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783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docx

最新全国水资源论证培训题库大全及答案02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第二部分

区域水资源状况与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考试题

(I(容易),II(较难),III(难)IIII(很难))

五、论述题(10题)

1、结合实例介绍如何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

(II)

答:

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实质上就是分析其取水的可行性,一般先从当地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谈其取水难易程度,如一个地区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率又低,则取水安排就相对容易,否则,如本身区域水资源量很少,且开发利用程度很高,这样再上一个项目,特别是取水大户项目就比较难解决。

然后再从产业(国家和地方)政策和节水政策(节水型设备目录要求)看是否符合要求;此外,还从是否符合水资源规划、配置的思路和管理要求,是否还有水量分配余额指标(如没有了,还可以通过水权转换取得),是否符合行业规划要求等方面做论述。

学员能结合典型实例做说明的,给予适当加分。

2、如何从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角度分析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

(III)

答: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

建设项目取水必须符合水资源规划、水资源配置管理和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的要求。

(1)是否符合水资源规划、配置的思路和管理要求。

论述建设项目取用水是否符合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业规划的要求。

应充分考虑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如水资源丰沛的南方地区,可适当发展低污染高耗水工业;在缺水地区要发展节水灌溉和高效农业,限制高耗水农业灌溉、工业项目,避免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建设高耗水、重污染的工业项目。

应以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为目标,调整用水结构,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是否有水量余额指标。

对于已有水量分配方案的地区,如黄河、塔河、黑河、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增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等,应根据建设项目论证范围内目前实际用水和规划用水情况,从是否还有用水量余额指标或调整用水指标与用水结构的可行性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取水的可行性。

对于缺乏水资源规划或水量分配方案的地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时可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建设项目所在地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管理的意见和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3)是否以行业用水规划为基础。

根据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本流域、本地区在未来不同水平年内规划的用水量是多少?

本行业的规划用水量将达到多少?

安排新建的主要供水水源工程有几个?

生态用水量多少?

论述建设项目水资源配置的可行性和分析取水的合理性。

3、在分析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时,需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况做出评价,上述“区域”指的是什么,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确定,并指出注意事项?

介绍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时主要分析内容是什么?

(II)

答:

“区域”实际上就是培训教材中所说的分析范围。

实际确定时,一般以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计算分区(全国共1062个)作为分析范围;对于取水规模小或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取县级行政区为分析范围;对于影响全流域的建设项目,分析范围应扩大到整个流域;对于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范围可能涉及多个流域。

具体确定分析范围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太大了会增加不必要分析工作量,太小了,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统筹考虑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以便于与现有成果及资料配套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般以行政区为宜;一般应覆盖取水水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范围。

报告书中应在行政分区和水系图中标出。

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概况:

有针对性地介绍区域概况,突出区域特点。

一般应包括:

基本情况(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河流水系、气候特征)、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利工程、水功能区划和已有规划配置成果等;

(2)水资源状况:

根据现有成果,概述水资源状况,不同分区或不同水系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现状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针对建设项目的取水水源,突出重点。

(3)开发利用现状:

供水系统、供水能力、现状供水量和用水量、现状供需平衡和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潜力。

水资源供需分析尽量采用已有成果,水资源丰沛地区和平原水网地区可适当简化;(4)区域用水水平分析:

一般需分析计算分析范围内的综合用水指标、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指标和生活用水指标,评价其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及其变化情况。

对区域用水水平进行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比较,特别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有关部门制定的用水与节水标准的比较;(5)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有针对性,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质量与供水安全,现有取水工程的利用率,主要行业的用水水平与节水,地下水超采,以及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问题等。

分析说明现状存在问题,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加强比较,注意对问题的原因剖析。

4、请说明确定分析范围的影响因素、常用的确定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实际确定分析范围时主要难点在哪儿?

