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682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主讲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副教授

今天,由我给大家主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大家可能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会想: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政治,这个课有意思吗?

”其实,政治真的离我们并不遥远。

什么叫人类历史?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从广义上讲,只要我们去改造世界,只要我们去改造社会,我们就离不开政治。

事实上,对我们个人来讲,政治也不遥远。

所以我想在讲这个课的时候,我先送同学们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表述的:

一个人或许可以一辈子不从事专门的政治工作,但是,一个人永远不能没有政治头脑。

相信随着同学们阅历的增长,大家会慢慢的体会这句话。

今天我们围绕这个大的主题,我给大家分成六讲来讲。

第一讲:

仰望星空——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指导。

就是我们先来谈一谈,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理论呢?

我们先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二讲:

东方欲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我们和大家谈一谈,马克思主义是怎么样进入到我们中国的。

第三讲:

雄关漫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这一讲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以后,我们事实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中国化。

那么这一讲当中,就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样提出和发展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谈到,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些“真人”。

第四讲:

风雨前行——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新中国建国以后,我们继续探索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们进行的艰辛探索。

这个当中,我们也不回避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和遇到的挫折。

第五讲:

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我们重点给大家讲一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以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第六讲:

走向辉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

我们来谈一谈,在今天的历史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

这六讲,就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第一讲:

仰望星空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指导

我想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学党史的热潮。

很多大学生,我去跟他们交流,大家都表现出对中共党史的一种浓厚的兴趣。

很多同学表示,我们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我们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马克思中国化的90年。

我们先来看一段话。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写的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叫《改造我们的学习》。

这篇文章当中,毛泽东有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大家注意,是这样写的: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请大家留意一下毛泽东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

可能很多同学在过去上政治课的时候都知道,像延安整风,这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事实上,这篇文章也是毛主席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它写于1941年的5月。

毛泽东这段话,非常深刻的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而这个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表达,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我们这样讲,大家可能会说,有依据吗?

当然有依据。

其实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证明它。

在今年纪念建党9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有一个重要讲话,可能很多同学都看了都学了。

当中胡锦涛就讲到说,我们党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我们自己的旗帜上,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革命就前进就发展。

反过来,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面处理的不好的时候,我们就遇到挫折。

所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

从毛主席写这篇文章,到今天又过了70年。

假定我们把毛泽东的这段话,我们把这个数量词稍微做一点变动,把它变成“中国共产党的90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90年”,同学们以为如何呢?

应该是完全成立的。

所以我们今天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事实上是要把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怎么样传入中国等等给大家做一个梳理。

首先我们讲第一讲:

仰望星空。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的指导。

首先给大家介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这句话同学们慢慢去思考,非常深刻。

但是下面,我们可以用一些历史的事实来证明。

同学们可能注意到,我这一讲的标题叫《仰望星空》。

说到仰望星空,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比如说北京籍的同学,知不知道去年北京市高考的作文命题是什么?

(回答)对,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温总理在一次与大学生的谈话中讲到,大学生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

)2007年,温总理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首诗,我们的总理很有才情,这首诗的标题就叫做《仰望星空》。

其中有一句,我觉得写的比较好的,温总理是这样说的: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这个大家知道了,原来“仰望星空”是我们温总理说的。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其实“仰望星空”是个典故。

实际上应该说是温家宝总理借用了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非常的久远,出自古希腊。

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德国人,叫雅思贝尔思,他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们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他就讲,你看,两三千年前啊,人类社会当时彼此的交往其实是比较少的。

比如说,我们东方和西方,那个时候交往是很少的。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和西方的交往,主要是从汉代以后,我们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公元1世纪,然后慢慢慢慢我们东西方的交往才多起来。

但是雅思贝尔思注意到,他说在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历史时期,他把这个历史时期称之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轴心期”。

为什么这样讲呢?

他注意到在当时东西方几乎互不沟通的情况下,却在这个时期啊,无论在东方和西方,都诞生了伟大的文明。

比如说,大约在公元前500年的样子,就是离我们2500年到2600年间,古希腊文明崛起了。

几乎就在同时,我们中国的先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文明也崛起了。

说到古希腊,大家就会想到,他产生了一大批灿若群星的思想家,比如说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等等等。

而在我们中国也出现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这些诸多的“子”们。

那么这个期间,大家发现,两大文明都起来了。

那么为什么说仰望星空就是从这个时候来的呢?

