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505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docx

人教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实录

探寻“逗笑”背后的深意

——《动物笑谈》课堂实录

一、激趣引入

师:

有这样一个传说,所罗门王拥有一枚神奇的魔戒,只要他一戴上这枚魔戒,就能听懂自然界中鸟兽虫鱼的语言。

我猜你一定也想拥有这样一枚魔戒。

但有一个人却说他不用魔戒也能和少数动物对话。

这个人是谁?

他凭什么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呢?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他,一起走进他的《动物笑谈》,去解开《所罗门王指环》的秘密。

(板书课题、作者)

二、巧妙解题

师:

读文先读题,标题常常是我们打开文本秘密大门的钥匙,你认为本文标题有怎样的含义?

生1:

我觉得标题的意思应该是动物之间有趣的谈话。

师:

你很有想象力!

生2:

我认为动物笑谈是指关于动物的有趣的事情。

师:

嗯,这是你的观点。

生3:

从课后阅读提示可以知道标题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师:

你很细心!

注意到了很重要的辅助阅读信息。

请你把阅读提示的第一句话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读)

师:

这里已经给我们明确了标题的含义。

看来平时我们在学习自读课文的时候除了要留意文本以外的其它辅助信息,比如单元提示、阅读提示、课文旁批等。

师:

标题中有一个字很关键,这个字是?

生(齐):

笑。

师:

如果让你快速在文中找到跟标题中“笑”字相照应,又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句话,你认为是哪一句?

生4: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师:

这句话中有一个关键词和标题中的“笑”相照应,你觉得这个关键词是?

生5:

“逗笑”。

(教师板书:

逗笑)

师: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

这句话中还用了一组关联词语,请同学们找出来。

生6:

不是……而是……

师:

根据这组关联词语你能不能判断作者想着重写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

 

生6:

观察者自己。

三、默读课文,说“逗笑”之事

师:

既然作者着重写的是观察者自己,那么在观察者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趣事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旁批1,说一说文章写了哪些“逗笑”之事?

(生默读)

师:

我看到有一部分同学默读时勾画出了关键词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习惯。

接下来我们来交流,文章写了与观察者有关的哪些“逗笑”之事,请你来说一说。

生7:

第六段,“要是这时候我不继续叫唤,他们就要尖声的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他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是以为我不再爱他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的理由呢!

” 写了作者模仿水鸭子的母亲叫。

师:

你读书很细致,找到了一处细节。

生8:

文章还写了作者救了一只叫可可的大鹦鹉。

师:

你用了“救”这个字!

你的理由是?

生8:

那只大鹦鹉原来很可怜,作者买下它并帮它克服心理障碍,变得神采奕奕。

形容可可在作者的照顾下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那个成语是?

生(齐):

神采奕奕。

师:

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字很容易写错。

生(齐):

采。

师:

是的,很容易误写为“彩”。

老师今天帮同学们来区分一下这两个字。

“采”是个会意字,从“爪”,从“木”,甲骨文的写法是“

”,表示用手去采摘树上的果实的意思,引申为搜集、开发,还跟精神、神色有关;而“彩”是形声字,意义除了和毛发有关外,常跟色彩有关。

师:

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很强,老师要特别表扬你。

其实她刚刚已经回答了课文旁批7的第一个问题。

生9:

我从第八段可以看出,作者为了探求真理,学水鸭子在地上又蹲又爬又叫。

生10:

我从第二段可以知道作者为了解释心中疑问做了鸭子实验。

师:

好,你刚才讲到一个关键词“实验”,你能不能用上这个关键词来把这一件事概括一下?

生10:

文章写了作者做水鸭子实验的事。

师:

你很擅于概括。

文章除了写“我”进行水鸭子实验的趣事,还写了什么“逗笑”之事?

生11: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钉在那里!

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然后敛翼俯冲而下,指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真是谢天谢地,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段写了作者唤回大鹦鹉可可的趣事。

生12:

我觉得还有一件事,就是可可把作者父亲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

师:

很好,你又发现了一件关于可可的趣事,没有了吗?

生13:

最后一段还写了可可把毛线缠在柠檬树上的趣事。

四、品读课文,赏“逗笑”之语

师:

刚才大家所说的关于可可的这几个场景,我们可以概括为作者与可可之间发生的趣事。

这一幕幕读来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那么文章所写的这些趣事的笑点在哪里呢?

