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425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docx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

 

  篇一:

中印对比

  1、印度年轻人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中印大学生的表现上看,印度大学生会更积极地发起和参与讨论。

他们非常会提基于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问题。

印度裔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普遍高于华裔学生。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印度整体的创新氛围要强于中国。

  2、印度年轻人有英语优势

  印度好一点的学校都是用英语进行教学,这让印度学生能有更高的起跑线上。

因为语言上的优势让他们更为熟悉西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结构等等,也有更宽广的视野。

  3、印度仍然有人口红利

  印度最重要的有利因素是"人口红利"。

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人口红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如今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但印度还有。

  4、印度在扶持本土企业家方面远远胜过中国

  中国过去的高速发展与外资的驱动密不可分。

而相对而言,印度培养和促进本国的民营企业家创新--在政策鼓励、财政扶持和体制发展等等方面却远远胜过中国。

因此,过去这些年来,印度涌现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大部分不是来自外资公司,而是源自印度本土,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在造就印度经济的动力之源。

  5、印度民营企业有活力

  现在,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能够与欧美最好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私营公司。

这些公司许多是属于最尖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业。

  印度私营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通畅,而中国则较钟爱国有企业。

  6、印度的法律机制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

  印度法律制度的配套和法律过程的相对独立,都是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的。

印度在这方面不是没有毛病,但是在上述方面比我们中国起步得早,关系理得顺,以后的路子要平坦得多。

相比起我们中国,他们改革的难度显然要小得多,遇到的问题也少得多。

  7、印度企业融资渠道效率更高

  世界银行20xx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52%接受调查的印度公司称它们在获取资金方面存在困难,而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80%。

  在印度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歪曲真相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但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于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通常会让有光明前途和可靠声誉的公司获得它们所需要的资金"。

  8、印度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滞后性得到解决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倡导"绿色革命",到1977年不但停止了粮食进口,且在自给有余的同时少量输出。

随后又提高牛奶产量,实行"白色革命";增加水产品产量增加出口创汇,推行"蓝色革命";农业已真正成为其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

  篇二:

中印比较

  中印两国之比较

  发表于20xx-12-716:

45:

06|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中印两国同为文明古国,同为发展中的大国,同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两国又是邻国,都有在上两个世纪被西方列强入侵、欺凌的历史,理应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但,随着印度近年经济增长,国力增强,印度一些政客鼓吹中国威胁,以中国为假想敌,号召人心;又在欧美日的蛊惑下野心膨胀,不满足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拼命扩充军力,发展核武、造航母、核潜艇等,充当欧美制衡中国的马前卒。

  那么中印对比各具什么特点?

  首先是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比较

  近些年来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对中国和印度的比较。

中国的发展的确是一个奇迹,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另外一个世界大国的发展——印度。

他们的发展模式跟中国不一样,但是他们也取得了成就。

将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发展的区别,是否能对我们的发展进行借鉴。

  在70年代时,中国和印度的情况很相似。

这两个国家的居民的收入非常低,因此有很低的储蓄率,因此国内投资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意味着要

  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很难。

由于工作机会少,又反过来导致了低收入,所以整个国家就陷入这个循环当中。

为了打破这个循环,中国决定实行开放政策以获得国际订单。

因为国内投资的不足,中国采取了吸引外资的策略,这样中国还可以利用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

这种政策就使外国投资者来到了中国,并且在这里建厂,新的就业机会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工业生产中。

因此居民的收入增加了,这样的变化逐渐地增加了中国的储蓄,进而进行投资,对中国的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国内贸易也为打破这个循环做出贡献。

由此,中国便跳出了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贫困循环。

与中国相比,印度处在一个更有优势的地位上。

它有着同样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印度的英语水平较高,金融系统也更加完善。

印度决定更多地关注高技能的劳动力,更多地发展了it服务业,但是it行业仅能雇佣1.6%的劳动力,大多数的家庭难以提高其收入。

中国采取了经济学家所认同的发展模式:

首先发展农业,然后逐渐实现工业化,同时发展服务业,这样使人们的收入从贫困逐渐过渡到中等收入水平。

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是在印度,服务行业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与中国相比,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是其发展的主要约束。

  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相对落后的印度,只能通过寻求海外市场来支撑其第三产业。

在印度的第三产业中,许多服务部门都承接了大量的跨国外包业务,这些外向型的经济部门岗位有限,而且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专业训练要求较高,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社会就业压力,事实上目前印度人口

  中60%仍滞留在农村。

印度政府也认识到,无论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还是为了达到出口多样化的目标,都需要尽快提高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份额及其国际竞争力,没有制造业基础的第三产业,根本无法推动国内经济长期全面的发展。

