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957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行为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理行为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理行为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心理行为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心理行为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行为问题.docx

《心理行为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行为问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行为问题.docx

心理行为问题

第十二章 心理行为问题

睡眠障碍

遗尿症

儿童多动症

孤独症

青春期心理行为特征与紊乱

其他

  

  

第一节 睡眠障碍

  

  一、概述

  睡眠是一个生理过程,与觉醒一样均依赖脑皮质和皮质下神经活动来调节。

脑干网状结构在保持大脑觉醒状态中起重要作用,各种感觉信息输入网状结构,经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保持觉醒。

  

(一)夜惊及梦游症

  1.病因

  主要的精神因素是受惊,如睡前听紧张兴奋的故事,看紧张兴奋的电视节目、电影以及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等。

  

  2.临床表现

夜惊

一种意识蒙胧状态,在开始入睡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瞪目坐起,躁动不安,面部表情恐怖,呈凝视状,有时喊叫,内容与受惊因素有关。

一般持续十余分钟,当时神志迷糊,清醒后对夜惊发作内容完全遗忘,偶尔可有片段记忆

梦游症

患者起床走动,做一些机械的动作如开抽屉等,醒后完全不能回忆。

发作次数不定,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

需要与惊厥鉴别

  

  3.预防和治疗

  ●培养和塑造儿童勇敢、沉着、顽强的性格

  ●并注意安排生活,避免听讲使儿童过分紧张兴奋的故事电影

  ●药物治疗法可睡前服用鲁米那

  ●针刺疗法对夜惊效果良好

  

第二节 遗尿症

  

  一、概述

  如在5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而自觉排尿,称遗尿症。

  

  

  二、病因

  绝大部分小孩遗尿是功能性的,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

  

  引起功能性遗尿的常见原因是精神因素,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骤然换新环境、失去父母照顾及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

  小儿对生活环境的改变适应不良时,亦能暂时抑制已经获得的随意排尿功能而遗尿。

  遗尿大多见于易兴奋、胆小、被动、过于敏感或睡眠过熟的儿童。

  个别患儿有家族性倾向。

  

  三、临床表现

  小儿遗尿大都在半夜一定的时间,有时一夜遗尿数次,亦可持续数月,有时消失后再出现,还有持续数年到性成熟前自然消失的。

临床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余尿,尿常规检查亦正常。

  

  

  四、诊断

  应仔细了解儿童性格、精神发育状态、生活环境(家庭和学校)和教养习惯等方面,才能明确原因。

并应详细做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五、治疗

一般治疗

·若因精神因素,应当着重教育、解释

·训练膀胱正规排尿

药物疗法

·氯酯醒

·去氨加压素

针灸疗法

·一般病情用体针、手针

·见效慢或疗效不显著者可配用耳针

中医疗法

·补肾益气为主,佐以固涩小便之品

  随堂小练:

  患儿男,6岁。

晚上常尿床,经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遗尿症。

  下列哪项不是一般处理原则

  A.晚上少喝水

  B.在经常遗尿的钟点前,唤醒患儿排尿

  C.治疗主要靠药物

  D.遗尿减少要给予奖励

  E.下午4点后不用流质食物

  

『正确答案』C

  下列哪项不是遗尿症的病因

  A.过度疲劳

  B.失去父母照顾

  C.不正确的教养习惯

  D.换新环境

  E.感冒

  

『正确答案』E

  

第三节 儿童多动症

  

  一、概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儿童神经行为障碍,ADHD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学习困难、情绪问题、人际关系差等。

该疾病多在儿童期发病,但青春期仍可表现症状。

男孩比女孩多。

  

  二、临床表现

  >>ADHD患儿常显示一些神经系统体征,如翻掌、对指试验等呈阳性。

  >>ADHD儿童表现的症状严重程度受环境的影响,并与其有高度的相互作用。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惯;

  >>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行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学习成绩低下;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

