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18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docx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金祥明在区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2月12日)

同志们:

  刚才,成辉同志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

报告在全面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这个报告是经区委常委会议研究确定的,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和落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

高星同志就提请会议审议的两个《决定》作了说明,希望各位委员和同志们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认真进行讨论,力求使《决定》更加完善。

下面,我根据区委常委会的意见,再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关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下,在驻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形成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各占全市1/3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占全市1/2强及体制内地域性财政收入占全市40%多这样“两个1/3强”、“两个1/2强”和“一个40%多”比重的经济发展格局。

城关已经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和较强承载能力的集省、市、区三级党政军机关于一地的省会中心城区;已经成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的中心城区;已经成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城市化水平高的中心城区;已经成为科技力量雄厚,人才密集,教育发达,文化繁荣,干部队伍素质优良的中心城区。

从总体上判断,城关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关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这是城关发展的大势,是城关发展的基础。

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城关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概括起来讲,主要有这样六个“并存”:

  一是比较现代的中心城区和依然落后的农村并存。

城关作为省会中心城区,人口超过百万,城市化水平高达98.55%,属典型的城市化高级阶段。

目前,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趋现代,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但在繁华的都市背后,仍存在着落后的农村。

全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依然滞后,农民增收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生活依然困难,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压力和任务仍然艰巨。

  二是比较现代的经济发展和依然滞后的社会事业并存。

科学发展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统筹协调的发展,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发展。

城关经济发展水平虽总体较高,实力较强,但文化、体育、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态势,群众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健身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仍不适应,与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仍不适应,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不适应。

  三是比较现代的城市建设和依然粗放的管理方式并存。

近年来,全市、全区虽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城市管理理念、方式、机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管理的方式仍比较传统、比较粗放、比较低效。

城关虽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系统,但运行效果还不够理想,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同时,环卫机械化作业的覆盖率仍不够高,专业队伍的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四是比较现代的经济结构和依然传统的发展模式并存。

城关的三产、二产、一产比例分别为79.3︰20.36︰0.34,第三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经济的服务化和"非工业化"特征明显,属典型的"三二一"结构,非常符合城市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全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仍比较传统,商贸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次不够高,产业辐射面、要素集聚度、单位产出率、产品附加值较低,更多的还是一种依靠区位优势惯性集聚的自然增长,是一种粗放式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五是比较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依然突出的社会矛盾并存。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城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人均GDP达到4700美元。

但是,全区仍有4万多名失业人员、1.8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和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

与此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因土地拆迁、体制改革、利益分配、民事纠纷等造成的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

去年,全区信访案件量达800多件,社会治安案件立案数达6000多件,许多不和谐因素随时都有被放大、爆发的可能,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和解决,必将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是比较现代的发展期望与依然巨大的发展压力并存。

城关是全省、全市改革发展的窗口。

作为省会中心城区,省市党委、政府和全市、全区人民对城关的发展寄予厚望,期盼很高。

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空间局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周边县区的快速迅猛发展,城关经济总量占省、市的份额在逐年下降,GDP占全省、全市的比重分别从2004年的12.57%和39.16%下降到2008年的9.71%和35.76%,差不多每年下滑一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市级行政中心计划西迁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对企业吸引力的增强,以及企业"出城入园"工作的深入推进、城区批发市场的整体外迁、国家税收体制的调整,城关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压力更加巨大,挑战更加激烈。

  因此,我们必须冷静地审视城关,客观地对待城关,信心百倍地发展城关,既不能夜郎自大、小富即安、小进即满,也不能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要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促优势为胜势,努力以倍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倍加开阔的思维方式,倍加有力的工作举措,全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二、着眼于发展变化的区情,进一步理清城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城关的发展是接力赛,是薪火相传的事业。

我们的成绩,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取得的;我们的未来,更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开拓。

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审时度势,开拓进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把城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水平。

  区委、区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认真思考,在审视不断发展变化的区情的基础上,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市委“一中心三率先,五加快五加强”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城关“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目标,切实增强“大城关“这一理念,突出发展和管理两项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化、人文化和生态化”三化“进程,打好环境美化、拆迁改造、改善民生、项目建设四场攻坚战,实施产业强区、科教兴区、环境塑区、文化活区、和谐安区”五大战略“,着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六个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着力打造和谐城关、人文城关、生态城关、文明城关和魅力城关。