要吸收大量的农村人口就业,必须发展加工制造业。

  根据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20xx年5月26日公布的《20xx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占比情况》,可从中得出中国和印度在对外贸易总额、服务贸易金额和货物贸易的对比情况。

  从上图可以得知,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要强于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

但是中国只是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从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从“质”的方面讲优势并不明显。

印度的服务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很大比重。

  而从下图三次产业对中国和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2000到20xx年,印度第三产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上升。

而中国则是第二产业占主导。

也体现了中国印度产业结构的不同。

  目前有不少人认为,印度的服务业主要靠高科技的软件业支撑。

其实,印度的服务业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印度官方的统计口径来看,其中最大的行业群还是批发零售、机动车及日用品修理、饭店旅馆业,接下来的行业群依次为金融、中介、租赁及房地产与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工作、其他团体、社会和个人服务,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公共管理与国防、社会基本保障等。

也就是说,是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软件业、通信业、商务处理、批发零售、房地产、物流、咨询、旅游、餐饮、电影制作、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许多部门共同支撑了印度的服务业;软件业尽管发展比较快,但其产值充其量仅占服务业的十分之一。

一般来说,印度的私营企业控制着大部分的批发、零售和分销网络,政府则控制着金融服务系统。

目前,印度服务业中发展较快的是旅游、餐饮、金融、软件、租赁、广告、市场开发、电信和咨询业务等。

  印度在软件工程方面有一些非常优秀、世界领先的跨国企业。

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联合会20xx年2月9日发布的报告说,印度以技术支持服务、研发和软件制造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到印度国民经济总

  值的4.8%。

  印度的金融业比较发达,其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47000个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

此外,还有差不多1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75%都是外资的或私营的银行。

印度的银行经营效率较高,其坏账率低于10%。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印度蓬勃发展的咨询业。

在印度还有很多优秀的商业咨询服务专家和顾问机构享誉全球。

印度的三大it业(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巨头塔塔咨询(tata)、威普罗(wipro)和信息系统技术公司(infosys)都已进军咨询业,并在过去5年中业务量以每年30%到50%的速度增长,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与一些全球咨询业巨头竞争。

  据印度工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称,印度私立医院技术雄厚,对于欧美人来讲,同样的医疗水平,印度医院的收费一般仅为欧美国家的十分之

  一。

在政府的支持下,印度的旅行社与私立医院联手推出了配套旅游服务,向入境求医的外国人提供治疗、康复、休养、旅游一条龙服务。

这样一来,大批西方求医者的涌入既增加了医疗收入,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印度的服务外包业迅速发展。

据介绍,目前印度已拥有占65%的世界离岸信息服务业和46%的世界外包业。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个报告,印度外包业务雇员达230万人,产值占印度gdp的7%,出口增长的44%。

  印度的金融系统比中国完善,更加有效率,印度的平均的投资回报率5至6倍于中国的回报率。

印度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增强与20世纪90年代

  篇三:

浅谈中印政治现代化

  浅谈中印政治现代化

  摘要:

通过对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分析和比较,体现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要将政治稳定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国际社会的本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如苏联对我国影响,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的影响。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当代完成的政治现代化不一定就能适应以后的社会需要,所以政治的现代化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但是未来的政治现代化——亦政治的后现代化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的。

  关键字:

中印政治民主政治现代化稳定

  国际的风云,是谁也无法预测的。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谁把握了当代时代的主题,谁就占有“分水岭”。

而当今后发赶超的主题就是加快“现代化的进程”,而核心就是政治的现代化。

  一、关于政治现代化的理论

  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政治学方向以亨廷顿、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等为代表,这些学者认为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权力运用问题,主要涉及权力的来源、权力的结构和权力的分配。

亨廷顿主张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在于权威的合理化和参政的扩大化。

艾森斯塔德认为,现代化在政治领域表现为社会中心、法律、行政和政治机构的权力的强化以及广大阶层对政治中心的参与、支持和民主化。

布莱克指出,国家对民众的直接面对、私人和地方活动领域中国国家权力的进入、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以及公民对国家的承认、大众的政治参与,这些都是政治现代化的内涵。

  所谓的政治现代化,是指传统政治(专制政治或浅表型民主政治)转为现代政治(高度民主政治)的社会变迁过程。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现象”,是现代人类根据一定的目标自觉进行政治变革和推进政治发展的内涵。

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其本质是民主化和法制化;政治体制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性目标。

  二、中印政治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中国和印度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人口众多,地域广阔。