可以结合实际谈自己看法。

(III)

答: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建设项目性质、取水规模;水源所在地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取水水源论证的水量平衡分析条件;取水退水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所需资料条件,等等。

常用确定方法:

一般以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计算分区(全国共1062个)作为分析范围;对于取水规模小或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取县级行政区为分析范围;对于影响全流域的建设项目,分析范围应扩大到整个流域;对于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范围可能涉及多个流域。

具体确定分析范围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太大了会增加不必要分析工作量,太小了,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统筹考虑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以便于与现有成果及资料配套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般以行政区为宜;一般应覆盖取水水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范围。

实际确定时,主要难点是分析范围大小影响因素太多,在满足要求时可大可小,难于完全把握,特别是水网密集的平原河网地区难度很大。

切实结合实际的比较典型案例的给予适当加分。

5、结合你们已有的水资源论证工作谈谈如何进行节水潜力分析?

节水经济可行性分析如何开展?

(III)

答:

节水潜力分析是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中重要的分析内容,在用水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标准对于用水水平进行评判。

标准选定时要注意适度超前,因为不少项目是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若干年才能竣工,评判标准的选择还应体现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的要求,节水减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照顾区域的特点和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标准选择有以下几条途径:

(1)有关节水的规划,如全国城市、农业、工业节水规划等,

(2)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加强节水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颁发了有关文件,(3)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用水定额,(4)有关节水的技术规范、标准等。

节水潜力分析还应结合用水设备和用水工艺开展,通过与先进工艺和节水型设备对于发现其潜力之所在。

节水潜力分析时要结合项目实际把握好不同类型项目节水发展方向,这样所做节水潜力分析才会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对取水单位来讲所提出节水措施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减少了成本支出,是采取该节水措施的重要条件;而对水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在资源性缺水严重地区,主要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其它地区首先要考虑取水单位的节水经济可行性。

因此,应当在提出节水新措施后,需做必要节水效益分析,其分析方法有节水经济效益评价,节能效益评价等。

目前国内真正开展节水经济可行性的案例并不多。

如能结合实际谈节水经济可行性分析的,适当加分。

6、评价建设项目用水水平时如何选择用水指标?

如何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其用水水平?

评价标准怎么确定?

(II)

答:

应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类型、行业)选择计算指标。

选用指标要求可比性,能从不同角度分别说明用水水平及发现用水不合理环节。

对于工业建设项目,国家节水管理强调抓好的用水指标必须计算,如工业重复利用率,万元产值用水量等,而对于农业灌区项目,灌溉定额和渠系水利用系数等必需计算。

应从不同角度评判用水水平:

一是看政策方面的合理性,即用水指标是否符合现有发展规划、规范、标准以及技术性文件的规定;二是区域用水水平方面的合理性;三是看行业内用水水平的合理性;四是与国内外内类用水水平比较。

标准选定时要注意适度超前,因为不少项目是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若干年才能竣工,评判标准的选择还应体现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的要求,节水减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照顾区域的特点和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标准选择有以下几条途径:

(1)有关节水的规划,如全国城市、农业、工业节水规划等,

(2)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加强节水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颁发了有关文件,(3)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用水定额,(4)有关节水的技术规范、标准等。

7、相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什么说取用水合理性分析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特色之一?

可以结合建设项目环评和水资源论证实际工作做说明。

(III)

答: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更注重的是建设项目退(排)水的影响,而对于用水合理与否则并未涉及,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要求加强建设项目用水水平的评判,更加注意节约用水,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建设节水型社会。

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用水合理性分析是其三大核心内容之一,而水源可靠性和可行性论证也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很少涉及的,因此,建设项目合理性分析是水资源论证制度有别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色之一。

请学员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两种制度工作侧重点差异。

8、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应在何时?

影响论证最佳时机的因素有哪些?

(IIII)

答: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是一个比较重要问题,目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般说来,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或初可研报告)出来之后正式开展,该时机可以认为最佳的,这时候用水方案已基本成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也可能有了。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可以按《导则》的要求进行。

因为如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取用水具体方案都还未确定,特别是工业类建设项目此时还没有水平衡图,那么就无法进行用水的合理性分析。

在可研报告批准后开展,这样各种取用水方案已几乎确定好,环评报告也出来,所以更有利于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不过,从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要求看,在申报可研报告时就必须附上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批准件。

从此看来,一般地说,最佳时机应在可研(初可研)报告编制出来后,在申报之前。

影响最佳时机确定主要因素:

项目性质和规模,其他专题研究开展情况,国家和地方关于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要求,等。

9、通常,水平衡图分析的重点是什么?

