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394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docx

广东省增城市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

2011届增城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级号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露骨露脸原形毕露藏头露尾

B.复辟辟邪开天辟地透彻精辟

C.瑰丽日晷大家闺秀奉为圭臬

D.沏茶蹊跷芳草萋萋休戚相关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在故宫,小张站在大门口,高声地呼朋引类,引来许多人驻足观看。

每到一个大殿,他总是最先升堂入室,将皇家宫殿看了个遍。

最令人佩服的是,他能把导游讲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侃侃而谈过去的历史掌故。

A.呼朋引类B.升堂入室C.滚瓜烂熟D.侃侃而谈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藏独”分子和幕后指使者破坏和谐共处,是不得人心的举动,必将失败。

B.能不能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正确选择,也是光荣而高尚的选择。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谁能不承认这个事实呢?

D.年轻有为的高三学子们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着较大贡献的人才。

4.在下列文字末尾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

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18分)

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

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

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

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

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

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

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

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

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

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徐无党南归序序:

写在文章前面的话

B.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   推:

推崇

C.言语工矣工:

精巧

D.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

草木开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草木鸟兽之为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其所以为圣贤者其孰能讥之乎

D.亦因以自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见之于言”的一组是

①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②修于身者,无所不获

③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④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⑤文章丽矣,言语工矣⑥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A.①③⑤B.④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B.作者认为,颜回就是既“修之于身”,又“施之于世,见之于言”的圣贤。

C.许多著名的文人在创作时竭尽心力,但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什么区别。

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单是为赠给徐无党,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一番。

9.断句和翻译。

(共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

(3分)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7分)

贼平后送人北归

(唐)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①本诗是作者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所作。

②愁颜:

指友人北归途中见此景象时的表情。

(1)作者在颔联中有意将“白发”与“青山”对举,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许倬云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

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

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

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

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

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可言宣。

中国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

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

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一身。

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

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整治调理下手。

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再中途修改。

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

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

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

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

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

《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花的动态。

“文化”一词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

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

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

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

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

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却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已的反应。

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劫作。

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

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

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代表了中国人注重直观思维的特点。

C.太极图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D.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E.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13.下列各项,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盼“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中国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14.请结合本文相关阐述,解释“有机的宇宙观”的含义。

(4分)

15.请归纳概括本文所述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几个特点。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想像你姐

陈永林

那天,晓晓到婺源县的小雨村参观明朝建筑。

进村口里,晓晓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紧紧跟在她身后,晓晓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晓晓停下来,男孩也停下来,男孩的眼珠一动不动粘在晓晓脸上。

晓晓问男孩,你为啥跟着我?

男孩说,你像我姐姐一样好看。

如果我姐姐不死,也同你一样大。

晓晓说,我毕竟不是你姐姐,你别跟着我。

男孩说,我们能一起照张相吗?

我姐姐从没照过相。

晓晓说,同你一起照相行,但你得把你脖子上的竹项链给我。

晓晓早注意到男孩脖子上的竹项链了,竹项链做工很精美,一粒粒竹珠子磨得圆溜溜光滑滑的,做这条竹项链得花不少时间。

男孩摇摇头说,这竹项链是姐姐特意做给我的,我不会给任何人的。

男孩很失望地走了。

晓晓一连游了几个景点,晓晓走了不少路,感到累。

走到小雨村村口时,晓晓就在村口的河边坐下来。

晓晓的脚伸进河里,河水柔柔地滑过晓晓的脚板,晓晓酥痒得直想笑。

后来晓晓又把手伸进河里,可挎在肩上的手提包掉进河里了。

晓晓急忙伸手捞,却够不着,手提包随着河水越流越远。

晓晓见河堤有十几个小孩,晓晓急着求他们,小兄弟,你们谁会游泳,帮我下河捞一下手提包吧。

晓晓自然急,那包里有她的身份证、火车票,还有一千多块钱。

一个男孩说,帮你拿到手提包,你拿啥给我?

晓晓说,你想要啥?

那男孩说,想要你脖子上的项链。

晓晓自然舍不得,项链花了她一千多块钱。

晓晓说,你的心太狠了,下河捞个包就要项链。

男孩说,你的心不狠?

开初,木子想同你照张相,你竟要他姐姐送给他的项链。

晓晓这才知道那个想同她合影的男孩叫木子。

晓晓说,要不,我给你100块钱吧。

谁要你的100块钱!

晓晓看着越漂越远的手提包,急得直跺脚。

晓晓这时看见木子了,晓晓惊喜地喊,木子兄弟,你会游泳吗?

你快帮帮我,我的手提包掉进河里了。

那些男孩都喊,木子,别给她捞手提包。

晓晓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木子,帮帮我,你拿到了手提包,你想同我照多少张相都行。

木子很快拿到了手提包。

晓晓接过手提包,激动地说,木子,谢谢你!

晓晓又从包里掏出200块钱递给木子,木子不接。

晓晓说,你不要钱?

哦,我知道你是想同我合影,来,我们合影。

晓晓说着拉木子。

木子挣脱了晓晓的手,摇摇头,我现在不想同你合影。

晓晓问,为什么?

木子看了眼晓晓的脸说,你只是相貌长得像我姐,其他地方一点也不像我姐。

晓晓又问,你既不要钱,又不想同我合影,那你为什么下河帮我捞包?

木子说,我想像我姐,我姐总是乐意帮人,她帮人从不要回报。

我姐就是为救掉下河的小孩淹死的。

晓晓羞得脖子都红了。

木子看都不看晓晓,就往村里走。

晓晓喊,木子,木子。

木子站在那儿。

晓晓说,木子,你信不信,我今后会越来越像你姐。

木子说,我信。

16.小说中对晓晓请求男孩们捞手提包的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4分)

17.木子一开始为了与晓晓合影,跟了她很久,为什么后来却说“我现在不想同你合影”了?

