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63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3

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实例;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知识总结

本节知识点较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却是高考经常考的考查点。

本节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包括群落的概念,种群与群落的区别,群落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优势种生活型等新提出的概念,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生态位等。

并且要注意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如人口控制、生态保护等热点问题。

本节考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结合能力型识图作答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时常出现。

复习重点把握生物群落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生物群落应包括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综合,三者缺一不可,复习中还要通过具体分析某一特定区域的空间配置来获得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感性认识,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合作与讨论

1.如何正确理解个体、种群、物种和群落的关系?

我的思路:

一个细菌,一个植物,一个动物等指的是一个生物个体,生物在个体水平上具有一系列特征,如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等。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的,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因此,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生物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因此,种群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称为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它包含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命成分。

如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了池塘生物群落。

由个体到种群,不只是量的积累,而且是质的飞跃,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一系列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

同一物种因时间、空间的不同,可包含若干个种群,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如西湖的鲤鱼与洞庭湖的鲤鱼属于同一物种,但两者不是同一种群,由于地理的隔离,在自然情况下,没有交配的机会,因此,自然状态下,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具有传粉、交配和繁殖的机会,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群落中不论其大小均生活着许多种群,这些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从而把各种群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进而决定着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群落是生活于同一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体,这些种群并非随意的、偶然的堆砌在一起,而是有严格的、合理的空间配置,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彼此相互适应的有机整体。

只有具备合理的空间配置,才能长期共处与合作,或者达到有效牵制,从而使群落长期维持下去,也只有具备合理的空间配置,才能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空间及资源,进而使生态系统内的各生物物种能彼此和平共处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你如何理解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我的思路:

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群落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有直接的,有间接的,群落内的各种生物通过复杂的中间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群落内部的每一种生物都处在一个对它来说最适合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称为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上,外界因素对它的影响最小。

不同的生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这就构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群落内部,各种生物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上,在不同的生态位上拥有不同的生态资源,换句话讲,处在不同生态位上的生物利用的生态资源是不同的,如森林中的乔木利用的是太阳的直射光(即强光),而林下的灌木和草本利用的是散射光(即弱光),这种群落结构特点提高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率。

所以,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越是复杂,对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

在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

对竞争而言,两种生物的生态需求越是一致,竞争就越是激烈。

群落内部复杂的空间结构,使得不同的生物都能找到最适宜于它生存的生态位,生态需求较为一致的生物之间生态位也较为接近,但在群落复杂的空间结构中一般不会完全重叠,这样就缓和了种间竞争。

在群落内部的各种生物共同维护着群落内部的生态环境,群落内部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条件越优越,环境也越稳定,这是种间互助的具体表现。

维持群落内部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温度和水分是从属于阳光的。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从上到下依次是:

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

这种结构是由阳光引起的。

由于在不同的层次上植被类型的不同,栖息的动物也不同。

自主练习

1.什么是种群?

2.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3.我们的研究能不能停留在种群水平上?

为什么?

答案:

1.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

(1)了解种群的特征;

(2)掌握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3)找到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4)分析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3.不能。

因为种群水平上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而在自然界中,一个种群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的种群通过种间关系紧密联系,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

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

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

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

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

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

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板书〗种间的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①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

如:

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②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如:

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

③竞争:

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

如:

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④捕食:

(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

羊吃草,狼吃鹿。

二、种群的空间结构

〖学生活动〗阅读P74~P75。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想象空间〗学生思考老师提示。

〖提示〗首先,要明白自然选择的要意是什么。

其次,要明白森林群落经垂直分层后,其中的植物种群在资源和空间的分配上有什么变化。

由此想像出通过自然选择,不同形态结构的森林植物在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垂直分层现象

〖探究〗学生阅读思考,师提示。

〖提示〗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

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

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

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

〖小结〗见黑体字(板书)。

典型例题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解析根据题意,种群a随着时间的延续,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时趋于平衡,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

之所以不能无限增长,主要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而致。

种群b在前期不断增长,尚未达到K值就锐减,既不是“S”型、也不是“J”型增长曲线。

从曲线图分析推出二者不是竞争关系,因为开始时二者的数量同步增长了一段时间,排除竞争可能性;也不是捕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呈波动的关系,且不同步,相差一个时间段。

从图中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

   2.认同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关注胚胎工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基本程序和应用。

   

(2)胚胎分割的应用意义。

   (3)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意义。

   2.教学难点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2)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离途径。

   三、教学策略

   关于“胚胎移植”的教学过程,建议教师选一篇有关的资料发给同学阅读,例如下面的一则报道。

   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移植后代今晨降生

   (中新网xx年10月8日电)据胶东在线报道,今天凌晨3时18分,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的胚胎移植后代克隆牛“蓓蓓”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场呱呱坠地。

克隆牛“蓓蓓”是采用最新的玻璃化超快速冷冻技术和超数排卵技术繁殖的新型克隆牛。

   今天凌晨,记者和科研人员一起,焦急地等待“蓓蓓”的降生。

3时18分,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克隆牛“蓓蓓”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

