程—废气治理工程场地位于嘉兴港乍浦港区三期信汇厂区内。

其中MTBE框架新增泵基础垫层厚100mm,混凝土标号为C15,基础为独立基础,共廊0混凝土标号塔为C35、泵为C30,基础承台及基础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塔为50mm、泵为40mm;废气回收预处理基础垫层厚100mm,混凝土标号为C15,基础为承台、环墙及柱,共廊0混凝土标号为C30,灌芯混凝土标号为C35,底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其他为35mm。

框架8基础垫层厚100mm,混凝土标号为C15,基础为独立柱基连梁基础,共廊0混凝土标号为C30,灌芯混凝土标号为C35,基础承台及基础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其他为35mm。

气象环境:

本工程所在地域为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气温19.7℃。

降雨量集中于5-6月份梅雨季节和8-9月份台风季节。

地貌条件:

场地原为海滩滩涂,场地内已浇筑道路。

所有施工区域土质均为混凝土道路及厂房内为钢砼地面。

其他:

施工区域内地下水埋深较浅,黄海标高在2.35米左右,且受气候及季节变化较大。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3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

3.1.1项目部施工组织系统图

项目经理部遵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高效组织和优化各生产要素,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兑现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项目经理部根据管理体系图,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

3.2施工部署原则

本工程工期很紧,且将经历冬季施工。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我公司提出如下要求:

3.2.1安排合理的施工措施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前要作好充足的准备。

为保证工期,先将工程所需各种型号钢筋、模板提前进场预制加工。

钢筋连接选用施工速度较快的绑扎搭接形式。

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提前定货。

3.2.2安排合理施工进度

根据目前施工实际情况,现已具备开工条件。

按照合理施工的原则,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3.3施工进度计划

3.3.1施工进度目标

项目经理按照公司、监理、建设单位要求,编制基础施工进度计划。

通过采用先进、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和严格的施工管理,优化劳动力、材料、机具等各项资源的配置。

3.3.2施工进度控制

为了保证基础工程均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技术准备和施工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在编制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时,确定了各个施工阶段的目标时间。

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设备、资金、劳动力在满足阶段目标的前提下进行配置。

3.4主要劳动力计划及劳动力曲线

3.4.1劳动力资源配置依据

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施工进度安排,所需完成的各项工作量,完成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及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方面考虑,选择施工队伍。

我们将选用和我们公司合作多年的成建制的合格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

3.4.2劳动力计划表

相关劳动力计划表见附表

12月

1月

管理人员

6

6

钢筋工

15

15

木工

20

20

瓦工

15

15

电工

1

1

电焊工

4

4

普工

8

8

合计

69

69

3.5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

3.5.1布置原则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便于工程生产指挥协调,设置加工区。

现场不设生活区,职工的办公、生活住宿安排在场外办公楼预留地内。

3.5.2加工区

加工区设置在卧罐区北侧,利用脚手管搭设钢筋工棚和木工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钢筋、模板堆放及加工区。

3.5.3临水、临电布置

施工现场临水从甲方制定地点接,临时用电从施工现场甲方制定变压器接入施工总配电箱,再按分区设置二级箱,分设备设置三级箱,做到一机一闸。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一般性准备工作

⑴、图纸会审

建设单位提供图纸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预算员等认真审阅图纸,争取把问题解决在施工开始前,并在根据施工图纸在施工前进行阶段性图纸会审,以便能准确地掌握设计意图,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整理出图纸会审纪要。

审出的问题汇总后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设计交底。

问题得到解决后,马上组织技术人员对钢筋、模板进行放样工作。

⑵、相应图集、规范、规程、标准准备

本工程所需要的图集、规范、标准、法规按图纸要求在施工前准备齐全,使之能满足施工使用要求。

⑶、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工程师进行图纸会审。

4.1.2测量器具配置计划

测量器具配置表

编号

仪器名称

型号与规格

精度

数量

状态

1

经纬仪

TDJ2E

2″

1台

合格

2

光学水准仪

DS3

3mm

1台

合格

3

工程检测尺

JZC—2/2m

1把

合格

4

水准标尺

1根

合格

5

钢卷尺

50m

1把

合格

6

卷尺

5m

5把

合格

4.1.3技术文件工作

4.1.3.1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技术经理根据现场和工程具体情况,组织编制单位工程各分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审定。

4.1.3.2试验工作计划

根据工程情况,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原则。

坚持工程使用物质的检验、试验制度,确保试验工作的严谨性。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试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试验工作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根据相关要求编制试验计划。

4.1.4高程引测与建筑物定位

⑴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引测:

进入现场的先行人员,首先以总平面标定的坐标网点为依据进行控制网点的引测,以求出现场各部尺寸数据。

⑵坐标点的引入:

项目经理部进场后,以甲方提供的测量成果及打桩控制桩为起算依据,利用经纬仪对废气治理工程进行整个场区控制。

4.2施工现场准备

4.2.1地下结构主要材料计划

地下结构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

序号

物资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日期

备注

1

钢材

t

40

2013年12月

2

木模板

m2

500

2013年12月

3

混凝土

m3

300

2013年12月

4

预埋螺栓、预埋件

2013年12月

注:

以上材料用量为暂估量,施工以实际发生量为准。

4.2.2主要机械计划

本工程所投入的主要机械,由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使用,其中阶段性及加工性机械随工程进度情况逐步进出场。

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量及机械台班量确定主要机械投入情况如下: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品牌

规格/型号

数量

主要目的、用途

1

电焊机

BX1-33

4

现场焊接作业

2

打夯机

HW-60

2

回填夯实

3

插入式振捣器

ZX-50

4

混凝土浇筑振捣

4

电锯

MJ-106

1

加工模板等

5

钢筋弯曲

WJ40-1

2

钢筋加工

6

钢筋切断

GJ5-40

1

钢筋加工

7

钢筋调直机

JK-3T

1

钢筋加工

8

自动切割机

OB-800DW

1

混凝土路面切割

9

挖掘机及镐头机

225

2

基槽开挖及道路破除

10

风炮机

气压10公斤

2

破除车间钢砼地面

5主要施工方法

5.1流水段的划分

本工程基础划分四个流水施工段。

5.2主要施工方法

5.2.1工艺流程

开挖基槽→测量放样→垫层施工→支地梁底模→绑扎承台、梁钢筋→承台模板支模→预埋螺栓/钢板安装→浇筑砼→养护→拆模→土方回填→地面施工

5.2.2测量放线

5.2.2.1工艺流程

现场踏勘→平面控制桩的制作→控制桩的附合测量→高程控制

桩的制作→基础的放样→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并绘制测量成果表

5.2.2.2平面控制桩的制作

⑴、平面控制桩的制作采用C15素混凝土现浇以保证控制点的稳定和牢固,表面加预埋件以保证其准确位置。

⑵、平面控制桩制作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进行附合测量。

⑶、精确定位出基础的中心位置及其照准方向。

5.2.2.3高程控制桩的制作

⑴、首先进行选点,高程控制点应便于长期保存、加密、扩展和寻找,并在作业时以保证安全为选点原则。

⑵、其次预埋件的制作,最后为高程控制桩的制作,方法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加预埋件,在制作高程控制桩的同时要制作两个以上(100m以内)附合检测桩,桩的做法同高程控制桩的做法。

5.2.2.4施工图放样

⑴、利用用经纬仪采用极坐标的方法确定出桩基础的位置。

设置“十”字形坐标控制网,并设置中心控制桩,以便于放样和施工过程中的复核;坐标定位桩设在现场不受振动影响、不受人车行走影响、不受施工影响地基坚实处,并将轴线引至四周道路、围墙上,在道路、围墙上设置标志,以便于校核定位桩。

⑵、平面控制桩的制作采用C15素混凝土现浇以保证控制点的稳定和牢固,表面加预埋件以保证其准确位置。

⑶、平面控制桩制作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进行符合测量。

⑷、基槽开挖时,架设水平仪控制开挖的深度,并在基坑(槽)土壁上钉水平控制桩,打上同一标高,来修整坑底。

⑸、垫层施工时,在基槽底打入短钢筋,短钢筋面同垫层面标高平,作为垫层面的标高控制依据。

5.2.3降水与排水

⑴、根据施工现场踏勘分析及以往实地施工经验,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

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从开工后至混凝土浇注全过程处于雨季施工阶段,需考虑排水问题。

⑵、土方开挖时需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设施,待基坑开挖至基槽底时,在500mm工作面外,基槽底边预留50cm宽、40cm高的临时排水沟,在基坑四个角上设置一个1.5米×1.5×1米集水坑,并与排水沟接通,每一坑配备一台4寸抽水泵,随时抽出坑内积水到场外雨水管线。

5.2.4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围护

根据现场踏勘及相关勘查报告分析后,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时需1:

1放坡,土质松散处打钢管桩护壁。

基坑护栏:

基坑坑边设置黑黄相间双色钢管(Φ48×3.5mm)1.2M以上的双层围栏,立杆间距不得超过2米,并悬挂醒目标识。

 

