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468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中外关联

1.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2.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比较

 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1 正确定位马克思主义

(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普遍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但不是先知先觉的预言家;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研究的指南,但不是僵化凝固的教条。

(2)号称“当代西方头号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霍布斯鲍姆列举出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的三条理由: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业已完成的理论,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学说,因此,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和存在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某些具体结论是根据19世纪中后期的情况提出来的,物换星移,时过境迁,有些结论已丧失其适用性;第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具体结论可能是在尚未占有全部研究资料的情况下,或是出于现实革命斗争的考虑提出来的,因而难免有片面之误。

(3)因此,今天不能机械地拘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所做出的具体结论,不能摘引他们的只言片语生搬硬套,而应当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客观实际,对史学研究对象、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反思,力求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为基础的新观念对历史作出新的解释。

霍布斯鲍姆说:

“充满生气的马克思主义是从马克思的引文不够用的地方开始的。

”(姚太中、程汉大:

《史学概论》,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2 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

(1)第一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

理由如下:

①第一国际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对蒲鲁东主义斗争的胜利,使其中一些蒲鲁东主义者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大批优秀的工人革命家脱颖而出,成为巴黎公社的骨干。

②国际的巴黎支部在巴黎公社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而且工人阶级的精华都属于国际,他们都浸透了国际的思想。

③公社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教、妇女、外交方针,基本上体现了国际的精神。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2)第二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法国民族传统的产物,同时,国际精神的影响,对公社的产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更不是惟一的,说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同法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不恰当的。

论据如下:

①巴黎公社是在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情况下发生的。

②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所发布的一系列文告来看,他们要求建立的不过是地方自治政权,对全国政权的要求也仅仅是有工人代表参加的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③公社这种政权组织形式,以及公社内部组织采取建立工作委员会来代替政府各部,以武装的国民自卫军代替常备军,更是法国民族传统的继承。

(洪韵珊:

《关于巴黎公社产生渊源问题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2期)

(3)第三种观点强调巴黎公社革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迫于外部形势和传统的影响,但更强调这次革命的自发性。

理由如下:

①3月18日起义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出现了资产阶级统治危机,进而触发了一场无产阶级革命。

②经典作家说过:

“巴黎的起义完全是由巴黎的工人发动的”“公社是自发产生的,谁也没有有意识和有计划地去准备它。

③第一国际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促使公社诞生,但国际精神对巴黎的工人阶级是有影响的。

(赵瑞芳:

《对巴黎公社的再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3 中国史学界关于十月革命的研究

(1)关于十月革命的前提。

长期以来,西方许多人一直认为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十月革命纯粹是“历史的偶然”。

傅树政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从整体上看,当时俄国是先进与落后两重经济并存的国家。

它的工业高度集中,某些部门高度发展,但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占主要地位,农业人口占多数。

俄国是世界列强之一,但经济上又依赖更发达的国家。

正是俄国经济中的先进部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傅树政:

《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前提的几个问题》,《史学集刊》1984年第2期)夏景才指出,俄国不仅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条件,而且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明显、最全面、最集中。

此外,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力量,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以及广大的革命群众。

所以,西方人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夏景才:

《试论十月革命的前提和特点》,《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2)关于十月革命的特殊性。

杨存堂根据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性。

其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落后的俄国。

俄国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国内各个领域存在着浓厚的农奴制残余。

正是这种落后性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从而为革命埋下了火种。

其二,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环境里。

由于俄国参加了大战,并多次遭到失败,损失惨重,国家面临崩溃,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执政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不顾国家安危、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这样就把社会主义革命推上日程。

(杨存堂:

《论十月革命的特殊性》,《苏联历史问题》1982年第2期)

(3)关于十月革命时期工农联盟问题。

徐天新指出,斯大林说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农民问题上的口号是“联合贫穷农民、中立中农、反对城乡资本主义,为无产阶级政权而斗争”。

这个提法值得商榷。

实际上,布尔什维克党在2月至10月的革命准备时期,并不是中立中农,而是联合全体劳动农民(包括贫农和中农)一起夺取政权的。

这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从布尔什维克党的土地纲领,从农民运动的发展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农村工作,从布尔什维克党对待农民的政策中都可以看到。

(徐天新:

《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准备时期的农民政策》,《世界历史》1981年第6期)

4 关于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

(1)比较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是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

在比较现代化研究的影响下,不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围绕着“传统—现代”这个路径来分析,甚至那些并非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发展的论著也以社会转型为中心来解释和评价与此相关的其他历史问题,从而使中国政治研究具有浓厚的“社会—历史研究”特色。

(2)国家—社会关系分析。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通常被扼要地概括为市民社会理论,作为一个研究模式,它强调的是社会与国家相对的二元性质,关注的是那些不能与国家混淆或不能被国家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

基本上,在中国政治研究者这里,这一关系更多地被解释为一种基于各自所具有的发展逻辑和自主性而展开的良性互动关系,这种非激进的互动取向同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生态特征是相联系的。

