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715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格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格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格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格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分析.docx

《人格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分析.docx

人格分析

人格分析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具有独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

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

人格界定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

人格结构

地形学模型:

弗洛伊德强调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而意识的过程则是由潜意识的过程衍生的,意识又包括前意识,所以他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代表人在任何时刻所能够觉知到的每一件事,包括感觉、知觉和各种经验、记忆等。

前意识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动。

结构模型:

晚期的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中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对人格或心理动力持一种本能论的观点,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

最早,他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在最后的分类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生活的本能存在两种内本能,即生本能和死本能,前者代表心理活动的性欲成分,后者代表破坏成分。

人格发展

发展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6~12岁)、两性期(12~18岁)

发展障碍:

停滞现象、退化现象

2.理论评价

学术贡献:

1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对潜意识作了系统、深入研究的人,还首创了研究潜意识的具体方法。

2开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3极大地促进了动力心理学的发展。

4对精神病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5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临床法传统。

6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理论缺陷:

1具有浓重的片面化和极端化倾向(强调生物本能,忽视社会文化;夸大潜意识,忽视意识;夸大非理性成分,忽视理性的作用)。

2临床观察缺乏精确和操作性。

3“残缺”的心理学(没有关注大多数的正常人)。

4过分强调性的作用。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荣格的人性观点比弗洛伊德积极,他认为潜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力量,包含着智慧。

人格界定

荣格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原有完整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而避免分散性和相互冲突。

人格动力

荣格认为人格动力的源泉来自心理能也就是力比多,但这个力比多并不局限于生理方面的性的欲力,而代表着一般生命的能量。

荣格的心理动力学关心的是心理能在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分布配置,以及从某一心理结构向另一心理结构的转移。

在这个问题傻瓜他运用了来自物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这就是等值原则、平衡原则和反向原则。

1等值原则又叫等效原则,说的是如果某一种特定心理要素原来所固有的心理能减退和消失,那么与此相关的心理能就会在另外一种心理要素中出现。

2平衡原则说明了能量流动的方向。

3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每一种概念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对立概念。

人格结构

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主要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

1意识和自我:

意识是人心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知晓的部分,它在生命过程中出现较早,很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

这种自觉意识通过个性化的过程,产生出了一种新要素,荣格将其称为自我。

2个体潜意识和情结:

个体潜意识和意识相连接,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储藏室,里面容纳着曾经一度存在于意识领域内而后被压抑、隐藏、遗忘和忽略了的经验,还有一些因为太过微弱而无法存在于意识界面的经验。

“情结”是个体潜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特性,即一组一组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聚集在一起,形成心理观念丛。

3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千百亿年人类集体经验的沉积物,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情境,或某些抽象概念。

原型是情结的核心。

荣格认为重要的原型有:

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等。

4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

补偿作用、对抗作用、联合作用。

人格发展

荣格把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童年、青年、中年。

童年阶段(出生到青春期)是由不具备自我意识到意识自我形成,由依赖父母到独立。

青年阶段(由青春期到四十岁左右)特点为:

盲目乐观,悲观,找到自己的位置,心理与外部世界保持一致。

中年阶段(大约四十岁之后)是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个体更关心智慧和人生意义。

人格成因

父母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和社会的影响。

人格类型

按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按功能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1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类型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4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5研究方法的灵活性。

理论缺陷:

1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科学依据。

2对先天遗传因素给予了过多的关注。

3充满了神秘主义和宗教的色彩。

(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

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的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本能冲动。

人格界定

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

突出强调人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社会性。

人格动力

阿德勒不同意将力比多作为人格的主要动力。

在他的早期理论里认为,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后来,阿德勒将强调的重点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自卑转移到心理的自卑感。

所以追求优越,克服自卑感,是人生的主导动机,也是人类的天性。

人格结构

1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因而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迥然不同,这种个人追求优越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阿德勒把生活风格分为四种:

统治支配型、索取型、回避型和社会利益型。

2创造性自我:

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时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塑造,而是会创造性地自由运用遗传和环境所提供的素材,依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也就是说,个体在经历各种情境、取得个体经验之后,会对这些经验进行解释,使其富有自身独特的意义。

3社会兴趣:

指个体觉知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

社会兴趣有三个发展阶段,即习性、能力和简洁动力特征。

人格发展和成因

1父母教养方式

2出生顺序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1最早强调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2更看重意识自我对人格的影响。

3首创的“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对现代人格理论学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4提出了自卑感和补偿。

