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841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docx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doc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与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汇编

现代农业主要成效及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为总揽,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打造田园城市、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工作目标,园区化、合作化、规模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化、时序化推进八大工程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鱼池)项目20个,农业资源开发项目3个,年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1.18万亩,累计9.33万亩,占比达22.7%;积极推进全市工厂化育秧建设,建成城厢东林村,璜泾雅鹿、新海村,沙溪塘桥村,浮桥三市村5个工厂化育秧点。

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通畅、林成行”,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既增加了耕地资源,又方便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操作,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全市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630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12.8公斤,水稻最高田块亩产达到了786.2公斤,为全省高产创建测产第一名,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二)生态绿化建设全市新增林地、绿地1.03万亩,其中,完成了双浮路、协星北路生态片林建设2788亩,绿色通道提档改造7281亩,古塘河等河道绿化2432亩。

开展免费送苗下乡活动,调运林果苗木9万株,新增林果面积2973亩。

做好了城镇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154亩。

全面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及示范村的提档改造任务,新增绿化面积1672亩。

会同市财政出台了《市农村绿化以奖代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财政奖补资金500万元。

(三)农产品质量建设建成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在6个镇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善了市镇村监管员队伍,定期不定期检测农产品588批次。

新建镇、基地速测室11个,累计13个,对20亩以上的蔬果基地实施了全程质量跟踪监控。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建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可通过条形码实时查询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部信息,形成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科学监管模式。

(四)农业机械化建设全市农机购置总投入达475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2634万元(中央和省868万元、市40万元、市1726万元),占比55%,新增补贴农机具3549台(套),其中新增大马力拖拉机89台、联合收割机176台,补贴资金受益农户及合作组织达698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割机保有量267台。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70%,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

同时,新建农机库房20个,已竣工并通过验收10个,面积8000多平方米。

拥有农机合作组织55家,10家被省局评定为“三星级”农机合作社,大中型农机加入农机合作社比例达71%,先后荣获省及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11月份,全市各镇均通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考核验收,年内有望通过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市”考核验收。

(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游客中心、玫瑰庄园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获评国家4A级景区。

建设年全国兰博会展馆9000平方米,建设林果基地500亩。

开发了全市第一套肥水一体智能型灌溉系统,园区内蔬菜肥水灌溉实现智能化。

申报各类项目14只,争取省级资金近1000万元,获市、市科技成果进步奖3个。

农业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年产食用菌近万吨、蝴蝶兰近200万枝,获首批中国特色农庄殊荣。

(六)生物科技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建成了4000平方米市现代农业园区组培中心并投运,引进了“无土栽培有机缓释肥”专利,并开展生产与推广。

安丰生物源工程中心开展了农作物抗病生防制剂的选培,自主研发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生物基质。

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快生物科技农业创新与成果转化。

与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研究了设施农业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技术,与市农科院共建“田园工作室”。

11月底,省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落户市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合作内容之一的市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同时揭牌,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构筑了科技创新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合作平台。

此外,进一步开展了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资源网上浏览,优质农产品网上销售,农业生产温、光、水、肥、气等基础数据实时监控功能于一体的“田园”农业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在去年5个视频监测点的基础上,又新建视频监测点7个。

(七)农民培训及为农服务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年培训农民5800人。

加快“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制订实施了《市“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方案》、《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全市六镇“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

规范农业项目监管,年申报各级各类项目92只,获得立项91只,获得总扶持资金达8874.9万元,比去年增长23.7%。

(八)龙头企业培育全年新增安佑(中国)动物营养研发有限公司、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两家市级龙头企业。

目前,全市拥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年预计销售收入超115亿元,辐射带动农户8.9万户。

市江南农副食品城、市粮油批发交易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年现代农业建设重点

年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战之年,围绕“打造田园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家园”的工作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确保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格局定位。

根据我市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落实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细化规划,重点对确定的16万亩永久性水稻、10万亩常年蔬菜、8万亩生态林果、6万亩特色水产分解到乡镇,落实到田块。

同时,围绕“稳定总量、调优结构、提高品质、生态循环、农技结合”的要求,重点建好国家级种猪场,东林、太星等10个万头生猪养殖场,逐步推进XX万羽温氏鸡集中小区养殖。

(二)进一步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

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鱼池)项目14个,资源开发项目2个,建设面积5.6万亩。

