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770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docx

浅析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论文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

在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道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公共领域这个利益调节的场所里,当各群体利益矛盾尖锐时,除了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法律的调节以及国家调节以外,各行为主体的道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每个活动的各个环节,所以道德调节的作用由此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尤其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诸多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道德的作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本论文以公共道德领域中道德缺失问题为研究目标,通过案例,对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缺失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探讨公共领域中道德缺失问题的现状、成因以及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出改善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探究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Abstract

Thedivideofpublicsphereandprivatedomainisabasicstateinthemodernlife.Inthemodernsociety,withtheexpansionofpublicsphere,andthefrequentlyofcommunication,theeffectofmoralityisbecomingmoreprominentinprotectingPublicinterest,Publicorder,andSocialstability,whichturnsintoanimportantperformanceinbothCitizens'personalmoralsandSocietycivilization.What’smore,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inthepublicdomain,aplaceforBenefitregulating,wheneachgrouphassharpbenefitcontradictions,inadditiontothedependingonmarketofselfregulation,legalregulationandnationalregulation,themoralconditionofeverygroupshouldn’tbeignored,whichaffectseverysectionineachactivitydirectly.Asaresult,theroleofthemoralregulationseemsmoreandmoreimportant.However,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changes,especiallyinsocialtransitioninChina,manyphenomenonsofthemoralfailingshaveweakenedtheroleofmoralityseriously,whichimpedesthedevelopmentofsocietyseverely.Inconclusion,thispapersetstheproblemofmoralfailingsinpublicmoralitydomainasagoal,andalsowithsomecases,Iwillhaveanexploratoryresearchontheproblemofmoralfailingsinpublicmoralitydomain.Furthermore,Iwillstillexplorethestatus,causes,andnegativeinfluencesoftheproblem,inwhichcase,wewillbeabletohaveafurtherdiscussiontofindsomemeasuresforsolvingsuchproblem.

Keywords:

publicdomainmoralfailureproblemexplore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6

1公共领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6

1.1公共领域的含义………………………………………………………………………6

1.2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7

2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表现…………………………………………………………………9

2.1社会生活方面的道德缺失……………………………………………………………9

2.2市场环境方面的道德缺失……………………………………………………………10

2.3经济交往方面的道德缺失……………………………………………………………10

2.4虚拟网络方面的道德缺失……………………………………………………………11

3公共领域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12

3.1从案例中看出的道德缺失问题………………………………………………………12

3.2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13

4改善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建议………………………………………………………14

4.1普及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14

4.2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15

4.3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5

4.4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化公共设施建设……………………………………16

5结语…………………………………………………………………………………………16

参考文献………………………………………………………………………………………17

引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我们中华儿女最为自豪的便是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

然而,近些年来许多对于公民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报道却让人非常揪心。

 长期以来,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问题被无数人探讨、研究,但是,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研究和了解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建立道德文明的和谐社会。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一些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表现并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原因,对完善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约束机制进行了探讨。

1公共领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1公共领域的含义

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其由来可上溯至古希腊时期,当时出现了“公”(公共事务)与“私”(私人事务)的分化。

公共领域是一个哲学与社会学概念,与私人领域相对,是指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公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参与公共事务而不受干涉。

此概念是由20世纪50年代德国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最早提出的,但由德国哲学家尤而根·哈贝马斯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论文《公共领域结构转型》进行了充分阐释,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公共领域的定义是:

“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利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利机关展开讨论。

从上述论点可以看出,公共领域是指私人聚集而形成的一种公共空间,是供市民阶级自由集会、讨论、沟通以形成意见的地方。

亦即是一种形成民意或共识的社会生活领域,其要件是所有参与者都有同等表达意见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领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场所,并不指称某种特定的公共场所,而是原则上对所有公民开放而形成的场合。

这样的场所一经形成,它就能有效地保障人们自由地表达或公开他们的意见,不受任何教条与强制性权力的干预。

因此,公共领域应该包含公共场所、公众、公众舆论这样三个要素,通过上述三个要素,公共领域概念的内涵及其特征得以充分表现。

可以这样说:

“公共领域”概念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

从后者来看,“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规范集中体现在它对公共性的高扬与彰显,而公共性不仅以批判与开放为其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基石。

