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377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docx

一杯水溶解多少食盐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天津市南开区科学学科

课题内容简介:

本课是小学科学教材4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6课的内容。

在第4课学生已经发现食盐在水里的溶解不是无限的,那么,100毫升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

本课教材作为前面五课教材内容的延伸,是在前面五课系统了解了什么是溶解以及什么影响溶解速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

但由于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教师的指导在这个实验中所起的重用也是必要的。

从起始的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到“100毫升水能溶解几匙(几克)盐”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实际经验和理论基础的(这个年龄的儿童认知水平)。

那么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依靠实验得出第一手的直观认识。

所以,本课的教学过程就围绕着自主研究活动展开和设计。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设计一)

南开区西营门外小学闻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个研究活动,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食盐是有限的(一定量的液体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初步形成饱和溶液的概念。

2.在不断的溶解食盐的活动中,初步学会设计多次等量重复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会使用估量的方法称出一克物质的实验能力以及刮平、累加、搅拌速率控制等实验小技巧。

3.在探究实验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的精神,在对实验进行分析研讨大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敢于表达自我的主体意识。

通过对饱和溶液的处理体现科学课程的环保教育。

二、内容分析

本课活动主要是研究常温下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在第四课学生已经发现食盐在水里的溶解不是无限的,那么,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

为了解决“一杯水能够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活动由此展开。

通过提出问题——小组研究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试验方法——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形成共识。

这样一些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通过亲身活动建立科学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于溶解,以及水不能无限制的溶解物质有了初步的感官认识。

但是,究竟一杯水(100毫升)能够溶解多少食盐,这个问题肯定仍能激发学生无尽的兴趣,所以,对于学习内容,学生是有兴趣的。

但是,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技能的要求是较高的,所以,很多操作技能和观察技能的养成在这一课中就十分重要。

如:

如何刮平勺、如何判别是否完全溶解。

所以,教学指导的重点要在这几方面加以侧重。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研究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的设计与完善

2.难点:

操作:

克的称量。

概念形成:

食盐怎样算不能溶解了(饱和溶液的初步认识)

五、教学准备

1.学生材料:

食盐、小勺、筷子、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牙签(或直尺)、毛巾、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2.老师材料:

(大--100ml、小--50ml)烧杯各一、(大--1克、小--0.5克)勺子各一只。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1)复习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解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大家还记得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

速度?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

老师这有一杯清水,还有一些盐。

如果我想让盐迅速的溶在水里,我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师:

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易行?

师:

你说的非常好,那你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师:

大家看,他可以让一小勺盐迅速溶解在水中,如果我给你们的盐多一些,你们还能让他迅速溶解吗?

师:

你们还能让让一杯水溶解更多的食盐吗?

师:

真棒。

但是你们谁知道一杯水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

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得溶解下去。

我好给你们多准备一些食盐作实验?

(2)提出新的问题

师:

这些只是你们的猜测,事实真的如此吗?

师: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杯水究竟能够溶解多少食盐那?

师:

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板书课题: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新授

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1)明确研究目标,。

师:

大家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研究100毫升水溶解多少克盐这个问题呢?

师:

非常好,科学课程就要求大家有这种勇于实践的精神。

那这个实验你们准备怎样做呢?

(2)设计实验(重难点)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从总体思路上给学生一些启示)

设问

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你看看实验桌上有什么?

出示:

食盐、小勺、筷子、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牙签(或直尺)、毛巾、

我们用这些东西能够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

你准备怎样做?

勺量的控制(操作方法)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工具把食盐加到杯子中

呢?

你加到杯中的食盐是多少呢?

怎样确定你加的盐是多少?

怎样能让每一次加的盐多少基本一样?

演示平尺推或牙签平抹。

饱和溶液的认识

食盐加到什么程度就算加不进去了呢?

(难点——饱和溶液的形成)

不能再溶解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其他注意的问题

在记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的杯子是多大容量的?

为什么不再用大一些的杯子?

食盐一定要一勺一勺的加吗?

(3)学生建立试验计划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准备

三、研究的方法

师:

刚才大家简单的说了说自己的想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实验设计计划表(出示幻灯)

 

你们的实验设计简单的记录到纸上。

 

(4)汇报交流试验计划

师:

各个小组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完成了吗?

师:

那哪个小组有勇气上前面来给大家讲一讲自己小组的试验设计?

基本问题:

你们组的研究的问题(因为研究

问题全班一致,所以没必要重复

问)

你们组的研究的准备

你们组的研究的方法大家对他们的研究计划有没有疑问?

你们有什么比他们组更好的方法吗?

(5)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注意操作上的瑕疵,及时指导。

(6)汇报结论建立认识

你们各个组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

为什么我们各个组有这么大的差别?

