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074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ocx

hss030101东莞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

本文围绕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的支持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运用了产业、金融理论和计量方法,借鉴了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经验,结合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发展过程开展研究,从商业银行、证券市场、政策性银行角度探索它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

在产业结构方面主要关注了东莞支柱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对它们的支持作用。

商业银行在东莞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大,资本市场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影响较大,政策性银行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点产业等关键性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对于东莞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以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为主。

综合以上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莞;产业结构升级;金融支持

ABSTRACT

Thethemeofthispaperonthebasisofthefinancialsupportin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ofDongguanexpansion,theuseofindustrialandfinancialtheoryandeconometricmethods,drawsontheexperienceofforeignfinancialsupporttothe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combiningwiththedevelopmentprocessoffinancialsupportin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ofDongguantocarryoutresearch,toexploretheirinfluenceon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fromtheperspectiveofbusinessbank,securitiesmarket,policybanks.IntheaspectofindustrialstructurefocusedonsupportingthedevelopmentofDongguanpillarindustryandhightechnologyindustryandrelatedfinancialinstitutionsfortheir.

CommercialbanksdominatethefinancialsysteminDongguan,theinfluenceon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ofDongguanthelargestcapitalmarketonthesecondindustry,especiallythemanufacturingimpactlarger,long-termfundingtosupportthepolicybanktoinfrastructure,basicindustriesandkeyindustriesandotherkeyindustries.Thedevelopmentofhigh-techindustryinDongguan,withthefinancialallocationandbankcreditbasedoninvestment.Basedontheaboveanalysis,putsforwardtherelevantpolicysuggestions.

Keywords:

Dongguan;industrialstructureupgrading;financialsupport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目录3

一、序论4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6

(一)产业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6

(二)金融活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原理7

(三)商业银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8

1、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有利于支柱产业的发展8

2、商业银行受国家政策影响支持优势产业发展8

三、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的发展与分析9

(一)1998-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9

(二)1986一1997年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9

(三)1986一1997年间的金融支持10

四、东莞产业结构与金融关系的实证研究12

(一)数据的选择及模型的建立12

(二)实证分析13

1、稳定性检验13

2、格兰杰因果检验13

3、分阶段的回归分析14

五、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总结和政策建议15

(一)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总结15

(二)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16

六、结束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一、序论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而在产业结构的演进变化中,金融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金融市场成功地推动了其新兴产业的发展,以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克斯认为金融在工业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来完成,是金融的发展促成了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最终才使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得以发挥,从而成功实现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虽然很多技术发明产生于欧洲,但几乎所有与其相关的新兴产业都是在美国得以发展壮大的。

20世纪末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经济”的成功,也主要得益于其资本市场上二板市场和创业投资体系的成功发展。

日本二战后的迅速崛起,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升级也是得益于“主银行”体制的金融改革。

从理论上,很多学者认为不断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推动力量,无论是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还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都需要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作支撑。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本质是一个资金的部门流向问题。

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无论是采取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采取以资源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都离不开资金,而资金的流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更多地要通过金融活动来完成。

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减少信息交易成本、提高储蓄一投资转化率、改善经济运行环境,金融活动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水平和速度。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与一定的金融发展水平相配套。

从东莞现实的情况分析,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大。

从资金支持的构成中可以看出东莞同全国的发展趋势一样,生产建设的大部分资金调控权已不再是由财政部门计划调拨,而主要由规模庞大的银行体系和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所决定,金融己成为产业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不足10%,且逐渐呈下降趋势,而其余90%都是靠自筹和金融体系提供。

因此,只依靠财政部门预算内的建设资金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财政资金做后盾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遇到了挑战,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只能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来调节,在此过程中,金融必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选取“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研究”为题,尝试探索金融发展对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程度,通过实证研究对此问题进行求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东莞产业结构的金融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

同时,东莞作为我国经济活跃的地区,选取其为研究对象对于全国范围来说具有导向意义。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

轻工业往往以农产品为生产资料,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不高,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往往从轻工业起步。

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以简单劳动投入为主,资金投入不多,生产周期较短,企业规模较小,需要小额、灵活方便的融资方式,主要采取银行借贷的形式。

重化工业相对轻工业而言,最突出的特征是需要巨额的资本积累,轻工业的高度发展为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汽车等,企业需要稳定持续且规模巨大的资金投入,购置大型机器设备、原料等生产资料和维持正常企业运作,仅靠企业本身的内源融资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大规模的外部融资必不可少,主要通过银行借贷和证券市场融资来获取资金。

高技术产业的兴起把轻重工业列入传统工业之列。

高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计算机、生物工程。

高技术产业的特征是技术要素投入大,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的附加值高。

这就要求较高的研发经费投入,同时企业也承担着较大的技术风险,即技术能否产业化、新产品的市场反响及是否能在其生命周期内获利等。

高技术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具有高科技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使产业的金融需求从单一的资金需求转变为全方位服务的系统需求,一需要银行、证券、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对其的多元化的支持。

以上对轻、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对于金融的需求的划分并非绝对,随着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实施,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措施,也需要大量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以及国家政策支持。