大家注意啊,说到这,我插进来说一句,我们学政治、学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我把它叫做体验学习法,就是同学们在这里听课,我希望大家不是被动的。

我们听课的时候要思考,要把自己摆进来。

这样的课听下来,我们的收获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说到对历史、对政治的感悟,我有一个方法非常重要,我把它叫做体验学习法。

什么叫体验学习法呢?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体验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叫做直接体验,我们借用毛泽东当年讲过的一句话:

“要知道李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李子的味道”。

这叫直接体验。

你对一个事情,你要感知它,你就直接去做一做它,直接就有感受了。

但是,大家知道,对历史而言呢,这个直接体验,基本是做不到的。

我们不可能回到2000年前500年前,都不可能。

但是我们知道,人类还有另外一种很聪明的方法,我们叫间接体验。

比如说我们通过书本的学习,我们通过一种模拟的、情景的、心理的、感同身受的方法去感悟历史。

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这就叫体验式学习法。

这个大家不妨以后再很多历史政治问题上面试一试。

现在我们说到仰望星空,也请大家用一点这种体验式的,感同身受的,尽量模拟的回到历史。

2000多年前可不是今天,那个时候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是很低下的,能够吃饱饭,能够穿暖,就很不错了。

所以,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讲啊,就是想着怎样去柴米油盐。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这么一批思想家。

就是刚才我们说到的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赫拉克利特等等。

这些思想家在当时,他们所思考的问题是非常深邃的,非常高远的,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这个柴米油盐。

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把这些思想家称之为“仰望星空的人”。

不过我们今天说仰望星空好像很有诗意,而且我们温总理又写了这么一首诗,大家会觉得这个词很好。

其实在当时这可不是一个好词。

那个时候,很多人说这些思想家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带着一点嘲讽的口吻来说的。

说你们这些家伙,整天吃饱了没事干了,天天去琢磨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仰望星空。

甚至有人挖苦他们,说你们天天这样抬头看着天空啊,就不怕一脚踏空,摔倒水沟里面去吗?

但是,2000多年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我们看到了什么?

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充满激情的赞誉这些历史上仰望星空的思想家。

黑格尔说:

如果没有这些仰望星空的思想家,用他们的智慧和睿智的光芒,照亮了我们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那我们的后人就可能还要在黑暗中徘徊摸索很多很多年。

所以黑格尔反唇相讥说,那些说这些仰望星空的人跌倒水沟里去,其实说这个话的人,黑格尔讲,是你们自己就躺在水沟里。

这个反映了什么?

就是思想的力量。

你看我们中国的文明,从先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封建文化创造了空前繁荣的封建文明,在后来2000多年间成为维系支撑在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仰望星空太重要了。

下面呢,我们来看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破解历史之谜:

5700<300。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大家可能有点奇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式?

我们演绎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我么首先说,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人类迄今为止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多少年呢?

6000年。

这6000年的历史我们今天来看,它大致呈现了这样一种发展的规律。

我们先画一个横坐标,这个横坐标呢,我们用来表示人类文明的6000年走过的历史道路。

我们把它先设定一个A点(左端点),假设为起点,设定在公元前4000年。

为什么是公元前4000年呢?

因为人类现在目前找到的最古老的文字证据是从古埃及出土的纸草文。

那么我们在这面呢(右端点),再定一个B点,这一点我们把它定在了公元2000年。

这样,人类历史就经过了大概6000年的一个发展历程。

这个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加一点A′,把它加在公元1700年,大家知道,也就是18世纪的开端。

这是人类文明走过的6000年的历史的一个线段。

现在我们再画一个纵坐标,用来表达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我们用系数12345来表达。

大家注意,我们构成了一个坐标系,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和人类文明走过的历史之间有一个函数关系,大家看屏幕,同学们看到一个什么曲线呢?

