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870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肾内科健康教育.docx

肾内科健康教育

 

 

凤阳县人民医院

 

尊敬的病员们:

欢迎您来内二科病区就诊,为了使广大病友们对自己的疾病知识有所了解,以利康复,请您仔细阅读,祝您早日康复!

内二科病区

目录

1.内二科入院宣教..........................................1

第一部分内分泌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健康教育..............................2-3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健康教育..............................4-6

4.糖尿病健康教育.......................................7-16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健康教育............................17-18

第二部分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6.肾脏“生病”的表现......................................19

7.如何预防肾脏病.........................................20

8.肾病综合症健康教育..................................21-23

9.系统性红斑狼疮健康教育..............................23-26

10.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须知..............................26-27

11.糖尿病肾病健康教育...............................28-30

12.尿路感染健康教育.................................30-32

13.肾小球肾炎健康教育..............................32-34

14.慢性肾功能衰竭健康教育...........................34-36

15.急性肾功能衰竭健康教育............................24-25

16.肾急性肾盂肾炎健康教育............................37-39

内二科入院宣教

尊敬的病友!

欢迎您住进内二科病区,为了给您营造一个清洁、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为了使您安心治疗,早日康复,诚挚渴望得到您如下的配合:

1.如果您需要帮助,床头的呼叫按钮可以帮助您。

2.如果您希望空气清新、房间整齐、生活方便,那么保持环境的整齐是不错的选择,纸篓已为您备好,请您不要吸烟和随地吐痰,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乱泼水。

输液钩上除液体外,不要挂其他东西。

严禁在病房内大声喧哗、饮酒等。

3.为了您的健康,请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护理,您的擅自离开,将不利于您的治疗与病情的观察。

如果有特殊原因,可征得床位医生及值班医护人员的同意。

4.您的治疗需要有正确的饮食、休息、活动、服药等的配合,请您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安排。

5.您的医疗费用受电脑网络的管理,及时的缴费便于护士取药及您自身的治疗。

待医嘱下达之后再告诉您相关的检查、化验,标本留取方法,注意事项,并陪同您做相关的检查。

6.注意安全,爱护公物,妥善保管好您的钱物,电炉、酒精炉请您放于家中使用。

7.为了方便您的日常生活,我们备有一次性用具:

衣架、水瓶等,请你将衣服晾晒到规定晾晒间。

8.如果您需要订饭,可以与护士联系。

有事可与值班医护人员联系,如有疑问,可以随时询问。

及时适时的相互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谢谢您对我们的信赖与配合,内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祝您早日康复!

   

 

第一部分

内分泌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Graves病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一、病因:

包括病因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Graves病),炎性甲亢、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

临床上80%以上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可能和发热、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

心悸,出汗,进食,体重减轻,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

 

三、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及磷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类,禁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进食含碘、增加肠蠕动及导致腹泻的食物如紫菜、海产品、芹菜、香蕉等。

2.生活指导:

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身心愉快和健康。

保证充分的休息,病情轻者可做轻微活动,以不疲劳为度。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

注意眼部护理,可戴有色眼镜,以防光线刺激和灰尘、异物的侵害,复视者戴单侧眼罩,如有异物,勿用手擦揉眼镜。

常用眼药水湿润眼精,休息时抬高头部、涂抗生素眼膏。

3.心理指导:

病人多和亲友表达内心的感受,避免情绪不安。

五、出院指导:

1.合理安排生活,注意休息,减轻精神压力。

2.眼脸不能掩盖角膜者常滴眼药水和涂眼药膏。

3.上衣领宜宽松,避免压迫甲状腺,严禁用手挤压甲状腺以免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重病情。

4.定期复查甲功能五项,T3抑制试验,TRH兴奋试验。

5.坚持长期服药,按时按量服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每周差血常规一次,每隔1-2个月做甲状腺功能测定。

每日清晨卧床时自测脉搏,定期测量体重,脉搏减慢,体重增加是治疗有效的标志。

若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泻,突眼加重等警惕甲状腺危象可能,应及时就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二、病因:

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机体代谢降低

三、临床表现:

治疗后

治疗前

1、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痴呆,全身皮肤乾燥、增厚、粗糙多脱屑,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手脚掌呈萎黄色,体重增加,少数病人指甲厚而脆裂。

2、神经精神系统:

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重者出现痴呆、木僵、甚至昏睡。

3、心血管系统:

心跳过缓,血压低,可并发冠心病,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

重症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性心肌病。

1.消化系统:

不思饮食、腹胀、便秘。

重者可出现肠梗阻、贫血。

2.运动系统:

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强直、慢性关节炎。

3.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激素对两性的性发育和生殖功能均有影响,青少年甲减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原发性甲减可导致性早熟和溢乳。

伴严重甲减的成年女性可伴有性欲减退,不排卵。

孕酮分泌不当,致子宫内膜持续增生,导致月经过多和月经紊乱。

怀孕机会减少,易致流产。

男性甲减患者出现性欲低下、阳痿和精子减少。

4.

甲减危象:

表现为低体温(T〈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力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发生昏迷,休克,心肾功能衰竭。

5.呆小病:

表情呆滞,发音低哑,颜面苍白,眶周浮肿,两眼距增宽,鼻梁扁塌,唇厚流涎,舌大外伸四肢粗

短、鸭步。

6.幼年型甲减:

身材矮小,智慧低下,性发育延迟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

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低脂肪饮食,细嚼慢咽,少量多餐,注意选择适宜的进食环境。

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应避免摄取含碘食物和药物。

地方性甲减多与摄入碘不足有关,患者要食用碘化盐;药物引起者应注意及时调整剂量。

2.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3.患者要终生服药,,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变更剂量。

4.生活指导:

室温保持在22—23度为宜,避免受凉,适当运功,每日液体摄入量为2000ml,避免便秘,皮肤粗糙干燥时可用润肤液,洗澡时避免使用肥皂,卧床病人需防压疮。

5.心理指导:

病人要保持积极心态,家属多关心病人,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出院指导:

1.多参加娱乐活动,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焦虑。

2.注意个人卫生,冬季保暖,避免进入公共场所,防感染和创伤

3.按医嘱用药,不擅自加减药物,慎用镇静、安眠、麻醉药物。

4.定期复查,如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60次/分)、体温过低(<35度)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代谢病。

二、病因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三、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

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四、高血糖危害的危害

3.早期症状不明显,一大半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五、健康教育

糖尿病治疗是综合治疗,饮食、运动是基础,药物治疗同时要进行血糖监测,帮助您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有助于医生及时调节治疗方案,所以对糖友您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宣教尤为重要。

希望我们编写的如下宣教内容的对您有所帮助,有利于您更好应对糖尿病。

一、饮食指导:

1.饮食治疗目的:

1)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压、血脂接近正常。

2)控制病情,延缓和预防并发症发生;

1)合理控制热能,维持或接近理想体重;

2)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及成患者维持正常生活。

2.饮食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以能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2)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3)多饮水,限制饮酒、戒烟;

4)坚持少量多次进餐,定时定量进餐;

谷类食物

每天吃200克至400克,最好能吃50克以上粗粮

蔬菜每天摄入300克至500克

水果每天摄入200克至400克

鱼、禽、肉、蛋等动物食物,每天摄入125克至每天吃相当于300克的奶类及奶制品,相当于干豆30克至50克大豆及制品225克

3.遵守膳食宝塔原则选择食物,饮食要多样化

1)第一层;谷署杂豆类

每一小寿碗二两米饭饭,

摄入最多的是最低层的谷薯类的主食,摄入与消耗平衡,体重维持在理想=标准体重±10%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型、运动量等综合因素确定每天所需热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每日主食总量=标准体重(kg)×0.1(两)

2)第二层:

熟菜、水果类

1 水果血糖控制好时(空腹血糖8mol/L以下,餐后血糖10mol/L以下)选用,两餐之间或运动前食用,扣相应主食,尽量选新鲜、低糖水果。

2 

蔬菜中含大量膳食纤维,不能被消化吸收因此产热少,容易产生饱腹感,可以延缓小肠对糖、脂肪的吸收,有利于降糖、降脂;预防肠内有害物质形成,预防结肠癌;润肠通便,预防便秘;每日摄入量25-30克。

3)第三、第四层蛋白质类:

每日1个鸡蛋,2-3两廋肉或鱼虾;每日1杯牛奶或奶制品,豆类1两左右,大豆制品需限量尤其对已患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病情发展有不利作用。

4)顶层脂肪和盐

1 脂肪摄入包括烹调食用油及多种食物中所含脂肪均计算在内,每天不超过20-30mg(2-3汤匙),胆固醇摄入量<300mg/日。

一个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约300mg,因此每日一个,少食动物内脏、脂肪、脑子、鱼籽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脂肪来源包括:

a.动物油:

猪、牛、羊、鱼;

b.植物油:

菜籽、大豆、葵花籽等;

c.坚果:

花生、腰果、核桃。

2 盐每日不超过6克,一啤酒瓶盖不去软垫5克,去包括去软垫6克;味精酱油等调味料中也含盐,也要包含在内。

尽量不食腌制食品。

5)限制饮酒、戒烟

1 饮酒产生7Kcal/g热量,并会给肝脏带来负担;

2 如果无法避免,也尽量不要饮白酒,而选择酒精浓度低的啤酒或红(白)葡萄酒;

3 1份标准的酒=10克酒精=285啤酒=275生啤=100ml红酒=30ml白酒,每日不超过1个标准量。

4 烟中含有尼古丁,烟碱,可以直接引起血糖升高,导致微循环障碍,加重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6)餐次安排少量多餐,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每日以4-5餐为宜,定时定量进餐,与运动时间、药物作用保持一致,使血糖不易波动,不要因为血糖值随意改变饮食量;

二、运动:

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

1)遵循1、3、5、7原则:

1饭后1小时去运动,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3每次30分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延长;

5每周运动5次;

7最大心率=170-年龄

2)运动方式

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运动后的最佳感觉:

a.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b.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注意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停止运动:

胸闷、胸痛、憋气,视力模糊、出虚汗、腿痛

3)

低血糖症状

预防低血糖

 

1 饮食定时定量,按医务人员的指示服药。

2 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病情卡、少量糖和食物,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力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食用(如进食2-4饼干或1片面包、2块果汁糖、半杯含糖饮料;

3 不做空腹运动。

运动后血糖<5.6mmoL应补充食物。

4 身体状况不良时暂停运动,糖尿病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急慢性并发症时不宜运动而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三、足部护理:

(1)每天用温水(39-40℃)清洁足部,泡脚时间不超过10分钟,用毛巾擦干趾间,保持清洁干燥;趾甲不能过长,修剪时平剪,不要修剪过短;每日检查足部皮肤,视力不好者,由家人协助检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时立即治疗。

(2)促进足部循环,经常按摩,每天进行适度的活动,避免同姿势站立过久,坐立时避免两足交叉,冬天注意足部保暖,使用热水器时避免烫伤。

(3)病人应选轻巧、前头宽大的鞋子,袜子选透气及散热性好、弹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不赤脚走路,勤换鞋袜,外出时不穿拖鞋,对鸡眼、脚廯等及时治疗。

四、用药指导:

(1)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三餐饭前30-60分钟服用;注意低血糖反应、血常规、肝功能监测防止发生白细胞低及肝功能异常。

(2)非磺脲类促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餐时服用;

(3)双胍类药物采用餐前、餐中、餐后均可服药,有消化道不良反应,餐后服用可减轻。

肾功能减退、老年人警惕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应在第一口就餐时嚼服。

消化道的不良反应经数周后减轻或消失;单独用不会发生低血糖,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治疗时必须使用葡萄糖