因此,“公共领域”既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又是一个具有规范性价值的概念。

当代思潮中,受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的影响,公共领域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关于在公共领域中支配力量(hegemonicforces)规定哪些可以谈论哪些不被允许,同时规定作为一个人身份的一部分哪些可以阐明哪些不能阐明的问题。

1.2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

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特征分析,其中,“当前”、“特征”是关键词。

既然是“当前”,就表明以下的分析是笔者对我国现行的公共权力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既然是“特征”,就隐含了一种比较,我将这种比较的时限划定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段。

相应的比较也就是: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公共领域的不同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

特别是,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的诸多特征,它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动和公共权力自身调整的结果。

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的诸多特征,是在特有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中相应产生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共领域内部渐变的结果。

具体地讲,这一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可以从三个大方面来讲,那就是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

当然,这三个方面也是相互纠结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但为了分析的方便,可以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现代化背景。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尽管西方诸发达国家都纷纷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后现代社会”,但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现代化进程中。

就现代化的判断指标来看,主要是: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世俗化,法治化、理性化。

我国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现代化努力,在以上诸多指标上已经有很明显的进展。

进一步可以这样概括:

(1)就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农业是最为基础性的产业,但工业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2)我国的城市扩张和城市建设的进程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就对人民生活影响最深入的因素来看,也莫过于城市的经济和文化。

(3)市场化自最初的羞羞答答到今日的昂首阔步,并且作为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全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面目,对公共权力的影响自不待言;与市场化紧密相伴的是我们生活面貌和整个社会的日益世俗化,人们的各种活动都围绕着自身利益和实际问题展开,那种虚假的意识形态影像已渐成明日黄花。

(4)而在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化是一个关键性的衡量尺度。

我国社会的理性化程度因自身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特殊性而不能尽如人意,但我们还是能从我国的法治建设和法治观念的提高上得到一些安慰。

我国在各项法规的制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执法上虽然仍有很多的困境,但普通公民的法治观念较之于以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党和政府也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也说明了公共权力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第二,信息化背景。

当今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一场以计算机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为先导,以加速社会信息化为宗旨的全球性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热潮。

我们置身的世界已经确确实实地进入了信息社会,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与速度已发生了巨变;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结构、政治运行的某些方面和国际交往的途径和深度,都有了深深的变动。

特别是,Internet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和交往方式,它可以极大地满足信息资源共享,突破交流中时空的限制,更使对信息的封锁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置此信息化的浪潮中,我国公共领域所受的冲击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全球化背景。

全球化与现代化和信息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因为当今世界信息传播和人口流动的便捷性,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已经是大部分人的共同感受;全球的经济互相往来,强势资本日益向全球扩张,全球公司日益取代封闭的一国范围内的企业而占据着市场的最大份额;全球文化交流和互动也空前加强,地方文化和国别文化受到了国际强势话语的冲击,文化的一体化倾向伴随着各弱势文化多元化的努力和反抗而日益明显;而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共同危机,如环境污染、国际犯罪、人权保护,等等,也使各国政府的共识增多,合作和互相监督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全球民主化也成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国际背景。

全球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事实,更是一个必然会强化的趋势。

它已经对我国的公共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它对今后我国社会特别是公共领域的进一步影响也是可以想见的。

2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表现

2.1社会生活方面的道德缺失

时而,报刊杂志上都会报道讨论一些游客在旅游中所表现出的“不雅”,其中包括很多方面。

例如吃相,在用自助餐时,很多人都抱着一种怕吃亏,觉得付出了这么多钱,一定就要把这些钱“吃”回来。

所以在拿取食物时就不停的往盘子里放,往往当食物堆成一座大山时还觉得不够,但真正能吃完所拿的这么多的食物的游客却是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吃不完,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很多出境旅游的同胞在用餐完毕后,并没有按规定把盘子放回指定的地方,而是任其放在餐桌上,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开。

或许是国内与国外的国情和生活习惯不同,一些同胞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有的同胞明明意识到这个问题却不去做。

当然,吃饭只是众多“不雅”中的一点表现,还有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随意插队,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在公共场所抽烟等等。