一般应从哪几个方面检查水平衡图中的错误和不足,可以结合你单位已经开展的水资源论证工作谈谈。

(I)

答:

对于业主提供的水平衡图要分析检查其中所标数据准确性,并弄清用水不同环节来龙去脉,不同子系统之间关系等,检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的要求等。

是否需要有不同季节的水平衡图来反映建设项目用水的年内变化。

等等。

在水平衡图中,可能存在不同子系统中水量不平衡,数据出错,或者有些环节,如排水总量不对等,水平衡图绘制不符合规范,有的可能为了应付,而拼凑出的不能代表实际用水的水平衡图。

请学员结合实际工作例子,加于说明。

10、在平原河网地区,项目取水常靠众多调水工程来解决,而调水依靠的工程包括现有工程和许多规划的工程,这时候如何分析取水可行性和用水的可靠性?

(IIII)

答:

对于这样情况,在平原河网地区,可能会较多发生,如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建设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对规划工程进行分类,那些是近期可能建成,那些中期规划完成,哪些是近期和中、远期几乎都无法完成的。

在进行分类之后再进行取水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就比较能反映实际。

当然,比较重要的项目还要进行风险分析等。

六、案例题(6题)

案例一(IIII)

某燃煤电厂装机容量为2×600MW超临界机组,采用带双曲线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再循环供水系统。

电厂的用水过程分为循环冷却用水、工业用水、锅炉补给水、生活用水和煤场、除灰系统用水等5部分,各部分的用水量为:

1)循环冷却用水

本项目循环冷却补充用水量为2230m3/h,加氯用水40m3/h。

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量包括冷却塔的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冷却塔排污损失,它们的量分别为1572m3/h、116m3/h和582m3/h;系统实际耗水1688m3/h。

2台600MW级超临界燃煤机组共需循环水量约116500m3/h(春秋季),在夏季10%气象条件下循环水冷却倍率为56倍时,循环水量约129568m3/h,冬季循环水量约90700m3/h。

2)工业用水

本项目在主厂房内工业水均取自1#工业水池,整个系统共耗水约418m3/h。

项目的工业用水主要包括锅炉房冲洗水16m3/h,汽机房冲洗水14m3/h,中央泵房用水60m3/h,除尘器地面冲洗水22m3/h,烟气脱硫用水150m3/h,出灰系统灰渣泵轴封、冷却水用水390m3/h,消耗170m3/h,化学水、废水处理用水10m3/h,暖通系统和含煤废水处理共耗水10m3/h,疏水扩容器减温水用水28m3/h,耗水6m3/h,其余回到净化水站循环使用。

3)锅炉补给水

本项目锅炉系统补给水经过澄清、过滤和化学水处理后,补给锅炉用汽和泄漏等消耗。

化学水处理160m3/h,补给锅炉110m3/h,另50m3/h水量作为废水经处理后用于除灰系统冲灰用水。

锅炉补给水对水质要求较高,生水经除盐后送入锅炉。

4)生活用水

电厂生活用水主要指厂区内主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用水量为23m3/h,外排生活污水15m3/h,实际耗水8m3/h。

按照业主方提供的资料,电厂生活用水取自深层地下水,外排污水经生化处理后用于浇洒绿化。

5)煤场、冲灰渣用水

冲灰渣用水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因此采用冷却塔排污水和水处理系统的排污水,且大部分消耗掉无法回收。

水力冲灰渣系统利用排污水补水192m3/h,利用废水处理系统补水100m3/h,冲灰系统耗水主要有蒸发、下渗及损耗。

煤场喷洒用水90m3/h,除灰系统其他用水消耗300m3/h。

水量平衡图见图1所示。

试根据上述条件,

(1)计算该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

(2)简要分析该项目的用水合理性。

答案要点:

用水指标计算与用水合理性简要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783-2001)条款,火力发电厂节约用水的整体水平一般采用全厂发电水耗率和全厂复用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⑴设计用水指标分析

①机组设计发电水耗率(又称全厂装机水耗率)

工程2×600MW机组设计新鲜水消耗量(即设计从水源总取水量,3063+23)3086m3/h,机组设计额定总发电装机容量为1.2GW。

设计发电水耗率为:

工程设计全厂发电水耗率为0.714m3/(s·GW)。

与“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新建或扩建凝汽式电厂,采用淡水循环供水系统,设计全厂发电水耗率不应超过0.80m3/(s·GW)”的指标相比,满足其规定的指标水平0.60~0.80m3/(s·GW)。

②设计全厂复用水率

工程2×600MW机组设计全厂复用水量(118730-2230)+582+208+100+40+22+220+15=

m3/h(全年春秋季平均),设计全厂总用水量(118730+165+110+292+300+90+40+28+16+14+60+22+150+10+5+5+390+23)=120450m3/h。

机组设计全厂复用水率:

工程机组设计用水系统的复用水率高达97.7%,与“单机容量为125MW及以上新建或扩建凝汽式电厂,全厂复用水率不宜低于95%”的指标相比,高于其规定的指标水平。

但与“对于严重缺水地区,全厂复用水率不宜低于98%”相比,还有差距。

③循环水利用率

工程2×600MW机组设计冷却系统循环水量(118730-2230-40)116460m3/h,冷却循环系统总用水量为118730m3/h,循环水重复利用率为:

设计冷却系统水的循环利用率高达98.1%,高于我国一类城市冷却水循环利用率2010年达到95~97%的指标要求。

循环水排水损失量为582m3/h,循环水排水损失率为0.48%,低于循环水排放损失率1.0%的规定要求。

循环水的浓缩倍率为4,高于《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中所规定的循环水浓缩倍率2010年达到3~3.5的指标要求。

④新水利用率

工程2×600MW机组设计取用新水量3086m3/h,整个用水过程废水均经过处理再利用,设计废水为零排放。

新水利用率为:

工程新水利用率高达100%,即全部进行了回收利用。

⑤新水损失率

工程2×600MW机组设计取用新水量3086m3/h,设计全厂总用水量120450m3/h,系统废水排放量为0。

新水损失率为:

工程新水损失率为2.6%,也较低。

⑵其他指标

冷却塔蒸发损失量为1572m3/h,冷却蒸发损失率1.31%,高于二次循环冷却塔一般达到1.2%的要求。

风吹损失量为116m3/h,风吹损失率为0.096%,低于有收水器的风吹损失率0.2%的规定要求,达到好的收水器的风吹损失率0.1%的标准。

案例二(I)

某企业有两个车间,其水平衡图见图,请计算全厂的用水考评指标(包括重复利用率,冷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和排水率)。

答案:

计算:

新水量=56+46=102

排水量=84

冷却水循环量=100

冷却水用水量=156

工艺水回用量=50+30+5+19+28+20=152

工艺水用水量=80+118=198

重复利用水量=100+152

总用水量=252+102=354

重复利用率=252/354=71.2

冷却水循环率=100/156=64.1

工艺水回用率=152/198=76.8

排水率=84/102=82.4

案例三(I)

某建设项目水平衡方块图见下图,试计算该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

图中水量的单位为m3/d。

请计算工艺水回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重复利用率和新水利用系数。

 

图某建设项目的用水水平衡图

答案:

在这个建设项目中的用水指标计算如下:

总取水量Vf=22+50=72m3/d

间接冷却水取水量Vcf=2+50=52m3/d

工艺水取水量Vpf=20m3/d

间接冷却水循环水量Vcr=100-50=50m3/d

间接冷却水用水量Vct=52+50=102m3/d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rc=50/102=49%

工艺水回用量Vpr=20+20=40m3/d

工艺水用水量Vpt=20+40=60m3/d

工艺水回用率rp=40/60=66.7%

总复用水量Vr=50+40=90m3/d

总用水量Vt=90+72=162m3/d

重复利用率R=90/162=55.6%

耗水量Vco=2m3/d

排水量Vd=70m3/d。

新水利用系数=(72-70)/72=2.78%

案例四(II)