上课时话多、小动作多、容易激动、好与人争吵;行为目的不明确,如拿人东西,有时不避危险;在集体活动中不合群;在家长面前倔强、不听话、冒失、无礼貌;

  >>有些患儿采取回避困难的态度,变得被动、退缩。

年龄增长后,不少儿童出现学习困难。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以DSM-Ⅳ的标准进行诊断

  >>A.注意缺陷

  >>B.多动冲动

A

注意

缺陷

①经常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②在学习、工作或娱乐活动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③在与他人面对面谈话时经常显得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④不能按要求去完成作业、家务及工作任务(并非出于对抗行为或不理解)

⑤难以组织工作和活动

⑥经常逃避、厌恶或不愿从事需要耗费精力的工作如课堂或家庭作业

⑦经常丢失学习和活动的必需品如课本、作业学习用品、工具等

⑧经常易被外界无关刺激打扰而分心

⑨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忘事

  

B

多动

冲动

>>多动

①经常做小动作或在座位上不停地扭动

②经常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座

③经常在不适宜的场合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仅为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

④经常难以安静地参与游戏或课余活动

⑤经常忙个不停,犹如被机器驱动一样

⑥经常讲话过多

>>冲动

①常在问题尚未问完时就抢着回答

②经常难以耐心地按顺序排队等候

③常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讲话和游戏

  诊断标准

  ①具备A或B中的6项或6项以上症状,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

症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

  ②两类症状均出现于7岁以前。

  ③某些表现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合。

如在学校、家里、工作室或诊室。

  ④在社交、学业或职业等方面有功能损害的明显证据。

  ⑤排除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

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或人格障碍等

  临床分型

混合型

同时具备A和B类症状中的≥6项条件

注意缺陷型

仅具备A而不具备B类症状中的≥6项诊断条件

多动冲动型

具备B而不具备A类症状中的≥6项诊断条件

  鉴别

  主要和6种有类似多动症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①精神发育迟滞

  ②孤独症

  ③抑郁症

  ④儿童精神分裂症

  ⑤抽动秽语综合征或多种抽动综合征

  ⑥其他行为障碍

  

  四、治疗与预后

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剂(盐酸哌甲酯)为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

行为治疗

常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预后

ADHD儿童常伴随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学习障碍以及焦虑和抑郁等其他精神方面共病

  随堂小练: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首选药物为

  A.异丙嗪

  B.哌甲酯(利他林)

  C.苯巴比妥

  D.匹莫林

  E.丙戊酸钠

  

『正确答案』B

  (1~4共用题干题)

  患儿男,8岁。

读2年级,因学习成绩差就诊。

上课动作过多,如抓头、摸耳朵、咬指甲等,注意力不集中,常向窗外眺望。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习惯性抽动症     

  B.风湿热舞蹈病

  C.智力迟缓       

  D.精神分裂症

  E.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正确答案』E

  2.在鉴别诊断时要做哪项检查

  A.ASO

  B.ESR

  C.EEG

  D.智能测试

  E.头颅CT

  

『正确答案』D

  3.请选择适合该年龄检查的项目

  A.绘人测试

  B.图片词汇测试

  C.Gesell发育量表

  D.Wechsler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

  E.Wechsler学前及出小儿童智能量表

  

『正确答案』D

  4.治疗首选药物为

  A.匹莫林

  B.哌甲酯(利他林)

  C.苯巴比妥

  D.异丙嗪

  E.丙戊酸钠

  

『正确答案』B

  

第四节 孤独症

  

  一、概述

  孤独症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的一个类别,多起病于婴儿期,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古怪的行为方式。

男孩多于女孩。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五节 青春期心理行为特征与紊乱

  

  一、概述

  青春期一般指11、12岁~18岁的阶段,我国的法律规定满18岁为成人。

  

  

  二、心理行为特征

  认知和学习

  情感

  意志和行为

  个性与社会化

  

  