理论缺陷:

1追求优越的向上意识当做人行为的根本动力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

2忽视了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

3提出社会兴趣是人的一种先天的合群利他的趋向是非历史唯物主义的。

4社会环境主要指家庭环境,没有触及到社会的本质,因而未能完全说明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霍妮、弗洛姆、沙利文、艾里克森

(一)霍妮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霍妮对人的本性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发展着自己的独特潜能,但人格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因此当我们积极成长的内在力量受到外界社会力量的阻碍时,病态的行为就有可能出现。

人格结构

霍妮把人格看成是完整动态的自我,这里的自我有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

现实自我、真实自我、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

真实自我是指个体的潜能,是个体得以生长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也叫可能的自我。

理想自我是指个体为了逃避内心冲突,寻求合理统一,而凭空在头脑中设想的一种不合理的自我形象,是纯粹虚幻的,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又叫不可能的自我。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她使精神分析式的思维从纯粹的强调生理、解剖和个体转移出来,转为关注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庭以及社会和文化影响的重要性,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道路,也使精神分析治疗更加广泛而有效地满足了现代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她对于人性建设性力量的信心,改变了悲观主义氛围,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开辟了道路。

她对于焦虑、移情等重要现象的分析比阿德勒更有见地,对于女性心理的论述也更加符合现代的观点。

理论缺陷:

1霍妮的理论与前人的理论存在很大的相似。

2她过于强调神经症,忽略了正常人格的结构和发展。

3霍妮的理论在内部一致性上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她一方面十分强调社会文化对于神经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却并没有指出社会文化作用于人格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晕额没有提出社会改革的要求。

(二)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弗洛姆一直对生活在各种社会与文化系统压力下的人们保持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他坚持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及人生取向,从人类生存的特殊状况来了解完整的人格,超越了人受本能和生物性支配的论断。

他具有积极的人性观,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一种富于创造性、能主动发挥潜能、与他人关系良好的性格,而这些都可以经由社会变革达到。

人类的需要

关联的需要、归根的需要、超越的需要、认同的需要、方向架构和献身的需要、刺激和被刺激的需要。

人格类型

弗洛姆把人格类型分为建设型人格和非建设型人格。

而非建设型人格又包括了接受性人格、剥削型人格、囤积型人格、市场型人格、官僚型人格。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弗洛姆把心理现象放到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大大拓宽了精神分析以及整个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他以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困境作为关注的核心,把心理疾病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并且弗洛姆对释梦、自由和极权主义的理解颇有独到之处。

弗洛姆作为一个具有深切人文关怀的心理学家,他对普通大众生活状况的关注是值得称道的,他发出的能源危机、饥荒和核战是现代社会三大威胁的警告,充分显示了他睿智的预见性和对生命责无旁贷的勇气。

理论缺陷:

1弗洛姆提出的社会变革理论是空泛的,难以实施。

2著作中缺乏定量的分析和研究。

3没有提出完整全面的人格理论,并且关注无法验证的推理,所以对现在心理学思想的影响有限。

(三)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基本概念

1人种假设:

沙利文承认遗传对人格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受其支配。

人格的这些动物性方面就决定了我们在身体相貌、感受性和智力等特征上各不相同。

2人际需要:

沙利文认为人格主要是由社会力量塑造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际关系。

3紧张降低模型:

沙利文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因而他认为人类有一种趋向于心理健康的动力,同时他也认为每个人都具有降低内心紧张的动机,他认为引起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四个,即生化需要、睡眠需要、焦虑和表达温柔的需要,所以降低紧张也得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4动力机制:

沙利文承认物理能量的存在,认为有机体通过传递物理能量,而不是力比多来完成满足需要的行动。

强调人格是一个动态过程,他将能量传递的过程称为动力机制。

5经验模式:

沙利文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和他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婴儿的人生经验必须经历的三个认知过程。

即分离模式的经验、并列模式的经验和综合模式的经验。

人格结构

1人格化:

沙利文认为,个体会以人际经验为基础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习惯性印象(包括情感、态度、思维等),这一过程称之为人格化。

2自我系统:

也叫自我动能,是指以个体的人际经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形象。

3选择性忽视:

自我系统的基本作用是降低焦虑,如果自我系统遭遇到了可能威胁其稳定性的信息时,它可能只是简单地忽略或者拒绝这些不和谐的信息,依然故我地和从前一样运作,称之为“选择性忽视”。

