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97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docx

一轮复习研究报告

南溪一中高2010届高三化学复习研究组

研究报告

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教学程序为手段,全面梳理主干知识,指导学生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网络;科学进行知识应用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定期的进行检测、反思、总结,帮助学生不断的查漏补缺。

力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09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综合卷化学试题命题研究与试卷分析

09年普通高考(四川卷)化学学科试题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命制,坚持了“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命题原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稳中有进、稳中有新,以能力立意,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学科核心能力和学习潜能的考查。

试题背景材料新颖,呈现方式多样,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科技进展,加强了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

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思维容量较大、难度适当、区分度良好。

本套试卷的整体难度不仅去年有所提高,但是没有出现超纲的题目,在考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一、强调综合,重视能力

试题的特点之一是:

能力立意,突出化学四大核心能力的考查,重视对化学学科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应用的考查。

如27题,重点考查了10多种重要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在题目中设置了新的情景,要求考生进行顺向、逆向推理才能判断出物质;在问题设置上涉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理论判断熔点高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判断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要求高。

本题目信息容量较大,如果考生熟练掌握了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解答还是不叫容易的。

再如28题,以苹果酸的性质和合成为背景,要求考生领会新的化学知识情景,融会贯通重要的醇、醛、羧酸、酯、卤代烃的知识,并将其迁移、运用,才能综合判断同分异构、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类型,推断有机物结构,合成指定结构有机物,较好的体现对考生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的考查。

难度比前几年的有机化学题目都有所提高,试题的阅读量和有所增加。

试题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过程、方法、能力的考查。

如第26题涉及对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溶液的配制,滴定终点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反思评价,性质实验的设计等实验过程、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能力的考查。

部分试题测试了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26题的实验设计。

强调了学科综合,注重能力考查,能够更好地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既体现了高考选拔考试的要求,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学生学科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避免教学中的死记硬背,猜题、押题。

二、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试题的特点之二是:

重视基础,立足教材,着眼于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考点均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较广。

试题重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重点考查了氮、硫、镁、铝、氧、钠、锂、钾、铁、硅、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重点考查了醇、醛、羧酸、酯、卤代烃等有机化学知识;重点考查了氧化还原滴定、物质鉴别、实验设计等实验;重点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化学方程式计算等中学化学计算知识。

试题突出教材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便于中学教学容易把握考试的重点,有利于中学教学。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试题的特点之三是:

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科技进步,体现地方特色,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重点考查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6题以新材料为考查重点,第28题以汶川甜樱桃为考查背景,第29题,以最有发展前景的汽车动力电池为命题情景,重点考查学生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命题导向,既有利于引导考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关注科技进步,感受化学学习的价值,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社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保持平稳,增加区分

试题的特点之四是:

试题较好的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不仅难度保持了相对稳定,在内容要求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

选择题保持了重点知识的高覆盖,Ⅱ卷结构相对稳定,突出实验、无机、有机和化学综合知识能力的考查。

在能力考查上各个题型及大题的能力考查点及考查功能也做到了相对稳定。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化学试题,选择题的选项设计更加合理,力求从学生平时学习的问题中提炼选项,综合性更强;Ⅱ卷的设问更加科学,层次性更强,能更好地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五、试卷各小题分析。

第6题:

本题考查“材料”的相关知识。

C60属于分子晶体,纤维素才是高分子化合物,单晶硅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所以A为正确答案。

第7题: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

A中如果含有Ag+将会干扰。

B中开始没有加入Fe3+,说明原溶液中有Fe2+被Cl2氧化生成了Fe3+.B正确。

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除SO2以外还有Cl2,C错误。

D的实验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有醛基的方法,而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物质,如甲酸,甲酸盐,甲酸甲酯等。

第8题:

A项中H+与HSO3—不能大量共存;B项隐含条件是酸性溶液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I—,C项中Fe2+和AlO2—可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

D项为碱性条件,可大量存在。

第9题:

A项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C项中生成物水为气态,D项中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所以ACD错误。

第10题:

X、Y、Z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为Y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

三种元素中S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因此其氢化物的还原性最强。

根据M2Y又因为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判断M为钾元素,SO2为极性分子,而K2S属于离子化合物。

第11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碱的物质的量的一半,所以A项正确;B项中p为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1molMg可结合1molO,2molAl结合3molO,因此生成沉淀的物质的质量等于镁和铝的质量之和加氧元素的质量,而结合氧元素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也等于消耗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一半,所以B项正确,而得到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质量等于镁铝的质量和与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之和,C项中忽略了体积的单位。

第12题:

A项氯化铵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后产生大量的NH4+;氨水为弱电解质只有少量的NH4+产生。

B项在水中加入酸和碱都抑制水的电离,但是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项不正确。

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但因生成的盐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而多余的H+为水解产生,C项正确。

D项比较简单。

第13题:

根据题目信息可得,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Y的浓度降低的倍数小于2,所以可确定增大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体积,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A错误,C项正确。

当体积相同时,温度升高,Y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此反应的正向为放热反应,B、D错误。

第26题:

(1)仪器的选用根据题意应该选用容量瓶。

(2)残缺方程式配平首先确定缺什么,分析可知缺的是02,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

(3)由于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

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根据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量,最后计算出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有一部分溶液占据了气泡的体积,并没有滴入锥形瓶,则测定结果偏高。

(1)验证氧化性,选用具有还原性的饱和硫化氢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硫或溶液变浑浊;或者选用有还原性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有碘单质生成,溶液变蓝色。

(2)验证不稳定性,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氧气生成;或者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用导气管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有饱和硫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或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第27题:

框图推断题抓住题眼如根据B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可判断B为金属镁。

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

3,就可以判断D为氮化镁,所以A为氮气。

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判断为过氧化钠。

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铜生成。

通过分析可得:

A:

氮气B:

镁C:

过氧化钠D:

二氮化三镁E:

硝酸镁F:

硝酸铵G:

氢氧化钠H:

氧气I:

氨气J:

水K:

硝酸钠L:

一氧化氮M:

二氧化氮N:

硝酸O:

硝酸铜

第28题:

(1)根据题目的信息推测A的结构简式为:

(2)根据转化关系,B、C、D、E分别代表一种直链有机物,它们的碳原子数相等。

E的化学式为

(转化过程中生成的其它产物略去),确定A到B发生消去反应,B到C发生加成反应,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与CH3CH2—OH分子间脱水有7种情况

(4)根据A的合成方法可得:

,F具有—CHO,根据转化关系,确定F为

根据题目信息,可得

第29题:

(1)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

其原因是为了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2)将碳酸锂、乙酸亚铁、磷酸二氢铵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根据题意和元素守恒,可得其他产物为:

CO

、H

O和NH3。

(3)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

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Fe+H

P

+Li+

2e

=LiFePO4+2H+(4)M具有酯基,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M与足量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高09级反思与总结

2009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我校取得了辉煌成绩,高09级化学备课组也为全校的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回想我们一年来的工作,有得有失,成功的地方有:

1,备课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准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

2,资料准备充分,及时;训练有序,到位,针对性强。

3,补差工作落实到位,学生成绩提高较大。

不足的地方:

个别教师在执行备课组决定上有所拖拉,检查,督促方面还不够。

四、学生情况

本届高三理科共800多人,分四个层次,共15个班级。

高三调研显示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准确性不高,熟练程度差,答题速度慢,化学用语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审题能力比较欠缺,思维不够敏捷,综合能力与高考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五、复习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1、研究考纲、考点、考题,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每一个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认真的研究“三考”,既熟读考纲的基本要求,从中了解命题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查找近五年的高考试题考题中相关内容,列表分析、归纳,领会高考在相应知识点上的考查方式,把握试题的变化规律。

在用第一轮复习资料设计教案时中将“三考”与教材的梳理、例题的分析、练习的设置有机的相结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紧扣教材,狠抓双基,构建化学主干知识网络

