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517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docx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运营管理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1运营管理定义:

一是运营管理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面作用和贡献;二是运营管理在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业务上。

(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关注日常业务)因此:

从①组织观上看,OM是对企业产品的制造和服务的提供及其交互所需的直接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②运营观:

OM职能的日常活动主要是通过将投入资源转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产出过程实现附加值的增加。

这一转化过程,也成为技术核心,尤其是对制造型企业而言。

典型的转换过程:

a物理过程(制造)b位置变化过程(运输)c交易过程(零售)d存储过程(库存)e生理过程(医疗保健)f信息过程(电信)

这些转换过程不是互斥的,可以同时存在。

P5:

“投入—转换—产出”的关系举例

1.2运营管理对社会贡献:

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关注环境,改善工作条件

1.3运营管理的新特征:

服务业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对质量定义的扩展,运营管理的理念向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其他职能部门扩展,运营管理使最终产品的增值得以实现。

1.4运营管理的动态环境:

全球化竞争,技术进步(互联网B2B、自动化机器人)

1.5运营管理的发展史(忽略)

第二章:

运营战略与企业竞争力

2.1运营管理战略总览

企业总体战略(corporatestrategy):

企业为寻求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关于企业整体业务组合的谋略,以及相应的获取资源和配置资源的筹划。

每个独立经营业务在集团企业中通常被称为“战略业务单元”(SBU),每个SBU的战略就称为竞争战略(businessstrategy),主要涉及每个SBU如何在市场中竞争(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以及服务对象)

竞争力:

在市场中的相对市场地位,这取决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竞争力。

职能战略:

在企业的只能领域内(运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取得竞争优势以支持和配

合企业竞争战略而开发的在只能领域内实施的战略

运营战略:

在运营管理职能领域内如何支持和配合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力。

结构性战略:

包括设施选址、运营能力、纵向一体化和过程选择(长期战略决策问题)

基础性战略:

包括劳动力问题(数量和技能水平)、质量问题、计划和控制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战术决策问题,因为时间跨度较短)

由企业的竞争优势要素构建:

a低成本b高质量c快速交货d柔性e服务

运营战略是一项长期的规划,以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关键资源,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和企业的总体战略

2.2运营战略对客户价值的增值

公式一:

客户感知价值=产品总收益/产品总成本

(客户感知价值比率>1,客户认为产品有价值,比率越大,价值越高;相反,若是<1,则感觉物非所值)

公式二:

客户感知价值=总收益-总成本

(为+时,有价值;为-时,则认为物非所值)

如何增值:

a降低成本b增加购物便利c提供快速服务d提供信息服务e提供个性化服务

2.3影响运营战略决策的新趋势:

全球化,新技术

2.4竞争优势要素

下一个竞争优势要素:

A环保公益和环保产品的运用

B信息的运用

2.5由竞争有事要素构建运营战略:

聚焦和权衡

厂中厂(PWP)聚焦方式:

在企业内的不同地方装上不同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要素。

P28

--订单资格要素,订单赢得要素

2.6聚焦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企业独有的对竞争优势要素的获取能力。

企业运营管理部门开发出的某种或者某系列能够使企业在竞争中差异于竞争对手的能力。

•聚焦过程---价值链

2.7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战略

•面向下游服务四种服务战略:

嵌入式服务;综合服务;整体解决方案;配送控制

•实现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战略的其它方法:

示范专业知识及专家技术;客户培训

第三章:

新产品、服务开发与流程(有计算,不知是否要)

3.1新产品和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①竞争愈加激烈(全球化导致国外对手竞争):

先进的通信技术;降低贸易壁垒的趋势;活物运输速度加快

②技术发展:

产品淘汰得更快;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交付的流程被影响,开发制造时间周期缩短,自动化技术,机器人运用。

3.2快速推出新产品的益处:

①扩大市场份额②价格溢价(溢价)③快速响应竞争⑤制定行业标准

3.3新产品分类

·派生产品:

创新程度最少;是对现有产品功能的综合和改进;较之现有产品得以降低成本或针对一些特征或功能进行简化或完善;投入资源少,是对现有产品补充&延伸;确保企业近期的现金流;企业可以短期内保持市场份额

·换代产品:

创新程度居中;带给顾客更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能扩宽产品族,技能保持市场活力又能延长产品族的生命周期;对企业利润收入持续增长很重要(利润收入为换代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运作提供必要投入);保证了顾客对产品的持续忠诚度。

·创新产品(突破性产品或革命性产品):

创新最高;对设计或流程进行很大变动;往往以全新产品身份出现在市场中,同时将成为企业核心业务,使企业成为先入者,获得先入为主的优势;不仅能够使企业在现有市场获得成功,也能在新市场中获得成功,长远未来优势。

3.4新产品开发过程(NPD)

①不断推出新产品概念②把这些新产品概念转化为顾客需要的可靠功能设计③保证这些功能设计的可生产性④选择与顾客需求相匹配的流程⑤尽可能缩短新产品开发完成时间。

产品创意:

新产品创意来源于市场营销部门,与客户交流,倾听客户心声从而挖掘创意。

概念产品开发:

产品初步设计(研发部门)市场和顾客需求详细分析(营销部门)

质量功能全开:

通过学习并听取顾客意见来决定优势产品的特性,a市场调查→找到需求与偏好→分类→顾客需求属性b力邀消费者将本企业这一产品与其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得出产品竞争性评估。

面向可制造性设计(最终要产品的全套工作图纸+说明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易懂

3.5制造型企业的流程选择

项目型:

单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优势:

以其强大的柔性能充分满足顾客定制化的去求;可变成本相对较高,固定成本忽略甚至不存在;需要技术熟练员工(专门培训)。

离散加工型:

a工艺专业化生产(多品种小批量产品)b批量生产(重复生产同一种产品,批量大,标准);可变成本较高;固定成本很高;员工技能相对低。

流水线:

a装配线(按照一定速率,零部件安装配顺序从一个工作地到另一个工作地进行装配生产)b流程式生产((按照预先确定步骤连续进行产品的生产);高固定成本和低可变成本;效率高;员工要求低(标准操作);大产量产品,专业化程度高,柔性低。

----p45图,产品流程矩阵

3.6新服务的分类

·派生服务:

a服务线拓展型(对现有服务增加新的服务项目)b服务改进型(改进现有服务特征的新服务)c风格转变性(对那些影响顾客的感知、情感和态度方面进行适度地可视化转变)

·创新性服务(革命性服务)a开创型(对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提供新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b挖掘型(对拥有现有服务的既有市场提供新服务)c填补型(向企业的现有顾客提供新服务)

两个维度:

最终服务的交付+服务过程本身→(图)

P47

3.7新服务开发过程(NSD)

第一阶段:

设计阶段(对新服务目标&战略

制定、服务概念的开发及测试)

第二阶段:

分析阶段(进行财务分析并考虑与服务传递相关的供应链问题)

第三阶段:

开发阶段(完成服务的详细设计和测试,服务传递过程的详细设计和测试员工培训和服务的试运行)

第四阶段:

全面上市(将新服务投入市场)

3.8服务型企业的流程选择

①服务型企业:

指那些主要业务是需要通过与客户的相互沟通联系来提供服务的物业

基于设施的服务,顾客必须到服务设施现场才能接受服务

上门服务,服务的提供和享用发生在顾客的环境中

②客户支持服务机构:

指为企业外部已经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客户提供支持服务

③对内服务:

指一种支持大型企业活动的服务(数据处理、会计、工程设计&维修等)

三种常用的现场服务方式:

p52

生产线方式(麦当劳)、自助服务方式(自动取款机和加油站)和个体维护方式(百货公司)