  “率先科学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关的比较优势,把“以人为本”和统筹协调发展落实到城关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加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全市提前8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建设首善之区”,就是突出发展为先、创新为魂、民生为本、和谐为基、环境为要的“首善”内涵,力争做到发展率先、城市繁荣、环境优美、人民普惠、社会和谐、政治安定、服务均等、保障完善、诉求畅通、管理高效。

进而把城关建成全市乃至全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建成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特色旅游休闲中心,建成经济最发达、就业最充分、保障最完善、社会最安全、教育最优化、文化最繁荣的现代化城区。

  增强“大城关”理念,就是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广的胸襟,跳出城关看城关,跳出城关谋划城关,跳出城关思考城关,跳出城关发展城关。

城关是全市的城关,是全省的城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必须要站在市一级、省一级的层面,站在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区的层面来看待、谋划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在思想上、事业上才会有一个大的跨跃,在发展上才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城关驻区单位比较多,城关的发展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离不开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大城关"的理念,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建共赢,提升实力。

  突出发展和管理两项重点,就是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要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城关的第一要务和中心工作,树立发展先于一切、重于一切、优于一切的思想,只争朝夕谋发展,充满激情搞建设,努力为解决好城关的一切问题打牢物质基础。

要始终把城市管理作为全区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强化领导、强化投入、强化措施,一丝不苟抓管理、精益求精创一流,努力把城关的形象和品位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就是加快推进城关的现代化、人文化和生态化进程。

现代化就是要提高城市经济的繁荣度、生产要素的聚集度、基础设施的承载度、城市功能的辐射度、社会群体的和谐度和人民群众的富裕度。

人文化就是要切实提高城市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增强城市的灵气和活力,提升市民的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质。

生态化就是要加快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五个“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城区。

  打好“四场攻坚战”,就是打好环境美化、拆迁改造、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四场攻坚战。

打好环境美化攻坚战,就是要以巩固市容环境百日整治活动成果为目标,用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机制,出台更硬的措施,营造更大的声势,全力提高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艺术化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的环境和品位。

打好拆迁改造攻坚战,就是要在总结近年来拆迁改造工作做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按照“普法先行、媒体配合、依法执行、规范运作、有情操作、后续跟踪、周密准备、合力拆迁”8句话32字的要求,依法拆迁、有情拆迁、规范拆迁、和谐拆迁、安全拆迁、文明拆迁,加快推进旧城拆迁改造步伐,拓展城关发展空间,打造城关城市新形象、新亮点。

打好改善民生攻坚战,就是要把加强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全力关注和解决好促进教育公平最迫切、医疗卫生保健最直接、文化精神生活最渴望、扩大就业最根本、完善社会保障最关键、住房问题最难解、人居环境最敏感、脱贫解困最重要、冬季取暖最急需、生活平安最幸福这“十个”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利益问题,牢记宗旨抓民生,深怀感情抓民生,凝聚智慧抓民生,集中精力抓民生,让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就是要全力做好项目建设文章,千方百计寻找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爆发点,积极"谋划争取一批、包装推介一批、洽谈签约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项目,不断集聚和形成新的爆发力,努力为城关率先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实施“五大战略”,就是实施产业强区、科教兴区、环境塑区、文化活区、和谐安区“五大战略”。

产业强区,就是要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城关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提升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做精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水平现代化,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带动力。

科教兴区,就是要突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环境塑区,就是要不断加强城市软、硬环境建设,进一步凸显人居环境,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窗口”功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城市集聚功能;进一步发挥辖区资源优势,打造和培育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辐射功能。

进而通过“依托、服务、联合,培育、引进、共建”,建设一批名社区、名学校、名医院、名企业、名市场、名商场、名景点、名街店、名餐饮和名文化,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人居环境、教育环境和医疗环境。

文化活区,就是要立足省会中心城区文化资源丰富的区情,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亮点,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和谐安区,就是要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全面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技防水平,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最安全的城区。

  概括起来讲,“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一个理念、两项重点、三化进程、四场攻坚战、五大战略”是我们的总体布局;“六个走在前列”是我们的工作要求。

要实现这“123456”的工作思路,关键是要以大思路、大谋划、大手笔、大革新、大开放来推进。

大思路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新思维、大思路推进大发展。

大谋划就是要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城市“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生强,强中生大”的先进理念,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以大谋划推进大进步。

