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docx
《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
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
传记类文本阅读(热点难点突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余冠英先生传略
蔡文锦
余冠英先生,1906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余道生内宅,学名冠英,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
五四运动中,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还编辑了《卧薪尝胆》杂志,发动了全市罢工、罢市,查禁了英货、日货。
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改国文系。
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7年8月5日,清华园沦于日寇魔爪,先生一家南逃避难,于9月28日到达昆明。
先生在联大任教,生活艰苦,他不仅要走十余里路去授课,还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作贴补家用,在坡上种菜。
在联大,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并主编了《国文月刊》。
1999年7月17日,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函示:
冠英先生学问文章,可谈者多……独其抗战时期在昆明主编《国文月刊》对大后方学术之推动极为有功。
余先生在联大发表了《信与达》《谈雅》《谈新乐府》等论文,还发表了《潜广新乐府》,运用新乐府的艺术手法愤怒声讨日寇与汉奸的罪行。
1945年震惊全国的
一二·一惨案发生,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相继被害。
清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
他参与组织对闻一多先生的公祭,是整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委员。
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先生任国文系教授,并主编《语言与文学》,其间发表了《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谈〈西洲曲〉》等论文。
风雨如晦,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先生等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先生名列其前,虽每月损失数百万法币,影响家庭生活至巨,但仍义无反顾。
朱自清先生病殁,他写了《佩弦先生性情嗜好和他的病》,并任朱先生文集编委。
1952年先生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资深研究员,后任该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
上世纪50年代先生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等著作行世。
《中国文学大辞典》等书对《乐府诗选》有高度评价。
《诗经选》被公认为《诗经》选注本的代表性的成果,《中国诗歌大词典》云:
此书为解放后较早,较有权威性的《诗经》选注本。
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是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总负责人和上古至隋文学史的主编,该书是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成为高等学校的教材。
1966年8月12日,文学研究所的老专家全挨批斗。
我去探望先生,他在天井里拔草,见我来了,让进客厅:
文锦,士可杀不可辱,为国家研究学术何罪之有?
可如今我们这批专家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斯文不如扫地!
我想到死!
我立即说:
伯伯,你不能死!
他一挥手:
是啊,我不能死!
《唐诗选》才编好,郑西谛先生曾要我编一部《中国大文学史》。
1978年,《唐诗选》经修订后出版,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最佳选本。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期间,在完成种种行政、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担任了《文学评论》编委、《文学遗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和秦汉文学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顾问,无论是所里的工作还是文学方面的研究,他都做得很好。
尤其是1981年由该所主持、余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这是全国文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之一。
如果说把《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系列作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丰碑来看,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事业心、先生因而所付出的心血,遗泽炳蔚,不可小觑。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对于向他求教的人无不尽其所能。
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注》前言云:
本书承前辈余冠英先生,故友李长之先生多所匡正,不胜感激。
扬州大学顾农教授曾著文纪念先生,说在学生时代写信向先生请教,余先生都回信赐教。
1995年9月2日,先生因肺炎、心力衰竭而归道山。
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天地悠悠四个大字,发人深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
余冠英先生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和古籍整理工作。
(摘自XX百科)
继《唐诗选》之后,我又当了《汉魏六朝诗选》的责任编辑。
在注释中遇到难解的问题,他不耻下问,要我帮他推敲推敲,我真有点诚惶诚恐。
(摘自林东海《学者余冠英长者风范》)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余冠英在清华大学读书,先上历史系,后改国文系,既因为他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同时也因为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
B.在西南联大及清华大学复校期间,余冠英曾先后主编《国文月刊》《语言与文学》等刊物,对推动当时的学术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C.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在客观上激起了清华等高校师生的斗争激情。
余冠英始终坚定地站在了人民一边,并积极处理闻一多的后事。
D.作为一篇追忆先师的传记,本文语言淳朴、亲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余冠英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表明了的情感倾向。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把余冠英出生的时间、地点写得详尽,除了符合传记文学开篇介绍传主籍贯等信息的体例外,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B.上世纪50
年代,余冠英选编的《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等著作流行于世,其中《诗经选》更是得到一致好评,影响很大。
C.朱自清离世后,余冠英一方面写文章探究朱自清得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任朱先生文集编委,完成朱自清未竟的事宜。
D.文章将余冠英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结合在一起,引用传主的语言与大量名人的评论,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的使用,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学者形象。
E.余冠英近90
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屈辱的文革时期。
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
3.作为一代学人,余冠英的一生和时代紧密相连,他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你去学习的精神品质?
