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429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

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

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

(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

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

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

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

(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

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二、联系生活,在情境图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课件出示图片)

  

    

(一)谈话过渡,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

在学习中善于交流,分享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你们瞧,一

(1)班上的小朋友在忙些什么呢?

  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观察单元主题图,说自己观察并分析的信息。

  

(二)汇报交流,完整表述相关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预设情况:

学生可能会根据主题图无序说一些信息,如:

有几个人,男生几个,女生几个……

  教师引导学生把图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发书、写大字、剪五角星)进行观察,了解相关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图的出示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分析,教育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识图,辨图、删选信息、重组信息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主题定位,经历删选、操作、感悟、明确“理清法明”的探究过程

  教师:

我们一起去了解在发书过程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主题定位,信息重组

  学生汇报信息,教师选择性进行板书。

  可能有:

共有30本;(学生直观感受)10本10本地数。

  教师引导追问:

  1.这些书是怎样摆放的?

  2.为什么是10本10地数?

  左边10本,右边有20本,一共有30本。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20+10=

  

(二)自主探究,直观操作

  学具操作,尝试验证。

学生汇报过程,可能会出现:

  1.小棒摆放。

  左边2捆小棒,右边1捆,共3捆,就是30根。

  2.计数器拨数

  先再十位上拨出2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出1个珠子,十位上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3.直接数数。

  10个10个地数,数到30.

  4.旧知迁移

  因为1+2=3,所以10+20=30.

    (三)感悟算理,促进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汇报中追问:

在摆小棒时,为什么是一捆一捆的?

拨数时,为什么总在十位上拨珠子?

数数时,是10个10个地数?

  学生感悟,突出对整十数的计数单位“十”理解,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

    (四)算法多样,算理明确

  1.即时口算练习:

30-20=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体现用多种方法理解算理。

    课件出示小棒图,附一图三式。

请学生口答补充完整。

  

    2.口算抢答。

  3+2=4+5=6-4=7-3=

  30+20=40+50=60-40=70-30=

    【设计意图:

探究环节设计几个层次,通过尝试计算,在数数过程中,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在学具辅助过程中,促进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汇报交流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即时练习中既有新旧知的类比,又有促进探究减法的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明确对算理的理解。

    四、巩固应用,深化对整十数加、减算法的理解。

    

(一)夺红旗。

(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完成在书上,指名汇报。

    

(二)购物。

(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

(教材63页思考题)

    1.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2.汇报分析,方法多样,明确解题策略。

  【设计意图:

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类型,从具象直观操作到数字表象感悟再上升到语言表征,让学生既有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题的设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通过优势互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