2.2市场环境方面的道德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上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

诚信缺失现象犹如毒瘤正在日益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肌体。

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社会诚信这一重要保障。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

社会诚信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

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说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等,不一而足。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绝,在人们购买的书刊音像制品当中,盗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据对北京、沈阳等地古玩文物市场调查,有些摊点摆放的全部为假货。

2.3经济交往方面的道德缺失

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不讲诚信的现象尤为突出,主要表现:

一是企业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二是企业不讲信誉,相互之间拖欠货款。

三是企业合同违约严重,利用合同进行欺诈。

四是企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五是假冒伪劣盛行,制假贩假猖獗。

在今天的市场交易中,某些经营者却正是借所谓的公共道德或美德规范作为他们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法宝,而现实错位的道德舆论却往往给那些损人者以道德支持。

王海打假,有些舆论竟然公开站在卖假货的商厦一边,攻击王海是卑鄙的利己主义者。

卖假货的商厦倒成了高尚的利他主义者。

再如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例子:

当你与商贩讨价还价时,对方不是经常振振有词地冒出这么一句:

你这人怎么这么小气,二角三角钱争什么?

仿佛只是你在为自己私利而斤斤计较,而他却成了毫不利己的慈善家。

在“斤斤计较”、“辎株必较”作为贬义词的话语系统中,中国人从来便羞于公开谈论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何况对方已经占据道德制高点了呢!

就这样,道德成了有德者被损“失”利的紧箍咒,成了缺德者损人“得”利的通行证。

德而不“得”,不德而“得”。

这样的“道德”恰恰成了不道德。

不过这还属于浅层次违背道德,在更深的方面,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以次充好现象层出不穷,强买强卖事件时有发生,这都已大大超越道德的底线,完全走到了道德的反面。

2.4虚拟网络方面的道德缺失

现在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一些关于“网络道德”的报道,以下就是本人摘抄的一份案例:

记者穿行几层路标式的牌坊,再绕过十数条潮湿、拥挤的小巷,才看到石牌东路附近这家门面很不起眼的网吧。

而里面则“别有洞天”,高速运转的吊扇下面,100来台电脑密集成行排放,座无虚席。

正值周末,又临近暑期,这里多的是稚嫩的喧哗声。

进入网吧时,网吧经营者并未要求做身份证登记,只是热情招呼我们找位置坐下。

令记者更为吃惊的是:

这里竟成了网络游戏的“大战场”,约有一半的孩子是在进行电脑联机互动比拼。

网络游戏软件代代升级,其灵活的游戏奖励机制让青少年乐在其中,欲罢不能。

“网络无疑已成另类社会,是个‘异度’空间,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

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展示在孩子面前。

”广州新穗学校校长、高级政工师谢永德对此深表忧虑。

新穗学校是广州市惟一的一所工读学校,其仅有的120个学位的背后,仍有1000多名孩子在排队等候进入。

该校的一项调查性课题显示,历年入读的300多名“问题青少年”中,“染指”网吧、沉迷网络从而荒废学业迷失自我的就占了70%-80%;在校接受矫治教育后,返回原校或进入社会仍“重回网吧”的也达约15%。

如果说,这仅仅显现了网络于青少年的“魅力”,那么,另外一项调查则透视出网络的“杀伤力”。

原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3000名青年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热衷聊天室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搜索信息、下载软件。

而最近在国内部分城市校园流行,于网上广为传播开来的“死亡游戏”,更是让整个社会坐立不安。

据了解,源于港台地区的所谓“死亡游戏”,最早是由一些网站传播开来的。

一家网络聊天室这样介绍:

在玩这个游戏时,游戏者先深吸几口气,然后闭上双眼,屏住气,让大脑处于真空失控状态,游戏者失去知觉会长达数十秒,在“死亡”中享受超脱和刺激。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多种模仿这种“死亡游戏”的新游戏软件品种纷纷涌现,且设置的游戏情景煽动性极强,在网上的流传面也很广。

3公共领域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

3.1从案例中看出的道德缺失问题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暴露的众多缺陷中,我认为缺德是根本,其他还在其次。

