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446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docx

山西省曲沃中学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

山西省曲沃中学2015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

山西省曲沃中学2015届高三文理班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数作家没有自觉的现代小说叙事理念

就当下小小说表达内容来看,大多数小小说仍然在强调对某种确定性东西的表达:

或者是发现生活中平凡但让人感动的美和善,或者是对生活中的某些丑陋现象进行讽刺。

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当然是文学表达的主旨,然而,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表达确定性的东西不应该视为小说的长处,它必须能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东西。

那么,小说应该表达什么?

对此,米兰·昆德拉有过精彩的表述。

他说:

我理解并赞同布洛赫反复坚持过的观点:

小说之存在的唯一理由,在于发现那些只能为小说所发现的东西。

如果一部小说未能发现任何迄今未知的有关生存的点滴,它就缺乏道义。

认识是小说的唯一道义。

在同一篇文章中,昆德拉还反复阐明了他的小说理念,认为小说的智慧是不确定的智慧,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精神。

每一部小说都对它的读者说:

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

显然,无论是强调小说的不确定性,还是强调小说的复杂性,其实都是对发现那些只能为小说所发现的东西的另外一种表达。

以昆德拉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理念是反对小说表达确定性的东西的。

对于小说而言,简单明晰的道德判断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模糊、暧昧,道德悬置的区域才是更值得表现的地方。

这也正是现代各类叙事话语所匮乏的地方。

在现代世界,人们的身边已经充满了各种话语,新闻话语、法律话语、工程话语……这些话语各有各的表达领域,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

可是,这些看似不容置疑的话语都有其内在的悖谬,特别是在它们之间发生碰撞,或者它们与社会习俗发生碰撞时,这些内在的悖谬就会以夸张的姿态呈现出来。

事实上,这才是小说的用武之地,以一种犹疑的姿态面对社会,对社会中的复杂的东西进行表述。

小说不需要把这个社会中复杂问题以及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梳理得一清二楚,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事实上,这并非作家的义务——只需要能够将其呈现。

这就是小说的复杂的精神,这就是小说发现的只能为小说发现的东西。

在整个社会充满确定性话语的情况下,一种充满犹疑的复杂的精神的写作会让人们对这个社会中的诸多确定性话语重新认知,能够扫除人们的盲点。

这就是现代小说的理念。

应该说,相当多数的小小说作家对现代小说理念还颇为陌生,仍然在表达生活中的一个感动或者一个批判,这样,许多小小说作家的写作不是在告诉读者生活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反而是把复杂的世界给简单化了。

这就大大削减了小小说的承载能量。

小小说通常是千字文,但短小的篇幅不应该成为小小说拒绝表达更为丰富、更为阔大的生活的借口。

作为文学体裁,诗歌的字数应该是最少的,可是诗歌却被称为文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之所以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翘楚,不仅仅是因为其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诗歌表达内容的精细和复杂,以及其往往得风气之先的艺术精神。

在当下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年代,小小说短小的篇幅适宜读者的快速阅读。

当下流行的适合阅读的微小说,也表明了公众对篇幅短小的文学样式的精神需求。

也就是说,至少从体裁这个角度,在这个时代,小小说应该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大多数小小说从内容来看,主要表达生活中的美善或丑陋等确定性的东西,对现实生活进行简明的道德判断。

B.在当今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小说不应该表达确定的东西,模糊、暧昧、道德悬置的区域才是值得表现的地方。

C.昆德拉、布洛赫等人认为,认识是小说的唯一道义,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在于发现那些迄今未知的有关生存的点滴。

D.现代小说理念强调发挥小说自身的优势,认为小说都应该对他的读者表明:

世界是复杂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代世界,新闻话语、法律话语、工程话语等各有不同的表达领域,都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但都有其内在的悖谬。

