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847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docx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

 

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

郑州市帝湖花园小区1#住宅楼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2013年1月

 

郑州华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013年1月

 

附录:

施工进度控制计划附图一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二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声、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2版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石油广场工程施工邀请招标招标文件》、《施工招投标评定办法》以及根据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现行工程等有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编制。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建设单位招标文件内容要求,经公司专题会议研究后,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编制,未提之处均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有关文件等要求的具体规定进行施工。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地面与楼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4)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冷轧扭钢筋砼技术规程》(JBJ115-9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第2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是郑州市帝湖花园小区1#住宅楼工程,建设地点在郑州市航海西路。

建筑总长67.880m,宽13.120m,建筑楼层为5层,建筑面积是3875.13m2,总建筑高度为15.39m(其中底层层高3.0m,其余各层2.9m,)的砖混结构住宅楼。

其建筑耐火等级为Ⅱ级,抗震设计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一梯两户,三室两厅,一厨两卫。

一、水文地质气象情况

1.基本风压:

0.75kN/m2;雪荷载:

0.65kN/m2

2.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平原;

(2)地质构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地层的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勘探深度范围内从上到下场地地质构成如下:

a.耕土,层厚0.4-0.70m;

b.粉质粘土,层厚3.20-3.50m,承载力标准值fk=160MPa;

c.粉质粘土,层厚0-2.50m,承载力标准值fk=180MPa;

d.粉质粘土,层厚3.60-4.50m,承载力标准值fk=260MPa;

3.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在勘探深度10m以内未见到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深设计和施工中可不考虑其影响。

4.岩土工程评价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场地地形平坦,由于场区地基土层层面坡度均小于10%,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不大,因此地基属均匀性地基。

郑州地区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

二、工程设计情况

2.2.1工程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合格工程。

工期目标:

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计划开工日期本年5月1日,计划工期300日历天;(实际开工日期以开工报告为准),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11月,共计300日历天。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住宅楼,抗震设计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基础工程:

C10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深-2.0m,砖基础采用标准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主体工程:

砖墙承重,M10砂浆砌筑,设构造柱,内、外墙为240mm,每层设置一道C20圈梁,现浇C20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阳台等。

屋面工程:

屋面为SBS卷材防水屋面。

装饰工程:

内墙除厨房、卫生间墙面全贴瓷砖外,其余墙面、天棚均为水泥混合砂浆打底,瓷性涂料饰面。

外墙为水泥砂浆打底,外墙涂料饰面。

楼地面均为瓷砖地面,门窗为塑钢窗,内门为胶合板门,进户门为防盗门。

设备工程:

有给排水、暖气管道,照明、插座用电,电话、电视、微机网络线。

三、施工组织结构

1、施工组织结构框图

施工现场建立一个以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为框架的权力系统、责任系统、利益系统、信息系统。

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组织形式,抽调素质高、知识面广、富有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班子,实行“层层分包、风险抵押、单独核算、奖罚分明”的项目经理负责制。

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使工程顺利投入使用。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如下页所示

2、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A、根据本工程各方面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人选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题,未经业主同意中途不得变换人选。

B、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绪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强化。

C、以已制定的各项目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

做到项目管理“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纠”,这样形成军令如山,赏罚分明的先进管理模式。

  

 

 

主要管理人员的职责

(1)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实施文件,领导本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有关人员的质量责任,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和公司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规定标准,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对隐蔽工程的结构工程的验收,并做好记录进行标识、负责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工程的交付使用负直接责任,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使用和不合格分项工程的转序承担一切责任。

(2)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实施质量体系文件,领导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落实有关人员的质量责任,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的各项技术规范,规程质量管理措施和质量奖罚条例,并在施工中严格督促,检查落实执行情况,负责编制切实可行的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质量措施,并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负责编制本项目的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负责组织检查施工班组的质量,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工程质量情况,负责组织收集全部的技术资料,技术交底,对项目各类记录的归档负全责,配合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验和试验按规定填写试验记录,对试验的准确情负责。

并主持隐蔽及结构工程的验收工作。

对项目施工工程的测量、定位、水准、标高的放线负直接技术责任。

负责监视和测量器具的维护、保管和正确使用,按期对监视和测量器具进行送检,对监视和测量器具的准确性负责,对违反操作规程,有碍器准确的行为有制止权。

负责对不合格的质量事故向技术质量部报告,负责落实项目纠正和预防措施。

参与图纸会审工作,并负责记录存档。

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有权拒绝使用。

不得紧急放行,否则将承担其使用后的一切责任。

 