第四章:

运营管理中技术的角色--------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4.1技术对运营的影响

运营战略:

a低成本b质量c交货速度d顾客定制化服务

见下图,从A1到B1点,即到达“高”竞争优势曲线B后,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快速服务。

相比之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采用新的技术,那么仍停留在曲线A上,这样企业就只能采用传统的权衡方法,即某一竞争优势的提高是以牺牲另一竞争优势为代价的,举例来说,沿着曲线A从A2点转移到A13,成本虽然低了,但是服务业慢了。

4.2制造技术

自动化技术

•加工中心

•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柔性制造系统

•计算机制造集成

信息技术

•企业资源计划

•供应链管理

•新产品开发

•客户关系管理

4.3ERP系统p91

优点

•通过使用统一的共享数据来减少出错率

•提高客户反应速度

•加快订单完成时间

•有助于支持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乃至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失败原因

•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承诺

•缺乏充足资源

•缺乏正规培训

•缺乏沟通

缺点

•单一型ERP与整合型ERP

•缺乏柔性

4.4服务技术趋势

•自助服务增加

•选址重要性降低

•交易从时间限制到无时间限制转变

•中间渠道逐渐消失

4.5电子化服务

4.6与技术相关的议题

第五章:

运营管理的绩效衡量与分析

5.1流程的选择:

识别不同流程的优劣以及不同流程所适应的不同的目标市场的特征。

标准化;柔性;定制;交货速度

5.2流程绩效衡量:

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衡量流程绩效的能力,为决策提供必要数据信息,从而能正确判断出公司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标准。

绩效指标:

·生产率:

衡量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有效程度的指标。

生产率=产出/投入

因为不统一量纲的生产率难以反映各种不同投入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因此一般管理层会采用单要素生产率和多要素生产率来衡量运营流程的绩效。

P108

比较生产率可以通过2个方式:

利用行业数据进行比较(比较同行业内同类企业的生产率);比较不同时段的生产率(同一家企业不同时段的生产率)

·能力,生产能力,指一个流程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实现的最大产出量

设计能力:

企业在标准工作环境下的理想产出量,即当单位产出成本最小的产出量

能力利用率=实际产出/设计能力

注:

能力利用率可能超过100%,预警】额外的运营成本

从资源的投入角度来衡量能力

能力利用率=加工中心实际使用时间/加工中心总的可用时间

在上述两种中,最适用的衡量方式是每周所投入的工作时间

·质量:

指标是出错率来表示,指次品率,就是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包括内部质量问题(交付前发现)和外部质量问题(顾客发现)

·交货速度:

2个维度a从下达订单到将产品交付到顾客手中所需时间,称为产品的提前期b交货时间的可靠性

·柔性:

是用来衡量企业对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的需求而对自身业务流程进行调整的有效程度指标。

三个维度:

a柔性是指一个流程能够由生产某一种产品向另一种产品的转换速度b一个流程对产量变化所要求的反应速度c量度是一个流程同时产出一种以上产品的能力p110

·流程周转率:

也为产出效率,是指产品或服务通过整个流程的总产出时间,即产出周期与完成产品或服务本身的增值时间比率。

增值时间是完成产品本身的生产或服务本身的交付所用时间。

流程周转率=产出周期/增值时间

5.3流程分析

①混合式流程:

生产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流程一般包括一个以上的步骤或缓解,这类流程就称为多步流程。

在多步流程中,对于每一步骤所采用的具体流程的类型都可能不同,这样的流程称为混合式流程。

②备货型与订货型

每一阶段(或步骤)所采用的流程类型取决于企业的运营战略以及所生产的产品类型。

备货型系统对应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可将其存储的库存中以快速地将产品交付给顾客,这种产品的未来需求通常是可预料的。

