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776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5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

D

续表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名师指导备考

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深度思考]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

(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

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要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3)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

2.把握联系的特征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联系的普遍性要注意: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但是事物可以独立存在。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2)把握联系的客观性要注意: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区别

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种种联系

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③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3)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注意: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创造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条件是有条件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3.运用联系的普遍性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填空]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

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这表明①事物之间是________的;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________。

[2014·安徽卷改编]

提示:

普遍联系 多样性

(2)[填空]下面漫画“运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________(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要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变;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015·江苏卷改编]

提示:

漫画中的这个人装满了一车土,但切断了运土的道路,这样是无法把事情办成的,说明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解决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条件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符合漫画主旨,当选;②③④都不是漫画所要表达的思想。

(3)[填空]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

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

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

这表明________(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2014·四川卷改编]

提示: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①正确。

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追问是对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正确。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错误。

社会心理源自于社会存在,④错误。

4.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填空]“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________特点;②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________。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改编]

提示:

“人化” 客观实在性

(2)[填空]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

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

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________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②事物的联系是________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2015·海南卷改编]

提示:

多样 客观

(3)[填空]水在常见的三种形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却不完全为人所知。

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

在常温下,在石墨烯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

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低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________(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2015·广东卷改编]

提示:

研究团队研究了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这体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①正确;“在常温下,在石墨烯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体现了③;质变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②错误;判断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能以形式的新旧来判断,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也不一定具有远大发展前景,④错误。

5.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填空]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________的依据;②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________。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改编]

提示:

新联系 特性

(2)[填空]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________(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改编]

提示:

材料主要强调,要在把握联系条件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故②④正确。

人不可以改变联系的客观性,但事物具体的联系形式是可以改变的,故①错误;事物之间既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发明创造不排除事物联系的偶然性,故③错误。

6.运用联系的条件性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填空]下面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________(①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②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③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④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2014·重庆卷改编]

提示:

水果并不适合肉食动物的身体需要,因此漫画否认了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正确;漫画否认了肉食动物的特殊需要,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②不符合漫画寓意;漫画没有涉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③错误;漫画未涉及意识的主观能动性,④错误。

一 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纠错: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

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

2.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事物的联系都有“人化”的特点。

纠错: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

联系分为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具有“人化”的特点。

3.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在联系面前是无能无力的。

纠错: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纠错:

人们要根据事物固有的、原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另外注意:

人可以建立新联系,但不能创造、改造、消灭和消除联系。

二 选取好题精准练习考点知识

1.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中可以看出(  )

A.人们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A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说法错误,联系的方式会随着事物状态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材料讲的是欧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

D符合题意,应选。

2.2016年8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作为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量子通信被视为可以解决人们的担忧、无条件保障通信安全的最有效方式。

材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 ②只要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人们对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认识和利用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量子通信是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这体现了人们可以在把握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建立新的联系,①正确;“墨子号”发射升空体现了人们对客观联系的认识和利用,③正确;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④不属于辩证法道理,排除。

3.“让时间停下来,哪怕只是一秒!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

不过,2015年还真的多出了“1秒”。

天文专家表示,虽然只是小小的1秒,但对人类的意义非同小可。

如果有些国家单独拒绝“闰秒”,一些高精度的系统就无法和世界衔接,比如小到股票交易,大到卫星上天,都会出现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这说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自然规律办事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征服自然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和规律的客观性。

④是无视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错误行为;材料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