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381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XX年秋乡镇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教材和考试范围

行政管理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乡镇管理专业、秘书专业的必修课,经济类部分专业、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

从2000年开始,我们启用了新教材《行政管理学》,该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共同承建的,由郑志龙任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材融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辅助内容为一体,版面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它构成了教材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为教学辅助内容,包括学习要求和重点、旁批和练习题。

采用这种合一式教材的目的是使同学们能一书在手,就能学好本课程。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紧紧抓住主教材,全面了解教材的教学内容,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学深学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除文字教材外,还有音像教材,包括九节录音课(其中一节为复习课),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提高学生对行政管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即是考试范围,以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为依据。

  第二部分考试方式和题型

行政管理学实行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类型大致有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及论述题。

命题不超出主教材范围,旁批原则上不做考试要求。

试题答案所涉及的观点和提法都以主教材为准。

  第三部分各章要点

  绪论

一、行政与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在西方学术界,学者对"行政"的理解见仁见智,说法多种,其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界关于"行政"的涵义也众说不一,但是人们都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的阐释作为共同的遵从,即"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

研究和探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人们称之为行政管理学?

quot;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

二、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其学科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2、实践性;3、系统性;4、技术性;5、发展性。

三、行政管理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即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和系统理论时期。

  

  第一章行政环境

一、人们把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称之为行政环境。

它具有如下特点:

1、多样性;2、复杂性;3、可变性;4、互动性。

二、对复杂多样的行政环境,可以从内容上、社会结构上、行政环境具体作用过程、地域上、行政环境对行政主体的影响范围上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三、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是行政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但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的。

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行政环境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活动;

2、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

四、中国的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

1、宏观环境与行政管理。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宏观环境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也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限制因素。

2、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要做到:

(1)树立环境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2)合理开发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组织环境与行政管理。

我们把政府看成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处在这个组织之外的所有组织,就成为政府组织环境构成的基本要素。

这些组织主要有:

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社会团体等,这些组织都对我国行政管理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决定和影响作用。

  

  第二章政府职能

一、政府职能与其他职能相比,它具有广泛性;适应性;执行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把握行政管理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部组成部分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最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可以从国家的阶级本质、发挥作用的领域、行政作用的性质、行政管理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行政控制的幅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二、政府政治职能,也称阶级统治职能,是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

它的内容比较广泛和复杂,主要有:

阶级专政职能;军事保卫职能;社会治安职能和民主职能。

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发挥国防、外交、公安、安全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来行使的。

三、政府经济职能鲜明地体现着上层建筑决定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特性。

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性等特点。

在现代国家,政府管理经济的一般职能有:

(1)产权界定和保护;

(2)宏观经济调控;(3)提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4)进行收入再分配,缓解收入分配不公。

四、政府文化职能是国家行政管理最古老、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并且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事业一般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

政府的文化职能,一般是通过文化管理机构来实施。

五、政府社会职能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前提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职能是政治职能的基础。

政府的社会职能,一般是通过建立专门机构来行使的。

我国的民政、公安、环境保护等部门是行使这些职能的机构。

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近些年给政府提出的一项突出的、特殊的社会职能。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政府职能

1.中国政府除了正常履行阶级专政、军事保卫、社会治安等政治职能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加强民主建设的职能。

2.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1)调控宏观经济;

(2)管理国有资产;(3)提供基础设施服务;(4)监督经济运行;(5)调节社会分配。

3.在需要强化的政府文化职能中,发挥科学、教育的职能是重中之重。

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国政府采取了如下举措:

(1)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

(2)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与教育队伍;(3)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教育投资;(4)广泛开展科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急需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障职能。

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同时我国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七、政企分开是中国实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在政府职能体系中,组织和领导经济的职能是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下,采取两种不同的模式,即政企不分和政企分开。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与企业本身的经营职能是否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的是政企不分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障碍,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

它的危害很大,表现在八个方面。

鉴于政企不分的诸项弊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党和政府早就提出,实行政企分开的方针,并一再强调促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也相应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今后更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政企分开。

八、实现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

1.充分认识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和影响;

2.强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4.抓住政企分开这一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第三章行政体制

一、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它由该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规定,受该国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就行政体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关系而言,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

二、行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1)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

(2)行政体制存在的永久性;(3)行政体制对行政效率影响的全局性;(4)行政体制各构成要素的可变性。

三、行政体制的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积极功能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政府行政组织的框定、调控和制约作用;

(2)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的促进、保证和保护作用。

消极功能的作用常在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情况下产生。

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有:

第一,行政体制的惰性;第二,行政体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引起行政管理的混乱和无序。

四、行政体制是由若干相关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这些基本要素主要有:

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行政监督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

五、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

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

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

三权分立制度建立实行首先在美国,后为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

但因各国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最典型的国家之一。

六、现代议行合一制的雏形是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巴黎公社。

议行合一制的基本特征是:

(1)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

议行合一制的理论依据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议行合一制比起三权分立制度更能体现人民意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七、在现代国家中,行政领导者以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方法,组织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领导体制,这些领导体制,按照各机关参与最高决策事务的人数,可划分为首长制和合议制;按照上下级组织享有决策权的大小,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按照机关内部各组成单位之间的职权性质和工作范围,可划分为层级制和机能制;按照行政领导是否统一,可划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等。

同时,这些类型在各国又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称谓,如美国的总统制,英国的内阁制,瑞士的委员会制,中国的国务院制等。

上述类型或形态各有优劣利弊,对行政效率都各自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各自有消极的制约作用。

八、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分权管理,实施有效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行政区划与地方各级政权相互依存。

按地域划分行政区而不依氏族划分部落,这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一个基本特点;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另外,在同一个政权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也会有所调整和变更。

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

(1)政治原则;

(2)经济原则;(3)民族原则。

还要综合考虑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和国防需要等条件,科学地、合理地确定行政区划,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行政区划大体上经历五个发展时期。

现行宪法规定,中国行政区域按三级划分。

目前,中国设有省级单位32个,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

另外,"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并设定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它们是按照一国两制而建立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属中央人民政府,体现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一个特点。

第四章行政组织

一、行政组织专指政府组织,是政府组织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活动过程的统一。

我国的行政组织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

行政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二、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1)职能目标;

(2)行政人员;(3)行政机构;(4)权力与责任;(5)运行程序;(6)法制规范;(7)物财资源。

三、行政组织的类型主要有:

(1)领导机关;

(2)职能机关;(3)办公机关;(4)咨询机关;(5)派出机关;(6)信息机关。

四、传统组织理论亦称早期组织理论或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

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组织理论和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是传统组织理论的突出代表。

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新古典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包括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等。

六、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系统理论在组织科学领域运用的直接产物。

影响较大的有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组织理论,以伍德沃德和菲德勤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

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原则的构想

1.政府官员由群众直接选举和进行监督,政府和官员应是人民的"公仆";

2.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应是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

3.社会主义的政府应是"廉价政府";

4.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只应有"为数不多的重要职能",主张实行"大社会"、"小政府"。

八、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

1.行政组织要精简高效;

2.行政组织要实现民主管理;

3.克服行政组织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

4.行政组织活动要实现科学化。

九、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组织理论

1.坚持共产党对行政组织的领导;

2.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坚持精干效益原则;

4.注重行政组织的作风建设;

5.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和改善思想教育的方法;

6.强调行政组织建设必须以政府职能为依据,以法律制度为准绳。

十、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依据法律准则确立的排列组合关系。

这些结构模式主要有:

直线式;直线参谋式;直线职能式;直线综合式和多维式。

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其主要功能在于:

1.促进行政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稳定人员情绪,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促使行政组织系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4.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前提。

十一、影响行政组织层级设置的因素

1.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组织的管理幅度;

2.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具体因素:

(1)组织内部工作任务的相近程度;

(2)组织内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3)组织成员的素质条件;(4)工作任务需要协调的程度。

十二、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有:

(1)职能目标原则;

(2)完整统一原则;(3)精简原则;(4)法制原则;(5)职、责、权一致原则;(6)动力原则。

第五章行政领导

一、行政领导的权力属于政治权力的一种。

它指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为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一定行政组织目标,依法对其领导对象进行管理、控制的能力。

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何处?

古往今来,不同行政文化观的人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世袭;

2.金钱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权力来自财富;

3.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超人的意志;

4.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者的权力来自法定地位,来自法律的规定与认可;

5.历史唯物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组织的授予,并通过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形式予以确认。

具体来说,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有三:

(1)行政职位;

(2)行政授权;(3)行政规章制度。

二、行政领导的功能

1.确立本组织目标;

2.组织与协调下级的工作;

3.协调本组织与外部的关系;

4.激励下属努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并对他们的工作及时予以评价和控制;

5.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起用人才。

三、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方式和榜样示范方式四种。

四、按照行政管理过程中决策参与的范围,行政权力分配的集散程度以及行政监督方式的不同,行政领导类型可分为集权性、分权型和放任型三种。

五、行政领导方式的综合运用

1.要承认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

2.要注意发挥各种行政领导方式的优势;

3.要系统综合发挥行政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

4.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领导活动更应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

六、行政领导者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承担相应责任,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员。

他们具有一般行政人员所没有的特点:

1.行政领导者的工作手段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监督;

2.行政领导者的工作对象不仅是物质要素,更主要的是非物质要素,即行政信息;

3.行政领导者的工作性质是脑力劳动、生产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4.行政领导者是职位、权力、责任的综合体。