(3)新制度主义。

①新制度主义是一种主张把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中以解释长期经济变迁成因的理论,新制度主义把“制度”理解为一系列包括正式约束(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非正式约束(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的社会的“博弈规则”。

②所谓博弈就是选择,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通过影响个人选择而对一国的经济绩效产生积极作用。

这样,历史的进步和经济政治的发展应该到制度变迁中去寻找原因。

 学科素养培优

——选择题之转换法和史观分析法

(一)转换法

在做题时,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试题中的材料信息、情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转换。

(1)将试题中有关历史叙述、特点、评论的信息转换为具体的事件、现象、制度、人物、历史概念等。

例如,某题中有“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西汉贾谊《论积贮疏》)这一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将“本”转换为农业、“末”转换为工商业,那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就可理解为重农抑商。

(2)将试题中的图片、人物、符号等转换为具体的历史知识。

例如,19世纪末法国明信片上的漫画《宰杀中国龙》(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将画中任人宰割的龙转换为中国,将画中西洋长相的人物转换为西方列强。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得出“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利用试题中具体的历史时间转换出历史事件。

例如某题的材料:

《全球通史》中写着“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通过“17世纪和18世纪初”转换出启蒙运动,通过“18世纪以来”转换出工业革命。

[例1] 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

B.鸦片战争以后仅晚清政府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不平等

C.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

D.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

[提炼信息] 鸦片战争'平等待遇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运用所学知识,将题干中的信息转换为具体的历史知识。

将“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转换为明清的朝贡外交,将“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转换为西方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明清以前的中国与外国特别是与西亚、非洲等地区是有平等往来的,故A错。

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西方国家均没有平等对待历届中国政府(如清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等),B错。

鸦片战争前,明清与外国的关系主要通过朝贡贸易维持,明清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把所有与中国往来的或欲与中国往来的国家视为朝贡国,因此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实质上是不平等的朝贡关系;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中西方关系是不平等的,因此C正确,D错误。

[答案] C

[解后反思] 全面理解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要全面理解掌握。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朝贡贸易不是传统中国对外贸易的全部,除此之外也有平等的、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对外贸易,如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一度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

其次,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朝贡贸易也体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对外关系,也就是说,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绝大部分是通过朝贡贸易来维系和体现的。

最后,鸦片战争后,朝贡贸易及朝贡体制逐渐瓦解。

[例2] 下面是1947年英国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名为“西来的风”的漫画。

漫画中写有“欧洲”的木屋上的风车被写有“欧洲复兴计划”的风吹动起来。

此漫画旨在(  )

A.赞扬西欧各国正协力重振欧洲经济

B.批评苏联对美国援助欧洲的抵制

C.说明西欧国家愿意接受美国的援助

D.揭露苏联对西欧国家的军事威胁

[提炼信息] 1947年'欧洲复兴计划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47年”“欧洲复兴计划”,可将材料中的“西来的风”转换为马歇尔计划。

英国刊物登载这一漫画和漫画中欧洲风车被吹动起来,反映了漫画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赞扬,所以C符合题意。

A项所述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排除;B、D与题意不符,漫画没有苏联方面的信息。

[答案] C

[例3]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

这表明英国提倡自由贸易政策是基于(  )

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B.强大的工业实力

C.推动全球贸易发展D.国际贸易准则

[提炼信息] 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并非行善之举

[解析] 利用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和关键信息“自由贸易”,可将该题题干转换为工业革命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

A与题干中“并非受经济学启发”矛盾,排除。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为扩大市场、积累财富而主张自由贸易,B项正确。

“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与题干中“并非……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矛盾,故C项错误。

国际贸易准则在19世纪还未制定出来,D项错误。

[答案] B

[解后反思] 19世纪英国的另一面

19世纪的英国,除了“日不落帝国”、“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世界金融中心等光鲜的一面外,还有历史课本叙之不详的另一面:

尽管国际地位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显赫,但是国内却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

工商业已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涌入城市的工人不断增加,但议会两院仍由极其保守的世袭贵族和土地贵族把持着。

这时,被拿破仑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欧洲大陆为英国工业所能提供的出口市场十分有限,因而英国的失业人口猛增,工资下降。

而土地所有者却实行谷物的关税制,以抑制粮食的廉价进口,这进一步加深了民众的苦难。

饥饿、罢工使英国的进步力量开始认识到,如果想要避免革命,就必须进行政治和社会的改革,于是就有了1832年的议会改革。

[例4]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

“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李大钊的演讲(  )

A.肯定了巴黎工人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

B.谴责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战争

C.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学习苏俄的愿望

D.颂扬了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提炼信息] 李大钊'新精神'庶民'资本主义'劳工主义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新精神”“庶民”“劳工主义”“新纪元的世界改造”,转换出李大钊演讲的主题为宣传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1871年,与题干中“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矛盾,故A错。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战争”与题干中“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矛盾,故B错。