B.小说只需把社会中复杂的问题以及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呈现出来,而不需要把这个清楚地梳理出来,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C.许多作家不了解现代小说理念,仍在表达生活中的感动和批判,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因而大大削减了小小说的承载能量。

D.从体裁上说,诗歌的字数应该是最少的,可是却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翘楚,小说的体裁胜过诗歌,所以应该大有发展前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各类叙事话语看似不容置疑,当它们之间或它们与社会习俗发生碰撞时,这些话语存在的内在的悖谬就会呈现出来。

B.充满犹疑的复杂的精神的写作会让人们重新认知社会中诸多的确定性的话语,从而让人们看清社会的复杂,扫清人们的盲点。

C.现代小说创作应该体现出小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即使篇幅很短小的小小说,也能体现这种理念。

D.小小说适宜当下快节奏年代快速阅读的需要,因此能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

小小说应该表达更为丰富、更为阔大的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尚文,字周卿,幼颖悟,负奇志。

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

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服色差等,皆文掌焉。

七年春二月,朝仪成,百官肄习,帝临观之,大悦,遂为定制。

十七年,出守辉州。

怀孟民马氏、宋氏,诬伏杀人,积岁狱不能决,提刑使者命文谳以论报。

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两狱皆释。

二十二年,除御史台都事。

行台御史上封事,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

太子闻之惧,中台秘其章不发。

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

钱粮,而实欲发其事,乃悉拘封御史台吏案。

文拘留秘章不与,答即古闻于帝

,命宗正薛彻干取其章。

文曰:

事急矣!

即白御史大夫曰:

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

且答即古乃阿合马余党,赃罪狼籍,宜先发以夺其谋。

大夫遂与丞相相议,即入言状,帝震怒曰:

汝等无罪耶?

丞相进曰:

臣等无所逃罪,但此辈名载刑书,此举动摇人心,宜选重臣为之长,庶靖纷扰。

帝怒稍解,可其奏。

既而答即古受人金,与其党竟坐奸赃论死,其机实自文发之。

元贞初,拜中台侍御史。

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劾江浙行省平章不法者十七事,制遣文往诘之。

左验明著,犹力争不服,文以上闻;平章乃言御史违制取会防镇军数。

成宗命省台大臣杂议,咸曰:

平章勋臣之后,所犯者轻,事宜宥;御史取会军数,法当死。

文抗言:

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

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

廷辩数四,与省台入奏,帝意始悟,平章、御史各杖遣之。

其守正不阿类如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台秘其章不发

秘:

隐藏

B.

即白御史大夫曰

白:

禀告

C.

庶靖纷扰

庶:

希望

D.

与其党竟坐奸赃论死

论:

判处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尚文守正不阿的一组是(3分)

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

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

文拘留秘章不与

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

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平章、御史各杖遣之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文少有大志,才干突出,早年主持了朝廷礼仪的制定,确定了文武仪仗及各级官员的朝服颜色,很多规则后来成为朝廷定例。

B.

尚文一生为官处处为民着想,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他都敢于革除积弊,在任侍御史时,就参劾浙江平章十七件违法害民之事。

C.尚文为人正直,敢说真话,在任御史台都事时,有人想利用一篇奏章打击一批人,尚文看清他们的阴谋,向上级说明事情真相。

D.尚文在与答即古阿散集团的斗争中,洞察事情的真相,机警灵活,先发制人,表现了一个成熟富有经验官员的警醒与果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

(5分)

译文:

(2)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一剪梅

刘克庄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刘克庄:

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屡受打击,他以命运与自己相同的刘禹锡自比,自称刘禹锡。

此词为被贬广东时所作。

实之,即好友王迈,字实之。

束缊:

用乱麻束成火把。

8.天寒路滑马蹄僵中的僵字很有表现力,请予以赏析。

(5分)

答:

9.词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死

者,

(《孟子·告子上》)

(2)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父亲卖菜

凌晨两点,滴滴滴的闹铃声,一下子吵醒了熟睡的父亲。

父亲刚把母亲叫醒就听到了院子外面拖拉机的引擎声。

友子来了。

友子帮父亲把两筐黄瓜抬到拖拉机上去。

父亲问母亲:

我让你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吧?