继续扶持双凤、浏河二个万亩水稻片区工厂化育秧点建设,争取栽插面积超过4万亩。

同时,促进高标准农田与合作农场相结合,做到“规划好一块、建设好一块、经营好一块”。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配套设施。

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计划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机械600台(套)、报废更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各50台,新建配套机库30只。

加强对现有农机的管理,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农机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开展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每镇至少建1个四星级农机合作社和1个三级以上农机维修点。

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1个、规范化农机推广机构1个。

(四)进一步创新发展生物科技农业。

加快推进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投资建设5000平方米生物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加快培育高科技农业企业,全面整合研发团队,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安丰生物争取晋升国家级工程中心。

大力推进“安全、生态、高效、高质”的生物肥料、水稻育秧生物基质的产业化生产,确保年产生物有机肥料2万吨以上、水稻育秧生物基质3000吨以上。

在新毛万亩水稻片区积极探索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依托土壤生物改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开发优质、生态、功能大米。

同时,加快市现代农业园区组培中心市场化运作,力争年育苗一千万株以上,实现产值XX万以上。

(五)进一步创新合作经营机制。

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精神,培育以合作农场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新型经营体系。

加强对现有100家合作农场生产经营的指导,理顺经营机制、提升科技水平、延长产业链,力争先行培育20家合作农场典型,经营面积达5万亩以上。

新增绿润、口水娃两家农业龙头企业晋级省级龙头企业。

加强市场营销配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进企业、进社区,形成产销衔接的良好局面。

(六)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民培育。

按照全市农业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规模为65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一是培育500名合作农场负责人和村后备干部。

其中,农村青年学历教育200名,通过学生志愿报名,每年选派60多名高中毕业生报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3年制大专学历定向培养,毕业后到相关村从事农业技术服务或参与合作农场经营工作;农村中青年农业继续教育培训300名,通过个人志愿报名和村委会推选方式,每年选派100名具有大中专学历的本村非农专业中青年,参加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或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半年脱产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合作农场工作。

二是职业农民技术技能培训6000名,通过每年遴选XX名有一定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基础,有一定文化水平,有志于投身现代农业产业的本地中青年农民,参加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一周的专业技能培训,充实以合作农场为主的农业专业合作经营组织技术力量。

(七)进一步推进生态绿化建设。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大力推进冬春绿化建设,计划新增林地绿地面积1.5万亩,重点实施好沿沪生态林带、浏河江滩湿地公园和疏港高速两侧绿色通道工程;继续做好绿色通道垂直纵深延伸,形成完善的农田林网格局;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林果产业,新增高效林果基地2400亩。

同时,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按照建设总量,及早分解任务、落实地块,明确项目具体完成时间,形成倒逼机制。

(八)进一步推进市现代农业园区提档改造。

围绕承办全国第23届兰博会,全面完成新城兰文化产业园建设,切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兰博会成功举办、办出特色。

开展优质月季、草花等百万盆(株)鲜花进城活动。

同时,进一步推进园区提档改造,完善功能配套,启动2万平方米艳阳农庄提档改造、1万平方米戈林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总部建设;建设好占地200亩的亲子园、百竹园项目,推进东部800亩的农田(户)改造,建设林果生态园,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园区休闲观光娱乐功能。

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依托2个农业园区和12个现代农业基地,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了“粮、果、蔬、花”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年,我县农业总产值106.4亿元,同比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8879元,同比增长12.8%;粮食总产量79.36万吨,实现十连增,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连续十年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六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粮食生产丰收杯”荣誉称号;被省政府评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县”,文宫枇杷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近年来,我县粮食生产面积保持在243万亩左右,其中,大春159万亩、小春84万亩。

二是示范基地带动。

扎实抓好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基地已实现旱地“千公斤粮五千元”和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全年比大面积亩增产390公斤以上,增效900元以上。

三是推进高产创建。

我县属省级高产创建整县建制推进县,近3年每年推进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25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

四是落实惠农政策。

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

20**年,全县小春粮食测产达18.33万吨,同比增长4.3%。

(二)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县已建成现代粮食产业、龙桥蔬菜、兆嘉蔬菜、文宫镇枇杷、古佛乡枇杷、高家水果、鳌陵乡枇杷、黑龙滩镇柑桔(眉州红脐)、中农清见、新店清见、河口不知火、曹家梨子等12个万亩示范基地或示范区,其中珠嘉、龙桥、文宫、古佛、鳌陵、黑龙滩等6个示范基地已经省政府认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效益明显,水果万亩示范基地面积已达15万亩以上,年产量30万吨以上,产值15亿元以上,亩均纯收入3000-6000元;蔬菜基地建成2万亩以上,年产量10万吨以上,产值2亿元以上,亩均纯收入3000元。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据统计,到20**年底,全县水果面积65万亩,年总产量48万吨、总产值20亿元;蔬菜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76.5万吨、总产值11.48亿元;全县粮经比65:

35。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20**年以来,我县共实施省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稻产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示范县建设、2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20**年“五小水利”工程、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完成投资12795.6万元,其中:

中央、省投资7007.2万元,市、县投资1993.0万元,群众自筹3795.4万元。

建成高标准农田6.6万亩,田型调整1.6万亩、灌排渠系258.8公里、蓄水池1134口、山坪塘327口、提灌站11座、田间生产便道62.1公里、机耕道15.6公里。

(四)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

全县承包耕地面积119.2万亩,承包农户40.96万户。

截止目前,土地流转面积32.1万亩,其中规模流转17.5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2%,涉及农户9万户。

目前我县正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截止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96个、家庭农场35个,成员总数达47383户,带动农户64850户。

其中:

专业合作社中农业(种植业)215个、畜牧业158个、渔业56个、服务业38个、林业25个、其他4个;家庭农场中种植业11个、养殖业6个、种养结合的18个。

部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7个、市级示范社7个。

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专业合作社40个,其中通过地标认证的2个、农产品质量认证38个(无公害认证21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有机认证4个)。

(五)加大农业技术推广。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

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项目资金1800万元,完成全县60个乡镇农技站建设,配备配齐相关仪器设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目前,全县现有在编农技人员528人,其中乡镇401人、县级127人,取得岗位证书322人,高级农艺师33人占6.25%、农艺师190人占35.9%、助理农艺师281人占53.2%、技术人员24人占4.5%。

三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

加强校县合作,加强与专家的合作,加大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实行“技术到户,指导到田”,重点推广“四新”(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机制)“六良”(良种、良法、良机、良壤、良灌、良制)。

(六)加强农业执法监管。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广泛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

二是加强农资执法监管。

深入开展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

突出重点时节、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经营场所,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和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636人次、执法车辆153台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4家、市场91个、经营企业833个,取缔无证经营摊点3个,抽检产品21个,查处违规经营行为11起。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完成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等16个乡镇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12.3万亩)。

全县56个乡镇110万亩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县。

全县通过“三品一标”认证52个,其中无公害28个、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5个、地标2个,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80万亩,主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主要优势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管理,基本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

每年抽检农产品1200个以上,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

截止目前,全县未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虽然近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县幅员面积广,加之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主动性、积极性下降,不愿投资新建设施,对原有设施管护维护也不到位,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滞后。

(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

由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为老弱病残,部分地方土地撂荒较多,同时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机制等接收能力较弱,影响和滞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三)培育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难。

由于我县属典型丘陵大县,多数地方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田块多、单块面积普遍较小,加之受承包经营期限和群众法制意识影响,流转业主投入积极性相应受到响,致使土地成片规模流转难。

同时在适度规模经营中,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且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技术、市场影响较大,从事粮食生产的较少。

(四)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受编制限制及行业的影响,目前全县农技推广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年青的、高学历人才较少。

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普遍存在在编不在岗、混岗使用、一岗多用、另做它用,同时多数人基本上未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按照“稳定面积、完善基础、技术支撑、政策扶持”的思路,继续抓好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大技术推广和基础配套、政策扶持力度,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巩固全省第一产粮大县地位。

二是扎实抓好优势产业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基地示范,协会带动,群众自愿”的思路,巩固扩大12个万亩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引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优质“粮、果、蔬、花”等优势产业。

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四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行农户委托预转、村社代办流转、乡镇审核把关、部门审查备案试点,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培育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模式,积极推行育、种、管、收一体化社会服务模式,有效扼制和减少耕地撂荒问题。

五是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校县合作、校企合作和与专家的合作,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注重年青化、知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技术力量支撑。

六是加强执法宣传监管。

加大《农业法》、《种子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扩大知晓面。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常态化保持高压执法监管态势,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

(二)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粮食规模种植大户扶持力度,在涉农项目中配套支持改善整理设施,同时县级配套出台补助政策。

二是强化乡镇对规模土地流转审查把关责任,严防改变土地用途,严防造成社会稳定问题。

三是加大年青、高学历农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技术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