大手笔就是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和一流意识,干就干好,干就干出一流水平,以大手笔推进大提升。

大革新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破解体制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以大革新推进大创新。

大开放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以更加开放、开明的心态,走出去、学习先进,请进来、借力发展,以大开放推进大开发、大发展。

  三、进一步攻坚破难,努力在事关城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城关发展到今天,既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也进入了矛盾的“凸显期”。

一方面,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解决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前进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又给我们带来了严峻考验,若不及时有效解决,就很难阔步前进。

当前,有这样五个突出问题,需要全区上下下大决心、花大气力、举全力去攻坚。

  一是关于发展空间问题。

城关发展空间有限,受土地资源约束巨大。

目前,中心城区每平方公里承载人口2万多人,人口密度为全国之最。

要解决好土地紧缺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好“挖、改、整、开、管”五字并举的文章,向“挖潜”要地,向“政策”要地,向“空间”要地,向“开发”要地,向“管理”要地。

“挖”就是“挖潜”,要全面树立立体用地理念,增强投入产出的观念,充分挖掘土地潜力,由“地面”向“地上”和“地下”发展,最大限度增强土地的承载能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改”就是“改革”,通过国企改革、“城中村”改造、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旧城改造等,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出城入园”,确保城区内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应;“整”就是“整理”,加快土地资源整合步伐,加大国土整理力度;“开”就是“开发”,加快土地开发步伐,大力开发南北两山、大砂坪、伏龙坪、青白石、盐场等地区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管”就是“管理”,土地的征用不论是什么形式,都要和建设挂起钩来,要把投资和面积挂起钩来,把优惠政策和产出效益挂起钩来,我们绝不允许地拿到手之后几年都不开发的事情发生,不允许以种种借口“跑马占地”的事情发生,不允许投入产出严重倒挂的事情发生。

  二是关于城市形象问题。

城关作为省会中心城区,形象问题至关重要。

城关形象代表着城关发展的水平,代表着城关管理的能力,代表着城关工作的作风。

提升城关形象,必须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用大思路、出大手笔加强城市软硬件特别是硬件建设,突出抓好城市的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和艺术化,做好“一线、两山、三坪、四区、五园、六路”的文章。

“一线”,即全面启动和实施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工程;“两山”,即做好南北两山绿化、文化的文章,增加文化含量,以文化增加灵气、提升人气;“三坪”,即做好桃树坪、伏龙坪、大砂坪的规划和改造建设,全面提升高坪城区的居住休闲功能,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城市形象;“四区”,即不断加快雁滩、东岗、红山根、盐场等片区的建设和改造步伐,进一步做好南关商圈的定位和启动,西关商圈的改造和提升,东部商圈的开放和融合,东方红广场商圈的壮大和提升,努力建设高品位城区;“五园”,即加快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雁滩公园、儿童公园的改造提升和雁滩湿地公园的规划启动;“六路”,即积极推进城区各条主干道的改造和提升,重点做好天水路景观大道、南北滨河路、庆阳路、南昌路、酒泉路等六条道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和艺术化提升,打造在全市、全省叫得响的特色品牌路。

  三是关于突出特色问题。

特色就是创新,特色就是魅力,特色更是影响力。

城关在发展中,一定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特色。

要立足城关“得山独厚、得水独秀”的自然特征,树立特色明显、和谐有序的城区建设导向,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通畅、靓丽”的思路,全力做好山水文章,加快建设靓丽宜居城区。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要把城市的每一座建筑物作为一件艺术品来对待,用中国古典园林式的精雕细刻来进行规划建设和谋划打造,尽可能使钢筋水泥的建筑得到适当美化和个性化。

要认真规划和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餐饮街、餐饮店,一批特色商品街、商品店,一批特色文化街、文化店,一批特色集贸市场、集贸店,一批特色便民点、便民店。

同时,其他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突出特色,打造亮点,争创一流,体现“首善”。

  四是关于体制机制问题。

体制、机制和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

实现城关"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目标,就必须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入手,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符合首善标准、适应城关实际、满足发展需求、凸显群众意愿的体制机制。

突出的要加快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和廉洁型政府;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优胜劣汰、末位淘汰、能上能下等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建立健全有利于城市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精细化;建立健全切合科学发展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推进科学发展的综合配套制度,切实做到各项工作讲法制、讲规则,讲规范、讲程序。