你就放心吧。

母亲说。

我的家乡是有名的蔬菜之乡。

这里的大多数农民靠种大棚卖菜为生,父亲就是几十万菜农中普通的一员。

父亲起得这么早是要到80里外的县城去卖菜。

此时天还墨黑墨黑的,凛冽的西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割得人生疼。

友子说:

三叔,都准备好了吧,我们走吧?

父亲说:

等我一下。

父亲来到村子后里的一户人家,大声叫起来:

大康,快起来,跟叔卖菜去,不是昨天说好了吗,还在睡懒觉!

大康今年24岁,很小就死了爹,只跟一个有病的老娘生活在一起。

由于家里穷,对象还没有说上。

大康个子高,足足有一米八五,瘦小的父亲跟他站在一起,像个小孩子一样。

友子不解地偷偷问母亲:

三叔叫大康干什么?

憨大个干活不行,吃的倒不少。

母亲说:

我也不知道你三叔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拖拉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县城的蔬菜批发市场。

父亲对母亲说:

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呢?

母亲把一个包递给父亲,父亲打开,露出了一件崭新的西

服。

父亲把西服穿在身上,立即年轻了好几岁,接着父亲从包里找出剃刀把平时没时间刮的胡子刮干净,把蓬乱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

最后父亲把一支钢笔插在了西服的上衣口袋里,露出了金灿灿的笔帽。

友子呆在一旁惊奇地看着父亲做完这一切,疑惑不解地问父亲:

三叔,今天你是来卖菜,又不是相亲,打扮得像个新郎官干什么?

再说你连小学都没上过,口袋里插支笔干什么?

父亲笑了笑,说:

到时你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

大约等到五点左右的时候,菜市场开市了,天南地北的收菜的老板开始忙活开了。

穿戴一新的父亲在一帮灰头土脸的菜农中显得特别扎眼。

操着不同口音的老板开始收菜,今天来卖菜的人特别多,这些老板自恃有菜收,显得特别骄横和不耐烦:

喂,你,就是你呀,你这菜多少钱,都不新鲜了,价还这么高!

这时一个操浙江口音的老板,来到父亲的黄瓜摊前,看着打扮得像模像样的父亲竟然怔了一下,不但没有骄横,相反相当客气地叫了一声:

老板。

看来是被父亲的派头镇住了。

老板,这菜多少钱?

一块五,我这黄瓜顶花带刺,新鲜着呢,少一分钱都不行。

浙江老板迟疑了一下,竟然没有讨价还价,一下子要了父亲一筐黄瓜,过了称,老板掏出计算器,开始算价钱。

父亲指着自己西服上的钢笔说:

你可要给我算准了,我以前在村里干过民办老师,教的就是数学,班里的学生年年在乡里考第一。

说着用眼示意友子。

友子算聪明,马上说:

对,对,我三叔差几分就考上大学呢,口算水平可是一流的。

轻松卖完了一筐菜,就剩下一筐了。

这时走过两个高个子的外地人,来到菜农的摊子前随手就抓了几把菜:

验货,验货。

县城菜市场刚建立时,很不规范,许多菜霸,用各种手段欺负菜农,这验货实际上就是拿菜农们的几斤菜不给钱。

菜农们敢怒不敢言。

两个高个子来到父亲的菜摊前,刚想抓几斤黄瓜验货,可一看到父亲身后一米八五,又高又壮的大康,忙缩回了手,灰溜溜地走了。

卖完黄瓜,已经是快中午了。

大家的肚子饿得都咕咕叫了,今天父亲的黄瓜在菜市场里卖得最高,父亲很高兴,请大家到饭店里吃包子。

父亲说:

友子,你不是对我穿西服插钢笔,叫上大康来卖菜不明白吗?

