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165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docx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专业发展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精品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高职教学改革的前沿思想和先进理念,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为重要参照与指引,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建设理念,通过分析工作任务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转化、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并设计、实施具体的课堂教学,突显“职业性”与“教育性”相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组织实施

1.由教务处负责制定本年度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部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2.本年度计划建设10门左右的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

各系部要根据专业建设情况和课程设置体系,认真研究、确定本部门申报备选课程。

3.申报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等,原则上必须已在我院开设三年以上。

申报课程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申报者需填写、上报《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一式3份,相关佐证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等材料)1份。

纸质版经由系部审核盖章后报送教务处,电子版发至wg1980@邮箱。

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10月16日。

5.课程评审时间为10月17日—21日。

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2011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审批会,听取课程申报负责人讲解课程建设计划(控制在15分钟内),重点阐述课程已有建设成果以及课程改革设想。

6.教学工作委员会根据《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评价表》进行评审,遴选出10门左右拟建设的校级精品课程,报院长办公会审定。

7.教学工作委员会适时组织专家根据《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量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授予校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

三、保障措施

学院鼓励教师按精品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1.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成绩与教学部门的年终考核挂钩,属于精品课程师资队伍的教师在年终评优、今后的职称聘任和外出进修学习时优先考虑。

2.学院对纳入2011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的每门课程给予1万元的建设资助经费,精品课程立项启动后拨付30%资助经费,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30%资助经费,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剩余经费。

3.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财务处监督使用。

学院从中提取5%的项目管理经费,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规划、组织评审、监督检查、项目管理、验收等活动支出的费用。

 

附件1:

《2010年国家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附件2: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1年

附件1: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

1.评审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2.评审指标及内涵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评价等级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10

1-1

课程

定位

性质与

作用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4

1-2

课程设计

理念与

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6

25

2-1

内容选取

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0

2-2

内容组织

组织与

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10

2-3

表现形式

教材及相关资料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5

教学

方法

手段

25

3-1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8

3-2

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6

3-3

教学

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6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5

20

4-1

主讲

教师

师德、能力与水平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10

4-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10

10

5-1

校内实训

条件

设备与

环境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6

5-2

校外实习环境

建设与

利用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4

10

6-1

教学评价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5

6-2

社会评价

社会

认可度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5

特色

及政

策支

特色与创新

50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50

附件2: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课程申报表

 

推荐单位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所属专业名称

(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话

学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真

所在

院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话

学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⑴-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话

学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⑵-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话

学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⑶-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主讲教师情况⑷

2⑷-1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最终

学历

专业技

术职务

电话

学位

职业资

格证书

传真

所在

单位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教学与技术专长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⑷-3

技术

服务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兼职

教师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职业资

格证书

专业

领域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

任务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1

2

3

4

5

3-2

教学队伍整体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3-3

教学改革与技

术服务/培训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

4.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5.教学内容

5-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5-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5-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6.教学方法与手段

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6-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7.实践条件

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7-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8.教学效果

8-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

8-2社会认可度

9.特色与创新

9-1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并在本表4-8栏中未见表述)

9-2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

9-3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10.课程建设规划

10-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0-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0-3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10-4学生学习评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11.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及其落实情况

12.其他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