  五是关于基层基础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切工作成于基础,败于基础,也稳定于基础。

建设首善之区,必须要有首善之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关的各项工作基础总体都不错,但按照新的形势、新的定位来要求,夯基础、强基础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仍要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增大投入,舍得花一些钱办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舍得花一些钱办一些能筑牢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事,舍得花一些钱建设一些为民、便民的基础设施。

这方面,要突出加强街道特别是社区基础建设工作,突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技防建设工作,突出加强城市环卫机械化作业建设工作,突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突出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建设工作,努力使城关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在两、三年内有一个大的提升和跨越。

  四、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2009年的各项工作

  2009年,是推进城关“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关键之年。

关于今年的工作,成辉同志已经作了全面的部署,在这里,我就一些关键问题和重点工作再作以强调。

具体来讲,就是要切实打好“四场攻坚战”、突出抓好“六保”。

  打好“四场攻坚战”,就是打好环境美化、拆迁改造、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四场攻坚战”。

这四场攻坚战,既是全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更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打好这四场攻坚战,就会为城关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使城关在“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进程中有新作为、有大作为。

  一是要打好环境美化攻坚战。

在环境整治方面,去年城关开展的“七大整治行动”,在全市开了一个好头,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形成了一个浓厚的氛围。

今年,重点要在巩固、提高和深化、提升上进一步下功夫、做文章。

这场攻坚战不单是一个城市环境卫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艺术化的问题,是全面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的系统工程。

卫生是基础,美化是提升,只有做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艺术化,城市形象才能上水平、上档次。

因此,全区上下一定要按照“打得赢、稳得住、不反弹,抓深化、上水平、创一流”的要求,以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决定》为契机,在巩固百日整治成果的基础上,以3月份“文明环境创建月”为新的起点,着力通过“抓班子重队伍、抓机制重考核、抓基层重基础、抓宣传重氛围、抓制度重落实、抓典型重导向、抓投入重保障、抓素质重教育、抓协调重统筹、抓整治重美化”这“十抓十重”,持之以恒,综合治理,乘势而上,务必以更强大的声势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以更强硬的措施确保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二是要打好拆迁改造攻坚战。

城市拆迁是旧城区发展不可逾越的坎。

旧城区改造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建出来的,更是拆出来的,没有拆就没有建。

只有拆才能拆出空间,才能拆出老百姓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才能拆出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整体提升,这也是我们一切为民、一切为老百姓办事宗旨的体现。

今年全区的拆迁改造面积将达上百万平方米,比近十年来的总和还要多。

可以说,这场攻坚战是我们硬仗中的硬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攻坚。

各街道和涉及这项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果断有力地做好拆迁改造的各项工作。

拆迁工作不仅仅是拆迁部门的事,不仅仅是各街道的事,不仅仅是执法部门的事,而是全区中心工作中一件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各方面都必须要全力支持、密切配合,特别是公检法司、纪检监察机关更要全程跟踪、全程介入,形成拆迁改造的强大合力,力争使今年城市拆迁改造这场硬仗健康、顺利、有序、安全推进,打得赢、打得漂亮、群众欢迎,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要打好改善民生攻坚战。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切实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从总体上讲,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民生问题得到了不断改善。

但就全区来讲,我们仍然有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就业、就医、居住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改善民生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因此,我们要把加强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今年,我们要在全力做好为民兴办十件实事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十最”问题,重点抓好庙滩子地区整体改造、伏龙坪棚户区改造、南砖瓦窑和红泥沟危旧房改造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改善举措的落实,切切实实以群众得实惠为目标,来践行和检验即将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四是要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项目是实现率先科学发展的载体,是建设首善之区的基础。

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离不开项目的支撑。

可以说项目就是生产力,项目就是财源,项目就是就业,项目就是后劲。

要推动城关的快发展和大发展,遏制全区经济总量占省、市份额逐年下滑的趋势,就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对待,进一步创新抓项目的思路和举措,牢牢把握当前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宝贵机遇,全面出击,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优化项目服务环境,做好项目储备和包装,强化项目库建设,着力在招商选资、“招大引强”、“招强引资”、“招税引税”上下功夫,力争包装和推介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几家世界500强和全国100强企业,引进几家税源大户,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