订货型系统关注的是顾客定制的差异化产品,比备货型需要更高的柔性,因此,订货型交货速度较慢、效率较低、价格也比较昂贵。

备货型系统所能提供的是品种较少的高度标准化产品,产品多样性差,为了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的同时提高多样性,很多企业采用延时细分策略,尽可能推迟客户定制阶段的到来。

③模块化:

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好方式,即在获得大规模生产的快速和低成本的同时,尽量考虑顾客定制化要求。

最终产品可以由多个独立生产的标准化构件组装起来

④紧密度和相关性:

一个流程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流程的紧密度来表示(eg流水线紧密度高,相关性较大);高度相关性是相邻环节之间缺乏缓冲库存引起的,缓冲库存越大,环节之间相关性就越弱,独立性越强,整个流程越松弛,eg在制品存在

⑤瓶颈:

在多步流程中,每一个步骤(环节)的能力各不同,原因也包括整个流程的各个步骤所使用的不同设备的产出率各不同,在这情况下,能力最低的那个环节称之为瓶颈。

(计算)

服务蓝图a识别流程b识别失误点c建立标准执行时间d盈利分析

5.4业务流程:

一组跨职能部门的、与其他流程或业务流程相辅相成的人物或活动的逻辑序列。

①定义流程边界(a流程开始和结束b流程的输入和输出c企业内还有哪些其他流程影响到被评估的目标业务流程,或者受到目标流程的影响。

同时就定义流程的范围,流程范围越小改进的潜能也就越低。

②把该业务流程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联系起来,了解被评估的目标业务流程是如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③绘制流程图。

5.5标杆管理,又称为基准化管理,指将企业在特定领域的绩效表现与业内领先的企业或世界一流的绩效水平进行比较,寻找差距,从而确定提升企业绩效水平和竞争力的改进方案。

·对象p121:

产品和服务、业务流程、绩效衡量

·标杆管理的步骤

—计划、分析、整合、行动、完成

·标杆管理的类型

—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通用标杆管理

5.6业务流程再造

BPR业务流程再造p122对企业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重构的过程,即为了更好服务顾客而对企业进行的严格从零开始的重新设计

·再造流程的特征

—a工作合并b员工决策c业务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d流程的柔性化e跨职能工作

关键问题p128

第六章:

质量管理

6.1质量管理大师

·沃尔特A休哈特:

过程的波动是由偶然因素还是必然因素,建立现代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方法;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

·W爱德华戴明:

统计过程控制(SPC)

·约瑟夫M朱兰:

质量理论a质量计划b质量控制c质量改善;适用性定义a设计质量b符合性质量c实用性d安全e现场使用;质量成本三类:

a预防成本b鉴定/检验成本c故障成本

·埃蒙德费根保姆:

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

·菲利普克劳斯比:

质量学院改善过程质量减少总成本

·田口玄一:

是波动降低到最低程度

6.2质量定义

大卫戈文对有形产品8个维度:

a性能b特征c可靠性d耐用性e符合性f维护性g美观h感知质量p155

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

a有形性(服务的物质证明)b可靠性(与表现的一致性和服务的可信任性有关)c响应度(提供服务的人员的积极性和准备程度)d能力(工作人员具有的提供恰当服务所需的技巧和知识)e礼貌(对所接触人员的有礼、尊重、体贴和友好)f可信度(值得信赖和诚实可靠的品质)g安全(对任何危险、风险或怀疑的避免)h接触度(可接近性和联系的容易度)i沟通j了解客户(服务人员在多大程度上去努力地了解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

质量新视角:

①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

技术质量指产品或服务的核心要素;功能质量指顾客感受到的产品的功能或接受的服务。

②预期和感知:

衡量顾客对所接受的服务的满意程度。

顾客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和他们对于服务预先的期望以及他们对于所提供的服务的感受这两方面有关。

顾客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某种预期,他们会考虑先前经历的一般服务和所接受过的每种特殊服务的体验。

满意度=对服务绩效的感知-预期

6.3质量成本:

a预防成本b鉴定/检验成本c故障成本

预防成本:

是一个组织努力预防出现缺陷产品和服务而产生的成本。

这部分包括在机器、技术以及教育和培训计划上的俄投资,都是用来减少加工产品缺陷的数量的;还包括实施公司质量计划、收集、分析数据和卖方保证的成本。

回报高,包括从增加的顾客满意度和减少废料损失以及返工费用从而获得利益。

检验/鉴定成本与不符合要求和达不到要求的产品相关。

还包括顾客抱怨的评估和处理所产生的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系统内产出缺陷时发生的成本,进包括在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前所发现的缺陷造成的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那些在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产生的成本,包括回收成本、担保费用、场地调研费用、诉讼的法律费用、顾客不满意、降为次等品而造成的收益损失、顾客补贴/特许形成的成本)

消灭缺陷产品或服务→产出更多优质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减少

服务保证:

a无限制条件b易于理解和沟通c有意义d能方便、不困难地行使e方便快捷地收回贷款

6.4企业质量创新

全面质量管理:

TQM是一个全企业范围的方法,致力于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不是分散孤立的项目,覆盖整个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层次,包括供应商在内。

TQM的要素:

a领导能力b员工参与c产品/过程优秀(质量设计+故障分析)d关注顾客

不成功的质量计划的原因:

对战略计划和核心能力关注不够,以及陈旧过时的文化。

还有的见P162

六西格玛:

--目标是减少过程波动,达到每一百万次仅产生3.4个错误,对于徐亚欧不断进行大量运作交易活动的服务型公司和大量生产的制造型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减少组织内各种形式浪费的管理工具

成功实施的因素:

对组织内全体员工进行挑选和培训,使减少波动和浪费以及增加产出的理念成为每个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本节约

6.5评价和奖励质量

马可姆.波里奇国家质量奖

第七章:

设施决策:

设施选址与能力规划

7.1制造设施选址

定性因素:

·当地基础设施:

支持制造型企业运营所必须的因素,两类:

制度保障和交通设施。

·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

劳动力接受过良好教育、掌握一定技能,自动化技术操作和维护的培训

·产品本土化比例要求:

出售到他国的出口产品须有一部分是在出售地生产的最小比例要求。

·政治经济稳定性:

政治经济波动的频率与强度。

定量因素:

·劳动力成本:

不同地区不同;工资VS教育和技能

·配送成本:

运输成本&交货所需时间

·设施成本:

第三世界国家或不发达国家通常以低成本的制造设施为激励吸引外商企业投资。

·汇率

·税率

7.2服务机构选址

7.3选址方案评估方法*

①因素评分法p210

1.列出限制决策所需考虑的具体标准或因素

2.根据每个因素之间相对的重要性,赋予每个因素一个权重

3.给每个因素选取一个统一的取值范围

4.给每个备选地址的每个因素评分

5.将每个因素的评分值和其权重相乘,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加权分值

6.累积每个备选地址的所有因素的加权分值,计算出总得分,选分高者为最优决策。

②重心法

对备选的地区、子地区、社区进行评估分析的一般称为宏观分析;对特定的地点位置进行评估分析的一般为微观分析。

重心法判断依据是尽量降低活物产地和销售地或配送地之间的运输费用。

P212

 

③电子表格法

7.4能力规划

·企业的生产(服务)能力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边界(市场响应速度、成本结构、劳动力构成、技术水平、管理支持模式和基本库存策略)

——能力不足→响应速度慢,满足不了客户,竞争对手抢走市场,失去顾客

——能力过剩→降低产品价格刺激市场需求,不能充分利用劳动力,库存积压

·影响能力的因素

——外部因素:

政府法规{工作时间、安全性,环境污染等};工会协议;供应商供应能力

——内部因素:

产品和服务设计;员工和岗位(员工培训、激励、学习、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生产(服务)系统的布局和流程;设备能力和维护;物料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产品混产决策;管理能力。