一次实验的结果足以说明问题吗?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通过这样的结果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

一杯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总结拓展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杯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那其他液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假如我们准备一杯白醋,是不是他也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课后去探究一下,看哪个同学最先把结果告诉老师。

 

生:

提出实验方法:

搅拌、粉碎、加温。

生:

搅拌法、加温法。

 

生演示

生:

可以。

上台取一大勺盐放

入水中,快速搅拌。

生:

能。

 

生:

(楞)众说纷纭。

(板书学生的预测)

 

生:

实验。

亲自试一试。

 

生发言,阐述自己的方法。

(简述)

 

学生讨论

 

简单交流

 

学生尝试

 

生:

不能再溶解了,有颗粒出现,食盐颗粒不能再消失

生:

思考,讨论,设计试验。

 

生汇报交流

 

分组实验

 

汇报试验结果

导入活动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担负着引发孩子们学习注意力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的目的。

根据本单元的课程设

置、内容联系以及学生在

这单元中的学习惯性,在这节课上,我选择了复习导入的方法作为起始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以下三个大过程:

复习导入已知

试验研究

发现新问题

通过以上环节,在孩子们的眼中,本课要解决的的问题从“老师要我们知道”变成了“我们要知道”。

虽然这个问题仍然是预设的,但经过学生的交流课程问题变成了生成的问题,他们的求知欲会更高,学习热情也会更加高涨,更利于下面略微枯燥一些的设计试验环节的展开。

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教师继续引领学生对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认同和理解,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

 

这里的问题对于实验的设计起一个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同时,约束学生的思维能够更集中到现有的事物上。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操作掌握基本的估量的技巧。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了解形成科学概念。

 

形成累加意识,特别是在开始时可以鼓励孩子大胆一些。

形成合理的推理。

 

幻灯片的出示有利于学生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的。

在此基础上,学生下面的讨论将更加有的放矢。

 

小结:

以上活动的开放性非常强,这也是课程改革后《科学》课所呈现的学生主体性的例证。

此时课堂的主体属于学生,教师更多的是穿针引线,将学生的发散的思维聚拢在课程目标之下,引导学生的思维、行为向本课预设的目标前进。

在前面已经对于如何做进行了充分分析,汇报环节的意义更多是帮学生明确目标,强化安全和减少试验的不确定性。

由于学校实验室设备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误差,教师不必和一次实验数据过于较真,非要找出问题。

恰恰通过这个结果可以帮学生认识到多次试验和实验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

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

本课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更有实际意义。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主旨是体现新课改之后教育理念的要求,通过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科学意识进行培养,通过细密的实验和逻辑分析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从设计基础的角度,这节课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率和最后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好的。

本课的设计基本是循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结论”的探究过程来进行的,从设问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到出示仪器引导学生分析用途设计实验,整体还是比较紧凑的,这样的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对于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方式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当然,这种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在这课中也体现无疑,就是讨论研究时间比较长,导致40分钟完成有一些困难,需要每一个环节的效率都很高,教师的无用语言一定要少。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设计二)

南开区南江里小学栾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个研究活动,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食盐是有限的(一定量的液体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初步形成饱和溶液的概念。

2.在不断的溶解食盐的活动中,能体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总结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并对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问题进行研究。

初步学会设计多次等量重复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会使用实验工具估量出一克的物质的实验技巧。

3.在探究实验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的精神,在对实验进行分析研讨大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敢于表达自我的主体意识。

二、内容分析

本课活动主要是研究常温下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研究在一杯100ml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

为了解决“一杯水能够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活动由此展开。

通过提出问题——小组研究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试验方法——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形成共识。

这样一些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通过亲身活动建立科学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于溶解有了初步的感官认识,对谁能溶解食盐有了准确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探究一杯水(100毫升)能够溶解多少食盐这个问题仍存在无尽的兴趣。

这个活动对于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是较高的,所以,很多操作技能和观察技能的培养在这一课中就十分重要。

如:

如何快速估量1克食盐、如何判别是否完全溶解。

另外学生对于试验的设计还不能做到很完善,要在不断地修改反复得讨论得基础上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所以,教学指导的重点要在这几方面加以侧重。

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实验环境的微小差异引起的实验结论的不一致,不能人为将100毫升水溶解的食盐进行统一,教育学生对实验结果要实事求是的进行记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一杯水里溶解的食盐是有限的,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研究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难点:

比较准确的估量出1克的食盐。

准确判断食盐怎样算不能溶解了。

(饱和溶液的初步认识)

五、教学准备

1.学生材料:

食盐、小勺、筷子、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牙签(或直尺)、毛巾、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2.老师材料:

盐水饱和溶液,烧杯(100ml、50ml)各一、勺子(2克、1克)各一只、牙签(或尺子)。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1.导入

了解一杯水中溶解的食盐是有限的:

出示一杯盐水饱和溶液。

提问:

如果把一小勺食盐放入这杯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请一名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实验的结果。

请其他同学验证刚才同学说法

是否正确。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讲解:

老师上课前在这杯水中放了一些盐,制成了这杯盐水溶液。

所以刚才同学向里面再放食盐,食盐没有溶解。

请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

一杯水里只能溶解有限(一定量)的食盐。

教师:

你又想到了什么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问题。

 

讲述: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100ml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

(板书课题)

2、研究100ml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

师:

如何研究刚才的这杯水中溶解了多少食盐?