两国都是农业人口在绝对优势的发展大国,同时两国都有长期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不幸历史和共同遭遇,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时间几乎相同。

两国经济发展的“起跑线”一样,同样在独立后深受国际意识形态的伤害。

  中印两国有着极大的可比性,如毛泽东同志所说:

“印度过去的命运和将来的道路和中国有许多类似之点”。

又如贾·尼赫鲁所说:

“尽管印度和中国在许多方面有差异,但非常相像”。

同时对二者进行比较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

  进行;有利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学习借鉴;有利于现代化比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1世纪全球的发展靠亚洲,亚洲的发展靠的是中国和印度。

中印两国的交锋将是一种国际常态。

有句俗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样就是问题提出的现实原因。

  三、中国的政治现代性重构:

从“专政”到“民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逐步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民主集中制”的政体,“人民民主专政”与“民主集中制”由于政治环境和制度上的缺陷,在实际生活中,“计划经济”和“继续革命”配合,“无产阶级专政”、“高度集中”、“统一意志”往往提到无比重要的地位。

虽有“人民民主”、“个人自由”、“高度民主”,但都被虚化或是淡化。

  出现上述的“左倾”现象,邓小平同志进行了深刻反思,决定启动全面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建立能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政治体制。

其主要目标是:

“民主”与“效率”的两大关系是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要求处理好两队关系:

一是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二是党和政府的关系。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

“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

第一是看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的发展。

”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代化进程,要体现“民众的有序参与、利益的多元沟通、党派的团结合作、政协的民主协商以及政党的群众工作。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三大要素的结合和统一,构成了中国式民主的基本特征——三位一体(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政权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

  总而概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持续、稳妥、渐进的方式进行着;是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基本方向和要求;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四、印度的政治现代化

  在政治现代化方面,印度的政治世俗化、民主化和印民主政治体制的稳定功能深受各国青睐。

印度建立的是议会民主制,这种政体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在发

  展中国家中,印度是在其独立后一直实行议会民主制,从未间断过。

同时印度的选民和国情十分的复杂,是一个很值得借鉴学习的国家。

  1.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与印度的国情

  西方式的政治制度一方面是殖民者强加给印度的,但另一方面也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民族、社会、文化、宗教、法律等诸多特殊条件决定的。

印度的传统文化特点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亲和性”。

正如印度总理辛格所说:

印度对它的民主遗产深感骄傲它植根与这个国家的宽容、尊重不同观点和乐于多样性的文化特质之中。

  印度是一个多元的复合型社会,古代历史上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很弱;印度教中的超自然中心主义传统使印度对专制君主缺乏绝对服从和拥戴的文化思想基础;印度是英国一国的殖民地,在统治上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包括在印度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度,印度的资产阶级奋而抗争,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并通过议会进行斗争。

并在独立后任然沿用议会民主制。

  2.印度政治体制运行的稳定功能

  首先,政治文化中的“非暴力”“渐进改革”的传统;“非暴力”政治文化传统使印度独立后各政党、阶级、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多选择议会斗争这种和平的方式,而不是采用暴力,这使得权力斗争、利益矛盾和冲突都被纳入政治体制之内,避免了对政治体制的致命的冲击。

  其次,详尽全面,适时的修宪;“刚柔相济”的宪法体系,刚性的权威,柔性的灵活,这样一来既不触犯有产阶级的利益,又能保证广大的劳苦大众的地位和生活状况,从而避免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再则,强“集中”的联邦制;建立联邦制的国家是印度各个民族、宗教为建立统一的国家而相互妥协的结果。

面对强大的地方势力,印政府除了以语言、民族、宗教重新划分邦界,还采取一系列灵活的政策,以使它们统一于中央的领导之下,有各自有一定的自主权。

  3.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首先,议会规定了政党之间的权力之争,将政党之间的权力之争控制在不危及统治秩序的范围内,防止了军事政变和军事独裁。

其次,印度将不同的利益群体纳入到了政治体制中,协调他们统一于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之下。

再次,议会有利于沟通民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最后,文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政治参与和制度化的作用。

  4.印度的民主政治

  印度是实行党政分离的政治制度,它对印度的民主政治平稳的运作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印度实行“三权分立”其中的司法独立是民主制度的存续的重要前提;

  最后的军队非政治化——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党派之争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分析和比较,体现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要将政治稳定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国际社会的本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如苏联对我国影响,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的影响。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当代完成的政治现代化不一定就能适应以后的社会需要,所以政治的现代化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但是未来的政治现代化——亦政治的后现代化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