5.2.5土方工程

5.2.5.1土方开挖

⑴、本工程土方开挖为了原有车间地面的完整性,首先采用专业机械切割地面钢砼30CM,并使用风炮机破碎混凝土,后人工挖除。

⑵、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不利于大型挖掘机的使用,土方开挖顾采用人工开挖,边坡的形式为1:

1放坡。

⑶、人工清理基底之前,由测量人员配合抄出距基底100mm平线,每隔5m设一标桩,控制清底标高。

最后清除基底浮土、修底铲平。

对现有地基进行整平清底。

⑷、土方堆放:

为保证施工操作场地,挖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堆土区域,运距约为2.1公里。

堆土处随时采用推土机推平,以便更多地存放土方。

5.2.5.2清桩头

⑴、对于PC桩头的处理,按照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进行接桩处理即可。

⑵、对已截割的桩头,在去掉疏松的混凝土后,要将保留桩头混凝土和桩头钢筋加以保护,如钢筋有锈蚀必须处理。

5.2.5.3验槽

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监督站等有关单位联合验槽,遇有持力层与勘察不符的即与有关方面制定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基础处理,经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2.6钢筋工程

5.2.6.1材料验收

对每批进场材料严格验收,必须符合GB50204-2002、GB1499—1988及JGJ95—2003规定,按规范取样送检,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2.6.2钢筋加工

⑴、工程开工后,现场设钢筋加工棚,加工钢筋半成品。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钢筋除锈:

钢筋生锈或染上油泥等污物,要用钢丝刷进行人工除锈,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锈斑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除锈后发现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时,该批钢筋作退场处理,不得使用。

⑶、钢筋调直:

盘条钢筋在使用前经过放盘、调直工序。

⑷、钢筋切断:

根据配料单复核钢筋种类、直径、尺寸、根数,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尽量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要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可在工作台上加尺寸刻度并加设控制断料尺寸用的卡板,钢筋的断口要求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5.2.6.3钢筋连接

⑴、基础基础梁钢筋采用搭接焊方式。

①、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

②、焊条的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E5006焊条,药皮应无裂纹、气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且要烘干后才能使用,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

③、焊工必须持有考试合格证,并经年检有效方可上岗。

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10d。

(d钢筋直径)

④、搭接接头的焊缝度h厚度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7d。

⑤、搭接焊时,钢筋应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轴线上。

⑥、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毫米以上。

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的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接,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应熔合良好。

⑦、负温电弧焊采取分层控温施焊,热扎钢筋焊接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间。

⑧、质量标准:

a质量目标:

优良。

b焊接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c允许偏差:

焊缝厚度:

不小于3b焊缝宽度:

不大于0.7d。

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

0.1d且不大于3mm;横向咬边深度:

0.5mm;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大小:

2个,6平方毫米3个,直径不大于1.5。

5.2.6.4钢筋的绑扎

钢筋绑扎前对加工好的成品、半成品进行检查核对,钢筋完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颗粒或片状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的品种、规格、尺寸等确定无误后,按基础尺寸线位置绑扎钢筋。

为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采用专用塑料垫块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绑扎时,采用钢管脚手架临时固定,钢筋交点必须全部扎牢,根数和间距均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和松脱。

为加快施工进度,基础梁及柱主筋采用直绑扎搭接连接,搭接长度满足图纸及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时头起钢筋要错开布置,保证同一截面的接头率必须小于25%。

为保证底板钢筋网的厚度,在上下层钢筋网之间放置马凳,其示意图如下:

5.2.6.5避雷接地

利用建筑物四周每根柱的基础钢筋作自然接地极,利用基础梁外圈两根主筋和两根不小于ф16板面钢筋做环形接地连接线,沿建筑物四周作环形敷设,并与所经过的每根钢柱焊接,共同组成基础接地网。

四根底板主筋用ф10圆钢进行跨接连接,用ф10圆钢与做接地引下线的两根ф20柱主筋进行焊接连接,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6d。

焊接表面平整,焊接处无焊瘤,无夹渣咬肉焊药处理干净。

两根主筋之间利用ф10圆钢进行跨接焊接连接,焊接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80mm,焊接表面平整,焊接处无焊瘤气孔,无夹渣咬肉,焊药处理干净。

接地位置按图纸位置。

与做接地引下线的主筋连接无误正确可靠。

钢筋工程完毕后,提前1天报请有关人员进行联检,验收合格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隐蔽记录。

5.2.7模板工程

5.2.7.1模板设计

本工程地下桩基础及基础梁均采用14mm厚覆膜多层板配合脚手管及螺栓进行施工。

5.2.7.2具体施工方法

脱模剂的选用:

选用水性脱模剂。

模板的安装顺序和技术要求

⑴、梁底及承台模板:

梁底标高高于承台底标高,梁底模采用Ф48×3.5mm钢管排架多层板模板。

承台采用1220×2440mm,14mm厚竹胶合板,50×100方木作竖楞(方木均经压刨找平)间距500,Ф48×3.5mm钢管作横楞,每边设置两道,Ф12@600mm对拉止水螺栓和钢管斜支撑加固

⑵、地梁模板:

采用14mm厚覆膜多层板,配合Ф14穿墙螺栓进行施工。

竖向背楞、横楞采用50×100木方和Ф48×3.5钢管(双管,间距分别为450mm、600mm,穿墙螺栓、钢管斜支撑、预埋钢筋地锚等进行加固。

⑶、柱模板:

柱模采用14mm覆膜多层板,不留浇筑孔,在柱根部留60×100清扫孔,50mm×100mm方木作竖楞(方木均经压刨找平),方木间距200mm;2×Ф48×3.5脚手管作为背楞,间距600mm。

每600mm间距的柱箍必须与梁底承重架联结,扣件螺丝拧紧;

5.2.6.3模板的拆除

⑴、模板拆除总体原则:

模板拆除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⑵、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和技术要求:

覆膜多层板应先拆除对拉螺栓、钢横楞,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然后拆除侧模,侧模的50×100木方背楞与侧模一起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

5.27.4模板控制措施

⑴、模板施工按模板设计对号入座支立,模板制作,运输、安装、拆除专人负责,并建立混凝土拆除申请制度。

⑵、对各部位模板安装编制方案,经技术经理及公司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⑶、梁模板、墙上口模板拉通线找直,以确保整体结构棱线顺直,阴阳角方正。

⑷、梁模板及柱、墙模板从立模至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全长、全高、全宽三向均应拉通线校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线不撤。

⑸、模板拼缝处、梁和柱头处、门窗塞口处、混凝土墙和板接触部位均垫海绵条。

⑹、梁板支模后用吹风机将模板吹干净,用吸尘器将杂物吸出。

5.2.7.4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控制

⑴、墙、柱模:

1.2MPa,拆模以不损坏棱角为宜。

⑵、强度控制办法:

由成熟度计算预测强度,然后由同条件养护试块复验无误而定。

5.2.7.5模板的维护及修理

⑴、模板使用完一次,必须及时清理,小钢模先清除混凝土残渣,将板面及棱角修整平整顺直,再用磨光机打磨,涂刷油质脱模剂。

清理完毕后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

⑵、模板堆放处必须加垫木,防止模板受潮起锈。

5.2.8混凝土工程

5.2.8.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本工程结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施工前应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⑴、签订技术合同时,由技术组提供具体供应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所需车辆及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资料等。

⑵、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技术要求:

①、混凝土拌合物的原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程、标准,并按有关规定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和进场复检报告。

②、水泥:

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凝土中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55。

混凝土配合比的砂率应以控制在40%左右为宜,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③、本工程混凝土输送方式为泵送,其最佳坍落度应在140~160mm之间,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0mm。

水灰比不宜大于0.55。

④、灌桩芯混凝土采用人工输送,其最佳坍落度应在140~160mm之间,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0mm。

水灰比不宜大于0.55。

5.2.8.2混凝土的运输

⑴、运输方式:

商品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泵车场外运输的方式运至现场。

⑵、施工现场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方式: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⑶、场内道路应尽量平坦,以减少运输时的振荡,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施工高峰时宜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互相拥挤阻塞。

⑷、季节施工:

在风雨或暴热天气输送混凝土,容器上应加遮盖,以防进水或水分蒸发。

冬期施工应加以保温。

夏季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

5.2.8.3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⑴、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预拌混凝土运到现场→混凝土运送到浇筑部位→垫层、桩基础、柱、梁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⑵、混凝土的浇筑:

基础底板及基础梁浇筑:

采用泵送的方式分段分层法浇筑,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⑶、混凝土的振捣

①、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

对板、柱均采用HZ—50插入式振捣器;墙内柱处钢筋较密,可改用HZ6X—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

②、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

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③、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④、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⑤、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⑥、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⑦、当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

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100mm,严防漏振。

⑧、振动倾斜混凝土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

5.2.8.4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本工程的施工有部分混凝土施工位于夏季,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大在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采取以下措施:

⑴、常温养护:

施工采用浇水养护,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以内进行。

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⑵、对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7d。

5.2.8.5混凝土结构的实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