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任务:

从文中找到你们认为最引人发笑的点,通过朗读或表演等方式来展现这些笑点。

老师也加入到你们当中,看看咱们哪一组表现最好。

(学生活动)

生14:

我觉得第14段的“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

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和第13段的“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杯就得了。

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首尾呼应,我们小组想表演这个笑点。

师:

老师纠正一下,这不叫首尾呼应,是前后照应。

他特别细心,注意发现段落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四周的人是这种表现,其实答案就在第十三段中。

你们小组很有胆识!

来,咱们给他们一点鼓励。

(学生台前表演,有些放不开)

师:

文中怎么说的?

尝试用尽全力。

也许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生再演)其实我觉得你能有勇气站在这里给大家展示,就足以说明你的担当。

老师也想来感受一下这个场景,要不然我来充当这个观察者,你们来充当周围的人。

(教师模仿,学生哄笑)

师:

你看我这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也没有做到像观察者那样,可想而知当时的情景多么震撼。

那些人像生了根似的,是有依据的吧!

好,感谢你们,请回座。

生15:

我们组想展示的是第八段的笑点,“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他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师:

好,你们想怎么表现?

生15:

上去演。

(学生表演,其余学生鼓掌)

生16:

我们先通过朗读的方式展示老先生扣子被咬掉这个笑点。

(学生分角色朗读展示15至17段)

师:

听得出他特别重读了几个动词,读出了场景感,老先生尴尬的形象令人捧腹。

其实,文章中像这样的“逗笑”场景还有很多。

请同学们思考:

观察者写作此文,仅仅是想用这些笑点来逗我们开心吗?

你能否透过这些“笑点”,来感受“逗笑”背后的深意呢?

(幻灯出示:

请给这些笑点,做赏析批注,体会这些笑点背后的深意。

生17:

“到底叫不叫呢?

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她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

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钉在那里。

”我觉得这里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到底”一词也写出了他为了动物不顾一切,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令人心生敬意。

从中我读出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师:

的确,为了动物,他什么都不顾了,虽然有犹豫,但最终还是叫了,作者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那为何要写周围人的表现呢?

生17:

是用来表现“我”当时叫声的难听。

师:

这种写法叫?

生(齐):

侧面描写。

生18:

我从18段的“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疑似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这句话读出了鹦鹉可可的聪明和调皮,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可可的喜爱之情。

师:

你很善于思考,不仅读出了可可的特点,还透过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作者对鹦鹉可可的喜爱。

你给大家提了个醒,在理解赏析句子时,我们常常要透过语言体会情感。

为你点赞!

生19:

我从第8段可以读出作者在做水鸭子实验时的专注和忘我。

师:

这种专注和忘我的精神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19:

为了探求真理,作者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又蹲又爬又叫,完全没有在意周围的人。

“暗自得意”是心理描写,而周围人夸张的神态也从侧面表现了作者研究行为的怪诞和研究时的专注和忘我。

师:

你的分析有理有据。

周围人的表现虽有夸张,但也足见其惊诧!

能用夸张、惊诧的语气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生19朗读)

师:

如果让同学们在这一段的最后加一句对周围人的心理描写,你会加什么?

生20:

这人神经病吧?

(生笑)

生21:

这个人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生笑)

师:

简单而直接。

难怪作者差点两次被送进疯人院。

然而这不正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吗?

为科学研究,不惜让自己在别人眼中变成一个怪人。

所以文章开头说,他的行为是怎样的?

生(齐):

怪诞的。

师:

你还从那些句子中读出了深意,继续交流。

生22:

我从“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它总是蹿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

”读出了可可的调皮可爱,不仅动词的使用准确、传神,作者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可可比喻为纸风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可可动作的敏捷。

正如旁边的批注所说,“仿佛是在写一个孩子。

”流露出了作者的喜爱和自豪之情。

师: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你说话很有条理,抓住了修辞赏析句子,这一点很好。

但有一个字的读音老师要帮你纠正一下,“蹿”字读一声,去掉“足”读四声。

这两个字要牢记,“窜”是会意字,繁体写作“竄”。

《说文解字》中说:

“窜,匿也。

从鼠在穴中。

”意思是老鼠受惊,在地上乱跑,想钻进洞里躲藏起来。

引申为“逃窜”。

“蹿”则是形声字,意为向上跳。

请同学们记牢。

生23:

从第5段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实验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猜想,我觉得作者是个很严谨的人。

也可以看出小鸭子对作者的“信任”。

师:

你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实验”,能不能结合第2、3、4条旁批,说说作者进行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从文中抓几个关键词。

生24:

先提出疑问,再实验证实。

师:

就这么简单?

