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册苏教版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865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册苏教版教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册苏教版教案.docx

12册苏教版教案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能体会到扫路人朴实的外表、平淡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中所蕴含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2、课文中写景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

教学用具:

小黑板、挂图、录音机

教学用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1、启发谈活,揭题设疑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许多名山风景秀丽。

你能说说你曾游览过的名山秀景吗?

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

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

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2、自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

     ①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流利,要有速度。

     ③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纠正读音。

   (3)答疑解难。

     ①对于不懂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当时情境理解。

     ②对于涉及句意、中心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对课文语言进行充分感知、理解。

有的可以在讲读课文时解决。

   (4)理清课文脉胳。

     ①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②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2)二(3)三(4~12)

  4、分段读课文

  5、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说说“攀、瘦、鞋、吁”这4个字是什么结构。

   

(2)重点指导写好“瘦”,笔画多,间架结构较繁复,要指导学生看清字形。

   (3)指导学生描红,把这4个字写紧凑。

  6、作业

   

(1)读好课文。

   

(2)抄写好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文本中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1、复习温故

   

(1)自读课文,天游峰扫路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老人语言的?

请你朗读给大家听。

  2、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读。

   ②讲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

     ③出示学生找出的关于“险峰”的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峰这么险,作者登上天游峰的喜悦心情你能体会到吗?

试着读一读。

     ⑤小结。

   

(2)精读第二段。

     ①指名读。

     ②读读有关扫路人清扫地面的语句。

体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什么感觉。

     ③出示投影片。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他身旁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a.自由读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

     b.讨论:

你对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c.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④小结。

   (3)精读第三段。

    ①指名读,感知人物形象。

    ②分角色朗读4~7小节。

    a.你认为连起来朗读,对比感受,体会扫路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

    b.感情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8~12小节。

     a.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的词句,进一步说说老人的哪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b.组织读议,启发思考:

     Ⅰ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

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

(老人有一颗对生活充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Ⅱ“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

    c.感情朗读。

    ④小结板书。

  3、朗读课文

  4、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尝试习作。

教学重点:

领悟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赏读佳句(投影显示)

     ①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②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③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

“30年后,我再来看您!

   

(2)填空。

     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岁人,他每天早晨(),傍晚()。

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

他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还有()作伴。

这是一位()的老人,作者从内心敬佩他。

  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

   (3)本文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扫路人工作的辛荣,歌颂了老伯顽强不息,对生活的自信与热爱。

   (4)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①课文的第3、8自然段中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写,认真读一读,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②运用这种方法写一写周围的人。

     ③交流评价。

  三、仿写。

   1、学习课文的写法。

   2、课文中是怎样刻画老人的?

   3、读一读,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

   4、开展“班级人物素描”活动。

   5、写一写。

   6、猜一猜。

  四: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老人说: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要是30年后,他会是什么样的?

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然后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退    自强不息

 

16、最大的麦穗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

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

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

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

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

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

(1):

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

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

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本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

”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刚刚摘下的。

“)

(1)指名读。

(2)讨论:

“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

为什么?

(不是。

“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

“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

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

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

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

(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

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

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

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默读这一段,找出能说明道理的重点句子,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

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指名读,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四、指导学生造句

1、自由读课后习题4中的句子,体会前后两小句之间的联系。

2、指名用“虽然……但是……、即使……也……”造句,集体评议。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抓住机遇

 

17、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的深刻含义。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3、 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个别读:

山谷中的谜底。

(读出不同的感受,渗透情感和朗读的训练。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估计学生的问题:

这是哪个山谷?

迷是什么?

谜底是什么?

怎样揭开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㈡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初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⑵思考刚才提的问题(这是哪个山谷?

迷是什么?

谜底是什么?

怎样揭开的?

)。

  2.巡视学习情况,相机解决问题。

(指导同位交流预习情况)

  ㈢检查初读情况——组织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指名认读,正音,记忆。

  2.指名逐节朗读,相机指导读好长句,纠正字音。

  3.组织交流词语理解。

  重点交流:

“抗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着重交给理解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默读,根据要求给课文分段。

提示: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山谷中的谜?

  那几则自然段写了旅行者揭开了谜底?

  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每一段写了什么?

  2.组织交流,讨论:

  第一段(1——2):

加拿大魁北克山谷奇异的自然景观是个长期没有解开的谜。

  第二段(3):

两个旅行者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这个谜底。

  第三段(4——6):

写了两个旅行者的对话。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

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㈤组织质疑: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内容吗?