答:
【答案】
1.A
2.BE
3.强烈的爱国精神。
学生时代,余冠英先生就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宣传爱国主义,
办杂志,发动工人罢工,查禁日货等。
不畏艰辛,意志坚定。
清华园沦陷,余冠英先生带着全家老小来到昆明;生活艰苦的时候,步行十余里路去授课,做兼职,还自己种菜。
践行民主、自由精神。
曾用新乐府的手法作诗声讨日寇、汉奸的罪行;闻一多先生遇难后,不畏处境险恶参与公祭;不计个人得失签名拒领美援面粉等。
讲气节,为了学术事业忍辱负重。
文革期间遭到批斗,也曾想以死明志,但为了未竟的事业,毅然挺了过来。
治学严谨,虚心请教;帮助他人,尽其所能。
在整理、编写古籍中遇到难解的问题,请人推敲,不耻下问;对于向他求教的人,也总是热心帮助。
【解析】
1.A项,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造诣超过了历史学于文无据,文中并无明确信息,从文本推断不出来。
2.A项,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犯了任意延伸的错误,文本只是客观介绍而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
1929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斗士精神的家庭。
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
14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时候,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
突然,父亲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
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
。
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
她多次回忆:
是妈妈,是妈妈告诉我,甚至是哭着告诉我:
‘不要像我这样!
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
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
’
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
大伯是一名记者,这对法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重大。
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引述大伯的忠诫:
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
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了她终身酷爱之事,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34岁死于车祸后。
她亲历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
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
她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
1961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
她睁大画着浓妆的眼睛,抚了一下头发后,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
凶狠是什么意思?
说出实情?
我觉得我很和蔼。
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他最好的一面。
好比画画的时候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
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面的画像。
她回答说:
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
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
她说:
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
法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
1967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
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
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
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2006年9月14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77年的传奇人生。
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杂志》和XX百科,有删改)
【相关链接】
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体味。
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
批判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
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烈地攻击伊斯兰教。
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
她的一些说法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
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二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呵斥下,逐渐变得坚韧顽强,充满斗士精神。
B.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充满理想抱负,大胆放眼世界。
C.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在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诚下,弃医执笔,担当责任,犀利审视世界。
D.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而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和冲突,她奋勇向前,报道真相。
5.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酷爱之事的引路人确是深深挚爱的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
B.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记者,已经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
C.法拉奇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
她经历不凡,曾亲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
D.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对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他对法拉奇的评价还是公允的。
E.法拉奇一生充满传奇,她勇敢,敢于战斗,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但对伊斯兰文化的攻击则有失偏颇。
6.关于法拉奇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将文学与新闻分离的问题,评论界众说纷纭,请结合材料与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A
5.DE
6.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命题,而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新闻没有分离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法拉奇活着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注解,其去世后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称颂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更是最有力的最权威的证明。
文学与新闻本来就是相融相生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脱离新闻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脍炙人口的西方古典文学《荷马史诗》,又如家喻户晓的司马迁《史记》,更不用说世界文学经典《红楼梦》脱胎于明珠的家事。
事实上,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镶嵌着鹅卵石,有的地方夯实着泥土,有的地方双边花团锦簇,有的地方上面枝丫横生。
总之,路与路错综复杂,相互粘连,密不可分。
只是要强调一点:
文学离不开新闻的真实,新闻不能脱胎于文学的虚构
。
【解析】
4.原文第1段中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
‘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
’这句话,表明法拉奇的父亲说
6.首先就新闻与文学的关系表明观点,可赞成,可反对;再结合材料、生活给予佐证。
表达时,注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父亲俞师傅
俞宁
父亲精通旧学,骨子里却是个新式的知识分子。
有人称他俞先生,有人叫他俞教授,近来还有人说他是某个领域里的大师巨匠。
只有我才知道父亲最喜欢人们怎样称呼他。
大概是1974年,我和父亲从北师大主楼西侧往新华书店旁边的理发馆缓缓而行,迎面飞来一辆半旧的自行车,骑车的人左脚鞋跟蹭地代替刹闸停了下来。
用沧州一带口音问候一声:
俞师傅
,干嘛去?
嗓门之大,震得我耳鸣。
父亲也用那种口音回答:
韩师傅,理发去。
说完二人点头一笑就各奔前程了。
我问父亲:
这是谁呀?
怎么叫您师傅?
