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295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docx

教育学考核知识点打

2教育学考核知识点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

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教育学的发展:

1.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2.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强调忠孝和仁爱。

3.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原则。

4.“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思则殆”强调的是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5.战国后期,《礼记》中《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②“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③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④“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式教学。

⑤“学不躐等”即主张循序渐进原则。

(2)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1.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广泛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

4.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是来自后天的,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

5.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6.美国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他中学”。

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二、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

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发展的过程。

教师:

是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在学校里从事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完善品德结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专职人员。

学生:

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人。

(二)教育发展

(1)古代教育:

1.西周以后形成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即:

礼、乐、射、御、书、数。

礼是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是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是射技教育,军事技术教育;书是学字书写的书写教育;数是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征: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4.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5.古代巴斯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6.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七艺。

7.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占主导地位。

9.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

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关系:

上述三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无法实现。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关系:

政治关系:

(1)、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的稳定:

1.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社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2)、教育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变革。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3.教育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经济关系:

(1)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3)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4)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科技关系:

(1)科技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科技革命的推进依赖于教育的贡献。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化关系: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制于社会文化的同时。

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合文化等功能。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促进的作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

1.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

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2)教育又对社会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1.教育能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成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教育也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与科学文化: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四)教育与文化:

1.教育的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活化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五、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①、内发论: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中国的孟子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②、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中国的荀子,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学家华生。

生。

③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阶段性(反面:

一刀切,一锅煮)

3.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4.不均衡性(发展速度:

身高体重、生理方面。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5.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有称遗传素质,

(1)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个体身心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影响:

(1)外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制约作用。

(2)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教育:

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教育是人的发展最重要外因。

(2)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4.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

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

六、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

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③评价功能④选择功能

3、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7、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

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即先培养人,人从属于社会时为社会服务。

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

8、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

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

9、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二)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德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三)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删除)

要点:

1.公民意识2.价值观念。

3.社会责任感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科学人文素质和环境意识。

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特点:

1.着眼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2.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3.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4.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七、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2.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3.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

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

我国现代学制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

壬子癸丑学制:

于1912年对学制进行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

壬戌学制:

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至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

4.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四等:

(1)幼儿教育

(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

七级: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二)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3.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5.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有库姆斯、伊里奇。

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八、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具有: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和统一性。

(删除)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的素养: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具有所教学科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②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才能。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④具有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道德素质:

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三、新课程下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3教师应成为动态的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四、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学生具有发展的主动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可塑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特点:

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②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③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处于发展过程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六、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意义:

(1)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2)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心理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4)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影响教师。

2.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1)良好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2)良好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3)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基础。

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②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形式。

③加强自身修养。

④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4.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①师生在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②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③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④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同乐。

九、课程

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课程内涵

1.广义的课程:

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

特指某一门学科。

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3.课程的意义:

 

4.课程的类型: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分为: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分为: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5.制约课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知识因素(3)儿童因素

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

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

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宣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

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3.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包括五部分:

①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②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③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

④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⑤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综合和分科课程为主。

2.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原则):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课程标准:

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2.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1.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2.应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3.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十、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是一种认识过程;②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③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

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三)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①确保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

③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要在教学各个环节贯彻这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要联系实际;

②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能力;

3、目标原则:

①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②教学目标确立要适度、明确、具体、便于检测。

4、启发性原则:

①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③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5、直观性原则:

①采用直观的教具和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②教具使用要适时,适当,要有实效。

6、循序渐进原则:

①要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③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7、巩固性原则:

①要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的能力;

②组织好复习和练习,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①要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和能力,坚持集体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