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631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docx

至中考物理试题34升华和凝华选择题

1、(2011安徽芜湖)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2、(2011山东济宁)如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夏天凉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3、(2011江苏南京)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4、(2011四川成都)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B.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

C.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液化现象

D.冰块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5、(2011广东湛江)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6、(2011江苏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7、(2011四川广安)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8、(2011江苏连云港)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

在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升华

C.液化

D.熔化

9、(2011湖南株洲)今年上半年南方雨水稀少,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

“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编程小水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这个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华

10、(2011年湖南岳阳市)今年,我市发生了严重旱灾,为了缓解旱情,相关部门采用了在空中喷洒干冰的方法人工增雨。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子,冰粒在下降时变成雨滴的过程分别属于()

A.凝固熔化

B.凝华熔化

C.凝华液化

D.凝固液化

11、(2011湖北襄阳)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12、(2011年湖南衡阳)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凝固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13、(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4、(2012年东营市)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如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5、(2012年桂林)如图2所示,是桂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6、(2012年湖北省咸宁市)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如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17、(2012年临沂市)对下列如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18、(2012年云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19、(2012福建三明)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熔化吸热

B.升华吸热

C.熔化放热

D.升华放热

20、(2012江苏苏州市)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21、(2012年湖北省)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天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

22、(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口中呼出的"白气"B冰冻的衣服晾干C玻璃上的"冰花"D河面上的冰块

23、(2012年山东滨州)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24、(湖北省宜昌市2010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25、(重庆市2012年)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26、(2014?

长春)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升华

27、(2014?

赤峰)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

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B.

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C.

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

D.

雪花在脸上变成水

28、(2014?

聊城)如图,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_

A.

树叶上的白雪融化

B.

冰冻的衣服变干

C.

阳光下露珠变小

D.

树枝上形成雾凇

29、(2014?

巴中)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B.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C.

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

D.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30、(2014?

眉山)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

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D.

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31、(2014?

天津)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

A.

凝固

B.

升华

C.

液化

D.

汽化

32、(2014?

贵阳)露,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如图所示,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_

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

33、(2014桂林)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

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

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

34、(2014?

齐齐哈尔)如图,下列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_

35、(2014?

无锡)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

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它的瓶壁“流汗”﹣液化

C.

秋天,草地上出现霜﹣升华

D.

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

36、(2014?

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_

A.

山间形成浓雾

B.

冰雪消融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草叶上形成“露珠”

37、(2014?

南宁)“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

A.

雾﹣﹣﹣﹣汽化

B.

露﹣﹣﹣﹣液化

C.

霜﹣﹣﹣﹣凝固

D.

雪﹣﹣﹣﹣升华

38、(2014?

广西)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

B.

盛夏,冰棍上冒“白气”

C.

深秋,草叶上有露珠

D.

严冬,树枝上挂雾凇

39、(2014?

滨州)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

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

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40、(2014?

湖北)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向外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时()

A.升华形成的

B.凝华形成的

C.凝固形成的

D.液化形成的

41、(2014?

梅州)冬天的早晨,地面和屋顶等室外物体表面有时会看到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A.

凝固

B.

升华

C.

凝华

D.

汽化

42、(2014泰安)如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

A.

升华

B.

熔化

C.

汽化

D.

凝华

43、(2014泰安)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A.

熔化

B.

凝固

C.

蒸发

D.

凝华

44、(2014福州)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45、(益阳市201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46、(邵阳市2014).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雾说:

我是水气化而来

B.露说:

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

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

我是水升华而来

47、(温州市2014年)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

48、(四川省资阳市2014)秋天的清晨,我们经常发现野外的树叶或小草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如图所示.形成露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

A.升华

B.汽化

C.熔化

D.液化

49、(2014年福建省泉州)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熔化现象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50、(雅安市二O一四年)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_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51、(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如图,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_

52、(重庆市2014年)如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_

A.干冰变小

B.树枝上的霜

C.干手器将手烘干

D.冰霜消融

53、(盐城市2014年)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54、(哈尔滨市2014年)如图,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

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

55、(2013?

锦州)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

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D.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56、(2013?

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春雨是汽化现象

B.

夏露是液化现象

C.

秋霜是凝固现象

D.

冬雪是升华现象

57、(2013?

沈阳)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A.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58、(2013龙岩)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

59、(2013漳州)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湖面上的水结成冰

B.树叶上形成的白霜

C.山间形成的浓雾

D.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60、(2013威海)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61、(2013?

日照)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62、(2013泸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D.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63、(2013陕西)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64、(2013四川自贡)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严冬,湖水结成冰

65、(2013南充)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

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

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

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66、(2013重庆)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如图2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

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

_

67、(2013年兰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

D.汽化、液化

68、(2013泰安)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69、(2013年福州)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

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70、(2013南京)如图,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71、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

(1)

(2)

B.

(1)(4)

C.

(2)(3)

D.

(2)(4)

72、(2013年苏州市)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73、(泰州市二O一三年)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

霜的形成属于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74、(黄石市2013年)“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

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75、(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我市保康县的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A.液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76、(二0一三年东营市)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77、(2013年包头市)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凝固

B.汽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升华凝华

78、(2013年济宁)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79、(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

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80、(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

81、(2013连云港)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_

82、(2013年陕西省)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83、(2013年北京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84、(2013新疆维吾尔)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

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

1、A

2、C

3、A

4、A

5、A

6、C

7、C

8、B

9、C

10、B

11、A

12、C

13、

14、

15、

16、

17、

18、

19、A

20、

21、

22、A、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

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正确;

C、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

D、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

23、

24、

25、

26、B

27、C

28、D

29、D

30、B

31、B 

32、

33、

34、C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B

52、

53、B

54、

55、A

56、B

57、A

58、B

59、B

60、A

61、C

62、D

63、C

64、C

65、B

66、D

67、D

68、D

69、D

70、C

71、B

72、B

73、:

学C

74、B

75、A

76、B

77、B

78、A

79、D

80、C

81、C

82、C

83、AC

8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