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0070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docx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基本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的学科。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出版了《社会心理学:

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

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2.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3.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面:

微观的个体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宏观的社会层面。

在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在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在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具体而言包括:

(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

如社会认知、态度、需要与动机、自我等。

(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交往与人际关系。

如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等。

(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响。

如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人格化等。

(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

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

(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

如传统、风俗、时尚、国民性等。

(6)其他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包括教育、临床、工业、消费、法律、管理、健康、组织、人事等。

二、社会角色理论

1.社会角色的概念“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2.主要观点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

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

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像自我”,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织,从而形成“自我概念”。

人会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采择”。

每个人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周围的这些社会关系和他人都会根据人们的职位、人格、家庭背景等不断地提出一定的“角色期望”,而每个人都会通过“角色采择”塑造自己的自我形像。

并不断向这个方向靠近。

如果“角色采择”的自我形象和“角色期望”中的一样,这个人就能和谐的发展;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

3.角色失调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1)角色冲突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

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冲突。

(2)角色不清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

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

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指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由于每个个体往往都处于社会中的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

社会对每一种角色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这些角色之间可能互不相容,这就会出现“角色间冲突”。

这种冲突常常会使人感到左右为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依据个人当时所在的境况明确自己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为界限,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一个人作为一种角色,也常常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产生矛盾,这就叫做“角色内冲突”。

解决这种冲突就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采取先后兼顾或舍末求本的角色和行为。

当人们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角色期待,能够正确地进行“角色领悟”,并能够正确地处理角色冲突时,这个人就能够很好地适应与发展;反之,就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心理,阻碍个人的发展。

三、符号互动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符号互动论是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巾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该理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有学者把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

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2.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3.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

三者形成、维持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

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

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

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2)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合并通过符合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

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3)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

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

(4)社会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

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与自我发展,而个人又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5)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

(6)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

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

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四、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

1.模仿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现象。

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往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左右,米勒(N.E.Miller)、多拉德(J.Dollard)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出版《社会学习和模仿》,提出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

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A.Bandura)和沃尔特斯(R.H.Walters)等人发展起来的,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

这种理论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通过或加以改变的。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在动机过程中包括外部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

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五、社会交换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这是一种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劳、埃莫森等。

社会交换论是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以及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而发展起来的。

始于1958年。

2.主要观点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与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

上述五个命题成为一个系列。

之所以为普遍性命题,是因为在霍曼斯看来,它们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对照。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两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

后来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和社区之间。

他还引人权力、规范、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论在更大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

六、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

1.场论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在研究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l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和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lifespace,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field)。

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

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

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排斥。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

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一个公式:

B=∫(P,E)=∫(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

E解释为准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