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950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docx

河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河南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2015·河南开封二模·29)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一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一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一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一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一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大跃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50年代至70年代照搬苏联模式,到90年代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对外开放,新中国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中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从走苏联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步走向完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主题词的变化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状况,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5·河南郑州一模·25)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

”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

A.市场经济理论已然引发初探B.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C.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D.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市场经济理论萌发

【解析】由“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可知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初探市场经济

理论,故A项正确;从题干中看不出阻力,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1957年计划经济理论已经付诸实施,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不出国家经济发展方向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河南洛阳一模·1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

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科学发展观

【解析】材料中主要谈及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故A项错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根源,故B项错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一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5·河南郑州一模·24)观察右图,其中1949—1959年在美国的中餐馆数量比较少的原因不包括(注:

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在美中餐馆数量超过麦当劳等3家本土快餐店数量总和)(  )

A.国人思想观念保守陈旧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国霸主地位遭受冲击D.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出国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美敌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解析】题干所展示的时间段内,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国力上升,这个时段中国没有改革开放,故国人思想观念保守成就,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苏两极对峙,影响了中美交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霸主地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计划经济体制也影响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5.(2015·河南商丘二模·28)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国以来在美国开业的中餐馆数量:

1949年约为4300家、1959年约为4500家,而2006年约48000家,超过麦当劳等三家本土快餐店数量总和。

建国初期在美中餐馆数目比较少的原因包括(  )

①美国人思想观念保守陈旧②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

③美国经济出现滞涨状态④计经济体制束缚国人出国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美国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并不保守陈旧,故①错误;冷战格局形成,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美国遏制中国,所以1949年在美中餐馆的数目比较少,故②正确;美国经济滞胀发生在1973年,故③错误;建国初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出国到美国的中国人较少,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5·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29)观察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III”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C.全面实施经济调整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调整方针

【解析】“一五”计划实施时间为1953—1957年,1957年底超额完成,时间与曲线图中阶段“III”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又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时间与曲线图中阶段“III”的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探索时期出现三年经济困难,1960年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心是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其中包括实行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精简的主要对象是1958年以后来自农村的新职工,精简下来后,动员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乡,参加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时间与曲线图中阶段“III”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15·河南郑州二模·30)下图为《中国(1952年—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调整方针

【解析】根据图片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是在1962—1965年间。

三年经济困难是1959—1961年,时间不符,且人口减少与城镇化率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故A项错误;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随重工业比重的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也下降,故B项正确;上山下乡是出现在文革期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纠左的表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1.(2015·河南开封二模·29)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一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一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一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一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一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大跃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50年代至70年代照搬苏联模式,到90年代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对外开放,新中国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中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从走苏联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步走向完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主题词的变化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状况,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5·河南洛阳一模·1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

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科学发展观

【解析】材料中主要谈及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故A项错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根源,故B项错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一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5·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3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比较,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B.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经济

C.都率先从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D.都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继承

【考点】新经济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解析】A项属于二者改革背景的共同点,但非根本共同点,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

通过市场、货币关系,部分发展资本主义以发展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发展经济,都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是其根本共同点,故B项正确,C项属于二者改革方向的共同点,但非根本共同点,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后来被斯大林模式取代,没有得到继承,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5·河南洛阳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

0年代,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加强与外国侵略者勾结,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带有崇洋媚外的特点,具有官僚资本的性质,本质属于封建官办工业的继续和发展,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强”、“求富”,以维护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客观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说明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

(12分)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史学理论——史学观念(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解析】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中“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外国侵略者勾结,带有崇洋媚外的特点,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信息说明对洋务运动持否定态度;改革开放后依据材料中“以维护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客观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信息说明客观评价洋务运动;第二小问原因,从史学评价的史观变化来说明,改革开放前,从革命史观评级,受阶级斗争影响,改革开放后,使用现代化史观评价,比较客观。

【答案】不同:

改革开放前,主流观点全盘否定洋务运动,抹杀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工业化和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后主流观点既揭示了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阶级本质,又充分肯定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和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4分)

原因:

改革开放前,史学界受“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影响,片面地用阶级斗争史观(或革命史观)评价洋务运动,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4分)

改革开放后,史学界摆脱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影响,解放了思想,运用现代化史观(或文明史观)全面评价洋务运动,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4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2015·河南商丘二模·30)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  )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开始建立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材料中国家政策对城市经济改革仍有束缚,并未摆脱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一直都没改变,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是1992年提出来的,且创办个体企业无从体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个体企业”的出现表明,单一公有制已经被突破,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河南六市二模·33)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

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

材料表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

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通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符合国情”,故A项错误;“改为”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争议,故B项正确;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改为”是部分改变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是进步而非“反复”,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河南洛阳二模·31)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

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已,时称个体户。

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

A.都属于私有经济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C.都属于商品生产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承包土地属于国家的,不是私有经济,故A项错误;个体经营户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都有一定经营自主权,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不属于商品生产,故C项错误;个体户收入和农民收入没有可比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5·河南六市一模·31)比较下表所显示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走势,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  )

年份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比重(%)

比重(%)

比重(%)

2001

12.5

50.1

7.4

2003

31.5

54.8

13.7

2007

18.5

57.1

24.4

A.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B.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C.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D.民营经济也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2001年不是“有待”,故A项错误;数据显示的是“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而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制度”的比重,故B项错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标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而材料只是反映“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故C项错误;比重从7.4%上升到24.4%,超过国有企业,仅次于外资企业,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5·河南洛阳一模·14)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

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

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税改革初步取得成功。

这主要得益于(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企业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D.企业所有制的重大调整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农村经济体制的推动”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时间是198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利改税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现是因为分配关系的改革,故C项正确;企业所有制改革是改变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故D项错误。

【答案】C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015·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33)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老鼠和鸭子,“米奇”和“唐纳”于1984年首次踏上中国大陆之旅,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引进美国动画片。

这反映出(  )

A.中美文化互动更加频繁B.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C.中外文化交流障碍消除D.对外开放触及文化领域

【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美文化交流

【解析】“首次踏上中国大陆之旅”,反映出中美文化互动还不够频繁,故A项错误;材

料没有体现出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故B项错误;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外文化交流障碍不可能消除,故C项错误;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美国卡通明星的到来反映出中美交流触及文化领域,故D项正确。

【答案】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015·河南开封二模·29)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一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一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一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一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一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大跃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50年代至70年代照搬苏联模式,到90年代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对外开放,新中国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中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日益成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从走苏联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步走向完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主题词的变化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状况,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15·河南洛阳一模·12)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杜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等级观念淡化

【解析】材料中“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并不能说明服饰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服饰对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可以看出服饰引领等级观念的逐渐淡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社会风气的败坏,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河南濮阳一模·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

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

……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剃发”“留发”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

……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

“起义”与“蓄发”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

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

瞻不美。

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为言,力主“断发”。

……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

……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

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

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

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

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

(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关“断发(剪辫)”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8分)

【答案】

(1)含义:

“剃发”代表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