(5)胰岛素笔注射

1 最适合注射部位是腹部、大腿前侧和外侧、上臂外侧、臀部;

2 注射部位轮换左右轮换

3 注射方法:

75%酒精消毒皮肤5-10cm,待干后,5-8mm垂直进针。

4 胰岛素储存:

未开启的胰岛素笔芯放在冰箱冷藏保存,避免冷冻,开启胰岛素室温下保存4周,无需冷藏(阅读包装内说明)。

5 

笔由于热胀漏液现象

胰岛素针头一次一换,不得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的危害:

注射疼痛、针头折断、针头堵塞、皮下组织增生、由于热胀冷缩,空气进入笔芯内导致笔芯漏液浪费胰岛素及注射剂量不准,不利于血糖控制。

6 预防低血糖(同运动指导)睡前血糖<5.6mmoL应预防夜间低血糖,可少量进食,如2-4块饼干。

5、血糖监测通过血糖监测了解病情,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是战胜糖尿病的基础。

六、出院指导:

(1)坚持饮食、运动和药物疗法,严格控制体;

(2)定期复查血糖、尿糖等项目,有异常及不适时随时就诊。

(3)降糖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可随意加减剂量。

(4)一般每3周复查果糖胺,每2-3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每年定期对眼底、心血管和肾功能、血脂进行检查,以早期发现慢性并发症,及时得到治疗。

(5)规律生活,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健康教育

一、定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因感染、胰岛素应用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发,为糖尿病控制不良所产生的一种需要急诊治疗的情况。

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二、常见诱因:

1、感染(最常见)

2、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

3、饮食不当:

进食过多高糖、高脂食物或饮酒。

4、创伤、手术、妊娠、分娩;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严重刺激引起应激状态。

5、某些药物如:

糖皮质激素、拟交感药物等。

三、典型临床表现如下图所示:

四、健康教育

1、患者及家属要认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先兆症状,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救治。

2、患者及家属要知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发因素,尽量避免,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3、饮食、运动、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同糖尿病。

五、出院指导

1、预防感染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染。

平时可进行轻体力活动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更换内衣,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泌尿生殖系感染。

 

2、加强饮食控制,不暴饮暴食,也不靠饥饿控制血糖;平时注意多饮水,尤其夏季,不可人为限制饮水量。

     

3、保持良好情绪,指导家属配合患者调节情绪,防止精神刺激及情绪剧烈波动。

 

4、1型糖尿病不可随意停、减胰岛素治疗;

5、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不可随意停药;

6、生病期间加强血糖监测;

7、出现感染、发热、大量出汗、持续呕吐或腹泻及自觉虚弱时,尽快去医院监测血尿酮体。

以免延误治疗。

 

第二部分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脏“生病”的表现

当肾脏功能发生障碍时可能表现出以下的病征:

1.排尿刺痛或困难;排尿频繁(尤其夜间易发生)。

2.腰部疼痛(背部肋缘下面)。

3.眼皮浮肿、足踝发胀或浮肿。

4.小便带血或白色带泡(可能有蛋白尿);尿液铁锈色或棕色。

5.血压升高。

6.血清尿素氮升高,有面色苍白、易疲倦、食欲不振、呕吐等发生。

7.血清肌酐升高,女性的正常值44-97umol/L(0.5-1.1mg/dl),男性的正常值为53-106umol/L(0.6-1.2mg/dl)。

肾脏疾病早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若能定期作尿液的检查及血液肾功能的检查,仍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如何预防肾脏病

一、肾脏保护的基本常识:

1.不要乱服药物(中药,西药)。

2.严格控制易造成肾脏损害的相关疾病如:

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肾结石等。

3.定期做肾功能的检查。

4.饮食控制。

二、保养肾脏的饮食技巧:

1.餐桌点菜时,鸡肉、猪肉或鱼肉选择一道就好。

2.蛋与豆制品也可取代肉,当菜肴中有蛋或豆制品时,肉类的摄取要减少。

3.将简单的面食丰富化,例如:

阳春面加一个卤蛋或豆干,再加一盘蔬菜或海带来取代一盘的猪肉炒面,可减少肉类并增加蔬菜的摄取。

4.吃火锅时多放些青菜,如:

香菇、金针菇、番茄、白菜、茼蒿、冬笋等;而冷冻猪肉、牛肉、海鲜类、鱼饺、鱼丸、蛋饺等要适量食用。

5.均衡饮食,避免营养不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间接避免伤害肾脏功能。

不要暴饮暴食,以免造成过多蛋白质废物的累积。

6.适量喝水不憋屎,每人每天约需喝1500—2500毫升的水(水肿、心衰者除外)。

7.饮食不要重口味,每日食盐3-6克,少吃不健康的加工食品或太咸的食物。

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

一、定义

肾病综合征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量大于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大于30g/L)、高度浮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肾脏疾病的共同表现。

二、病因

1、因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激活免疫过程,引起肾小球损害。

2、因先天性或遗传性因素引起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以及对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反应等。

3、因血液动力学因素破坏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循环完整性。

三、临床表现

1、水肿:

水肿为最常见症状,呈可凹性,水肿出现前和水肿时尿量减少。

 

2、高血压和低血压:

成人肾病综合征约20%~40%有高血压,部分病人存在血容量不足(低蛋白血症、利尿等),可产生低血压。

3、营养不良:

病人有毛发稀疏、干脆及枯黄,皮肤皓白,消瘦等。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

 

(1)、水肿时低盐饮食,以1~3g/d为宜。

 

(2)、优质蛋白饮食,以1g/kg/d为宜,如鸡蛋、牛奶、鱼、瘦肉等均为优质食物。

(3)、低脂饮食,以少于40g/d为宜,少食动物油脂,多食植物油。

(4)、高热量饮食,热量以30~35kcal/kg/d为宜。

 (5)、高度水肿伴尿少时,严格限制入水量,以前一天尿量加500ml为当日量。

2、休息与活动:

严格水肿、低白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下肢抬高,加强皮肤的清洁及保护;病情好转后可起床活动,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晨练等。

3、用药指导

(1)、激素副作用有:

满月脸、水牛背、水钠潴留、高血压、血糖升高、尿排钾增多、肌无力、胃消化道溃疡、精神兴奋、烦躁失眠、免疫力下降易发感染、骨质疏松等。

服药时注意:

饭后服用,同服保护胃黏膜药物,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按时按量服用,不要擅自更改剂量或者突然停药;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及饮食卫生、保暖,预防感染。

(2)、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的副作用:

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

用药时适量多饮水,避免药液外渗,观察尿液颜色,。

(3)、环孢素的副作用:

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4、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抓伤、压伤,穿刺后长时间按压,穿宽松衣裤,被褥松软。

水肿的阴囊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

5、避免疾病复发的因素:

感染、劳累、不规则服用激素、不正确饮食。

五、出院指导

1、饮食方面:

根据尿量及水肿情况控制水的摄入,尽量保证机体无水肿发生。

在有水肿时应食低盐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注意色、香、味。

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g/Kg体重,再加上尿中每天丢失的蛋白质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如:

牛奶、鸡蛋、鱼、瘦肉等。

2、个人卫生:

此类患者免疫力低下,皮肤容易发生感染,应注意:

保持床单元整洁,勤换内衣,剪短指(趾)甲,保存个人卫生。

保护皮肤,防止水肿严重时皮肤破溃造成感染。

3、按时服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健康教育

定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

1、遗传、病毒感染、妊娠、分娩、阳光照射、精神刺激。

2、激素:

大部分患者为育龄妇女,男女之比至少为1∶7-9。

无论男女患者血中雌酮羟基化产物皆增高。

3、环境:

日光和紫外光照射能使患者全身和皮肤症状加重,日光过敏见于20-40%患者。

日晒后出现颊、额、颈、胸、手背等处红斑。

4、药物:

服用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可引起药物性狼疮,其症状与自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相似,停药后症状和自身抗体消失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