我们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如何测量出老师刚才向水里放了多少食盐?

 

(教师归纳出实验基本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

实验的用具

食盐、小勺、筷子、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牙签(或直尺)、毛巾、

演示讲解

小勺的作用

用小勺取固定量食盐的方法(操作方法)

演示平尺推或牙签平抹。

饱和溶液的认识

师:

食盐加到什么程度就算加不进去了呢?

不能再溶解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难点——饱和溶液的形成)

师:

刚才大家简单的说了说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用刚才讨论和学习的方法设计我们的实验,把它记录在实验记录上。

交流试验设计。

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遇到问题及时和学生交流指正。

师:

将实验结果介绍给其他组。

提问:

为什么有的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不一样?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办?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一个什么样一个结论的准确性?

3、能力拓展

教师:

刚才我们研究了在室温下100ml普通的清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那么你想一想100ml的清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以外的可溶解的物质呢?

比如:

白糖、果珍、味精等。

他们和食盐溶解的质量是否一样?

 

师:

各组选择一种物质,根据你要研究的这个物质设计实验,选择实验用具。

 

师:

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物质等待着我们去继续探索,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研究。

 

(根据前两节课的知识)回答:

食盐会溶解在水里。

食盐并没有完全溶解,有一部分食盐析出。

 

答案:

食盐放的多。

杯里的水有问题。

杯里是盐水。

…………

 

回答:

一杯水里只能溶解有限(一定量)的食盐。

 

学生:

到底一杯水里可以溶解多少食盐?

老师向杯中放了多少食盐?

能不能让这杯水溶解更多的食盐?

………

 

学生发言。

讨论,提出自己对实验的看法和要解决的问题。

例:

要不要用筷子搅拌?

如何取100ml水?

怎么称量食盐?

食盐先放多少比较好?

 

学生交流。

(说一说实验工具的作用)

 

学生尝试

 

生:

不能再溶解了,有颗粒出现,食盐颗粒不能再消失。

 

由组长组织同学们将总结的实验步骤统一制定出试验计划。

 

学生交流

学生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

汇报各组的实验结果。

学生讨论。

 

再进行一次实验。

一杯水里只能溶解有限(一定量)的食盐。

 

学生讨论,发言,辩论。

对认为可行的实验设计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实验。

记录实验过程。

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让实验结果与学生已有的旧知形成一个反差,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出——食盐明明应该溶解的,为什么会析出?

怎么与我们以前学的知识不一样了?

带着这样的一个疑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这个问题,提高研究科学的兴趣。

 

让学生针对刚才实验的结果,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抓住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让学生充分发言。

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有不足的地方可以由学生补充或讨论,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不能替代学生的实验设计者角色。

如果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加以完善。

观察实验用具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具思考实验的步骤,从而设计出实验,节省时间。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操作掌握基本的估量的技巧。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了解形成科学概念。

 

部分实验步骤由教师向学生进行了介绍和演示,有的实验步骤学生可能已经想到但是方法比较繁琐,教师直接将简单的试验方法进行演示,提高课堂的效率。

 

让学生明确实验环境丝毫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学生了解了100ml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现在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巩固试验方法。

 

这一步基本上是让学生在刚才实验过程的基础上,独立的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解决科学问题。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主旨是体现新课改之后教育理念的要求,通过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科学意识进行培养,通过细密的实验和逻辑分析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从引入环节的设计我采用激趣质疑的方法,用一杯饱和溶液替代以前实验的清水,产生盐不能溶解的现象,与溶解现象产生矛盾,从这个矛盾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效果还是不错的。

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率和最后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好的。

本课的过程基本是循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组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来进行的。

但是这种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就是讨论研究时间比较长,学生独立探究40分钟完成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是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出解决问题的试验中,可能遇到并且需要我们解决的情况,然后观察实验用品,找出解决这些试验中遇到问题的方法;有一部分的实验方法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对操作方法进行演示指导,让学生对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进行设计和交流,这样节省了时间,为学生动手实验留出了充分的时间。

由于实验设计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的,为了加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在课后还设计了一个与课上类似的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