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388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6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 高考真题专题09 交通解析版.docx

高考地理精准备考精准考点高考真题专题09交通解析版

专题09交通

一、知识体系

二、备考策略

1.完整识记铁路运输的优点、管道运输的优点与水路运输的缺点。

2.构建交通与其它地理知识联系的知识体系。

三、考点梳理与考向训练

考点一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

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

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

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3.港口区位因素

考向一交通方式选择、交通布局特点及成因

(2019·北京文综)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

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回答下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

【答案】1.C

【解析】1.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故建有多座大桥,方便通行,故C选项正确;跨海建桥,建设成本应较高,故A选项错误;图示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水运条件并不缺乏,故B选项错误;大桥两岸人口、货物流动频繁,但并不等于人口迁移频繁,故D选项错误。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2—4题。

图2

2.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3.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4.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2.B3.A4.D

【解析】

2.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A对,BCD错。

故选B。

3.图示地区有海拔1300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误;该区域铁路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误。

故选A。

4.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

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

故选D。

(2018·全国卷Ⅱ)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

如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

据此完成5~6题。

5.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

A.东北部B.西北部

C.东南部D.西南部

6.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

A.狭窄B.曲折

C.坡大D.路面凹凸

【答案】5.C 6.C 

5.从图中海边马路名称可以得出该道路以前位于海边,而现在其东南部为大片土地,且地势较低,无丘陵地形,故推断应该是填海而成。

东北部、西北部的黑沙环海边马路、马场海边马路、林茂海边大马路离海岸线较近,可判断出填海造陆面积不大。

图中显示西南部有低矮丘陵,地形破碎,且沙梨头海边街紧靠海岸线,由此可判断出该区域基本没有进行填海造陆或填海造陆面积很小。

6.骑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

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故C项正确。

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

(2014·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7~8题。

7.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D.地形

8.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答案】7.D8.B

7.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000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

8.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9—10题。

9.该公路位于()

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

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

【答案】9.D10.B

【解析】

9.读材料可知,材料中“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且山脉有冰川分布,AB错;“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排除公路位于西藏,C错,新疆地区符合材料中的“绿洲”与“多冰川的山脉”条件,D对。

故选D。

10.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说明该公路禁行时段是该地一年中的低温时段,故路面积雪严重,B正确;该时段新疆处于冬季,气温低,不会在此时段出现路面冻融沉降,D错误;此时段积雪冰川难以融化,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不合实际,A、C错误。

故选B。

11.(2018·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11.分布特点:

(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

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11.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12.(2015·重庆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

如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

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1)指出图示铁路通车对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可能带来的有利变化。

(2)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答案】

12.

(1)货物集散范围扩大,货物种类增加,货物吞吐量(运输量)增大。

(2)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快。

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慢。

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解析】

12.

(1)铁路通车使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的距离更长、范围更大,导致洛比托港口货物种类和数量增大。

(2)甲路段比乙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快,原因是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而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

13.(2017新课标卷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3.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解析】13.“桥”属于跨河交通设施,因此河上很少有桥的原因要从建桥的不利条件、建桥后的不利影响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其需求较小等角度分析。

14.(2017·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

14.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

(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14.

(1)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即气温、降水和风速等方面回答。

(2)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应为夏季,其原因主要从气温高低方面回答。

(3)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可从地质条件、大桥跨度、运输费用和施工条件等方面回答。

(2017·海南高考)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

该工程全长16km,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图)。

据此完成问题。

15.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

C.避免破坏景观D.利于海空交通

16.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A.提高通行速度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答案】15.D 16.D

【解析】

15.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所以利于海空交通是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

16.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2018·全国卷Ⅰ·节选)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17.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

【答案】17.B 

【解析】17.西南地区经济水平较低,车流量相对较小,A错。

乙、丁路段位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沿线平均坡度较大,因此平均限速较低,B对。

沿线地区气候湿润,工业薄弱,空气中粉尘等颗粒物较少,不易形成霾,C错。

西南地区村庄比较分散,而且高速公路两侧有隔离设施,D错。

18.(2014大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

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

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

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答案】

18.