4非我:

非我形象也是由焦虑造成,不过它在潜意识里是与自我系统分离的。

非我是人格中最阴暗可怕地一面,包含着人格中那些极具威胁性,连坏我都应付不了的方面。

人格发展

沙利文把人格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春期、青春前期、青春后期以及成人期。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沙利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将精神分析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社会学的方向上,从研究个体内部走向了研究个体之间,从而超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生物化倾向。

沙利文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阐述对精神病领域的影响非常深远。

他强调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得到了现代人格理论学家的认可和赞赏。

理论缺陷:

沙利文的著作相于其他的理论家都要晦涩难懂,深奥术语间的关系也不甚明了,缺乏理论的清晰性和朴素性。

而且沙利文的动力论也被指责为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性欲论和阿德勒的自卑了。

沙利文将自我系统的形成归因于重要他人奖罚的结果,忽视了孩子自己的错误认知造成的歪曲。

(四)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艾里克森是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人们有能力克服人格和社会出现的危机,从而获得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危机是一个个使我们从逆境中获取并主宰自我和世界的机会。

人格动力

艾里克森虽然也强调生理过程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为塑造人格的三个主要方面之一,他认为人由生到死是受到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的。

1生理过程:

力比多和性欲

2自我过程:

同一性和掌握感

3社会过程:

社会和文化

4其他:

身体区域与行为方式

人格发展

1口唇期:

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2肛门期:

自主—羞愧和怀疑

3生殖器期:

主动自发—罪恶感

4潜伏期:

勤奋—自卑

5两性期:

同一性—角色混乱

6青年期:

亲密—疏离

7成年期:

生产—迟滞

8成熟期:

自我统整—失望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1拓宽了精神分析理论的范围。

2摈除了弗洛伊德的社会是挫折冲突之源的说法,强调人格发展中社会与文化影响的作用,将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结合了起来。

3他强调健康和适应性的自我机制,使精神分析不再局限于临床个案的研究,而是拓展到了正常个体的研究。

4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学家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格发展的局限性。

理论缺陷:

艾里克森在理论立场上的调和矛盾的态度无疑削弱了其自我心理学的影响力。

他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的思辨性多于科学性。

虽然艾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但他仍把本我作为人格的生物学根源,在论述人格发展动力的时候也认为是个体的“同一性”在起作用,实际上他对社会因素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也无法对社会的改革和创新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建议。

三.行为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

(一)华生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华生把人看成是环境中种种刺激的反应者,他所持的人性观被称为“空洞有机体”人性观,即认为人性无所谓善与恶,性善或性恶乃是由于个体受到环境影响、后天塑造的结果,环境是人格的塑造者,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取决于其从刺激与反应间所学习到的联结。

人格界定

华生提出,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

其中“资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已组成的各种习惯的总体,社会化的、已被调整过的各种本能,已被锻炼过的各种情绪,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和相互关系;二是可塑性与保持性之间的高度协调。

“债务”是指那些在当前环境中不发挥作用,并且会阻碍个人对已改变的环境进行适应的,各种潜在的或可能的因素。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是由遗传而来还是受环境的影响,在这一问题,华生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属于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

他认为,只要对环境有足够的控制,心理学家就可以将儿童塑造成他所想要的任何成人。

华生认为人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改变的,他特别强调童年期人格变化的重要性。

人格研究方法

华生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就可以精确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格。

1研究一个人受教育的情况。

2研究一个人的成就。

3运用各种心理测验。

4研究一个人的业余爱好。

5研究一个人在生活情景中的情绪表现。

异常行为的形成与改变

华生是第一个提出异常行为是经过条件反射而习得的学者。

具体为小艾尔伯特和老鼠的实验。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1行为主义促使心理学走上客观化道路。

2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3行为主义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

理论缺陷:

华生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矫枉过正地全盘否定意识和本能,贬低生理和遗传的作用以及脑和神经中枢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上陷入了困境。

(二)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斯金纳认为人性无善恶好坏之分,是“中性”的。

每个人人格中所谓的意欲、倾向、素质等都是习得的,所以没有必要去寻求所谓的人性。

人格概念

1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

反应性行为又称应答性行为,是指由某种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即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行为。

操作性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出现的情境下发生的有机体行为。

2反应泛化与分化:

泛化又称类化或概括化,是指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以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激做出行为反应,而且也可能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做出行为反应。