(指导:

可以针对句子或段落。

把重点问题留到下节课再研究。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

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所以,我让学生继续提出不懂的地方。

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帮助确定下节课的学习目标。

  ㈥指导描红:

  1.出示生字,复习认读。

  2.指导描红,临写、交流难写易错的字,相机范写:

摧、贞。

3.组织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雪松在逆境中生成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想象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第二个旅行者说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教具准备

抄写有关句、段的小黑板。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谷中的谜底》的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有个谜,这个谜是什么?

3、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

东坡……,西坡……。

(二)精读理解。

1、师:

加拿大魁北克山谷中,为什么会有这一自然现象呢?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想解开的谜。

这谜底究竟是什么?

大家想不想知道?

2、读课文(3-7节)。

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用两个字或几个字概括说说。

3、检查交流。

(讲了谜底、启示,两个旅行者发现谜底等)

4、学习谜底部分

(1)谜底是什么?

把划的句子读一读。

(2)概括说说。

(因为雪松有在恶劣的气候中生存的本领,其他杂树没有这种本领。

5阅读理解雪松本领的句段。

(1)、师,雪松究竟有什么本领能在恶劣的气候中生存下来呢?

(2)、指名读有关句子。

出示:

“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弹性……,……反弹……,……依旧保持……。

”学生自由读。

(3)、引导理解“弹性”、“反弹”“依旧保持”等词语。

(4),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5),教师借实物,演示理解“弹性”“反弹”等。

(6),学生拿折尺等教具亲手操作理解。

6、想象一下当大雪长时间地下时,雪松的样子。

引出:

“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1)借助实物――雪松理解这段话。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个人读,集体读。

(3)指名读“谜底终于被揭开了。

”说说“终于”读时为什么要强调?

集体齐读。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

魁北克山谷这一奇异现象在83年以前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儿。

今天被旅行者揭开。

如果发现者是你,你会怎么想,心情又怎样?

(1)指名说说。

(2)带着高兴自豪的心情读“我敢肯定……摧毁了。

8学习启示部分

(1)、师:

听了那位旅行者的话,“少顷,另一为旅行者像发现了什么似的?

”“少顷”什么意思?

明白了什么?

(2)、指名读,出示(启示的语句)。

(3)、理解(举出实例说说)

(4)、感情朗读理解读最后一句话。

(三)总结课文。

1、《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通过加拿大魁北克山谷奇观的描述揭开了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2、说说学了本课的感受。

(四)作业。

习作《雪松的启示》

10山谷中的谜底

谜底启示

东坡雪松本领(弹性、反弹)既要正面

抗争也要学会退让

西坡松、柏、柘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

了解各种招牌下经营的范围和特点,能具有创新意识的给超市起名,并能将各种商品分类。

2、诵读与积累

熟读并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意思。

3、写好钢笔字

描红《山谷中的秘密》,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口语交际

小小辩论会

5、写好毛笔字

学写毛笔字“屋”“眉”。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招牌下经营的范围和特点,能具有创新意识的给超市起名,并能将各种商品分类。

2、熟读并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招牌下经营的范围和特点,能具有创新意识的给超市起名,并能将各种商品分类。

教学过程: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

1、 自由读,想想课本中提出的问题。

2、 小组讨论:

看到这些招牌,你知道他们的经营范围和特点吗?

3、 小组汇报。

4、皇浦东打算开个超市,你能帮忙起个有创意的名字吗?

5、自由说,说说自己的想法。

6、完成第三部分:

给货物分类。

二、学习“诵读与积累”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4、师介绍词义。

三、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抄写诵读与积累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毛笔字。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写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写好钢笔字

1、观察字帖2、交流观察所得

3、教师补充:

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5、评比书写情况

三、写好毛笔字

1、复习毛笔字书写要点

2、读帖

①字形特点②笔画特点

3、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讲书写作业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口语交际:

小小辩论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登台前的准备

1、自由读,思考:

本次辩论的主题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师生共评,引导。

3、学生再练,达到诵读。

三、演一演

1、小组内练习。

找小伙伴一起。

甲方:

三人,主辩一名;乙方:

三人,主辩一名;主持人一名。

2、自告奋勇到台前来表演。

3、评价。

4、小组内再练习。

5、表演,评出最佳表演组和个人。

四、总结

大家辩论得很精彩,相信经过训练,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辩手。

结合大家的论述,小学生看电视应当有选择,应当适度适量。

今天的辩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8、广玉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2、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

    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板书18广玉兰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

  二:

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

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自学情况。

(1)生字词。

(2)读书,纠错。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三:

学习第一段。

    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

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

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1)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

读读,划划。

    (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4)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

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

   4、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