李大钊演讲的内容只符合十月革命,且是对十月革命的充分肯定,故C正确。

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军阀的运动,与题干中“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矛盾,故D错。

[答案] C

[解后反思] 做选择题也要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做选择题,决不能忽视判断备选项的依据。

如果题干是历史材料,题目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评价等,那么,一定要读懂材料并根据材料判断备选项。

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类选择题的做题正确率。

上题中,李大钊的演讲是历史材料,可将四个备选项看做是历史认识或历史评论:

A、B、D三项不仅缺乏材料依据,且与材料矛盾,故错误;而C项则在材料中有多个对应信息,故正确。

[小结] 转换法是一种容易掌握且很实用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转换法适合史实理解类的选择题,这类题,题干中没有明确提到要考查的史实,而是提供了关于这一史实的时间、特征、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因此,在做题时,要将相关信息转换为明确的历史知识(史实性概念)。

运用转换法解题要注意:

转换的依据必须是所学知识和试题信息(包括题干和备选项),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保证转换的正确性;转换的对象有可能是题干中的材料、情境,也有可能是备选项,要视具体的试题来定。

(二)史观分析法

史观分析法适合于需要运用史观分析、判断备选项的题,或需要对题干材料及其情境进行分析理解,然后判断其反映哪一种史观的选择题。

(1)隐性史观分析法。

适合用这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备选项提供的不是几种史观,试题也没有要求用某种史观来理解题干信息和选项,表面上与史观无关,但实际上需要运用史观理解备选项,从而选出答案。

[典例1] 简又文(1896~1978年)先生认为,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

而罗尔纲(1901~1997年)先生在《太平天国史》(1958年出版)中却热情讴歌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

两位太平天国史专家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大相径庭,这一现象表明(  )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

D.历史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延续

[解析] 在此题中,两位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太平天国运动做了不同的评价。

简又文先生从文明史观的视角批判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性,罗尔纲先生从革命史观的视角赞扬了太平天国反侵略的革命性。

综合分析备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

[答案] A

(2)显性史观分析法。

适合用这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备选项提供的是几种史观,要求判断题干材料或情境反映了哪一种史观。

[典例2]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

A.全球史观B.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D.社会史观

[解析] 做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前提是要熟悉几种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的主要观点。

然后再抓住题干材料的主要信息,判断其与哪一种史观的主要观点符合或一致。

比如,抓住本题题干信息“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即可判定是全球史观。

[答案] A

[例5]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

“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

”这一评述体现的是(  )

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

[提炼信息] 林则徐'向“蛮夷”学习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借助显性史观分析法。

解题关键在于弄清评述的对象是林则徐,对林则徐的评价是肯定的,肯定的理由是林则徐早于曾国藩、李鸿章提倡向“蛮夷”学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师夷”的内容是夷之轮船、枪炮、火药,总而言之是西方的军事设备及技术。

近代西方的军事设备及技术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工业化是近代世界的潮流,是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

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军事,主要目的虽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客观上符合世界潮流,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展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因此,材料对林则徐的评述体现了近代化史观,D正确。

A、B、C三种史观在材料中都没有相关信息。

[答案] D

[解后反思] 文明史观与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的关系

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整体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

具体地说,在做选择题时,古代史、近现代史试题都可能用到文明史观,古代史试题一般不用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去理解。

在复习中,同学们在了解了三种史观主要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要大胆运用其基本观点去分析、认识和评价教材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例6] 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

”该观点体现了(  )

A.革命史观B.现代化史观

C.唯物史观D.整体史观

[提炼信息] 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繁荣、增值和扩展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借助显性史观分析法。

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历史作用、突出领导人的作用,题干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A错误。

现代化史观反映社会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的巨大变化,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B错误。

唯物史观突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并没有相关的信息,C错误。

材料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经济由分散走向紧密联系,此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扩张催生了世界经济体,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符合整体史观,D正确。

[答案] D

[解后反思] 如何运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首先,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密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7] 亨廷顿认为,在文明的冲突中,欧洲和美国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根源于经济格局多极化

B.基于单一文明的政治格局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C.美国单极化的目标构建带来文明的冲突

D.多元文明的对话有利于构建稳定的世界秩序

[提炼信息] 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借助隐性史观分析法(文明史观)。

亨廷顿认为,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A、B、C均与材料观点不符,故选D。

[答案] D

[解后反思] 多角度理解文明史观

文明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如18~19世纪欧洲代议制和工业化的扩展,体现了欧洲文明发展中的统一性,但代议制民主在英、法、德又存在差异。

此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的发展也存在差异,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基本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差异,有可能形成碰撞与冲突。

中国近代史上的数次列强侵华战争都可以从文明冲突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

文明的借鉴与融合:

既有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与融合,如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三民主义;也有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借鉴与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文明的继承与创新:

在同一文明发展过程中,在某一时期会出现对此前文明的继承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如文艺复兴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