父亲说,那是中文系的一个青年教师,他干活有力气,是把好手。
大学教师、有力气、劳动好手……不知道21世纪的国人是否会觉得这事有些难解。
父亲1958年初被错划右派后就必须用劳动来改造思想。
到了文革,父亲的工作变为打扫主楼六层走廊加男女厕所的卫生。
1966年老舍在太平湖投水,那时父亲正在接受疾风暴雨式的批判和劳动改造。
我生怕父亲会受他的启发,弃我而去。
未满十一岁的我连问带摸,找到了太平庄师大的主校园,又摸上了主楼的六层,一眼看见父亲正用拖把很努力地擦拭着走廊的水磨石地面。
我拉了拉他的后衣襟,他过身,也不问我为何突然到学校来找他,指着地面说,你看,你看!
是不是跟镜子似的?
嘿嘿,甑亮!
说罢还给我示范劳动程序:
先在左边墙角与地面的交接处狠狠地前后擦两次,然后横抡三下,从左墙根擦到右墙根,再在右墙角与地面结合部前后狠擦两次。
横三竖四。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擦地秘诀。
父亲很骄傲地告诉我。
1971年和1972年之际,父亲参加了后
勤基建科的劳动,砌院墙、盖房子。
开始,后勤的师傅们让他当壮工,和泥,运砖。
时间长了,父亲就从和泥搬砖的小工升级到上脚手架跑大墙的大工。
1974年冬我到北京市西城区长安街房管所当了一名瓦工,学徒三年,出师一年后,又升为二级瓦工。
父亲的手艺不比我这个专业瓦工差,在细微的地方,甚至比我强。
一次他指着一所平房的墙角说:
这个角儿,是我把的。
把角儿的把字有把关的意思,是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我用瓦工匠的眼光考察了一下父亲把的角儿,父亲的活儿干得真地道!
横平竖直不说,选砖对角十分细致,外加游丁走缝绝没有超过一公分的,根本看不出是非专业工匠干的活计。
后勤的师傅们称父亲是三级教授,四级瓦工。
我当时的感想是给他当儿子,实在是窝囊。
他的古汉语知识是我望尘莫及的,现在就连我的专业瓦工,他都要略胜一筹,给儿子留个饭碗行不?
恢复高考以后,我报考英文系,就是想躲开他的强项,给自己找一个发展空间。
没想到,多年以后我到北外读研究生,发现两位全国顶尖的英语教授,一个专文学,一个专语言,都比不上父亲那口纯正的剑桥音。
一次父亲忽然问我:
你懂什么叫师傅吗?
‘师’字好懂,‘傅’字就有点儿微妙了。
说着就开始给我细解傅字的来龙去脉。
对于父亲拿手的训诂之学,我是一窍不通。
他当时给我讲的,我似懂非懂,父亲的大意是,傅字原是指侍弄花草的人。
侍弄之外还负责展示花木,还要认准花木的优美之处并将其展示在世人面前。
所以后来古代官职有少傅、太傅,都是培养太子、向世人展示太子才能和品质的官儿。
作为师傅,一个人须有见识、肯于劳动、善于劳动并且无私地把劳动对象的优秀品质展示出来,而自己甘居幕后……
父亲嘱咐我的话,他自己完全做到了。
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学生三年饥荒时期到我家来补课,父亲掰开揉碎给他讲,补课之后,还把我们十分紧张的口粮拿出一些来给他吃。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为一个学生的书写了序。
那个师傅的概念,恰好是他生命的写照。
我父亲引以为傲的事,是干哪行就能成为哪行的师傅。
我很幸运,我的父亲就是我的师傅。
(本文选自《文史知识》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俞敏先生一生精研语
言学,学问博大精深,治学科学严谨,著述宏富。
他通晓英、德、俄、日等多种语言,对梵语和藏语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方言也很有研究,在语言学的各门类诸如语言学理论、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文字学、词源学、方言学、语音学等方面卓有建树,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
(XX百科)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父亲是—个精通旧学,又受过新文化洗礼的知识分子,而他却最喜欢别人称他师傅,所以同系青年教师的招呼让他格外欢喜。
B.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后,以劳动改造思想,文革期间,父亲始终豁达地面对更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C.疾风骤雨似的批判和改造已经突破了当时知识分子承受的底线,而父亲却毫发无损,可见父亲受到了优待。
D.父亲以他的学识和劳动诠释了师傅的内涵,就是把劳动对象的优秀品质无私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自己却甘居幕后。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父亲较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多—份豁达,是因为他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能坦然面对命运的摆布,主动选择以体力劳动改造思想。
B.面对打扫厕所和走廊的卫生这样的劳动,父亲仍认真投入,这让担心父亲可能因无法忍受屈辱而弃世而去的我松了一口气。
C.父亲在基建科劳动期间,由壮工到大工再到工人们嘴里的四级瓦工,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不断探索劳动技巧。
D.父亲作为许多领域的专家,对师傅二字情有独钟,理解独特,他眼中的师傅与我们平素所说的师傅有区别。
E.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父亲的才华连让做儿子的都心生嫉妒,又怎能躲过时代的风雨,文中流露出对父亲的担忧。
9.俞敏先生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C
8.BD
9.面对厄运时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在猛烈的批判和劳动改造期间他始终坦然面对。
无论做什么都应投入全部的精力,争取做得更好。
扫厕所,做瓦工都认真投入,找窍门。
无私奉献,给学生补课同时拿出紧张的口粮接济学生,生命的最后一周还给学生的书写序推介。
【解析】
7.父亲没有受到伤害,不是受到优待,而是因为父亲内心强大和豁达。