针对化学的特点,高考复习中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连点成线,发散成知识网,以便于学生的回忆再现。

例如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盐”为主干,找出相应的单质、化合物,然后从“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五个方面进行发散,以“反应方程式→现象→实验方法”为具体内容,落实每一种物质化学性质的整理……老师教学时,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采取自主总结的方式或第一轮复习资料上的学案,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法、对比法“回忆课本→查阅课本→整理课本”完成网络式的知识清单,把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整理、归纳、理解和记忆,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形成一个系统的主干知识体系,在头脑中进行有序储存。

3、有序训练,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在复习迎考中,必须对学生用试题的形式进行强化、变式训练,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以便于学生在高考中能顺利的以解题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教师必须统筹安排《考试说明》中有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有计划地穿插在复习的各个阶段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序列化训练。

比如将实验部分的基本操作划分成仪器的正确使用、药品的取用和和保存、安全实验注意事项等穿插到每个单元中相应的实验中分散训练,降低记忆难度;有关气体实验设计成气体制备、气体性质验证、气体成分探究等不同形式穿插到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训练。

对第一轮资料上的课后“实战演练”进行全面审核,适当的进行筛选和补充,力求高效、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详细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坚决避免无效的重复训练,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坚决避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知识和能力的遗漏。

4、定期检测,查漏补缺,消除盲点

在每单元复习完成后,必须进行单元检测。

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可选用第一轮单元检测卷或本年级组的自编试卷。

试题设计力求紧扣知识点,难度、题型、分值、时间设置尽量接近高考,以便于指导学生的平时的复习;考试必须严格监考,尽量营造正规的考试氛围,以锻炼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试卷的批阅要及时、准确、规范,以便学生发现知识、能力和答题的问题,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化学用语,准确的进行语言表达,养成严谨的答题习惯;试卷点评要兼顾方法和知识,突出重点、突破疑难点、消除盲点,使学生每一次测试都能“考有所得”。

5、突出学生主体性,优化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益

必须转化转化教学观念,在“看、讲、练、测、评”每种课型的课堂教学中都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益。

(1)以《导与学》为复习主线,备课组安排专人负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认真分析,结合考纲,考点确定必讲的内容及对知识的增,减。

具体到:

例题,习题由负责人提出初步意见,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后确定,要求全体教师按备课组确定的内容在各班落实。

(2)上课要求精讲,以练代讲,以例代讲,坚决禁止满堂灌。

对于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能高效的温故而知新。

(3)严格执行周练,出题人一周前拿出初稿,备课组会讨论确定知识点及题的难度后确定,每位教师严格按学校安排时间进行训练,训练后必须认真批改,统计成绩,并认真分析学生出错情况,为补救练习提供一手材料。

(4)讲评课先根据批改作业及试卷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错误率高的习题,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找出学生相应的知识缺陷,教师再通过该知识点从重点、难点问题入手,用例题作统帅,进行变式拓展,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强化过程教学,以试题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课后再有少量的针对变式练习

(5)严格执行章末补救练习制度:

结合每周的训练题所反映的问题,由王成老师专门负责收集,针对出现的问题,备课组共同讨论确定相应的变式练习题,再对学生进行检测,以达到学生对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辅优补差,突破瓶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高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何学科的纰漏都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对于尖子学生,线边学生,化学学科薄弱中等学生,更应该重点的关注。

为此,必须落实好辅优补差,为全面提高高考成绩作正功。

各班化学老师结合班级的特点,建立目标学生的成绩档案,了解他们的学习基本情况,关注他们的个性特征,分析他们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

教学过程中借助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个别交流,确立适宜的学习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关注程度,结合个别辅导,对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力争突破制约学生成绩的瓶颈,达到预期的目的。

高三备课组准备成立120人的尖子学生,线周围学生的化学弱科补差班。

(从第一次月考后开始)老师分内容轮流落实(与复习进度一致),本班由王成任班主任负责考勤管理。

7、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上重点强调和落实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每节课前必须把《导与学》每节前的基础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进行认真填写,理解和思考,并阅读相关的教材内容。