此外,产业的金融需求还与各个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

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是各个产业成长、成熟、衰退的动态过程的综合反映。

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金融需求。

在产业的成长期,生产规模需要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企业自身资信状况较低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大量企业难以通过抵押、担保等方式来取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进入产业成熟期后,良好的资信状况、稳定的经营收入和大量可以用于抵押的资产使得其对资金的需求易于得到满足;而步入衰退期的产业,企业会逐渐降低其投资规模,并转投向其他产业,进入新一轮的产业循环,并对资金产生新的需求。

金融具有资金中介的职能,充当吸纳资金、投放资金的桥梁,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金融供给主要由资金来源、金融机构和投资方式三方面来决定。

首先,资金来源决定了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规模和金融供给的多少,例如商业银行,它广泛吸收居民储蓄,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并将其转化为债权或股权投资。

在准备率相同的条件下,吸纳资金的能力越强,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规模也就越大。

证券市场通过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的形式大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使企业直接得到大量资金进行业务运作,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金融供给形式。

其次,金融机构的形式本身也决定着金融供给。

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金融机构的行业特性,由于金融机构存在着严格的分业管制,因而金融机构所处行业的不同,本身就限制了其资金的来源以及投资业务的领域。

二是同一行业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的不同也影响着金融机构的供给特性。

金融机构各种各样的所有权结构和组织形式,如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投资偏好、运作方式都有着显著的不同,对金融的供给结构也是不同的。

最后,投资方式也决定了金融的供给。

对投资方式的分类可以粗略地分为债权和股权两种形式,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债权投资要求按固定的利率还本付息,并常常附带提供抵押、担保以及对资金运用的限制性条款,债权投资的风险相对较低。

概括地讲,以上三个决定金融供给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此外,金融供给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制度因素的影响。

正如Goldsmith所认为的,虽然金融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但各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历史、文化背景也决定着一国金融发展形式的不同。

政府也对各种金融供给形式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金融活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原理

金融活动从属于流通和分配环节,本质是由生产活动决定的。

但是,金融活动的总体情况和结构状况也会反作用于生产活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活动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金融通过信用活动实现其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信用活动决定着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决定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进程。

因为生产要素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关系如果合理,就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否则,很可能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信用的发放可以改变生产要素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信用活动对资本存量在产业之间的再分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因为信用活动可以在产业之间,甚至在同一产业的企业之间进行再分配,其结果将使产业不断升级换代。

这是因为信用活动是有条件的,只有经常盈利的大企业、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才能不断获得信用支持;而经营不善、信誉不佳的企业及夕阳产业很难获得信用支持。

(三)商业银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自2011年首次提出股权溢价之谜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股权溢价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探讨和研究。

基于消费经典理论[1]由于无法合理解释市场上的高股权溢价现象,股权溢价之谜对基于理性预期的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挑战。

虽然后续的诸多研究对经典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并提出各自的见解,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股权溢价之谜,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被广泛接受的一致性结论。

而股权溢价之谜的提出无疑为金融学家探索资产定价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然而我认为股权溢价之谜,是对股票市场溢价结论的补充性研究,而投资者风险偏好,股权溢价时变性更能说明中国股市的股权溢价现象,以下我选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用以说明:

1、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有利于支柱产业的发展

在刘仁和、王智斌的《略论中国无风险利率与股权溢价》,研究认为我国投资者在该期间的风险厌恶系数远高于产生股权溢价之谜的标准[2],即中国股市存在股权溢价之谜。

由于该文章基于1992年至2001年的数据和传统的消费资产定价理论,其结论并不适合现在的研究,但是其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研究对我们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2、商业银行受国家政策影响支持优势产业发展

商业银行本质上是盈利性的组织,它利用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完善的金融服务,吸收零星分散的存款,向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其在资金的配置中要满足资金的保值增值功能,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将信贷资金配置到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而这些行业一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是一些主导和支柱产业,这样就间接地起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发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审查,保证了资金的有效分配,促进了全社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的发展与分析

(一)1998-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东莞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视,给予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东莞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

在1998-2011年期间,产业结构和金融业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莞一直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始大多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结构失调,进行“填平补缺”式的适应性调整。

1980-1983年,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乃至全国重工业过重,而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市场上必需品短缺的问题,我国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产业结构调整。

当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压重保轻。

在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中,东莞的轻工业得到鼓励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发展加工工业为标志的轻型、外向型结构。

中国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是相辅相成的,东莞也深受其影响。

在改革开放发展初期中,东莞融资体制发生了不断变革,我国大型国有银行的出现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模式,东莞金融业也得到初步的发展,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莞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进行,金融与产业政策相配合,实行了以信贷倾斜政策为主的金融政策,逐步支持了东莞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银行在流动资金贷款上,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植”的信贷政策。

在严格控制信贷总量的同时,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信贷投入给予倾斜。

这一时期,东莞以至全国的银行体系存在着存款额小、银行的资金并不充裕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大量吸收存款,东莞很好利用了“侨乡”这一巨大优势,银行在提高了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对华侨储蓄实行了优惠政策。