就是说,在前面这5700年,人类文明是比较平缓的、均匀的在增长。

当然这个曲线也不是十分准确。

世界级的历史学家英国的汤因比先生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当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做文明突变论。

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发展,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变的时刻。

比如说刚才说到的,大约在离我们现在2500年到2600年间,当时(出现)了古希腊文明和我们中国的先秦文明。

这两大文明可以说在文明发展当中都可以称之为某种意义的突变。

当然了,我们讲真正的更大的突变,实际上发生在18世纪以后,就是1700年的前后。

这个时候,人类文明突然在这个点上,大家注意,这个点不能做机械的那种理解。

相对十八世纪前后吧。

它突然间像火山爆发一样的喷发出来,至少是在物质文明这个方面。

18世纪以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确实是令人瞠目的。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当中才有这么一段名言——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它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这就是所谓的5700小于300。

下面我们就要给大家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或者说最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类文明在18世纪前后有这样一次伟大的爆发?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大航海,人口增多)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原因,有时候不是单一的,他可能是很多因素共同来促进发展的。

但是,我们要注意,合力或者说我们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理由,但是假如我问的问题是最主要的只能选一个的话,你会选什么呢?

我们的答案是八个字: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

我们提供一个证据,我们说,如果没有发端于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成熟于18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所做的长达400年的思想文化和理论上的准备,其实就很难有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工业革命的成果。

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对我这样一个结论,同学们可以提出质疑,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结论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

王老师您好,刚才你那所说的18世纪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认为它是推动社会进步一个非常大的动力。

但是就我们之前所学习的生产力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非常大的根本动力,这与我们之前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否有冲突呢?

活着就是说我们之前所学习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您现在所执的观点就是上层建筑的一个作用对于社会的推动力,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吗?

谢谢。

很好,说明大家还是很有思考能力的,这个问题真的提得非常好。

说到这啊,我们今天讲马克思主义,我们现在是把它放到了一个更宽阔的视野来讲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

现在我们实际上就是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我们大家确实是从小到大学了很多政治课,对马克思主义,大概同学们也不是很陌生。

但是有的时候我跟一些同学接触下来啊,我不能不遗憾的讲,我们很多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可能还是过于概念化了一点。

当然这个责任可能也不在大家,还是在我们这些教政治的老师身上,就是我们是怎们样来给大家传达马克思主义的。

其实,对于我们刚刚同学提到的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回答。

恩格斯的晚年,他在给他一个朋友的一封信当中,曾经讲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

他说: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这段话,很深刻。

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来讲一讲。

恩格斯当时写这封信啊,他实际上就是发现,那个时候的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有偏狭的片面的。

比如说他们就是强调,一切都是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力,那么这个对不对呢?

你们注意到恩格斯使用了一个词,叫做“归根到底”,确实是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

恩格斯接着讲,但是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把经济说成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一命题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抽象的、荒诞的一个说教。

这是恩格斯的原话。

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你用这个问题来回答一切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那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是不是这样?

怎样理解“归根到底”这四个字非常重要。

就是说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的确确是靠生产力来推动的,是不是这样?

你比如说,我们对这个历史的分期啊,我们从生产工具的变革,最早叫旧石器时代,后来叫新石器时代,然后逐渐发展到农业文明农耕时代,然后进一步发展到工业文明时代,而工业文明大家都知道,又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地变化时代也在变化,比如说最早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工业文明时代,后来电发明了,工业文明就进入到机电工业文明时代,再后来,核技术、计算机技术发明了,我们今天就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也就是信息时代。

你看这个过程,生产力是不是都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啊。

所以归根结底,就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不错,大家过去也学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但是,就一个一个的历史片段,比如说我们把历史切成一个一个的具体片段,我们再来分析,说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事情是什么原因。

假如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永远用一个答案来回答,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力。

你看,恩格斯讲的非常尖锐啊,说这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抽象的空洞的荒诞的,是不是这样?

用这样的解释能解释什么问题呢?

所以马克思主义说到这,我们实际上就开始揭示马克思主义了。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包医百病的所有问题的现成答案你都可以找到的,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就特定的历史片段来讲,可能起决定作用的有经济因素,但是也可能是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

比如说,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一个伟大变革。

大家来仔细想一想你就会发现,你说在1978年中国的这个伟大变革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们这个变革呢还是因为我们思想解放,然后来把被束缚的生产力给解放出来呢?

很显然答案是后者。

是不是这样?

所以这就涉及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呢,它确实是一个科学,那么我们这里就说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了。

1848年2月马科斯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这个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大家看到的这幅画面是马科斯和恩格斯的画像。

大家可能有点诧异,因为这个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马克思恩格斯,这是什么呢?