(5分)

18.对于“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这一问题,有人说是木子,有人说是晓晓,也有人说是未出场的“姐姐”,你赞同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访2008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肖勇

昨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

下午2:

30,记者有幸在烟台见到了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山东汉子肖勇。

记者:

2008奥运会举世瞩目,能够设计奥运奖牌是一份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

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

肖勇:

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我一直想着用设计来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

前几年,我曾有机会到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尤其是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够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

虽然我个人不是体育迷,但我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

可以说,我一直有这个准备。

记者:

听说整个设计工作是由你和你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肖勇:

是这样的,我是设计小组的组长、主创设计师,另有杭海、王沂蓬两位教授全程参与,先后有十几位学生参加。

当时的工作很苦!

2006年1月11日,我们的方案中标,整个团队立刻着手修改。

因时间紧迫,限时3个月完成,24小时加班很正常。

可以说很单调、枯燥。

记者:

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设计之初,你们拟订了怎样的一系列思路?

肖勇:

我们尽可能屏除任何限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了地毯式挖掘,然后提出了100多套方案,分10多个方向进行梳理。

第一次复选,我们的方案有多个入围前10名;第二次复选,我们有两个方案获得前3名,其中有一个最终胜出。

总的来说,最终作品与我们的创意理念是吻合的。

我认为,设计奥运奖牌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以此来体现中国精神、北京特色。

因此,在最终的设计中,我们也没有过多采用繁复的造型和图案,而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此实现文化与奥运的沟通。

记者:

对于这件作品,有官方评价称: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选用玉作为奖牌,这个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肖勇:

玉的方案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出来的。

在设计之初,所有设计者心目当中对奖牌的属性和最后的结果是摸不透的。

设计团队成员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了馆藏的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

前期共产生了以脸谱、丝绸、敦煌壁画、铜镜、长城等许多代表中国元素的100多套构思方案,然后进行提炼、筛选。

在这个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晰。

记者:

本届奥运会奖牌与往届有什么不同?

体现在哪里?

肖勇:

我们希望能够赋予奖牌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创意上真正地创造出与往届很不相同的奖牌设计。

最终的设计,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它是中西合璧的。

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还有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还有中国传统对于天、地、人,对于自然、对于人文、对于奥运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也真正能够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完美理念。

19.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往往有多方面因素,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出肖勇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4分)

20.你是怎么理解官方评价肖勇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5分)

21.肖勇设计的奖牌是怎么体现“个性”和“民族”的?

请简要回答。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一个图示,请根据图表用比较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方案至少三方面的内容。

(6分)

 

 

答:

23.假如以“中小学封闭式管理是否有利于学生成材”为题展开辩论,请针对正方三条主要观点写出反方的三条主要观点。

(6分)

正方主要观点:

①“封闭式”绝对不等于断绝与外界的联系,禁锢思想,封闭视野,而是一种统一管理、规范学生行为、锻炼学生自立能力的理念。

②实行封闭式管理能有效避免学生发生被抢劫、泡网吧、出车祸之类的事件。

③封闭式管理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自立,学会与其他人共同生活。

反方主要观点:

六、作文。

(60分)

24.以“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60分)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目

考点

分值

答案

说   明

1

字音识记

3

D

全都读qī。

A露(lòu)脸,余读lù;B“开天辟地”、“透彻精辟”读“Pì”,其余读bì。

C日晷(guǐ),其余读guī。

2

词语使用

3

C

A“呼朋引类”意思是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贬义词。

B“升堂入室”指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是说旅游的。

D“侃侃而谈”一般单独做谓语,不支配宾语,这里带上宾语不恰当。

3

病句辨析

3

C

A句式杂糅导致后一分句主语残缺,前一分句语意已完,但又牵扯后一分句,应在后一分句添加主语“这一举动”。

B句中双面词对了单面词,“能不能”缺了照应;D语序不当,“将来”应放在“成为”前面。

4

语句衔接

3

D

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这样,既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D项与上句结构一致,形成排比句。

5

文言实词

3

A

序:

赠序,临别赠言。

6

文言虚词

3

A

A项,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于”:

介词,和,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于。

C项“其”:

代词,指代圣贤/副词,表反问,难道。

D项“焉”:

语气助词/于此,在这里。

7

信息筛选

3

B

①说的是圣人的出生和死去,②说的是修于身,③说的是书中记载的并非一定是能言之士,④⑤⑥说的是“见之于言”。

8

文意理解

3

B

颜回只是“修之于身”,并未“施之于世,见之于言”。

9.断句和翻译(10分)

(1)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全对4分)

(2)①虽然死了却能够不朽,时间越久越留存下来。

(而,1分;逾远,1分;大意1分)

②我想要挫一挫他的锐气,并勉励他思索,因此在他南归时把这些话告诉他。

(摧,1分;“告以是言”,句式1分;大意1分)

【译文】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

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

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

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

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

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

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

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

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

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

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

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

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

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

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

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

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

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

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

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

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10.

(1)“白发”极写长期离乱中家国之愁的深广(1分),“青山”则意谓故乡的田园庐舍一片废墟,所见唯青山如故(1分),“白发”、“青山”两相映照,更突出战争对社会对个人带来的伤害(1分)。

(2)诗歌通过残垒、寒禽、衰草等意象

(1),写出战后荒凉破败的景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园残破的哀痛之情(2分)。

(答“惜别”“独居愁绪”等感情,分析合理,得2分。

11.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