·能力的基本概念

a顾客需求超过最大服务能力导致顾客流失

b顾客需求随小于最大服务能力,但超过最优能力将导致顾客服务质量下降

c顾客需求和最有服务能力相等

d顾客需求低于最低服务能力导致能力闲置

①最佳运行水平:

当企业运营系统中的单位产出成本最小时的能力

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服务)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出成本随之下降。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

规模扩大,产出量提高,单位产品分摊到固定成本下降,从而单位产出成本下降;产出量增大→企业利用经验效应提高劳动力和设备的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产出成本;大型设施设备

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超过最佳运行水平会增加协调成本(加班,超产超负荷运行);增加物流配合,人员协调成本,规模过大导致组织结构庞大,协调困难。

3能力柔性

——柔性工厂:

零转换时间工厂

——柔性工艺(流程):

柔性的生产制造系统和简单的、易拆装的机器设备组成(保证工厂可以迅速且低成本低在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线之间转换生产,即范围经济)

——柔性工人:

藏我多种技能,可以随时方便地从一个工种转换为另一个。

——外部生产能力的利用:

外包和共享生产能力

4能力平衡P216

——生产第一阶段的产出恰好完全满足生产第二阶段的要求,生产第二阶段的产出又恰好完全满足生产第三阶段的投入要素

解决不平衡方法:

增大瓶颈阶段的生产能力;在生产瓶颈之前预留缓冲库存;重复设置前一部门(被另一部门依赖)生产设备

5能力策略p216

•前瞻性策略:

指管理层预期未来需求会增长而让能力超前的策略,以保证迅速反应并及时满足希求的增长。

•中庸型策略:

生产能力增长与需求的增长想接近的中庸策略

•反应型策略:

滞后策略,是指保证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的策略

能力计划

•目标:

制定出一种最节省成本的能力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步骤:

——预测每条产品线的需求量

——预测每条产品线上每种产品的需求量

——计算满足每条产品线的预测量所需投入的设备数与劳动力人数

——对计划期内设备与劳动力做出合理配置

能力衡量

•对制造型企业,能力用产品量来表示

•对服务型企业,能力用最短时间内所投入的流程或设施所能实现的产出量来衡量

第八章:

设施决策:

设施布置

8.1制造型企业的基本布置方法3种

工艺原则布置:

车间布置或功能布置,是一种将相同类型或功能相同的设备集中放在一起工作的方式。

产品原则布置:

装配线布置,是一种根据完成产品的加工过程来布置设备或工作流程的方式

定位布置:

由于加工对象体积或重量庞大,移动困难,产品要固定在一个位置,需要工作人员、上与河北等生产资源等移动到加工对象之前而不是加工对象本身移动。

工艺原则布置和产品原则布置两种方式优点混合的方式,称为成组技术或单元式布置。

是将不同的机器组成加工中心(或工作单元)来对形状和工艺要求相似的零件进行加工,成组技术布置于工艺原则布置的相似处在于加工中心用来完成特定的工艺过程,与产品原则布置的相似之处在于加工中心生产的产品种类有限。

企业内外部环境(需求、技术)改变布置方式也要改变

工艺原则布置p231

•对于一个制造或配送设施布置的设计的最基本的目标是物流成本最小化

•对于服务设施布置的设计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顾客与工作人员的流入与流出的便捷,即顾客与工作人员通过服务流程的时间最小化。

•实例:

玩具厂的设施布置

产品原则布置(产品需求量大,持续时间长,保持稳定,更具成本有效性)

①安装完成产品的生产流程顺序来安排生产资源,称之为装配线:

一些无聊运输设备连接起来的连续生产线

不同装配线的差异:

物流运输设备;装配线平面布置的类型;节拍控制形式;装配品种;工作站的特征;装配线长度。

·产品时间间隔:

在一个工作站上完成相邻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