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31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docx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练习

《穿井得一人》阅读练习

(一)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   

(2)国人道之  (      ) 

⑶有闻而传之者 (     )       (4)闻之于宋君(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二)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

“寡人自为知。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的陪太子去吧)”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溉汲                      

(2)穿井              

(3)王信之乎                    (4)谓魏王曰       

2.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3.选文《穿井得一人》和《三人成虎》,甲文中的丁氏和乙文中的庞葱各扮演了什么角色?

对于传言,甲文中的宋君和乙文中的魏王态度有何不同?

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待?

   

                                                                 

                                                                 

 

(三)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并,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颇久。

近岁居民艺②麦,被邻牛夜食几尽。

牛主惧其讼③己,乃故言曰:

“早见牧儿,言石犀汗如喘,又口有余青。

食邻麦者殆是乎?

”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

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

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

凡事何可不揆④诸理?

(选自明朝江盈科《雪涛小说》)

【注释】①延溪:

地名。

②艺:

种植。

③讼:

诉讼,打官司。

④揆(kuí):

度量,考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得一人之使     一狼得骨止(《狼》)

B.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C.乃故言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D.食邻麦者殆是乎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分)

                                                                               

(2)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

(2分)

                                                                              

3.乙文中石犀牛为什么会被断足?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

                                                                              

                                                                              

4.甲、乙两文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闻而传之者”和“艺麦家”最终成为笑柄

的原因?

(2分)

                                       (四)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①。

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人曰:

“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

“何为?

”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于是退而疾耕③。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知友:

朋友。

②得无:

莫非。

③疾耕:

努力耕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闻之于宋君:

                         (4)人不对: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分)

                                                                             

(2)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2分)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狼》)(2分)

                                                                               

4.甲、乙两文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

(2分)

                                                                            

                                                                            

 (五)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采 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乙】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①朽而轮败,輗②折而辕③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多之未尝有也,舟戴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

越人以为绐④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选自明·方孝孺《越车》)

【注释】①辐:

连结车辋和车载(gǔ)的直条。

②輗(ní):

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

③辕: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④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而出溉汲:

                  

(2)闻之于宋君:

                 

(3)以为车固若是:

                (4)而笑其拙: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分)

                                                                              

(2)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2分)

                                                                               

3.甲文中姓丁的人该怎么说才能避免别人的误会?

(3分)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宋君派人向丁家询问,是因为他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说法。

B.乙文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

C.甲文“有闻而传之者”与乙文“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两句中的“者”

意思相当。

D.甲文中“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和乙文中“学者之患亦然”都运用

记叙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起到了揭示寓意的作用。

 

 

 

 

 

 

 

 

 

 

 

 

 

 

 

 

《杞人忧天》阅读练习

(一)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词语意思:

 

①崩坠(                 ) ②果(                 ) 

③只使(                 ) ④四虚(                  )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二)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请写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2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身亡所寄(        )          ②天,积气耳(             )  

③其人曰(          )          ④奈地坏何(              )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    又有忧彼之所忧也

                                                                    

②    天果积气,日、月、星辰,不当坠邪?

                                                                   

4.杞人为什么忧天?

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3分)

                                                                   

5.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什么样的评价?

(5分)

                                                                   

                                                                     

(三)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眦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身亡所寄:

               

(2)其人舍然大喜              

(3)先自度其足:

               (4)反归取之: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每句各画一处)(2分)

(1)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何不试之以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分)

                                                                              

(2)宁信度,无自信也。

(2分)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各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分)

                                                                              

                                        

参考答案:

《穿井得一人》

(一)

1.

(1)待,等到 

(2)讲述 (3)……的人 (4)使知道 

2.

(1)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浇田,经常委派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2) 像这样听信传闻,(还)不如不听。

3.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二)

1.

(1)打水浇田 

(2)挖掘,开凿 (3)相信)(4)对……说

2.

