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346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docx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

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

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

"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

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

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

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

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

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1.词语搭配不当;2.句子重复;3.句子顺序颠倒;4.关联词语用错;5.缺少句子成分。

1.前后矛盾6.语序错误7.字词错误

1.用修改符号修改(用于前后矛盾、语句重复、语序错误、字词错误、语句顺序颠倒、关联词应用错误、用词不当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

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

“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

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

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

“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

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

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

“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

如:

“放声歌唱。

”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

“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

如: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

“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

”或者:

“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

如:

“小刚十分爱护时间。

”“爱护”的意思是:

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

“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

“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

“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教小学生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试卷上常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我们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错误的句子。

这样,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为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出病因,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小学生常见的句子毛病主要有几种情况:

①句子不完整;②搭配不当;③词序混乱;④前后矛盾;⑤重复啰嗦;⑥不合事理等等。

  修改病句要掌握一个原则:

既要改通,又要尽量不改变原意。

一般说来,修改病句可分四步进行:

①读懂原句;②分析病因;③下笔修改,④改后检查。

修改病句大致有六种方法。

1 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

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

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

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例:

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

缺少宾语成分交代,可补“精彩节目”等。

2 调整搭配法

  调整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调整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

某些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成病句。

经常出现的病句是: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修改时,一般只要调整一处词语就可以了。

具体调整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

  例、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这个例句,“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

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

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曲”等就可以了。

3 理顺词序法

  理顺词序法,就是指给词序混乱的病句理顺词序,从而使句子变通顺的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话的词序是固定的。

词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语病。

因此,给词语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意颠倒。

  例、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

  读这个句子,我们感到意思不清。

如果是“歌声”做主语,说歌声被他陶醉了显然不通。

那么,“陶醉”的应该是谁?

从句意分析看,应该是“他”。

什么东西使他陶醉了呢?

当然就是“小鸟动听的歌声”了。

因此,全句改为:

他被小鸟动听的歌声陶醉了。

4 解开矛盾法

  解开矛盾法,就是指给一句话中前后表达的意思有自相矛盾的病句化解矛盾,使前后意思统一的方法。

一句话的前言后语要一致,要和事实相符。

否则,就会出现前后矛盾,与事实不符的语病。

据分析,出现这种语病主要是观察事物不仔细,思考问题不周密的结果。

  例、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这个句子前半句讲明是“全班同学”都去,但后半句又说“张军”留在教室里。

一前一后,显然产生了矛盾。

也许,写这句话的人是为了有意识地强调突出“张军”未去,但不管怎样,句子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着的。

如果确实为了强调的话,我们不妨这样改正:

全班其他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5 删繁就简法

  删繁就简法,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

重复,多半是刻意堆砌词语造成的。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

  例、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例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显得意思重复了。

这个句子可改为:

我不禁笑出声来。

6 合乎事理法

  合乎事理法,就是指给不符合事理的病句以重新认识,从而使其合乎事理的方法。

不符合事理也称逻辑混乱,它是由于对事物本身认识不够造成的。

修改此类病句时,首先要全面了解事物并掌握其本质,也就是我们方法中所讲的重新认识,然后把句子叙述清楚。

  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

  句中强调列举的是各种蔬菜。

什么是蔬菜?

西瓜和苹果?

这两样东西事实上是属于水果类,放在蔬菜类就不合事理了。

修改时,可以去掉两样东西,也可以保留(根据需要而定)。

采用后一种修改方式的句子为:

地里种着西红柿、扁豆、黄瓜、茄子等各种蔬菜,还种着西瓜苹果等。

 

小学生修改病句练习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

“赞成!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4、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5、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7、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8、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9、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30、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31、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3、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4、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5、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6、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7、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38、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40、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41、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42、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4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坏作风。

     44、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45、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46、相声节目开始了,一张张笑脸目不转睛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出。

     47、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4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49、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50、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修改病句练习和答案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修改:

去掉“愉快、欢乐”

2、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修改:

去掉“渐渐”或“忽然”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修改:

去掉“经过”

4、哥白尼敢于批判和有勇气怀疑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修改:

将“敢于批判”和“有勇气怀疑”:

5、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修改:

去掉“避免”或“不再”

6、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修改:

“话语”后加“响在我耳边”:

7、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修改:

“增加”改为“提高”

8、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修改:

“而是”改为“而且”

9、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修改:

去掉“使”

10、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修改:

“就”改为“才”       

 11、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修改:

“这个问题”改为“同学们”

第二部分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tu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答案: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

2、骄傲自满是学习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的文物。

4、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两个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7、他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也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15、公鸡报晓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18、我最喜欢读的报纸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爱护公共财物。

20、任何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金黄色地毯。

23.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花,所以养了许多花。

27.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例子:

一、成分残缺:

句子不完整。

例:

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缺了“谁”)

改:

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搭配不当:

例:

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不能说“苏州是季节”)

改:

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应说“春天是季节”)

三、前后矛盾:

例:

我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基本上”与“全部”矛盾,二选一)

改:

我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做完了。

或:

我的家庭作业全部做完了。

四、语义重复:

例:

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不好的”与“缺点”重复)

改:

我一定要改正缺点。

五、不合逻辑:

例:

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水果”包括“葡萄、苹果、梨”等)

改:

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

或:

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水果。

六、语序颠倒:

例: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一次又一次”应修饰“完成了”)

改:

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七、形容不当:

例:

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教室里不可能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改:

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八、指代不明:

例:

老师批评了小明和小东,叫他写检讨。

(前面是“小明”和“小东”,后面是“叫他”,到底是谁?

改:

老师批评了小明和小东,叫他们写检讨。

一、分类练习

缺少部分:

1.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2.光荣的成了中国共产党。

3.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

4.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5.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6.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

7.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8.老师和我们在操场哂纳感做老鹰捉小鸡。

(二)词语搭配不当

1.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2.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薄?

/font>

4.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5.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

6.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7.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8.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9.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10.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是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11.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12.锯是鲁班发现的。

重复

1.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3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

4我才不怕这些坏蛋们呢?

5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6.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

7.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8.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

词序错误

1.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人民币。

2.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

2.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3.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

4.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5.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不合事理

1.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

2.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

3.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4.参加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

5.老师表扬了我,我的脸顿时红了,我就像一个大苹果。

6.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小路向前进。

7.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

8.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二、综合练习:

在原句上修改

1、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心情比以往都高。

2、扬杨说他已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