母亲黑白花奶牛“梨花”舐犊情深,忽然发起牛威,不许众人靠近,并用舌头舔干“蓓蓓”湿湿的黑色毛皮。

“蓓蓓”开始睁开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四周关心它的人们。

凌晨4时左右,在母亲的帮助和周围人们的鼓励下,“蓓蓓”终于颤悠悠地站了起来,并在母亲的帮助下开始行走。

科研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遏制住了母亲的牛劲,开始对刚降生的“蓓蓓”进行科学测量。

经测量,“蓓蓓”体长66cm,身高78cm,胸围81cm,心律188次/min,体温39℃,体重33kg,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克隆牛“蓓蓓”是我国成功繁殖的首例和第二例胎儿皮肤上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后代。

xx年,我国研究人员对“康康”和“双双”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于xx年1月2日,从“双双”体内采集到13枚符合国际胚胎移植标准的可用胚胎(这是国际上首次对体细胞克隆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试验并获得可用胚胎)。

研究人员将这些标准胚胎经过玻璃化超快速冷冻处理后,移植到中国黑白花奶牛“梨花”的子宫内,结果获得妊娠。

   采用超数排卵技术和玻璃化超快速冷冻技术的“蓓蓓”的降生证明,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与正常繁殖母牛一样对外来激素具有较好的应答能力;体细胞克隆牛经超数排卵获得的胚胎移植后,具有正常的发育成胎儿的能力;“蓓蓓”的降生,证明了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已达到世界前列。

采用超数排卵技术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会促使良种克隆牛快速繁育得到实现,这一切将大大地带动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名词解释

   玻璃化超快速冷冻技术:

它是最简洁、最快速的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冷冻过程不超过1min,不需要昂贵的程控冷冻仪器,是促进胚胎移植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该项目采用玻璃化冷冻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移植产犊,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超数排卵:

也简称“超排”,是指将供体母牛经激素处理,使其发情,并能排出数量较多的发育成熟的卵子,经合理的人工授精方法,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可移植胚胎。

   在学生阅读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什么是胚胎移植?

教师在学生得出胚胎移植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善概念。

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胚胎移植的现状,总结胚胎移植的意义。

有关“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的四点内容,教师要重点讲述,并指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胚胎移植要在动物发情排卵后一段时间内进行”,以使学生了解胚胎移植的原则,为学生理解胚胎移植基本程序奠定基础。

有关“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内容,建议阅读教材后,让学生进行概述,这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每一步技术操作的作用。

   关于“胚胎分割”的教学过程,建议学生自学后,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胚胎分割?

它在畜牧生产上有何意义?

   

(2)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有何功能?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

   (3)如何进行牛胚胎的分割?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自读、设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教师一言堂。

具体方法可参见后面的《教学案例》。

   关于“胚胎干细胞”的教学过程,建议让学生阅读教材和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搜集资料,撰写一篇关于胚胎干细胞应用价值的综述,其中要对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功能及特点进行说明。

写好的综述要在班里交流,并由学生和教师给以评价。

   在学习本节时,如果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到家畜良种场参观,或请胚胎工程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视野,加深认识。

   四、答案和提示

   

(一)思考与探究

   1.右图是同学们到某良种场进行参观后,看到的胚胎移植繁育良种奶牛的技术流程示意图。

请看图思考并讨论以下各题。

   

(1)用文字完成下面的流程图。

   答:

①对供、受体母畜进行选择,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③配种或人工授精;④收集胚胎;⑥胚胎移植;⑦对受体母畜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2)应该怎样选择供体公、母牛和受体母牛?

在②中,为什么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前,为什么需要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答:

供体公、母牛应该是具有人类所需的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而受体母牛必须具有正常的孕育、生殖后代的能力;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是为了引起超数排卵,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多的胚胎;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前,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才能使它们的生理条件达到同步或一致,使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条件。

   (3)在右侧的流程图中,哪一步需要进行冲卵?

冲卵是把母畜的卵子冲出来吗?

   答:

第④步需要进行冲卵,冲卵是指将供体母畜体内的受精卵冲出来,而不是把卵子冲出来。

   (4)用胚胎移植繁育良种种畜具有哪些实用意义?

   提示:

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秀个体的繁殖潜力。

具体表现为:

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同时通过超数排卵处理和胚胎移植可获得比自然繁殖多十几倍到几十倍的后代。

   可在短期大幅度增加优良个体母畜和公畜的后代数量,迅速扩大良种畜群,加速育种和品种改良工作。

   经冷冻保存的胚胎可进行国内和国际交换,代替活畜的引种或进出口。

   通过胚胎移植可以人为生产双胎或多胎。

   可以通过保存胚胎来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动物。

   

(二)正文中讨论题

   1.在胚胎移植操作中,怎样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

例如,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吗?

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吗?