父亲说,咱身上穿得光鲜,人家收菜的就不把咱当土老帽了,不怠慢咱,插钢笔让人觉得咱有学问,算帐时不敢欺负咱,叫上大康是让他给咱当保镖!

有了大康,谁还敢‘验货’?

父亲给了友子30元的出车钱,又抽出20元钱给大康,大康喃喃地说:

叔,我就算了吧。

父亲知道再推让一遍大康准把钱接着,就没有让,重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里。

回到家里,母亲对父亲说:

他爹,快把这20元钱给大康送过去。

父亲却蹲在一边不动,母亲一看不愿意了,骂父亲说:

这么大冷的天,让人家跟着你卖菜,给人家20元钱都舍不得,钻钱眼里了!

父亲说:

谁舍不得了?

给大康钱,在他手里也留不住,赶后天咱这里大集,你带他到集上买件新衣服,咱村里的王媒婆说了,后庄里的小玲看上他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以质朴平实的语言,叙述了父亲去县城卖菜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父亲勤劳善良的形象就是通过和母亲、友子、大康等人的对话表现出来的。

C.小说特别交代大康个子高,足足有一米八五,瘦小的父亲跟他站在一起,像个小孩子一样,是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的。

D.父亲知道再推让一遍大康准把钱接着,就没有让,重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里。

说明父亲其实不想给大康钱,表现他虚假的一面。

E.铺垫和伏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如开头父亲问母亲,我让你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吧?

叫憨大个大康一起卖菜以及友子的困惑等铺垫和伏笔都在后文的情节中得到了答案,这样安排使小说情节的发展不显得突兀,结构严谨。

(2)小说开头~段分别从哪三个方面突出表现父亲卖菜的艰辛的?

(6分)

答:

(3)小说中的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4)小说中天南地北的收菜的老板,尤其是操浙江口音的老板以及菜霸的种种不同的表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从父亲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雪枕边上亦可画

牧徐徐

1928年,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50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并回信嘱咐丰子恺,希望他能将此画集续下去,在自己60~100岁大寿时,能够分别再收到画集第2—6集,每集分别画60幅至100幅漫画。

丰子恺随即回信,向恩师承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此后,丰子恺谨记李叔同的嘱托,为报师恩而发奋而作。

1929年~1965年,丰子恺分别完成《护生画集》第2、

3、4集,然而,就在丰子恺打算继续完成最后两集时,意外却降临了——十年文革来了。

随后,刚当上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丰子恺,因为在文代会上一番关于大剪刀剪出千篇一律的冬青树的发言,而被错判为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首。

接下来,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便开始朝已是60多岁的丰子恺蜂拥袭来,造反派不仅抄了他的家,还日日批斗他,他们把刚出锅的热浆糊浇到老人的背上,然后再贴上大字报,游街示威。

老人自然是受不住这番折腾,痛得走不了路,于是,造反派们便又残忍地拿着皮鞭抽打他,从街头一直抽到街尾。

但丰子恺很坚强,从没流下过一滴泪,后来,造反派又剪掉了他养了30多年的胡子,那些胡子是丰子恺为怀念自己已逝多年的老母而特意蓄起来的,人们都以为老人这下肯定承受不了,但没想到丰子恺却笑着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再后来,丰子恺又被下放到上海郊区,从事田间劳动,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称,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

直到有一年冬天刚下过大雪,女儿丰一吟去给他送御寒的衣服,女儿

是在一个一望无垠的田野里找到丰子恺的,他孤独地站在寒风飕飕的地里,胸前挂着一个蛇皮袋,正在一点点地摘棉花,全身冻得直发抖。

之后,在丰一吟的一再要求下,丰子恺才带着她去了自己的住处——一间破得不能再破的旧牛棚茅草屋里,因为屋顶年久失修,女儿清楚地看到在父亲床上的草枕边上,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