第三章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根据“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土建、后设备”的施工程序原则,重点抓好专业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搭接与配合,及土建施工中的设备安装要求的预留与预埋工作。

施工程序的总体安排是:

本工程土建工程部份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和砖砌体工程,工期紧,鉴于上述施工特点,重点应抓好下述关键工作:

1、本工程平面形状为矩形平面,应做好施工测量放线与高程控制。

2、对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砌体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其措施应作周密的布置,作好模板工程配板与支撑,钢筋加工及其现场连接、混凝土的浇捣密实。

3、做好防水工程施工。

4、做好装修与安装工程的施工。

二、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水平角的施测,一个测回中的误差不大于±2秒;消除仪器的光学对点误差,对点时,必须将对点器镜头对着相对方向,反复转向对点,消除光学对点误差。

(2)垂直度的投测,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对点调平;圆心气泡在360度范围内保持在中心位置;视准线与仪器机轴复合。

(3)主体工程测量

①轴线控制点点位的布置

本工程根据“整体控制、自成体系”的原则,在建筑物四周地面上设置外部控制点,作为建筑物的外部控制网。

在施工层楼面设置内部控制点,因为是分段施工,各施工段中的内部控制点既可相互校核,又可通过外部控制点来校核,以保证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校正,从而保证测量轴线的准确无误。

②轴线控制点上层楼面模板的处理

轴线控制点建立在离轴线1.0m远的位置上,即习惯于称做附线,它的主要作用不但在于控制轴线,还便于本层墙体模板的垂直度检查,因此在控制点位置的模板上应留一个100mm×100mm的孔洞。

在这些部位的模板下不准有立杆、背方之类的障碍物,预留孔采用在楼面上预埋木盒的方式留设,待楼面砼施工完即通过该孔用15kg的垂球或激光铅直仪投测到楼面,经纬仪根据引测点即时放线并延伸到东西两端,使之与地面控制点闭合,否则进行调整。

定线后马上弹墨线并交付工长使用。

另外随即封闭预留洞,并弹上墨线备上一层使用。

③高程的传递,根据甲方交付的高程点,在建筑物四周的牢固物体上设正负零标志(±0),在基础施工期间,每隔二个星期做一次闭合检测,各施工段根据±0标志自行引测至工作面施工,待施工到第一层墙体模板拆除后,将±0引测至建筑物周边外墙上,并用油漆做上明显标志,以便各楼层施工时用,施工段施工用50m钢卷尺引测至需要部位,要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

(4)沉降观测点控制

①沉降观测点埋设:

按照设计院对大楼沉降观测布点的位置和要求埋设。

②主楼沉降观测:

如发现因沉降差造成竖向测量的误差,应及时调整其测量误差,以保证结构最终竖向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③沉降观测的时间控制:

当工程施工至±0.00时,在外墙面-0.20m位置按设计规范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一星期后进行首次观测。

观测仪器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俗称S2型),以后每月定期观测,观测时间为早晨8时左右(如遇雨天,可推迟一天或待雨停),为减少各类误差,做此项工作时,采取定人、定仪器、定塔尺。

(5)测量记录

①每次测量均需完整详细的记录,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②工程竣工后,汇总施测的所有成果资料,并写出施测技术总结报告。

三、施工工序

(一)、基础工程

该工程基础暂按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考虑。

主要施工顺序为:

定位放线→基槽(基坑)开挖→排水及边坡支护→砼垫层→基础施工→圈梁施工→回填土方。

(1)土方开挖

A、挖土前作详细的技术交底,按规定要求放坡开挖。

根据土质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开挖宽度和放坡系数,预留工作面。

挖出的弃土堆放,距坑槽边1米以外的地段,并不得碰撞门柱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0m。

B、挖土过程中不得在基坑四周任意堆载,人工挖至设计标高后,请建设、设计、质监、勘察、施工单位验槽,达到要求后进入下一工序。

C、开挖过程中派专人值班,如发现挖掘土方如发现有电缆、油水管线或不能辩认的物体时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项目经理、设计方、建设方、勘察院并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待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D、挖土时,要经常检查中心线和标高,不要挖偏或超宽,超深,挖偏时按图纸纠正,超深部分必须夯填中砂或砼找平。

D、基坑开挖后,坡顶四周须作好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