(二)1986一1997年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

1986年,我国在“七五”计划中指出,继续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快加工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这也标志着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开始。

东莞在这一时期开始,增加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电力、原材料、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长期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在这一时期,东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不断改善,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1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10.1和6.2个百分点,到1997年东莞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比例关系为13.5:

49.9:

36.6。

同时,各产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

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业得到全方位发展,在农业商品产值中,2011年和1997年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52.7%、3.8%、21.6%、3.6%、18.3%和38.0%、2.8%、29.5%、5.7%、和24.0%。

东莞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多种经营趋势明显,乡镇企业也在这一时期迅猛发展,1997年,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超6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4.5%,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第二产业出现明显的轻型和外向型特点,并对技术进步实行政策倾斜,一方面加大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挖掘制造业等重工业的发展潜力。

东莞第二产业虽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一般性加工工业仍占相当的比例,但正向多元化、高级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如电子通讯设备、机械器材、建材、化工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和比重不断上升,结构也不断多元化,传统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如批发零售餐饮业占第三产业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45.5%下降到1997年的28.4%,而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其比重分别由2011年的3.5%和3.9%上升为1997年的11.3%和n.5%。

当然,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也存在因短期利益驱动而出现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等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1986一1997年间的金融支持

在1986-1997年期间,东莞产业不断发展,轻重工业的比重不断优化,更加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为主题的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业在这一期间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也为基础产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资金投放方面,这一时期也有所变化,在重视投放于加工工业的同时,开始注重了基础工业和重工业的投入。

1989年,全省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基础工业的金额占14.02%,其余大部分投入到了加工工业,90年代这种状况不断好转,2002年东莞重工业的比重超过了轻工业的比重。

这段期间,金融政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信贷总量的扩张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从9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引进了企业的经营方式,逐渐侧重于收益性,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相继出现,利用外资政策进一步完善,推动了“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在东莞的发展。

 

四、东莞产业结构与金融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及模型的建立

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之间的联系最终都要通过资金的变动来实现,而资金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体现为金融机构所掌握的金融资源量,所以对于金融发展的数据,本文选用金融资源量来衡量,具体选用了被广泛学者认可的金融相关率(用JRFZ表示)作为衡量金融资源量的指标。

JRFZ=M2/实际GDP来表示金融发展的水平其中MZ用东莞存贷款总额来代替。

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衡量选用了国内学者杨琳、李建伟(2002)所采用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当年GDP的比值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用CYJG表示,通常被称为产业结构优化率,将其作为解释变量,由此进行回归来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之间的相互联系。

最后,数据均来自各年《东莞统计年鉴》。

根据数据建模:

在微观上,金融机构对各产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通过国家政策指引和自身盈利性的需要,配合了东莞的产业政策,促进了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所以需要验证的假设是:

如果假设检验成立,则说明实际情况是符合上述分析的,具体数据如表4.1所示。

表4.11998-2008年东莞CYJG和JRFZ数据(单位:

亿)

资料来源:

历年东莞东莞市统计年鉴

(二)实证分析

1、稳定性检验

对东莞金融结构指标金融发展水平(」RFZ)和产业结构优化率(CYJG)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表4.2所示:

表4.2CYJG和JRFZADF检验结果

变量JRFZ、CYJG在各显著性水平下,ADF值小于临界值,所以这两个时间序列都是平稳序列,可以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分析。

2、格兰杰因果检验

我们选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东莞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4.3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JRfZ)构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率(CYJG)的Granger原因,说明了本文从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具有合理性的。

3、分阶段的回归分析

按阶段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率(CYJG)与金融发展水平(JRFZ)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1998年-2008年:

CYJG=11.51JRFZ-672.47(l)

(18.4218)(-13.7711)

R-squared=0.9288,AdjustedR-squared=0.9261,F=339.3645

1998年-2011年:

CYJG=8.78JRFZ-475.28

(2)

(5.0258)(-3.7938)

R-squared=0.6779,AdjustedR-squared=0.6511,F=25.2585

2008-2011年:

CYJG=34.98JRFZ-1329.76(4)

(18.6179)(-18.8865)

R-squared=0.9789,AdjustedR-squared=0.9739,F=387.8875

方程

(1)、

(2)、(3)和(4)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估计的

系数都大于1,说明金融的发展确实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另外,2008年、2011年的回归系数小于1998年-2008年的回归系数,2008年-2011年的回归系数最大说明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起到了越来越的影响作用,这也符合东莞的产业的发展现实。

五、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总结和政策建议

(一)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总结

第一,在东莞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因素。

从理论上,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和存量变化-影响生产要素的分配-影响产业资本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结合东莞的实际情况,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之间总体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中介对产业升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由于在东莞以及全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东莞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最大,主要通过信贷活动筹集和分配资金、收集与生产对产业结构变动有关的信息、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融资支持等机制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实施影响。

但另一方面又存在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需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

第三,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通过证券市场的一级市场增量调节和二级市场的存量调节来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