(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

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解析】 

18.

(1)主要从陆上水运方向、沿海海运条件等方面分析。

(2)原因主要从地形和土地类型方面分析。

(3)主要从运河连接多条河流、水位稳定以及受海浪影响小等方面分析。

(4)主要从经济腹地、海运条件以及河运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9.(2016·北京高考)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

如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

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答案】19.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解析】19.首先明确港口发展的条件,要从自然条件(位置、水域和陆域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依托等)分析。

其次要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如该港口位于地中海沿岸、石灰岩山丘环抱、海湾地带、距离罗讷河口较近等。

最后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进行表述。

(2014·四川文综)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kmB.600~800km

C.500~700kmD.400~600km

21.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

C.航空D.水路

【答案】20.B 21.C

【解析】 

20.在600~800km运距内,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甲运输方式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其他距离段内变化较小。

21.距离越长,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距离越长,选择这种运输方式的人越多,符合航空运输“速度快、安全、舒适、适合远距离运输”等特点。

22.(2013·福建文综)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答案】22.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解析】22.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要求,以及现代铁路交通的特点进行分析。

(2011·大纲全国文综)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为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23~25题。

23.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24.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25.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答案】23.A 24.B 25.A

【解析】 

23.影响高速铁路选线的自然因素很多,尤其是地形因素,不仅影响铁路的造价,而且地形坡度对列车的运行速度有很大影响。

24.高速铁路占地面积广,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5.本题需要明确高速铁路和民航客运的各自特点。

由于高速铁路的票价明显高于普通铁路和公路运输的票价,而与民航运输的票价比较接近,故高速铁路和民航客运业的目标客户群体基本一致,将直接展开竞争。

高速铁路与航空相比,由于在中短途航线上优势明显,民航客运业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在题目中的高速铁路区段中,由于武汉——广州距离适中,客流量较大,受到的冲击也最大,而成都——上海、兰州——北京因路途远,杭州——上海因路途太近受影响相对较小。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题。

26.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答案】26.B

【解析】26.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合理之处。

27.(2011·浙江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问题。

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答案】27.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解析】27.分析某一港口成为某种产品的输出港,一般要从三个条件分析,一是要有货物可运,二是这种货物适合水运,三是水运本身具备的优势。

蒙特利尔位于圣劳伦斯河谷,正是加拿大的粮仓,符合上述三个条件。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下图,完成下题。

28.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答案】28.C

【解析】28.美国与哥伦比亚距离较远,鲜花易凋谢破损,对运输速度要求较高,适宜采用空运,C项正确。

(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29~30题。

29.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B.经济C.地形D.人口

30.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答案】 29.A30.D

【解析】

29.由图可知,甘德国际机场是北大西洋航线的必经之地,且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的最后补给点,也是从欧洲飞达北美洲后第一个补给点,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

故A正确。

30.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且单位距离油耗减少,飞机携带的燃油足以满足横跨大西洋的需要,而不需要中途在甘德国际机场补给,故该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故D正确。

 

考向二交通建设的影响

1.(2019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

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

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为什么?

【答案】

1.

(1)物流(仓储)

(2)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

(1)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关键词:

货物集散地。

得知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应该是物流仓储。

(2)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港口、经济效应”,解题方向“为什么”。

可以关联到所学的港口建设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政策进行分析。

结合题干中描述的是经济效益,只从经济腹地(增加了腹地的服务范围、增加了港口运输量),交通(海陆联运,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组织答案:

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2017年北京卷)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题。

2.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2.A

【解析】2.107国道沿线地区交通便利,可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107国道线与陇海铁路线垂直,不能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受铁路、高铁、河流和地形等多方面的影响,单一国道线不会造成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故选A。

(2018年北京卷)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图1,回答下题。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3.B

【解析】3.据图可知,川藏铁路开通后,增加了进藏通道,可以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质供应,促进西藏和区外的文化交流和联系,①②④正确;图示地区多发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灾后应急和救援,但不能够消除灾害的影响,②错误。

故选B。

(2017年江苏卷)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5.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