这是青年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时候,还不满30周岁,恩格斯这个时候不满28周岁。

也就是说两个不满30周岁的年轻人在1984年2月发表了这样一篇《共产党宣言》。

结果,深刻的改变了世界。

这张照片呢,就是这两位战友,他们在完成这个事情之后,很兴奋,所以两个人很正式的拍了这么一张合影。

这是很珍贵的一张历史照片。

那么马克思主义呢,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有两个。

第一个是它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大家过去所学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确实是非常科学的。

我们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大家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或者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我们通常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再一个就是它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

说,马克思主义再正确它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东西了。

你刚才讲到1848年发表,距现在多少年了?

160多年。

但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今天还有生命力,恰恰就是它有一个内在的理论品质,我们把它叫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这个不是我们后人给它贴标签贴上去的。

你比如说《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那么到1872年的时候呢,《共产党宣言》印了第二版。

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就为这一版自己写了一版序言。

在序言当中,他们讲了这样一段话,说,我们的《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发表的,现在到了1872年已经过了25个年头。

这25个年头,当时欧洲的情况世界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坦诚的承认,说我们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某些结论已经过时了。

比如说,第二章末尾那些关于革命的论述,今天看来已经没有太大的普遍意义。

他们自己非常坦率的承认。

但是接着,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而对这个原理的应用,这句话特别的重要,叫做“必须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说的多好啊!

这就叫与时俱进。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那么再一个,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提出来之后,后来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响应,包括我们后来中国共产党。

我们能够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他的革命性。

这种革命性。

也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它的政治立场。

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为主体的最广大的根本利益,作为它最基本的政治立场。

我们经常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引被压迫、被剥削民族翻身做主当家作主的这么一个革命学说。

历史上也是这样证明的,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再一个,就是马克思主义,他所描绘的未来社会理想,是一个实现了物质极大财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并且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这样一个共产主社会。

当然这个社会或许我们说这个目标实现啊确实不容易,但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它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为在人类的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心目中,这样一种追求正义、平等的这样一种价值观,它是永恒的。

马克思的女婿,也是早年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叫法拉格。

他说,其实共产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以后,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的,但是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就是追求这种最大多数人的平等正义公正的这种追求,拉法格说其实是古已有之。

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他们的学说当中就已经包含了这样一些因素。

甚至包括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当中,比如说孔子讲的天下为公,某种意义上也包含了这种因素。

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一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就是无数的仁人志士按照这种追求最大限度的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去奋斗的历史。

正是这种价值观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难道不是吗?

角斗士斯巴达克斯的怒吼震撼了古罗马帝国的宫殿,陈胜吴广的起义使秦始皇千秋伟业的梦想二世而亡。

古往今来,正是无数的仁人志士以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才使得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到今天,从荒芒走向文明,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所以这是它的革命性。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这种科学性、革命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后来的历史发展当中被很多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革命的人民所接受。

这就不奇怪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小段片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我们今天怎么来看马克思主义,我们来看一个小小的资料片。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在“悠悠千年代代英豪”节目中公开投票评选上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名列榜首,爱因斯坦居第二。

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和导师。

十九世纪中期,他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最完整的理论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它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开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

)通过资料片,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我们也看到了100多年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其实依然具有生命力。

在新千年来到的时候,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互联网,而且主要是在西方的这样的观众当中进行评选,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名列第一。

2009年以来世界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结果又一次掀起了一股马克思热。

比如说德国的财政部长,他自己就讲,他现在来重读《资本论》,就感到他读晚了。

他是这样评估的,他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对资本主义理解的深刻超过马克思。

他说看一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很多的论述,我们就会深刻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他们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的指导,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好,我们第一讲就到这里。

 

第二讲:

东方欲晓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好,同学们好,第一讲当中呢,我们跟大家主要是介绍了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理论来指导。

实际上我们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一个正确的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一个是给大家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革命性。

那么下面这一讲《东方欲晓》我们就要和大家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又是怎么样具体地传入到我们中国的。

大家都知道啊,毛主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那就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句话,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但是呢,你仔细去琢磨一下啊,这个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啊,它也不是像风一样刮过来了,是不是,那么中国马克思主义怎么来的,包括我们也回忆我们的第一讲,中国它自身为什么又会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理论呢?

我们或许需要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历史深处。

我们下面问大家几个问题。

1799年中国有一个皇帝死了,是谁啊,对,乾隆,对,就是乾隆。

1799年,18世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