第一,通过预习可明确疑点和难点,提高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为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第二,预习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化学中的信息题也需要阅读理解,可以说高考是在选择学习能力强的人;

第三,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主要靠自学,在今后的工作中需不断“充电”,也靠自学。

(2)关于作业:

主要给学生分析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①作业目的:

要让学生明确作业的目的,作业既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是否过手的检查,更是提高审题能力、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的必要手段,基础的夯实和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作业,少做一次作业或少做一些题目,就失去了一次锻炼提高的机会,就多了一个漏洞。

②作业习惯:

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消化,后做作业的习惯,根据心理学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先快后慢,需及时复习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恢复到刚上完课时的状态,从而为迅速、准确及真正地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准备。

③作业的质和量:

要求学生每做一题,务求真正弄懂,务求有所收获,要按照各学科的思维特点理性地做作业,而不是凑公式、凑答案,或主观臆断、交票了事。

关于作业的量,应要求学生在真正弄懂每一个题的前提下尽量多做题,因为只有通过多做题,才能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审题能力和鉴别能力,才能逐步感悟思路、方法和技巧,才能熟能生巧、自然流露。

优生之所以成为优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练的题多。

(3)关于改错:

错题是个“宝”,只有充分利用好了,才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改错的关键是要弄清错误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补救,才能达到提高的目的。

因此,要求全年级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纠错本,根据学生个人具体情况:

将自己的错题的及错因及时写出反思,总结形成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并对教师提出的典型题,易错题,重点题,课外好题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要求全体备课组教师每两周检查一次,以督促学生完成落实。

六、复习安排

2009年9月---2010年3月下旬,第一轮基础知识梳理

2010年4上旬--2009年5月上,第二轮专题整合,学科内综合(8+4)的专题训练

2009年5下旬---2009年5月下旬,理综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附:

第一轮复习进度表

时间

内容

课时

总课时

导与学教程分析处理

及周练,章末补救练习,

月考出题安排

8月22日

9月2日

考点1氧化还原

考点2离子反应

考点3反应中的能量(中和热的测定)

章末补救练习

4

4

2

1

11

吴安彬王礼良谭建武

9月3日

9月9日

考点1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考点2质的量浓度及实验

章末补救练习

2

2

1

5

郑波谭建琼

9月10

9月30日

考点1原子结构

考点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考点3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硫酸铜中结晶水的测定)

考点4电化学

章末补救练习

2

3

3

2

4

1

15

王锦刘伟罗珍石庆田

月考

3

3

谭建武

10月5日

10月18日

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2化学平衡状态

考点3化学平衡原理的运用

章末补救练习

2

3

4

1

10

吴安彬王礼良谭建武

10月19日

10月31日

考点1电离平衡

考点2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值

考点3盐类水解

考点4中和滴定

考点5胶体的性质及运用

章末补救练习

3

2

3

1

1

1

11

王锦刘伟罗珍

石庆田

月考

3

3

刘伟

11月1日

11月8日

考点1甲烷烷烃

考点2不饱和烃

考点3苯芳香烃

考点4石油分馏

章末补救练习

1

2

2

1

1

7

郑波谭建琼

11月9日

11月30日

考点1卤代烃

考点2醇

考点3酚

考点4醛

考点5羧酸和酯

考点6有机物燃烧规律及计算

考点7有机合成及推断

章末补救练习

2

2

2

2

3

2

4

2

19

吴安彬王礼良谭建武

王锦刘伟郑波

罗珍石庆田

12月1日

12月8日

考点1糖类

考点2油脂和蛋白质

考点3合成材料

章末补救练习

2

2

1

1

6

罗珍谭建琼石庆田

月考

3

3

郑波

12月9日

12月20日

考点1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考点2物质检验分离与提纯

考点3实验方案设计

章末补救练习

2

3

3

1

9

一诊考试考前训练

一诊考试

10

2

10

4

一诊考试

备课组长:

王锦

2009-7-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