   答:

应对供体和受体母畜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它们的生理条件达到同步或一致,这样才能使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条件,这是胚胎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必须做到供、受体母畜的发情时间一致。

同时还要做到移入受体子宫胚胎的位置应该与其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移入胚胎一侧的受体子宫角对应的卵巢必须有黄体存在。

   2.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你认为这样的概括正确吗?

   答:

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与供、受体生理环境条件一致性密切相关。

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

所以我们可以把胚胎移植简单概括为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这样的概括是正确的。

   (三)旁栏思考题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为什么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提示:

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它是发育为胚胎本身的基础细胞,其他细胞为滋养细胞,只为胚胎和胎儿发育提供营养。

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五、知识拓展

   1.为什么哺乳动物发情排卵后,不管是否妊娠,在一段时间内,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

   因为哺乳动物发情排卵后,不管雌性动物妊娠与否,都会产生黄体,并维持一段时间,称为黄体期。

在这段时间里,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内继续发育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2.胚胎移植的发展概况怎样?

   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分为实验生物学、家畜试验和畜牧生产三个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1890年英国的希普(W.Heape)成功地进行了家兔的胚胎移植。

该实验证实了早期胚胎在生理条件一致的受体母兔体内正常发育的可能性。

其后在多种实验动物上的成功,为研究者提供了在家畜方面进行试验的经验,首先在羊、猪、牛和马等主要家畜上取得成功,使胚胎移植进入了具有生产意义的畜牧生产领域。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胚胎移植技术环节中的胚胎收集、保存和移植等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这项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胚胎移植进入了生产应用阶段。

其中牛的胚胎移植技术发展最快,并逐步在奶牛的育种和生产中得到应用。

一些国家陆续成立了牛胚胎生产和移植公司,国际国内的胚胎贸易和技术服务广泛开展。

   近20年来,在牛的胚胎移植中,技术方法更为简捷、方便、实用。

目前已达到一头供体牛平均每次收集到的胚胎经移植可产下2~4头犊牛。

   20世纪60年代,我国获得家兔、绵羊、牛、马和山羊的胚胎移植成功。

近10年来,牛、羊的胚胎移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3.为什么说胚胎分割技术也是动物克隆的方法之一?

   生物的无性繁殖方式统称为克隆。

就胚胎分割技术本身而言,是将同一胚胎分割成几部分,借助胚胎移植技术产生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后代,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因此,也属于动物克隆的一种方法。

   4.为什么胚胎分割的份数越多,操作的难度会越大,移植的成功率也越低?

   早期胚胎的体积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再者,细胞数目是有限的。

分割的份数越多,不但难以做到均等分割,每一份的细胞数会越少,而且作为囊胚期的胚胎内细胞团细胞所受的影响会更大。

因此,分割的份数越多,技术的难度会越大,移植后的恢复和发育的难度会越大,移植成功率自然会降低。

   5.胚胎收集的方法有几种?

如何操作?

   对配种或授精后的供体母畜,经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胚胎的收集。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配制好的冲卵液,借助特制的冲卵装置,把位于子宫或输卵管的胚胎冲洗出来,也称冲卵。

之后,再进行胚胎质量检查。

冲胚胎的时间一般在配种或授精后3~8天进行,这时的胚胎已发育到4~8个细胞以上。

   冲卵的方法分为手术法和非手术法两种,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早期多采用手术法冲卵,目前对于牛、马等大家畜多采用非手术法,而小家畜或实验动物仍然使用手术法。

手术法冲卵需按外科手术的要求,在腹部适当部位切口,并迅速找到输卵管和子宫,引出体外。

一般用注射器吸取冲卵液,自输卵管的腹腔开口或子宫角注入冲卵液,而从对应的另一端(子宫角或输卵管)插入一条塑料管引出含有胚胎的冲卵液,两侧子宫角要分别冲洗。

冲卵确切的部位要根据家畜的种类、配种的时间、胚胎生长的速度和胚胎所在的位置来确定。

冲卵液的用量应依据子宫角的容量而定。

冲卵操作要力求迅速、准确,防止对生殖器官的损伤和粘连。

   对牛、马等大家畜可采用非手术法冲卵,一般是在配种后的第7天用特制的冲卵管进行冲卵。

先将冲卵管导入子宫角的适当位置,借助冲卵管外层的气球,固定冲卵管的位置并封闭冲卵部位,防止冲卵液流入生殖道。

冲洗时,先将冲卵液注入子宫角封闭部位,经冲洗后再导出,反复进行。

   6.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来源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ES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是从早期胚胎细胞中分离出来的。

它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另一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进行某些遗传改造。

   7.ES细胞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ES细胞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的规律,也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ES细胞通过诱导分化可产生新的组织细胞,用于治疗人类的组织损伤和某些顽症。

还可通过ES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定向培育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8.ES细胞的研究历史是怎样的?

   ES细胞的研究是从1958年史蒂文斯(Stevens)发现小鼠畸胎瘤细胞(embryoniccarcinomacell,EC)开始的。

EC细胞因具有可以分化为生殖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特性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研究人员开始寻求从正常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