即便是在如此简陋的卧室里,老人也很难睡上一个踏实的觉——管教他的人,经常会半夜三更,突然吹响集合号。

丰子恺年纪大,手脚又不灵活,自然每次起床都不能像其他人一般麻利,于是被推搡被斥骂成了常有的事情,后来,他干脆睡觉不脱衣服。

虽然遭受到如此非人般的不公虐待,但丰子恺依然没有任何的抱怨,从没想过要放弃绘画,从不敢忘记对恩师的那句承诺。

护生即护心,慈悲在心,随处皆可作画,劳动改造期间,他以苦为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继续《护生画集》的绘画,并完成了第5集的90幅画。

但环境的恶劣最终还是击倒了老人。

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经76岁的古稀老人了。

回到家中的丰子恺便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全身心地扑到绘画上去。

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着手画《护生画集》的第6集。

此时与恩师约定的最后一集还有6年时间,但丰子恺似乎隐约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才拼命画。

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

丰子恺就向他哀求道:

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

儿女们只好作罢,晚上即便睡在一个需要蜷缩起双腿才能睡下的小床上,他也一点感觉不到不便。

他的所以心思都沉浸在画作中,《羔跪受乳》、《首尾就烹》等名画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

1973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重嘱,画完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与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整整相隔了45年。

两年后,老人与世长辞。

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

后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独特的漫画。

他的画很便宜,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无论你是贫民百姓、小商小贩,还是文盲,大老粗,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堪称中国一代漫画大师,而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这6集《护生画集》,一共450幅。

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

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

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50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是因为李叔同想在自己60~100岁大寿时,能够分别再收到

画集第2~6集。

B.丰子恺谨记李叔同的嘱托,为报师恩而发奋而作。

就在丰子恺打算继续完成最后两集时,因为在文代会上的一番发言,而被错判为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一。

从此,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便开始了。

C.丰子恺又被下放到上海郊区,从事田间劳动,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称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

这表现了管教人的善良。

D.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

后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独特的漫画。

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

E.丰子恺敬仰他的恩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

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

文革中他尽管受尽折磨,却从不放弃,最终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2)请概括丰子恺的性格特征,并简要分析。

(6分)

答:

(3)女儿清楚地看到在父亲床上的草枕边上,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6分)

答:

(4)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最后两集《护生画集》,他的成功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

第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该犯罪分子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如果留下他,让人们听一听他的忏悔之言,将会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B.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C.进入高三以来,张强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D.闯黄灯扣6分的新规定,引起车友一片非议。

但有网友指出,近乎苛刻的规定不是为了扣分,是为了规范交通文明,所以在十字路口司机朋友还是要审时度势。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去年8月19日,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10多个城市均有众游行、聚集,抗议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

B.十七大以来,城乡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越来越日新月异,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C.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目前已成为拥有淘宝网、一淘网、天猫3个全资

子公司,单日成交额最高达到43.8亿元。

D.莫言是中国乡土文化里成长起来的非常智慧的作家,其作品充满了山东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特有的诙谐和黑色幽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13年1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就黄金大米事件评论说,黄金大米事件暴露出少数

的问题。

卫生部要求相关单位

,在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国际合作、探索未知领域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项目的承担单位对个别的科研项目监管不善

科学道德自律失范

科研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强化对科研人员法律法规和科研诚信的教育

要以此为鉴,深刻汲取教训

进一步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

A.

B.C.

D.

16.阅读下面几句话,给微小说下定义,不超过50字。

(5分)

微小说一般以的形式发表。

微小说已成为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的微型小说。

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

微小说选材精、结构巧、含义深,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加讨论,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与读者讨论。

答: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分)

孤独时仰望蓝天,理想是最近的那朵白云;

寒冷时环顾旷野,理想是最红的那缕曙光。

答:

六、写作(60分)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