生25:

先提出疑问,接着猜想和假设,再得出结论,最后实验证实。

师:

补充的很好!

作者进行小鸭子实验,严格的按照这样的实验过程进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26:

作者的认真态度。

生27:

作者做事很严谨。

师:

作者的身份是什么?

生28:

动物研究学家。

师:

也就是科学家。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生29:

探求真理。

(教师板书:

真理)

师:

同学们这么一说,老师也茅塞顿开了。

真的,这些笑点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玩味的东西。

其实在这一本书当中,还有很多笑点。

比如,作者的妻子发明了一项笼子颠倒使用原则,别人家的笼子放在院子里,用来关动物,他们家的笼子里放的却是婴儿车;在别人家你经常会听见“快把鸟笼关上,鸟飞出来了。

”的喊声,但是在他们家不一样,他们家经常喊的是“赶紧把窗户关上,鸟飞进来了”。

他们家的鸟都是自然生存的状态。

还有那只可恶的猴子,不仅把作者的灯拎起来,扔进鱼缸里,还把作者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撕得粉碎,丢入鱼缸中。

让作者损失惨重,但是他却依然跟动物之间保持这么和谐的关系。

五、悟读课文,寻“逗笑”之人

师:

同学们,阅读此文,从作者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呢?

生30:

要关爱动物。

(板书:

关爱)

生31:

亲近动物,通过学动物的叫声,去跟它们交流。

生32:

人和动物之间要建立深厚的感情,就要互相信任。

 

生33:

应该要顺应动物们的习性,和它们朝夕相处。

生34:

人要学会尊重动物。

(板书:

尊重)

师:

是啊!

要做到与动物和谐相处,人要尊重、关爱动物。

只有像爱孩子一样尊重、关爱它们,才能真正获得动物们的?

生35:

信任。

(板书)

生36:

依赖。

(板书)

师:

文中大鹦鹉对“我”恋恋不舍,为了找“我”,好几次迷了路,回不了家,在“我”召唤它时,它只一下就落在“我”手臂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不就是信任和依赖的最好证明吗?

 

师:

你觉得作者劳伦兹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37:

关爱动物的人。

                 

生38:

严谨、认真的人。

生39:

坚定执着的人。

生40:

做事专注的人。

师:

我们借助下里面的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康拉德•劳伦兹。

补充资料: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

师:

这本书序言的作者朱利安·赫胥黎还这样评价他:

补充资料:

据我所知,没有哪个生物学家或博物学家能像他这样彻底地了解动物。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让研究对象在野生状态下完全自由地生存。

虽然这样会为这份工作增添一些乐趣,但更多时候劳伦兹面临的是辛勤、尴尬且严酷的工作……有时可怜的劳伦兹被迫一连几个小时跪在地上,或者手脚并用地爬来爬去,或者不时嘎嘎大叫,这样他才能充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一群小鸭子“印记”中的父亲。

——朱利安·赫胥黎

师:

其实世间哪有什么魔戒,所谓的魔戒不过是保持一颗追求真理的心,用关爱、尊重动物的这种方式取得动物的依赖和信任。

(完成板书)虽然我没有魔法,但是我依然想把这枚戒指送给同学们,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我将为你戴上这枚象征追求真理的神奇戒指。

希望你们带着它走近动物,探寻真理。

 

六、拓展延伸,写“逗笑”之事

师:

同学们,单凭今天的这一篇文章,我们很难解开《所罗门王指环》的秘密。

所以老师给同学们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更多地了解康拉德·劳伦兹,更多地了解他和动物间的有趣的故事。

同时,写一写你与动物相处过程中的趣事。

也许将来你会成为下一个康拉德·劳伦兹。

(幻灯出示作业)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