许多人认为,三鹿事件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监管不力,一种与食品风马牛不相及的化学原料被刻意添加到食品甚至是婴儿食品中,而且还被看做是行业的潜规则,已经添加了有些时日,我们的监管部门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这个角度看,加强监管,并加强处罚力度非常必要。

作为负责任的政府,我们也的确这样做了,该免的免,该撤的撤,该抓的抓了,力度不可谓不大。

而且,质监部门甚至每个厂都派了人,严防死守,确保今后生产的奶制品安全。

作为亡羊补牢之举,这些措施很有必要。

而且我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三聚氰胺应该不会再出现,消费者尽可以放心喝奶。

但是,加大了监管和处罚力度,今后我们的食品安全就真能让人一劳永逸地放心吗?

至少我心里没底。

早在三聚氰胺之前,苏丹红、福尔马林甚至敌敌畏这些绝对不该混入食品的东西,就已经污染过我们的肠胃。

而且每次我们也都有亡羊补牢之举,也抓了人,也免了职,处罚也不可谓不严。

可结果如何?

三聚氰胺还不是大规模地混到了奶里去?

由此推论,以往对“苏丹红事件”的加强监管和严肃处理,虽然挡住了苏丹红,但没挡住三聚氰胺,那么,今天我们在三聚氰胺上下的功夫,就能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四聚氰胺”、“五聚氰胺”吗?

所以,三鹿事件让我们看到的短腿正是一个“德”字,一个人成为经济人而不是经济动物,关键就是要有起码的道德标准,甚至是高于普通人的道德标准。

如果有了起码的道德标准,我相信,企业宁可倒闭也不会往孩子奶瓶里掺毒的。

3.2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

国民头脑中公共意识的缺乏和心中公共道德的偏失,是嵌生在中国人的公共生活环境中的。

正如同这个公共生活的环境,是嵌生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中的。

我们可以追究公民教育中的失败;可以寻找公共秩序维护中的粗疏;可以反思公众参与的不足和公共空间的狭小;可以追溯道德观念在社会激荡中的起伏流变——与所有大命题牵扯在一起的这些起因,都提示着同一个结论:

要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改善公共秩序环境,要真正地根除国人普遍的不雅行为习惯,只能在社会整体的进步和改变中实现。

这是一个表象细微而内在纠结庞大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道德缺失来自于对一切道德规范的漠视,而这种漠视心里来自于摧毁一切的精神,而被摧毁后最难以重新建立的莫过于文化精神,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根本。

道德缺失的根源在于文化精神的失落。

我们的先人孔子就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正是说明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的重要,在任何时候文化精神决不能被摧毁。

这也让我想到,文化要进步,必须保留已有的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从而得到丰富。

当然,公共领域中道德的缺失也有着时代原因。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刚刚走向开放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现代意义上的开放还仅仅处于其起点上,因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误读的问题,即使已经有了正确的解读,也还存在着一个与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融合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一个虽然暂时但却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使人们的判断能力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以至于在选择行为标准方面变得极其近视,出现了淡化理想重视现实,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的状况。

这种状况也就是道德的普遍缺失。

结果,在公共领域中造成了公共权力畸形化。

总的来说,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缺失可以总结为:

一是缺乏公共意识;二是法律意识淡薄;三是道德观念不深;四是片面追求自身利益。

4改善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建议

4.1普及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

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

但道德的产生是在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而不是由某人制定出来的。

这归纳总结的漫长过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人人自觉参与并坚持不懈,从而使社会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而通过先进典型人物来带动公民道德建设是建立良好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

从早期的雷锋、孔繁森等英模人物感人事迹,到现今的任长霞、洪战辉等为人所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这些典型人物从不同领域反应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需求,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道德准则。

因此,要由点及面,把社会主义先进道德教育不断扩散开来,形成逐渐广泛的优秀道德群体,最终实现全民族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4.2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

在建立良好的德育体系对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法律途径来约束公民的日常社会行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例如,可以加快立法,从具体细节执行上来要求公民遵守社会公德。

可以在相关法律条文里明确注明对破坏公共设施、随手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措施。

这样也有利于人民行动时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参考标准,从而使人们的行为变得规范而有序。

历史发展证明,适当程度的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