  三、青春期心理行为紊乱

  >>焦虑、沮丧或抑郁是常见的青春期情感问题,如果不能恰当的表达出来,则往往反映外在的行动以及躯体功能的异常。

  >>患者常因此而长期辗转于内科、神经科求诊,而经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类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随堂小练:

  青春期易患

  A.焦虑症

  B.ADHD

  C.孤独症

  D.遗尿症

  E.梦游症

  

『正确答案』A

  

第六节 其他

  

  

  

  一、呼吸暂停症

  1.概述

  呼吸暂停症又名屏气发作,是一种在婴幼儿时较多见的发作性神经官能症,以呼吸暂停为其主要特征。

  

  2.临床表现

  

  

  

  3.诊断

  与癫痫发作不同之处有以下5点:

  ①严重屏气发作前必须有诱因的刺激存在;

  ②以突然停止呼吸为起点,继之出现发绀、意识丧失,而癫痫的青紫往往在发作后出现;

  ③经常出现角弓反张,而在癫痫时少见;

  ④呼吸正常后意识即恢复正常,不像癫痫常在发作后昏睡;

  ⑤脑电图正常。

  4.治疗

  应重视家庭关系,生活环境的处理,解除引起精神紧张和冲突的因素。

  不要紧张,也不要溺爱。

  必要时可用苯巴比妥或大仑丁以减少发病,并预防脑部缺氧而发生的损害。

  随堂小练:

  屏气发作多见于

  A.0~2个月

  B.2~4个月

  C.4~6个月

  D.6~10个月

  E.6个月~2岁

  

『正确答案』E

  

  二、吮拇癖

  大多见于未满周岁的婴儿。

  特别要重视家庭环境中促使幼儿苦闷、恐惧或嫉妒的原因而进行预防。

  治疗最好的方法是分散注意力,还要对患儿多表示爱心和同情心,让他心理获得满意,当他表示控制吮拇时更应给予奖励。

  

  

  三、咬指甲癖

  儿童常见,学龄前期较多,大多数出现在精神紧张时

  消除精神紧张因素

  不提倡责罚等手段

  从鼓励着手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的习惯

  

  

  四、习惯性阴部摩擦

临床表现

①幼儿时期偶有自己摩擦外生殖器,引起面红及眼神凝视或不自然的现象

②这种情况大都在入睡或刚醒时进行,持续数分钟,甚至为避免大人的干涉而暗自进行

③女孩有时两腿交叉上下移擦。

年龄较大儿童可在突出的家具角上或骑在某种物体上活动身体,进行摩擦

  

病因与治疗

①这种习惯有时是由于局部的疾病如湿疹、包茎、蛲虫病及衣裤太紧等引起局部痒感,亦可由于偶然机会而形成习惯,有时非常顽固。

②儿童有了这种习惯,应加以诱导,转移其注意力,不可用惩罚、责骂、讥笑等手段

  随堂小练:

  宫内感染引起儿童智力低下的常见病原是

  A.大肠杆菌感染

  B.TORCH感染

  C.链球菌感染

  D.厌氧菌感染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下列哪项提示6个月婴儿发育可疑迟缓

  A.不能按吩咐做事

  B.抱奶瓶自食

  C.不会有意识喊“爸爸、妈妈”

  D.不能说叠词

  E.笑不出声

  

『正确答案』E

  语言发育可疑迟缓的项目有

  A.1岁不会做再见动作

  B.1.5岁不能唱儿歌

  C.1.5岁不会说短句

  D.2.5岁不能听懂简单吩咐

  E.2岁不会讲故事

  

『正确答案』D

  2岁幼儿会

  A.并足跳

  B.穿衣

  C.讲故事

  D.搭桥

  E.画人

  

『正确答案』A

  A.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生长激素缺乏症

  C.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D.体质性发育延迟

  E.中枢性性早熟

  智能正常,骨龄落后

  

『正确答案』B

  智能落后,骨龄落后

  

『正确答案』A

  智能正常,骨龄基本正常

  

『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