人格的结构

斯金纳并不热衷于探讨人格结构,他认为自我、特质和需求都是不必要的概念,只要用操作性的方法就可以预测和控制可被接受的行为。

人格的形成与改变

斯金纳认为人格形成与行为改变的关键成分是强化。

当有机体表现出某种行为后,如果紧随其后出现的某一事件或刺激能使该行为出现的几率增加,那么该事件或刺激就具有强化作用,这一事件或刺激物被称为强化物。

1强化的类型:

斯金纳根据强化的性质,将其划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2强化物的来源:

斯金纳按照强化物的来源,把其分为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

一级强化物是与有机体的生存密切相关的食物;二级强化物指那些原来不具有强化作用,但是由于经常与一级强化物相结合而获得强化作用的刺激物。

3强化的程序:

强化程序是指在建立操作条件反应时,对反应进行强化的不同方式。

人格的发展

斯金纳认为人格研究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则,要系统地探讨研究个体所具有的特殊遗传背景和学习历史。

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个体可能会表现某种行为,而如果该行为紧接着受到强化和惩罚,那么它就会继续保持或中止。

关于人格发展问题,斯金纳仍然强调强化程序在行为获得或表现中的重要性。

人格异常

斯金纳认为异常行为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不良的强化经历导致的行为缺失;第二,有缺陷的强化程序造成各种适应不良行为;第三,线索辨别失败导致各种精神疾病;第四,人格异常的人习得了一套不适宜的反应。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1强调环境与情境变量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2注意实验室实验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3扩展了理论的应用范围。

理论缺陷:

1忽视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探讨。

2由动物研究结论简单地推广到人类。

3行为治疗的局限性。

(三)多拉德和米勒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基本概念

1学习的四要素: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人格是习得的,而学习是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的:

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

2潜意识的意义:

多拉德和米勒把潜意识分为两类,即非文字符号化的经验和被压抑的经验。

人格结构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有联结并且彼此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物。

他们将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稳定联结称为习惯,认为人格结构大部分是由习惯或刺激—反应联结物构成,如果有机体习得这些习惯间的关系就形成其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人格发展就是习惯的习得。

他们认为,婴儿具有三个基本特性:

第一,每个婴儿生来具有一套特定的特殊反射,使婴儿对所处任何情境中的每种有限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

第二,婴儿具有天赋的反应等级。

第三,婴儿具有一套原始内驱力。

人格适应

1冲突类型:

他们利用动物研究的结果主要分析了四类冲突,即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冲突原则:

越接近目标,趋向正向目标的倾向越强烈;越接近目标,避开负向目标的倾向越强烈;随着目标的接近,避开负向目标的倾向比趋向正向目标的倾向强烈;驱力强度的增加,将加强趋近或避开某一特殊目标的倾向;任何时候当两种反应竞争时,较强的反应都会出现。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多拉德和米勒试图整合精神分析和赫尔的学习理论,提出比这两个理论更高级、更实用的理论。

他们使弗洛伊德的概念客观化,主张必须用操作性定义来界定概念,这样他们就把精神分析概念实际转化为可以用实验检验的术语。

他们用学习原理来说明心理动力过程,因此搭起了动物学习实验和临床心理治疗之间的桥梁。

理论缺陷:

多拉德和米勒由于使用老鼠来研究人类的行为而经常受到人们的批评。

他们过分强调原始驱力在人类行为中的决定作用,相对忽视了自我意识对行为的重要影响。

还过分强调受环境刺激所规范的习得性行为,而轻视遗传因素的作用。

四.人本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

(一)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马斯洛对于人性的看法非常乐观、极富人道主义味道,他对于人性有很多假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认识好的、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有对美、真理、正义等得本能需求,而且至少是中性的,不是生来就是坏的。

人格动力——需要理论

马斯洛强调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不是由性本能引起的。

他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动机理论,也叫做需要的层次理论。

1需要的种类:

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

2需要的层次:

马斯洛最初将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后来改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1对健康人和人性积极面的研究极大地超越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

2需要层次理论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理论缺陷:

1经验概括和构想较多,实证不足。

2马斯洛过于强调个人价值和选择的自我实现。

(二)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1.理论观点:

人性观

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而且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的。

罗杰斯承认人由于内心的防御和恐惧,会做出惨绝人寰、穷凶恶极、不成熟、反社会以及杀人的事情来,但是在对这种人进行心理治疗时,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着强烈的向上的力量,这是最令人鼓舞、振奋的事情。

他认为恶来源于社会,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