七、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

根据不同标准,行政领导者可进行多种类别划分。

八、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是指行政领导者在领导群体或领导班子中的排列组合。

优化的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其意义体现在:

1.有利于行政领导者个体作用的发挥;

2.有利于发挥行政领导群体的整体功能;

3.有利于行政领导群体的新陈代谢,使领导群体处于动态平衡中,实现行政权力的正常交接。

九、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

1.行政领导者群体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不同专业知识人员的优化组合;

2.行政领导者群体智能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具备不同智能人员的优化组合;

3.行政领导者群体气质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不同气质性格人员的优化组合;

4.行政领导者群体年龄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群体成员由老、中、青优化组合。

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1.加强每个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是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组合的基础;

2.从行政管理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

3.动态调整,维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4.面向未来,建设年轻化的行政领导群体。

  

第六章人事行政

一、人事行政是人事管理活动的一种,它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2、德才兼备;3、适才适应;4、合理流动;5、人事统一。

二、人事行政自产生以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二是以分赃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三是以功绩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

综观人事行政向现代化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人事行政发展的趋势:

1、人事行政科学化;2、人事行政法制化;3、人事行政队伍专业化;4、人事行政业务范围扩大化;5、人事行政的地位更加突出。

三、现代意义上的考试录用制度最早确立于英国。

目前,世界范围内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了考录制。

考录制包括考试制和录用制。

世界各国公务人员考试录用的技术环节可能存在差异,但贯穿于考试录用过程的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这些原则是:

1、公开原则;2、平等原则;3、竞争原则;4、择优原则。

四、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类别主要有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

公务员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设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培训是国家公务人员管理的一项制度,也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充分发挥培训在公务人员管理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实现培训的科学化、法制化。

五、公务人员考核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是单纯对工作实绩的考核;二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我国公务员考核是以上两类考核内容的综合,即在考核德、能、勤、绩的同时,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从目前各国的实践看,考核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考核的客观公正性问题。

六、工资制度在人事激励中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科学的工资制度应体现如下原则:

1、统一原则;2、公平原则;3、平衡原则;4、适应原则;5、明确原则;6、定期提薪原则。

七、监督制就是对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否遵守了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进行监察和督导的一系列规定。

对公务人员实施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监督;法制监督;品德监督;职务活动监督;工作作风监督和日常工作监督。

依据监督主体的不同,对公务人员实施的监督可分为一般行政监督、法制监督、社会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等。

  

第七章机关管理

一、机关管理的功能可概括为辅助功能、服务功能、协调功能和保障功能。

二、机关管理的原则包括:

1、分工协作原则;2、制度化原则;3、科学化原则;4、勤俭节约原则;5、安全保密原则。

三、机关管理的作用:

1、机关管理提供基础性工作条件,保障行政管理各项职能活动的顺利进行;

2、机关管理使行政领导者和一般行政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和节约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机关管理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4、机关管理是加强行政组织自身管理,切实搞好廉政勤政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四、机关管理现代化

1、机关管理观念现代化;

2、机关管理人员素质现代化;

3、机构设置现代化;

4、机关管理手段现代化;

5、机关管理法制化。

五、机关文件管理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文件的类别、格式和行文关系都要规范统一;2、严格遵守文件处理程序,实现办文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文件处理要及时迅速;4、严格控制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

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1、严格档案接收工作;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3、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4、做好档案的移交工作。

  

第八章行政道德

一、行政道德是指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它除具有其它社会道德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明显的政治性;2、一定的强制性;3、很强的表率型。

二、行政道德的功能

1、导向功能;2、调节功能;3、控制功能;4、教育功能;5、激励功能。

三、为人民服务是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则,其主要依据是:

1、它是由我们国家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2、它是由我国政府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决定的;

3、它是由为人民服务在行政道德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四、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则,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2、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3、要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五、行政道德规范,是行政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行政道德关系和要求的反映,是政府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和遵守的行政道德准则,是行为范例和行为禁条的统一。

具体说,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和遵守以下行政道德规范:

1、忠于政府;2、忠于职守;3、公正廉洁;4、遵纪守法;5、实事求是;6、甘为公仆;7、团结协作。

  

第九章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是众多决策的一种。

与其他决策相比,它具有的特点是: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

2.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4.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二、行政决策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三、行政决策活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行政学界并无一致的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1、信息准全原则;2、科学预测原则;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5、程序适当原则;6、切实可行原则;7、大胆创新原则;8、动态调整原则;9、民主参与原则;10、依法决策原则。

四、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分为五个基本环节:

1、调查研究,发现问题;2、科学预测,确定目标;3、科学设计,拟定方案;4、综合评价,选择方案;5、实施检验,调整完善。

五、行政决策体制是指承担行政决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权责分配及决策制度的总称。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是一个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负责确定行政决策目标和选定行政决策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