某建设项目水平衡方块图见下图,试计算该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和重复利用率,新水利用系数)。

图中水量的单位为m3/d。

 

 

图某建设项目水平衡方块图

答案

该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计算如下:

间接冷却水取水量Vcf=(110-10)+(150-100)=150m3/d

工艺水取水量Vpf=100+10=110m3/d

锅炉水取水量Vbf=100m3/d

总取水量Vf=105+110+100=360m3/d

间接冷却水循环水量Vcr=100+50+100+50+20=320m3/d

工艺水回用量Vpr=50+30=80m3/d

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量Vbr=60m3/d

总复用水量Vr=320+80+60=460m3/d

间接冷却水用水量Vct=100+20+100+50+50=300m3/d

工艺水用水量Vpt=10+50+30+30+100+100+20=340m3/d

锅炉水用水量Vbt=100+60=160m3/d

总用水量Vt=320+340+160=820m3/d

工艺水排水量Vpd=10+30+100+100+20=260m3/d

锅炉水排水量Vbd=100m3/d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rc=320/320=100%

工艺水回用率rp=80/340=23.5%

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rb=60/160=37.5%

重复利用率R=460/820=56.1%

新水利用系数1-rd=1-360/360=0%。

案例五(III)

某建设项目水平衡方块图见图,图中水量的单位为m3/d,试计算该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和重复利用率)

图某建设项目水平衡方块图

答案:

该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计算如下:

间接冷却水取水量Vcf=4000-1000=3000m3/d

工艺水取水量Vpf=1000+1000=2000m3/d

锅炉水取水量Vbf=1000m3/d

总取水量Vf=4000+1000+1000=6000m3/d

间接冷却水循环水量Vcr=4000+1000+2000-500=6500m3/d

工艺水回用量Vpr=1000+500+1000+2000=4500m3/d

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量Vbr=60m3/d

总复用水量Vr=6500+4500=11000m3/d

间接冷却水用水量Vct=1000+4000+2000+1000+500=8500m3/d

工艺水用水量Vpt=1000+500+500+2000+2000+500+1000=7500m3/d

锅炉水用水量Vbt=1000m3/d

总用水量Vt=8500+7500+1000=17000m3/d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rc=6500/8500=76.5%

工艺水回用率rp=4500/7500=60%

重复利用率R=11000/17000=64.7%

案例六(IIII)

南方某火力发电厂由A、B两厂组成,A厂规模2×125MW,B厂规模2×135MW,该发电厂总取水量1193万m3/年。

水源取自西江干流,为地表水水源。

该发电厂取水量主要用于工业用水,无外供水。

工业用水仅指与生产密切相关并与该企业工业产值相对应的那部分用水。

按水的用途,该发电厂用水由以下几类组成:

①锅炉补充水:

原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制成纯水进入生产系统,经除氧、加热、加压,在锅炉中产生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气,进入汽轮机做功。

汽轮机的排气经过凝汽器冷却成凝结水经凝结泵递回除氧器,形成路循环系统。

②间接冷却用水:

泵水经过循环泵送入汽轮机凝汽器,冷却汽轮机的排汽;送入发电机空冷却冷却发电机空气;送入冷却器冷却汽轮机、发电机油系统。

该发电厂采用二次循环(闭式)供水系统,已建4座冷却水塔,回水回到冷却塔,重复使用。

③冲灰水:

由循环冷却水的回水提供,锅炉排渣为液态排渣,冲灰水用澄清法回收,循环使用。

 

图某发电厂水平衡图

④生活用水:

由于该发电厂职工全部居住于离厂区约6km外的市区,由厂内供应的生活用水主要是厂内饭堂及冲洗水,少量绿化水等。

该发电厂水平衡图见上图。

图中所标数值为A、B两厂合计数,单位为m3/h,年取水量为发电机年发电利用小时7000小时计算,总取水量1193万m3/年。

请计算用水指标并做合理性分析。

 

答案:

1.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