(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2)如今赵国邯郸距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3.角色:

丁氏——由于他的交代不清导致谣言的散播,尽管不是有意,但他的确是谣言的源头;庞葱——深知人言的可畏,尤其因为空间距离无法自证清白的谣言的可怕,所以在魏王派他随太子远质邯郸前,防微杜渐的给魏王打了预防针,可惜还是没能改变结局,可谓智者和有远见者。

 

态度: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但是“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证)精神;魏王——尽管有庞葱的预防针,尽管庞葱已经将谣言的可畏解说得极其到位,但还是“三人成虎”,由此看出他的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

 

我们:

谣言止于智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信谣、不传谣,提高自身素质。

(三)

1.A【解析】A项,得到。

B项,像/你。

C项,故意/原来。

D项,大概,恐怕/疑惑。

2.

(1)居住在国都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听到了这件事。

(2)众人都相信是这样,认为石犀牛年岁久了变成了犀牛怪。

3.牛主人害怕被农田主人告到官府,就嫁祸于石犀牛;而农田主人轻信牛主人的话,不做任何分析就拿石头砸断石犀牛的脚。

4.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参考译文乙】

我的家乡延溪有一头石犀牛,它存在很长时间了。

近年来某一居民种麦子,被邻居的牛在夜里几乎吃光了。

牛的主人害怕自己被诉讼,于是故意说:

“早晨见到一个牧童,他说石犀牛流汗喘息,嘴边又有草青色。

吃邻居麦子的,大概是它吧?

”众人都相信是这样,认为 石犀牛年岁久了变成了犀牛怪。

于是种植麦子的人家 拿石头前去砸断犀牛的脚,不再怀疑邻居的牛。

唉,邻居的牛吃麦子,石犀牛受到打击。

石犀牛的形状,可以用一块石头毁坏,而名义上还是众人口中的神。

任何事情怎么可以不考察各自的道理呢?

(四)

1.

(1)待,等到

(2)讲述(3)使……知道(4)应答,回答

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

(1)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2)不只是打猎,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3)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甲文: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或:

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乙文:

办任何事情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关键所在,再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可以办好。

(或:

如果遇到困难,善于思考,

努力克服,就能解决困难。

【参考译文乙】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

(他)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知心好友。

(他)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狗不好。

(他)想得到一条好狗,却因为家贫而不能做到。

有人说:

“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

”猎人说:

“为什么?

”那个人没有回答。

猎人自己思考,莫非是让我努力耕作有了收获后就可以买好狗了吗?

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

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五)

1.

(1)打水浇田

(2)使听到(3)本来就像这样(4)笨拙

2.

(1)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到。

(2)等到敌军侵略他们的国境,越人带着破车去抵御侵略者。

3.我家打井后节省了一个外出打水浇田的劳动力。

4.D【解析】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

【参考译文乙】

越国没有车,有一个外出游历的越人在晋国和楚国的交接处的郊外弄到一辆车,车轴腐朽并且车轮破败,车的辐条已经断了,车辕也已经被毁坏,没办法再用了。

但是因为他的家乡不曾有过车,他就用船运回家,并向乡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车)。

看到的人听信了他的吹嘘,以为车本来就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效仿制造这种破车。

后来,晋楚一带的人看见他们的车就笑他们笨拙。

越人认为那是在欺骗自己,不予理睬等到敌军侵略他们的国境,越人带着破车去抵御侵略者。

结果,车都坏了,大败,但越人始终不知道真正坚固的车是怎么造的。

学习的人要担心的也是这种情况啊

 

 

《杞人忧天》

(一)

1、倒塌,坠落;2、果然,果真;3、即使;4、四方。

 

2、杞人忧天。

 

3、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4、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二)

1.示例:

庸人自扰点拨:

只要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即可。

2.①通“无”,没有②罢了③那④怎么办点拨:

结合句子解释,注意通假字。

3.①另有一个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的人。

②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

点拨:

注意句子的语气。

4.怕天会塌下来。

嘲笑那些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去担忧发愁的人。

5.这个故事,表现了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

点拨:

根据课文,言之成理即可。

(三)

1.

(1)无,没有

(2)消除疑虑的样子(3)测量(4)同“返”,返回

2.

(1)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何不/试之以足

3.

(1)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下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甲、乙两文都是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甲文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乙文通过郑人买履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结合实际,不要墨守成规;要懂得变通,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参考译文乙】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他才想起)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拿到了鞋子,却说:

“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

“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