8.A项,不是主动选择体力劳动改造自己;C项,任劳任怨不妥;E项,主要是对父亲的钦佩和自
年饥荒时期到我家来补课,父亲掰开揉碎给他讲,补课之后,还把我们十分紧张的口粮拿出一些来给他吃。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为一个学生的书写了序,俞先生用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他师傅概念的写照。
面对人生厄运,1966年老舍在太平湖投水……我生怕父亲会受他的启发,弃我而去,他也不问我为何突然到学校来找他,指着地面说,‘你看,你看!
是不是跟镜子似的?
嘿嘿,甑亮!
’表现了开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坦然予以面对。
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
1954年1月9日,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县秦南镇龙港村。
龙港村是水乡,周遭沟河纵横,房前房后多是水。
生活在水乡的曹文轩自小看到的尽是弯弯曲曲的小河,听到的尽是赶船人吱吱呀呀的摇橹声、渔人噼噼啪啪赶鹰入水声和老式水车泼刺泼刺的动声,嗅到的尽是水中植物交织混杂的味道,于是只要一提笔,都要写到水——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
这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
龙港村属乡野,民风淳朴,人心向善,曹文轩从小就沐浴在爱如暖阳般的氛围里。
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只用最朴实的话语循循善诱。
有一次,他跑到离家八里的邻村看电影,回来时已是深夜,饿得难受,可又懒得动弹。
父亲就说:
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
他回忆说,父亲的那几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的祖母,耳聋眼花,但每次曹文轩外出,她都会拄着拐杖晃悠到村口大路边,逢人就问,直到曹文轩回来为止。
他的母亲,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食物,剩下的随便吃一点完事。
乡邻们虽然贫困,却愿意尽力接济旁人。
一次,他饿得心慌,趴在大门口一动不动,左邻右舍的大伯大娘就回家翻箱倒柜,或找出几粒花生,或找出一块红薯,或找出一把苞谷,先让他垫垫肚子。
这让他热泪盈眶:
正是这些家乡的人,让我觉得世界是善的,他们心灵里的真善美构成了我创作的基本基调。
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曹文轩是唯一坚持以个人童年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的作家,这正是他的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美感的根本原因。
从起初的《没有角的牛》《古老的围墙到接下来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直到《细米》《青铜葵花》,一个接一个美好而温暖的的故事直指心底深处,令人掩卷深思,感慨颇多。
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家不同,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但受到孩子的追捧,也适合大人尤其是父母来阅读——就像一位北京的家长说的那样:
曹老师的小说,字里行间多有培养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和生活的细腻讲述,堪称为天下父母写就的育儿心经……,出版于1997年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因曲折而智慧地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老师蒋一轮与白雀的纠缠关系,以及孩子们痛苦成长历程大受好评,而其中的悲悯情怀,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愈发淡漠的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和感人。
它成为真正既能让孩子接受人生启蒙教育,也能让大人体味生活中的温馨和诗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这之后,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揭示了财富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自己脚下的道理一样,曹文轩用一系列弥漫着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的唯美成长小说——《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等,告诉天下父母:
孩子成长不在别处,就在每天的阅读和每刻的经历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寻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与孩子未来的幸福息息相关。
有人批评曹文轩写的这种沉重、忧郁的小说误导了家长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不利影响。
曹文轩多次在公开场合予以反驳:
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相反,一味的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和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
儿童文学是让儿童产生快感的文学,而不只是让儿童产生快乐的文学。
不能把快感与快乐混为一谈,因为悲剧也能使人产生快感。
时间是检验对错的最好工具。
而时间已经证明了他的观点。
(摘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